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早熟油桃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桃业已成为丽水市自柑橘之后的第二大果树产业,油桃作为21世纪的新兴水果也粉墨登场亮相。有的油桃品种因味太酸、果太小、裂果等因素给种植户和消费者留下了不良的影响,而有的油桃品种不但味甜或酸甜适口,而且果大又不裂果,外观红艳亮丽,很受种植户和消费者青睐。现将可在全市范围引种发展的油桃良种及优选株系的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桃、油桃品种的引种和选育工作,先后从全国各地引进桃、油桃品种100多个进行试栽、筛选及推广工作,为了避免广大果农盲目引种,现将经过多年生产实践检验,在我地适宜的几个油桃品种介绍如下,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3.
日霰油桃     
日霰油桃日霰(Sunmist)油桃是1986年用佛罗达罗(Flordaglo)桃和五月火(Mayfire)杂交,1986年选出的。该品种树体开张,适于杯状开心形整形。叶色淡绿,有白肉桃和油桃的特点。叶中等大小,叶柄有圆形腺体。花艳丽,淡粉色。花粉奶黄...  相似文献   

4.
<正> 油桃果皮光滑无毛,色泽艳丽,外观诱人,作为一种新兴水果,倍受人们喜爱。近年来,世界上油桃发展很快,美国桃的主要产地加利福尼亚州自1977年以来,油桃产量一直持续上升,在1955~1980年的25年间,油桃增长了8倍。意大利目前油桃产量占整个桃产量的15%,预计到1990年将上升到60%。  相似文献   

5.
大连市年平均气温10℃左右;8月最热(平均气温24℃,日最高气温大于30℃的连续日数10~12 d),极端最高气温35℃左右;1月最冷(平均气温-2.0~-5.5℃),极端最低气温-20℃左右。无霜期180~200 d。年平均降水量550~950 mm,集中于夏季,暴雨较多。气候条件适宜桃和樱桃等核果类果树和仁果类果树洋梨、苹果等栽培。近年来,硬溶质耐贮运油桃倍受大连果树种植户和消费市场的青睐。‘中油15号’油桃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由白肉油桃优系‘89-1-28’与‘中油桃5号’杂交选育的早熟白肉油桃品种,2006年初选为优株并进行高接观察,2016年通过国家农业部的植物新品种授权并命名。  相似文献   

6.
油桃新品种中油桃4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通过杂交育成的早熟、优质、抗裂果油桃新品种,2 0 0 3年6月通过河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果实椭圆形至近圆形,单果重116~14 5 g,最大果重可达197g以上,果皮底色浅黄,果面全红色,艳丽美观,果肉黄色,肉质细而紧密,硬溶质,风味甜,汁液中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15 % ,品质优良。栽培适应性强。在河南郑州地区,3月上旬开始萌动,4月初开花,花期5~7天,果实6月10~12日成熟,果实发育期72天,10月下旬落叶,全年生育期2 34天左右。适宜全国各桃区露地和保护地栽培。油桃新品种中油…  相似文献   

7.
美国油桃生产发展迅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美国桃树栽培业近年来最明显的变化是油桃的兴起。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第一个产桃州,约占全美桃产量的一半以上。自1977年以来,出自果实包装房的油桃一直超过鲜食的桃子产量。从1955~1980年的25年间,加州油桃的产量从24 000吨上升到192 000吨,增长了8倍。目前,加州生产的油桃产量大约占全国的90%左右。据美国农业部提供的消费数字表明,1970年平均每人油桃消费量只有  相似文献   

8.
<正>桃是中国第三大落叶果树。油桃是普通桃的变种,其果实表面光滑无毛,色泽鲜艳,具有外观美,商品性强,采摘、食用方便,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桃不耐贮藏,市场供应主要依靠熟期来进行调节。目前我国栽培较多的早熟油桃品种有曙  相似文献   

9.
正油桃,是普通桃(果皮外被茸毛)的变种,表面无毛,光滑、透亮,像涂了一层油一样,所以有了形象的油桃称谓。有很多人对桃避而远之就是因为讨厌桃毛,有人说鲜桃好吃去毛太难,宁肯不吃,油桃的出现可谓"救星",让众多桃毛恐惧者可以享受桃的美味和营养,油桃的营养极为丰富,其富含维生素C,一个新鲜油桃就可满足成人一天所需的维生素C,它还含  相似文献   

10.
油桃是桃的双隐性突变体,其树性和枝、叶、花,长结果习性以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都与普通桃基本一样。油桃果面光滑无毛、色泽艳丽、果肉脆甜爽口、风味浓郁、营养丰富,是当今世界上新兴的优质高档水果,在国际市场上,油桃售价比普通桃高2~3倍.目前,美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以色列、澳大利亚、日本等许多产桃国,已成为世界油桃发展大国。以美国加州为例,从1955年开始发展油桃栽培,到1980年的25年间,油桃产量增加了8倍,从1977年开始油桃产量超过普通鲜食桃。据1984年国际桃学术座谈会的专家们预测,21世纪油桃将成为鲜食桃的天下。 随着油…  相似文献   

