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柳树3种主要害虫柳瘿蚊、柳刺粉蚧、柳毒蛾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梨瘿蚊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梨瘿蚊的发生规律及其防治技术李国元秦仲麒(湖北省孝感师专林特系病虫室432100)(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梨瘿蚊又称梨芽蛆,分布于华中地区。在湖北省,随着梨树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该虫由零星少量为害上升为梨的主要害虫之一,部分梨园被害株率几乎1...  相似文献   

3.
梨瘿蚊是近年来山西省梨园新发现的害虫之一,亟需了解该虫在该省的发生规律及为害情况。通过观察梨瘿蚊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对虫量发生动态及新梢危害率调查,分析梨瘿蚊发生规律与日温、土壤温度的相关性,以及该虫在不同品种、不同管理条件下的危害情况。结果表明:该虫在山西省1年发生3代,第1代幼虫高峰期为5月中下旬,第2、3代幼虫高峰期分别为6月中旬、7月上中旬;梨瘿蚊对黄冠危害较重,酥梨次之,玉露香梨较轻或不为害。这将为该虫在山西省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果农之友》2006,(3):55-55
桔实雷瘿蚊是阳朔县沙田柚的主要害虫之一.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零星发生.群众称之为“红虫”。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随着阳朔县沙田柚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同时采用了先进的栽培技术和种植模式(如密植和高肥水管理),果园生境呈现复杂多样化.该虫也随之上升为间歇性严重危害的害虫。严重影响到阳朔县沙田柚生产的安全。为了做好防治工作.笔者近几年对该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进行了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梨瘿蚊的发生规律和为害特点,筛选出防治梨瘿蚊的有效药剂,在湖北老河口地区选取代表性梨园,通过田间调查和药效试验,研究梨瘿蚊的为害规律与梨树品种的关系,及10种杀虫剂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该虫在老河口地区一年发生3代,在普通梨园的幼虫高峰期分别为3月下旬、5月中旬和6月上旬;梨瘿蚊对黄冠梨为害最重,雪青和玉露香次之,早8梨受害最轻;22.4%螺虫乙酯悬浮剂2 000倍液和22%噻虫·高氯氟微囊悬浮-悬浮剂2 500倍液对梨瘿蚊防治效果最好,施药7d和10d后防治效果均达到90%左右,持效期长。  相似文献   

6.
针对豫北枣区主要害虫(枣尺蠖、枣瘿蚊、绿盲蝽、枣叶螨、桃小食心虫等)及主要病害(枣锈病、枣黑腐病)的发生规律,找到切实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成功解决该地区枣树主要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梨瘿蚊俗称梨芽蛆,属双翅目瘿蚊科。原来主要分布于河北、安徽等地,近几年在周边省份迅速扩散,2008年陕西不少地区大面积发生,以礼泉为例,从2005年发现以来一直处于小范围零星状态,2008年突然间大量出现,普遍发生。为帮助果农科学防治该虫,现介绍一下其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危害症状及防治办法。  相似文献   

8.
梨瘿蚊(Contarinia pyrivora)又称梨蛆,属于双翅目,瘿蚊科,是近年来在菏泽梨树上新发生的害虫,并且发生也较为严重。据2001年对郓城、巨野等几个县主要梨园的调查,梨园受害率为74%,严重发生的梨园,叶片受害率可达10%以上。幼虫取食叶片后,常造成大量叶片卷曲,影响当年产量和翌年的结果。为了有效地控制其危害,我们对梨瘿蚊的危害、发生规律、发生条件,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并对其综合防治措施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梨瘿蚊的发生特点及防治钱巧琴(浙江省义乌市农业局322000)梨瘿蚊(Diplosissp.)俗称梨芽蛆,属双翅目、瘿蚊科。1988年梨瘿蚊在浙江省个别梨园首次发现,目前已蔓延全市梨园。被害树叶卷缩、变黑枯萎,造成大量落叶、落花和落果,严重影响产量及...  相似文献   

