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双斑东方魨(Fugu bimaculatus)是我国仅有的4种东方魨特有种之一.其体内有剧毒的河魨毒素(Hepatoxin),极具药用价值;同时双斑东方也是美味海鲜.由于其养殖特性突出,是近几年来倍受关注的魨类养殖种类,各地纷纷开展了人工育苗试验和养殖研究.  相似文献   

2.
香港河魨的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产于我国的河魨鱼类(即科)大部分具有毒性[伍汉霖等1978]。1909年日本的田原良纯首先从河卵巢中提取了粗品毒素并命名为河毒素(tetrodotoxin)[Yokoo1950]。后来有更多学者在其它生物中发现河毒素,例如在美国加州蝾螈[Mo...  相似文献   

3.
拼死吃河魨     
董成家 《河北渔业》2011,(10):64-64
<正>河魨,又叫气泡鱼,它的毒性相当于剧毒药品氰化钠的1 250倍,只需要0.48毫克就能致人死命。其实,河魨的肌肉中并不含毒素。河魨最毒的部分是卵巢、肝脏,其次是肾脏、血液、眼、鳃和皮肤。值得一说的是,河魨烹饪师都得经过专业培训才能取得烹饪资格。  相似文献   

4.
暗纹东方魨(Takifugu obscurus)俗称河豚,属魨形目、魨科、东方魨属,是海江洄游性底层鱼类,性成熟时溯江而上至长江中下游产卵。暗纹东方魨的肉味鲜嫩,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年来已逐渐成为淡水特种养殖的热点品种之一。为满足市  相似文献   

5.
北方地区菊黄东方魨全人工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菊黄东方魨(Takifugu flavidus)属于魨科,东方魨属,分布于我国东海、黄海.该属鱼是继红鳍东方魨、假睛东方魨和暗纹东方魨之后又一可开发养殖的种类,其肉质鲜美,是鱼中极品,近年市场价格可达300元/kg.在我国江苏、福建食用量较大,目前,南方沿海开始人工养殖,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了丰富北方地区养殖品种,我们于2002年从浙江引种,在河北省昌黎九亿养殖场进行养殖与育苗试验研究工作,2003年春季进行了人工育苗生产试验,并取得成功.培育出体长3cm以上苗种25万尾,本文就主要技术及问题进行初步总结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行业资讯     
《江西水产科技》2009,(4):48-48
上海:松江鲈鱼等9种水产品列入原良种保护名录 日前,上海市农委公布首批列入上海市水产原良种保护品种的9种水产品,其中鱼类有7种,包括松江鲈鱼、刀鲚、本地鲤、本地鲫、菊黄东方魨、暗纹东方魨、团头鲂“浦江1号”;虾类一种,为本地青虾;蟹类一种,为中华绒螯蟹。  相似文献   

7.
林庆贵 《水产养殖》2009,30(8):22-24
东方鲀是一类经济价值高、开发潜力大的水产珍品。据测定,每100g肌肉中含蛋白质18.7g,脂肪0.26g,是鱼类中脂肪含量最少的一种。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及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其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生食与熟食皆宜,可制成风味独特的干制品,被我国沿海渔民和日本、韩国国民视为上等水产品。东方纯还是一类比较特殊的鱼类,其生殖腺和内脏等器官中含有剧毒的神经性毒素,称为河纯毒素(TTX),  相似文献   

