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大豆蚜虫 大豆蚜虫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汁液,可危害大豆的嫩茎、叶和幼荚。豆叶被害处叶绿素消失,形成鲜黄色的不规则形的黄斑,而后黄斑逐渐扩大,并变为褐色。受害严重的植株,茎叶卷缩、发黄、植株矮小,分枝和结荚减少,从而影响大豆产地。大豆蚜虫分有翅胎生雌蚜(体长0.9-1.6毫米)和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52~1.95毫米)。  相似文献   

2.
大豆蚜是大豆上的重要害虫,大豆蚜虫具有趋嫩的习性,成蚜或若蚜集中在豆株的顶叶、嫩叶、嫩茎、嫩荚上刺吸汁液。豆叶被害处叶绿素消失,形成鲜黄色的不规则形的黄斑,继后黄斑逐渐扩大,并变为褐色。受害严重的植株叶卷缩、根系发育不良、发黄、植株矮小,分枝及结荚减少。大发生年可减产20%~30%,甚至减产50%以上。除此之外,大豆蚜虫还能传播花叶病毒病。  相似文献   

3.
1 大豆蚜虫(腻虫) 大豆蚜虫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汁液,可危害大豆的嫩茎、叶和幼荚.豆叶被害处叶绿素消失,形成鲜黄色的不规则形的黄斑,而后黄斑逐渐扩大,并变为褐色.受害严重的植株,茎叶卷缩、发黄、植株矮小,分枝和结荚减少,从而影响大豆产量.大豆蚜虫分有翅胎生雌蚜和无翅胎生雌蚜.有翅蚜能迁飞,扩大危害范围.大豆蚜虫为害盛期在6月底、7月初.一般6月中、下旬开始在大豆田出现,持续高温干旱少雨,容易使蚜虫大量发生,越干旱为害越重.  相似文献   

4.
大豆蚜虫是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以成虫和若虫在豆株的顶叶,嫩叶和嫩茎上刺吸汁液。严重时布满茎叶,也可侵害嫩荚,造成植株矮小,结果枝和结荚数减少,千粒重降低,苗期发生严重时可使整株死亡,大发年如不及时防治,轻则减产20~30%,重则减产50%以上,我国主要大豆产区都有分布,而以东北三省的部分地区危害较重。大豆蚜虫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汁液,使豆叶被害处叶绿素消失,形成鲜黄色的不规则形的黄斑,而后黄斑逐惭扩大,并变成为褐色。受害严重的植株,茎叶卷缩、发黄、植株矮小,分枝和结荚减少,从而影响  相似文献   

5.
大豆蚜是大豆上的重要害虫,大豆蚜虫具有趋嫩的习性,成蚜或若蚜集中在豆株的顶叶、嫩叶、嫩茎、嫩荚上刺吸汁液.豆叶被害处叶绿素消失,形成鲜黄色的不规则形的黄斑,继后黄斑逐渐扩大,并变为褐色.受害严重的植株叶卷缩、根系发育不良、发黄、植株矮小,分枝及结荚减少.大发生年可减产20%~30%,甚至减产50%以上.  相似文献   

6.
大豆病毒病是大豆生产上的一个重要病害。近年,随着大豆蚜虫为害加剧以及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使大豆花叶病有加重发生和为害的趋势。大豆花叶病毒侵染大豆植株后,常表现轻、重不同程度的花叶、叶脉坏死、叶片畸型、皱缩、黄斑、植株矮化、顶芽枯死及种皮斑驳等症状。品种间病害的发生程度存在差异。据国内报道,大豆花叶病的毒原种类很多,症状复杂。但对本病所造成的损失程度报道较少。为此,我们针对病害造成的产量损失;不同症状与毒原种类的关系及斑驳粒与病毒侵染的关系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大豆蚜虫是大豆的主要害虫之一,以成虫和若虫在豆株的顶叶,嫩叶和嫩茎上刺吸汁液。严重时布满茎叶,也可侵害嫩荚,造成植株矮小,结果枝和结荚数减少,千粒重降低,苗期发生严重时可使整株死亡,大发年如不及时防治,轻则减产20-30%,重则减产50%以上,我国主要大豆产区都有分布,而以东北三省、河南、山东等省的部分地区危害较重。大豆蚜虫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汁液,使豆叶被害处叶绿素消失,形成鲜黄色的不规则形的黄斑,而后黄斑逐渐扩  相似文献   

8.
通过系统定位轮作试验,建立大豆正茬、迎茬、重茬的种植方式,在不同生育期,测定了大豆植株氮磷钾含量和积累。结果表明:在各个生育期大豆植株氮磷钾含量和积累总量均为正茬〉迎茬〉重茬。影响大豆植株氮磷钾的含量和积累的主要原因是:病虫危害大豆根部导致吸收和运输受阻以及受茬口影响,土壤中的氮磷钾活性变低。大豆固氮能力下降,氮磷钾的积累与产量相关。重茬大豆植株氮磷积累总量较正茬分别减少41.81%,48.78%  相似文献   

