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荞麦耐瘠薄,适应性强,是冷凉干旱山区种植的主要杂粮作物。荞麦营养丰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是重要的营养食品与疗效食品。随着世界绿色消费、无污染消费和保健消费热的兴起,我国荞麦成为俏销商品,大量出口日本、韩国,国内市场也不断扩大。目前在小麦、大米等大宗粮食滞销的情况下,荞麦非常抢手,价格不断攀升。现将荞麦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国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燕麦与荞麦是我国古老的特色作物,目前正在经历由产区区域消费向社会扩大消费的产业发展过程。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针对我国燕麦荞麦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响应燕麦荞麦大众、高端、特用三类市场消费需求导向,组织燕麦荞麦产品加工技术、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控等全产业链研究,推动了燕麦荞麦产、学、研跨越式发展,为燕麦荞麦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荞麦原产地之一。从古至今,我国各族人民就把荞麦作为主食的“八谷之一”,谓食药同源作物,备受青睐,现今已成为世界性健康消费发展最快的“五谷之王”。目前,内蒙古自治区种植甜荞麦面积,占全国各种荞麦总播面积的1,4左右,  相似文献   

4.
日本种植荞麦追溯到8世纪。日本人民喜食荞麦,荞麦的年消费占到世界荞麦总产的十分之一。日本的荞麦种质资源较少。现有荞麦种质资源仅226份,但因日本国内庞大的荞麦消费市场,对于荞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有近百名科学家从事有关荞麦的各类科研工作。尤其在荞麦品种选育、荞麦抗倒、抗落粒材料筛选以及抗过敏蛋白研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尽管如此,受荞麦生产区域的局限,致使日本市场的荞麦需求长期依赖进口。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日本荞麦产业发展的系统性以及投入力度,其研究的方向,方法和内容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绿色消费、无污染消费和保健消费热的兴起,我国荞麦成为俏销商品,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本文从选地整地、选用良种及种子处理、适期播种、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荞麦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江苏是南方秋冬荞麦重要产区之一。荞麦是江苏省特别是沿江和高沙土地区传统的特色作物,对农业结构调整、改善人民生活和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意义重大。本文阐述江苏省以及中国、世界荞麦生产概况,介绍江苏省荞麦研究基础和科研成果,提出“十四五”及以后荞麦研究展望,以期为江苏省荞麦产业发展提供科技引领和支撑,从而推动本区荞麦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毕节市地处乌蒙山区,具有发展荞麦产业独特的优势,文章就毕节市荞麦的基本生产情况、消费情况、产业发展情况及现阶段面临的问题、今后发展趋势、发展对策建议等进行综述,旨在为毕节市荞麦产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是我国甜荞的重要种植区域,也是红花甜荞的主产区。十三五期间,陕西荞麦产业快速稳定发展,得益于荞麦产品加工对荞麦一产的需求和荞麦产业的市场服务对荞麦产业发展的有效支撑;但陕西荞麦加工产业开发深度不够,多局限于大众化传统食品加工,在高附加值荞麦产品方面空白缺位;在荞麦观赏旅游文化方面虽有涉入但融合力度不足,荞麦三产融合路径需要拓展。因此,抢抓机遇,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打造品牌、文旅结合将成为陕西荞麦三产融合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南益丽  陈利  刘鹏  张文君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2):5788-5789,5827
以荞麦品种东阳荞麦、高荞三号、内蒙古产小白花、沈阳荞麦和依额苦荞为研究材料,设置5个不同铝处理浓度,研究铝对荞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铝处理能够促进荞麦种子萌发,增大荞麦的鲜重、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降低荞麦的质膜透性;5个荞麦品种对铝的敏感度以及耐铝性不同,其中东阳荞麦和高荞三号是为较耐铝的品种。  相似文献   

10.
杂草危害是影响荞麦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杂草不仅与荞麦争水、肥,争地上、地下空间,影响荞麦的光合作用,干扰生长;还妨碍荞麦收割脱粒等农事操作,传播农作物病虫害,减低荞麦品质和产量。杂草防控是荞麦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作者就荞麦杂草防控技术加以综述,确保荞麦高产、稳产及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1.
<正>荞麦营养丰富,营养价值高,药食同源,是天然保健食品,平山县栽培荞麦历史悠久。但是,长期以来在荞麦生产中一直沿用传统的广种薄收,粗放管理的方式。由于品种混杂退化严重,很大地制约了荞麦的生产。为提高荞麦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在荞麦生产中通过试验、示范,初步探索出了山旱耕地荞麦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市场     
羔羊肉将成为今后羊肉消费的主体;荞麦及荞麦制品大有市场;新型葡萄市场看好;全国羊肉缺口达三成;我国茶叶出口保持上升态势;中国绿茶中亚有市场  相似文献   

13.
浅谈荞麦的生产现况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邱明  赵小平 《甘肃农业》2005,(10):81-81
论文从荞麦的分布、生产状况、当前荞麦生产的特点,我国荞麦的栽培区划等方面,论述了荞麦的生产状况;从恢复和发展荞麦的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拓宽荞麦市场等方面,论述了荞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正>内蒙古是荞麦的主产区之一,而通辽地区的荞麦种植面积在全区居首位。通辽地区的荞麦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大,地方品种多,资源十分丰富,这是发展荞麦生产的重要条件[1]。通辽地区的荞麦素以品质优良而著称,如库伦荞麦、奈曼荞麦。通辽地区荞麦生产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但由于品种供应、种植习惯以及产品开发滞后等因素的制约,品种混杂退化严重,管理粗放,亟需推广新品种,改变栽培方式,充分发挥荞麦的生  相似文献   