8.
路仁杰  李爱民 《河北渔业》2006,(5):11-11,45
1我省河魨鱼养殖和销售概况 我省的河魨鱼养殖事业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年间总产量已达到1500t,占全国的50%以上。我省的河魨鱼苗种培育技术、一龄鱼种土池养殖技术、鱼种冬季室内越冬技术、成鱼土池养殖技术已日臻成熟,先后制定了省级地方技术标准。商品鱼的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我省的河魨鱼土池养殖模式与日本的海上网箱养殖模式比较有着成本低、生长快、用药少、肉质好等优势,多年来深受日本和韩国消费者的青睐。我省的河魨鱼商品70%出口日本,30%出口韩国。日本市场对我省的河魨鱼养殖事业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近年来,日本政府加大了从我国进口农产品的药物残留检测力度,河魨鱼也不例外,今年年初日本首次从我国进口的河魨鱼中检测出硝基呋喃类药物残留超标,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日本还将于2006年5月29日开始实施食品中农业化学品残留“肯定列表制度”,该制度也会对我国河魨鱼出口日本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必须认识和了解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采取积极得力的应对措施,保证我省的河魨鱼产品顺利出口日本,以保护我省的河魨鱼养殖事业。  相似文献   

9.
河(鱼屯),主要是指分布于我国沿海及一些入江河的红鳍东方(鱼屯)、暗纹东方(鱼屯)(Taki-fugu obscurus)等,分类上属(鱼屯)形目,(鱼屯)科,东方(鱼屯)属。在我国,东方(鱼屯)属的种类有16种,而分布在长江口附近的仅10种,习惯上对这一属的鱼类往往泛指为“河(鱼屯)”。  相似文献   

10.
暗纹东方属形目、科,分布于沿海及通海的江河中下游,俗称为河,其肉味鲜美,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都很高.但其皮肤、生殖腺、肝、血液中含有毒素,特别是繁殖期间毒性最大,“拼死吃河”是对其味鲜美而毒性大的真实写照。此鱼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固其遭到凶猛鱼类袭击时,气囊迅速充气,鱼体呈球状,且迅速升至水面,其场面颇为新奇,故一些水族馆把其列为观赏鱼类。我们徐州云龙湖水上世界乐园从1995年引进此鱼进行展出。现把此鱼的生物学及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暗纹东方的生物学1.形态特征:暗纹东方的成鱼体长一般20~30cm,体重150~50…  相似文献   

11.
张春晓  王玲 《中国水产》2009,397(1):66-68
东方鲀属有毒鱼类,其河鲀毒素主要分布于生殖腺、肝脏、血液中,药用价值很高。其肉味鲜美,蛋白质和脂类含量高,经去毒后是极美味的食品。目前,红鳍东方鲀(Fugu rubripes)和暗纹东方鲀(Fugu obscurus)的人工繁殖技术与规模化人工养殖技术已比较成熟,养殖地区主要分布在沿海10个省市,以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福建和广东为主要省份。  相似文献   

12.
三、海中有毒动物在海中,从最低等的苔鲜类,多孔类动物到高等的哺乳类,含毒的种类较多,毒素具有很强的生理活性和药理作用。这里介绍我国沿海常见的主要种类及其毒性情况。  相似文献   

13.
暗纹东方俗称河,是一种江海洄游性鱼类,毒性大,但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堪称鱼类的上品,尤其是在日本,河是国馔的必须品,颇受欢迎。我国江苏省扬中市是河的主要产地,也是传统吃河的地方,民间素有"拼死吃河"的说法。河全身是宝,其卵巢、肾脏、血液、眼睛、鳃等器官带有神经毒素,不仅可用于医治神经病、痉挛,而且是世界上公认最好的镇痛良药,国际售价每克毒素高达 5.5万美元。 1991年,河的人工繁殖取得成功,已为水产行业竟相开发的新品种。水库所从 1997年开始在湖北省浮桥河水库进行网箱养殖试验,已取得初步…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人们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特种水产品的需求量逐年大幅度地增长,河魨的消费更加明显。泰兴市过去消费的河魨主要是从长江捕捞的自然资源,由于捕捞强度和污染等问题,自然资源早已微乎其微。据调查,从20世纪80年代末已很少捕捞到河鲀,近10年来,每年仅能捕获数尾,远远不能满足人们消费要求。2009年泰兴市利用长江滩面开挖池塘,引用长江水源进行无公害生态健康暂养暗纹东方鲀(河鲀),通过3个多月的暂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缢蛏分布在中国、朝鲜和日本沿海,是广大群众喜爱的海产品。缢蛏养殖生产近年来不断扩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但是,缢蛏在滩涂养殖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敌害生物,严重影响了养殖生产,抑制着产量的提高。现把缢蛏滩涂养殖过程中几种敌害生物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鱼类敌害对滩涂养殖缢蛏危害最大的鱼类是蛇鳗科的中华须鳗、尖吻蛇鳗和食蟹豆齿鳗,它们穴居在蛏埕上吃食缢蛏。海鲶科的中华海鲶和海鲶,孔虎鱼、黑鲷、黄鳍鲷、河豚和条斑东方等鱼类也会食缢蛏。防治方法:1.施用鱼藤。鱼藤因含毒鱼酮,所以对鱼类有强大的毒…  相似文献   