11.
油桃授粉问题答河南省嵩县读者郭汉民生产上栽培的桃和油桃品种,因自花授粉能力很强,故不必配置授粉树,特别是美国油桃品种,因其育种标准之一就是:既便是优株,但自花结实串不高就不能入选。你问及油桃和普通桃能否相互授粉?回答是肯定的,因许多桃和油桃品种就是相...  相似文献   

12.
李娟 《现代园艺》2007,(10):25-26
<正>陕西省周至县竹峪乡发展油桃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油桃产业在当地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并且有了稳定的市场,已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之一。此果有早、中、晚熟品种,但从市场反馈的信息来看,早熟、丰产、优质是竞争的主要因素,设施栽培实现了油桃的淡季供应,  相似文献   

13.
晚熟油桃品种——中油桃8号在孟津县的引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孟津县是国家优质梨最佳适生区。梨树栽培有近3000年的历史。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油桃产业发展势头迅猛。露地生产、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设施生产等多品种、多模式层出不穷.果农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过去均以早熟品种为主.果品上市期都在6月底以前.为了填补中后期油桃市场的空白.我们于2006年10月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桃育种课题组引进晚熟硬质黄肉甜油桃中油桃8号.嫁接在与其同期上市的白肉油桃红芙蓉6年生大树上.2007年接芽长势良好。多数当年生长高度超过2.5米,  相似文献   

14.
油桃作为普通桃的单基因突变体,因其果实表面光滑无毛,艳丽美观,食用方便而受到世人的青睐,并已成为世界鲜食桃品种改良和生产发展的方向。虽然油桃起源于我国,但有计划的品种改良研究起步较晚,培育熟期配套、栽培适应性强、综合性状优异的油桃品种以促进我国油桃生产的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桃育种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之一。1选育经过1992年选用综合性状优良、但风味较酸的美国特早熟油桃品种五月火为父本,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育出的早熟油桃品种瑞光3号(该品种果形较大,风味甜,但着色不良,且有裂果现象)为母本,配置杂交组合。1992年春杂…  相似文献   

15.
《果农之友》2009,(9):29-29
2009年6月16日,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韩明玉教授率领的桃育种团队历时12年培育成功的特早熟油桃“秦光4号”和“秦光6号”两个新品种。在陕西省眉县通过陕西省果树品种审定委员会的预审。  相似文献   

16.
油桃作为普通桃的单基因突变体,因其果实表面光滑无毛,艳丽美观,食用方便而受到世人的青睐,并已成为世界鲜食桃品种改良和生产发展的方向。虽然油桃起源于我国,但有计划的品种改良研究起步较晚,培育熟期配套、栽培适应性强、综合性状优异的油桃品种以促进我国油桃生产的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桃育种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7.
极早518油桃是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培育的极早熟白肉型甜油桃新品种,2003年6月从该所引进接穗,进行高接和繁育,并进行品种对比试验,同年又在枣庄市薛城区科技局资助下立项,开展了极早518油桃引种试验与开发研究,2005年5月25日通过薛城区科技局组织的有关专家的验收,2005年10月22日通过了枣庄市科技局的技术鉴定,通过3年的观察,其在山东鲁南地区表现为:极早熟、果实大,色泽艳丽,品质优良,早果性强,丰产稳产,抗病性强,耐贮运,花期抗晚霜能力强等优点,是一个少见的极早熟、浓甜油桃优良品种,很有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综合发展研究所山区林果研究室桃课题组长期致力于桃、油桃的资源搜集、保存、利用和创新工作,是国内最早从事桃、油桃、两用桃研究的单位之一。“桃、油桃系列品种育种与推广”项目获200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育出系列甜油桃新品种16个,丽春等品种已成为全国油桃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9.
甘肃酒泉油桃资源及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酒泉地区油桃种质资源极其丰富,介绍了李光水桃、李光脆桃、黄李光桃、紫胭肉桃、紫胭水桃、疙瘩桃、青皮桃、李光蟠桃的植物学特征、果实经济性状、物候期、抗逆性等,并对酒泉地区油桃种质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正> 据《Compact Fruit Tree》报道,加州是美国主要生产油桃的一个州,另外1986年该州生产的鲜食用离核桃也占美国鲜食桃产量的36%.鲜食用离核桃近些年来的年产量稳定在23~24万吨,油桃的年产量为1(?)—19万吨.由于桃贮藏寿命短,加以不同季节成熟的桃价格差异悬殊,因此在美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