15.
<正>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别名乌麦、三角麦、花荞等;荞麦属于蓼科荞麦属,是蓼科中唯一粮食作物,一年生草本。我国栽培的主要普通荞麦和鞑靼荞麦两种,前者称甜荞,后者称苦荞。甜荞在世界分布广泛,在亚洲和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赤峰市是我国著名的甜荞生产区,甜荞播种面积约占全自治区的1/3以上,这里地域辽阔,地势地形复杂,以丘陵旱地居多,土质比较瘠薄,因此,荞麦是这一地区古老延袭的主要抗旱、  相似文献   

16.
2018-2020年,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泰兴综合试验站进行了荞麦有机种植研究,本试验是在有机种植的基础上,基施自制有机肥和珍珠岩,利用珍珠岩作为微生物载体,在荞麦需肥期喷施微生物菌剂促进荞麦生长,设计不同的珍珠岩梯度及种植期间菌肥不同的施用方式,探索生物菌肥在有机荞麦种植中的应用效果。3年试验结果表明,“菌肥拌种+叶面喷肥+根部追肥”的处理产量高于“菌肥拌种+叶面喷肥”的处理,“菌肥拌种+叶面喷肥”的处理产量高于菌肥拌种的处理,荞麦需肥期喷施微生物菌肥能有效促进荞麦的生长,增加荞麦的结实率、千粒重,显著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荞麦品种间在不同种类盐胁迫下耐盐性的差异,以16个荞麦品种为材料,设置了NaCl、Na2SO4和NaHCO3 3种单盐处理,研究了其对荞麦发芽率、发芽势、相对伤害率等的影响,最后对荞麦的耐盐性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荞麦对3种盐胁迫的响应存在明显差异,以NaHCO3处理时16个荞麦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相对发芽势和相对发芽指数均相对较低,对荞麦种子萌发抑制作用最明显;NaCl对荞麦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小,其中荞杂1号、平荞2号和川荞1号的萌发率和对照处理一致。荞麦种类间以甜荞的耐盐性高于苦荞。耐盐性综合性评价筛选出耐盐性较强的苦荞品种为九江苦荞和云荞1号,甜荞品种为宁荞1号和贵红甜1号。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明适应于冀北坝上地区种植荞麦品种的高产性和适应性,以4个苦荞麦和2个甜荞麦品种为试验材料,连续5年进行定点高产试验,研究6个荞麦品种的产量、主要经济性状和区域适应能力。结果表明:参加试验的6个荞麦品种抗逆性均极强,耐旱、耐瘠薄、喜水肥,产量较为稳定;‘美国甜荞麦’是最适宜冀北种植的甜荞品种,产量1078.5 kg/hm2左右,其次为‘日本大粒’970.5 kg/hm2,甜荞麦需辅助授粉提高产量;‘冀苦荞2号’是最适宜冀北种植的苦荞麦品种,产量在2745 kg/hm2左右,其次为‘冀苦荞1号’2442.0 kg/hm2和‘川荞1号’2395.5 kg/hm2;甜荞麦生育期短,是较好的备荒作物,在冀北地区不适宜过早播种;中熟苦荞麦品种在冀北有特殊适应性,‘黑丰1号’因生育期较长,肥力较好的地块易徒长、不结实,种植风险较大。本试验结果得出结论:改进栽培措施可以进一步提高甜荞麦产量,苦荞麦同甜荞麦一样在冀北有更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荞麦芽苗菜品种及种植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浸种时间、栽培温度、播种密度和采收时间等因素对不同荞麦品种芽苗菜的生长、产量的影响,并且分析了不同处理条件下荞麦品种的发芽率、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荞麦8号吸水量最大;10℃条件下,各品种种子的发芽率最高;达到最高发芽率所需的最短时间是在25℃条件下;荞麦1号的产量最高;播种密度应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掌握陕西主要荞麦品种的淀粉理化特性,为荞麦淀粉的深加工利用及荞麦食品的加工提供依据。【方法】以陕西主要推广荞麦品种榆荞1号、榆荞2号、日本秋播荞麦以及甘肃红花荞麦为材料,以玉米和马铃薯淀粉为对照,采用水提法分离荞麦淀粉,研究荞麦淀粉的颗粒结构、组成、糊化特性以及凝胶质构特性。【结果】荞麦淀粉颗粒为多角形或球形,粒径1.4~14.5μm,大小较为一致,偏光十字较明显,微晶结构为A型;4个荞麦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为258.2~326.7g/kg,溶解度较低,介于马铃薯和玉米淀粉之间;荞麦淀粉的峰值黏度、起始恒温糊化阻力、起始降温糊化阻力、降温结束糊化阻力和50℃恒温结束糊化阻力均高于玉米淀粉,淀粉糊具有较强的热黏度稳定性、冷黏度稳定性和凝胶形成能力,抗酸、碱和耐剪切能力较强;荞麦淀粉糊的透明度较低,冻融稳定性较强,淀粉凝胶硬度、回弹性和粘聚性均较高,凝胶质构特性优良。【结论】荞麦淀粉的颗粒形态、微晶结构及淀粉构成与谷物淀粉相近,凝胶质构特性兼顾薯类淀粉和豆类淀粉的优点,是食品工业增稠剂、粘结剂和淀粉凝胶制品等的理想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