9.
大豆专用复肥对轮作、连作大豆营养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田间试验及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施用大豆专用复肥对轮作、连作大豆营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肥能提高轮作、连作大豆植株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提高大豆植株的相对生长率和最大生长率,进而提高了产量。上述结果说明,复肥能促进轮作、连作大豆的营养生长,为大豆的丰产丰收提供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为了降低大豆高度,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在大豆不同叶龄期进行化控,以达到合理降低植株高度、防止植株倒伏、增加植株抗性、提高单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为指导薯豆轮作模式下的大豆生产,选用3种种衣剂,采用田间对比试验方法,以不包衣和连作处理为对照,研究不同种衣剂对轮作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薯豆轮作方式下3种种衣剂应用效果优于豆豆连作,大豆种子包衣促进了大豆植株生长和发育,使株高、茎粗、节间数、单株有效结荚数、百粒重和产量增加,底荚高度降低,能促进早结荚,使植株重心降低可抗倒伏,同时也促进了根瘤的发生,且对大豆根腐病防治效果明显。其中使用复合微生物菌剂拌种处理大豆的根瘤数最多,防治大豆根腐病效果最好,促进了大豆植株的生长发育,植株粗壮,增加了有效结荚数和产量;精甲·咯菌腈包衣处理的收获株数最多,但对根腐病防治效果最差,发病率最高;阿维·多·福化学药剂处理大豆有效结荚数、百粒重和产量最高,增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大豆蚜虫群集于被害植株的嫩叶背面、幼茎及生长点等处刺吸汁液,造成叶背扭曲或皱缩,致使植株生长受阻、生育期推迟,同时还传播大豆花叶病毒病。大豆蚜虫还会在取食处排出大量水分和蜜露,妨碍光合作用,减少干物质积累,降低产量和品质。大豆蚜虫虫体虽小,但繁殖快,数量多,所以危害大。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大豆植株分杈个数可以预估大豆的产量。为了满足现代农业预测农产品产量的需要,本文提出一种大豆植株分杈数自动提取算法,即首先将采集到的大豆植株图片进行灰度变换、滤波、阈值分割得到二值图像,再进行形态学中的闭运算操作得到大豆植株的轮廓,然后基于Zhang并行快速细化算法提取骨架,最后借助改进的角点检测算法对大豆植株的所有分杈点进行标记并自动统计分杈数,仿真结果与大豆植株实际分杈点一致。  相似文献   

14.
大豆根绒粉蚧在本县1年发生3代,一般只在1棵植株的不同部位或邻近的植株内活动。以卵在卵囊内于土壤中或附于大豆的残枝、残叶、残茬上越冬。第一代5月中旬开始孵化,大豆未出土前先寄生在黄花蒿、荠菜、葶苈、酸模叶蓼、大蓟、卷茎蓼、鸭跖草等杂草上,待大豆出土后立即在大豆子叶、茎秆和真叶上寄生危害,多集中于子叶基部及其上部茎秆处,随着植株的长大,  相似文献   

15.
钴60γ射线对大豆当代辐射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不同剂量的60 ̄Coγ射线对大豆风干种子进行诱变处理后,对当代植株的生理指标及农艺性状进行测定分析表明,辐射对当代植株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明显影响,植株粗蛋白质含量随辐射剂量增加而增加,造成生理机能失调,从而抑制植株生长发育;辐射对植株干物质合成的影响,以高剂量影响较大。当代植株的叶形、根瘤及农艺性状等均有变异。研究表明,诱变大豆的辐射剂量以10~14KR为宜。  相似文献   

16.
EM处理对大豆增产作用机理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选用沈农6号大豆品种为材料,在大豆始花期进行叶面喷施EM500倍液,就EM在提高大豆产量的作用机理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M处理可加速大豆植株的生长发育,增加株高,增大叶面积和比叶重,使其长势良好,为大豆高产、优质变定基础;EM还可改善大豆植株的生理生化代谢过程,使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提高,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强,光合作用强度提高;EM处理可使大豆产量提高10.75%,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大豆蚜是大豆上的重要害虫,大豆蚜虫具有趋嫩的习性,成蚜或若蚜集中在豆株的顶叶、嫩叶、嫩茎、嫩荚上刺吸汁液。豆叶被害处叶绿素消失,形成鲜黄色的不规则形的黄斑,继后黄斑逐渐扩大,并变为褐色。  相似文献   

18.
周晓艳 《现代农业》2013,(12):57-57
一、选地与施肥 1.选地 大豆对土壤类型适应性较强.但疏松肥沃的土壤更适宜高产。大豆对茬口要求严格。重茬或迎茬会导致大豆病虫害加重,前茬大豆残留分泌物会抑制大豆植株生长。致使植株生长畸形。品质和产量显著降低。因此要求选择生茬地或轮作三年以上的地块种植大豆。前茬最好是禾本科作物。如谷子、糜子、玉米等。  相似文献   

19.
用叶绿素含量评价快生型大豆根瘤菌的共生有效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长在氮素含量分别为0、75、150、300和600mg/钵下的盆栽大豆,其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植株干重(r=0.93,P〈0.01)、植株全氮量(r=0.87,P〈0.01)显著相关。在与之平行的试验中,当共生有效性不同的快生型大豆根瘤菌分别接种于栽培大豆后,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与植株干重(r=0.98,P〈0.01)、植株全氮量(r=0.89,P〈0.01)和根瘤的固氮酶活性(r=0.95,  相似文献   

20.
一、大豆施肥的认识误区 大豆是豆科植物,根系中着生根瘤,根瘤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因此,人们错误认为,种植大豆可以不施氮肥,而且认为大豆是养地作物。研究证明,大豆植株所固定的氮素远远满足不了高产大豆对氮素的需求,需要适当补充氮肥才能满足高产大豆对氮素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