16.
河纯是纯形目、鲍科各属鱼类的统称,我国共有35种,自然分布在东海、黄海、渤海等水域,是重要的海洋捕捞鱼类。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我国大力发展河纯人工繁育及养殖技术,目前主要的养殖品种为红鳍东方纯和暗纹东方纯,并有少量假晴东方鲍和菊黄东方鲍,年养殖量3万吨以上,居世界首位。我国的河纯养殖广泛分布于辽宁至广东的沿海各省,各地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17.
东方属鱼类是近海和河口区温水性底层鱼类 ,广泛分布于黄渤海和东海海域。江浙一带俗称河。长江下游地区又有海河和江河之分。海河泛指海产东方属中的红鳍东方、菊黄东方等品种 ;江河主要指长江特有种暗纹东方。90年代我所曾进行过出口外销型的红鳍东方和假睛东方海水池塘养殖和人工苗种繁殖试验研究 ,并获得成功。1993年河小试亩产达410.2公斤。1994年河与对虾混养 ,还起到了“生物防病”和延缓对虾发病的作用 ,河亩产117.0公斤 ,对虾亩产129.1公斤。在对虾流行病暴发的情况下 ,获…  相似文献   

18.
暗纹东方纯(Fuguobscurus),俗称河,其肉味腴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特别在日本是市场售价最高的鱼类之一。国内市场清明节前后售价高达1800~2000元/kg。从肝脏、卵巢、肾、皮内提取的毒素——河毒素(TTX)可作高级麻醉剂用。售价达6万~8万美元/g。目前由于饲养技术未获重大突破,人工养殖业尚未形成规模,而有关用地下深井水进行河纯工厂化养殖尚未见报道,为此我公司于1994年根据公司设施状况,用深井水进行人工工厂化试养并获成功。全长2~5cm的河纯鱼种,利用深井水经过一年半的饲养,成活率为50%~67%,体重可达450~6…  相似文献   

19.
暗纹东方鲀肝脏热去毒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暗纹东方肝脏热去毒效果的研究表明:1.河毒素在高于120℃的温度下不稳定,温度越高,稳定性越差;2.长江野生暗织东方肝脏在150℃加热4min、大运河中暗纹东方及人工养殖暗纹东方肝脏分别在150℃加热3.5min、3min,毒素基本去除。  相似文献   

20.
河■毒素是一种重要的天然海生毒素。1909年日本学者田原纯首先从河■鱼中发现,并定名Tetrodotoxin。1950年~1957年间,横尾晃、津田藤介等人首先从红鳍东方■,紫色东方■卵巢中独立地分离到了结晶态的河■毒素。其为无臭、易潮解的白色结晶体,分子式C11H17N3O8,相对分子量为319.27。该毒素结构的测定由Woodward(哈佛大学)、平田和后藤(名古屋大学)及津田小组(东京大学—三共中央研究所)等分别完成。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河■毒素在发现之初人们就在不断寻找其更好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