10.
栗瘿蜂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栗瘿蜂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石淑英(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农业局)栗瘿蜂(DryocosmuskuriphilusYasumatsu)又名栗瘤蜂,属膜翅目、瘿蜂科,是影响板栗生长、结实的主要害虫。近几年,该虫在我国各板栗产区发生普遍,为害十分严重。本...  相似文献   

11.
梨瘿蚊是黔北地区为害梨树芽叶的主要害虫,在该地区每年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越冬。介绍梨瘿蚊的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重点分析梨瘿蚊在黔北地区的发生特点及重发生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梨瘿蚊(Contarinia pyrivora(Riley),也叫梨蚜蛆,属于双翅目瘿蚊科,寄主植物目前只发现危害梨。主要以幼虫危害芽叶,在梨叶正面刺吸汁液,致使嫩叶呈筒状卷曲不能展开,影响梨树正常生长;也危害花和幼果,被害的花和幼果不能正常发育而早落,影响产量。目前,梨瘿蚊在广西梨的种植区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尤其是南方早熟梨主栽区的桂林,受害较重。有的果园嫩梢受害率达100%。主要原因之一是广大梨农对该虫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不甚了解,  相似文献   

13.
梨瘿蚊俗称梨芽蛆,属双翅目,瘿蚊科。我镇梨瘿蚊是1999年从外地引进梨苗木时随苗木传播进入的新害虫,该虫在我镇吴庄果园造成很大为害,梨树长势差,产量低。笔从2002~2004年在该园进行了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4.
简述花椒波瘿蚊在陇南文县的形态识别、发生规律及危害症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桔实雷瘿蚊是阳朔县沙田柚的主要害虫之一,20世纪70年代开始有零星发生,群众称之为“红虫”。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随着阳朔县沙田柚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同时采用了先进的栽培技术和种植模式〈如密植和高肥水管理〉,果园生境呈现复杂多样化,该虫也随之上升为间歇性严重危害的害虫,严重影响到阳朔县沙田柚生产的安全。为了做好防治工作,笔者近几年对该虫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进行了一些研究。1发生危害情况1.1发生危害时期桔实雷瘿蚊在阳朔县发生4 ̄5代,从4月下旬的沙田柚幼果期直到10月沙田柚成熟,均可危害,其中两个主要的危害高峰分别是5…  相似文献   

16.
李新  黄秀丽 《北方园艺》2010,(12):170-171
总结了徐州地区枣树枣瘿蚊、枣尺蠖、枣龟蜡蚧3种主要虫害的危害症状及发生规律,提出了防治技术措施,对该地区枣树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梨瘿蚊发生与为害,各虫态历期与习性,以及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在防治上应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砀山地区高接梨树上发生严重的害虫--梨瘿蚊,2001年在砀山地区陈阁村首次发现.目前,该虫在砀山地区高接梨树上普遍发生,成为影响砀山县梨生产的制约因素.从2003年至2005年,我们在安徽省砀山县赵屯乡陈阁村100公顷优质新品种梨园中对该虫的危害、发病规律进行调查研究,并总结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葡萄瘿蚊的防治试验邓晓莉,王晋旭(山西省晋城市科技情报研究所·048000)(晋城市农牧局)葡萄瘿蚊(Cecidomyasp.)属双翅目、瘿蚊科,是一种形似小蚊子的昆虫。分布于吉林、辽宁、山东、山西、陕西等地。我省忻州以南各葡萄老产区均有发生。晋城市...  相似文献   

20.
2007—2008年对梨瘿蚊在桂林田间消长规律及防治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梨瘿蚊越冬代羽化出土时间是在早春2月中旬~3月上旬;越冬代的羽化高峰(即危害高峰)在2月20日-3月10日;第一代发生高峰在4月10~25日,第二代发生高峰在5月10~25日,第三代发生高峰在6月10~20日。田间防治试验表明,在越冬代羽化出土之前,用40%辛硫磷乳油300倍液泼洒土壤对梨瘿蚊有良好预防效果。同时,在幼虫未老熟脱叶掉地之前,摘除第一批被害春梢并带出园外烧毁,防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