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系统研究药用、观赏树种香花崖豆藤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香花崖豆藤是一种喜光植物,其叶片的光补偿点为25μmol/m·s,光饱和点为2000μmol/m^2·s;相关分析表明净光合速率与饱与蒸汽压差、叶室气温、叶片温度及光照强度均成显著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成负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光照、叶片温度、蒸腾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因子;逐步线形回归表明,净光合速率主要受到叶室气温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张光飞  翟书华  苏文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682-14683
利用CO2光合测定仪分析了引种栽培的原始观音座莲叶片的光合补偿点和饱和光强,通过控制叶室的光合有效辐射、CO2浓度、温度和相对湿度,分析了叶片的羧化效率和CO2补偿点,并进行光合有效辐射、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始观音座莲叶片的光合补偿点为5.3μmol/(m^2·s),饱和光强为500μmol/(m^2·s),有明显的光抑制现象;叶片的羧化效率为0.0092,CO2补偿点为51.8μmol/mol;光合速率在叶温10-20℃内随温度升高上升,加~35℃随温度升高下降,最适温度为16~31℃;相对湿度20%~80%内,叶片光合速率随湿度增加而增大,最适相对湿度条件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3.
利用美国LI-COR公司的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研究了江西省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主要优势种丝栗栲和苦槠栲的光合日动态特征。结果表明,丝栗栲和苦槠栲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现“双峰型”,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两者的净光合速率均在上午11:00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1.84μmol/(m2.s)和9.54μmol/(m2.s);两者的净光合速率均在15:00达到次高值,分别为9.09μmol/(m2.s)和5.13μmol/(m2.s)。造成丝栗栲叶片和苦槠栲叶片光合“午休”的主要原因为气孔限制。在一天中,丝栗栲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均高于苦槠栲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  相似文献   

4.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研究了上海南汇区围垦地生长的红叶椿(Ailanthus altissima CV.Hongye)光合特性日变化。结果表明:(1)在自然光照条件下,红叶椿光合速率呈单峰型日变化曲线,在中午时分达到最大值11.58μmol/m^2.s;(2)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呈正相关关系,与胞间CO2浓度、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3)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31.78μmol/m^2·s和1365.11μmol/m^2.s,红叶椿为喜光植物。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是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5.
鲁北冬枣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GFS-3000便携式光合一荧光测量系统测定鲁北冬枣叶片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和光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鲁北冬枣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而气孔限制值与胞间CO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午间光合速率降低主要是受气孔限制因素影响;鲁北冬枣的光补偿点为16.0μmol/(m2·s),光饱和点为1500.0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0.058,属喜阳植物;其CO2补偿点为29.54μmol/mol,饱和点为1352.5μmol/mol时.羧化效率为0.054。  相似文献   

6.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研究了上海南汇区围垦地生长的红叶椿(Ailanthus altissimacv.Hongye)光合特性日变化。结果表明:(1)在自然光照条件下,红叶椿光合速率呈单峰型日变化曲线,在中午时分达到最大值11.58μmol/m^2·s(2)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呈正相关关系,与胞间CO2浓度、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3)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分别为31.78μmol/m^2·s和1365.11μmol/m^2·s,红叶椿为喜光植物。光合有效辐射,蒸腾速率是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7.
锦竹光合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锦竹的光合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锦竹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2个峰分别出现在11:00和17:00,峰值分别为7.497μmol/(m^2·s)和7.168μmol/(m^2·s),下午的高峰低于上午的高峰。光照强度、温度、湿度、气孔导度对光合速率均有一定的影响。黄绿相当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高于绿色为主的叶片,黄色为主的叶片光合性能最低。2年生植株的叶片厚度、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极显著大于4年生的叶片,前者叶片的气孔导度显著高于后者。2年生和4年生植株叶片的比叶重、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总含量无显著差异,而后者叶绿素a/叶绿素b比值显著大于前者。  相似文献   

8.
以盆栽的黑果枸杞组培苗为材料,自然条件下用便携式光合-荧光测量系统GFS-3000对黑果枸杞光合作用进行测定,对影响其光合作用的生理因子和环境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黑果枸杞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在夏季表现为双峰曲线,有光合"午休"现象,日平均光合速率为10.27μmol/m~2·s;光补偿点(LCP)为41.31μmol/m~2·s,光饱和点(LSP)为1698.88μmol/m~2·s,表现出阳性植物特征,适合在光照充足的地区栽培;表观量子效率(AQY)为0.051,这说明黑果枸杞对光的利用率较高,有较强的光合能力。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黑果枸杞的净光合速率(Pn)与光合有效辐射(PAR)、叶室温度(Tcu)、叶片温度(Tl)、大气温度(Ta)、气孔导度(Gs)及蒸腾速率(Tr)具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空气CO_2浓度(Ca)显著正相关(p0.05),与胞间CO_2浓度(Ci)具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自然条件下城市园林树种乐昌含笑的光响应特性、CO2响应特性及光合作用日变化规律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乐昌含笑的光补偿点为50μmol/m^2·s,光饱和点为1568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为0.01;CO2补偿点为122.8μmol/mol,CO2饱和点为1761μmol/mol,羧化速率为0.03;光合作用日变化为单峰曲线,无光合“午休”现象,主要生理生态影响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和气孔导度等.  相似文献   

10.
利用GFS-3000便携式光合-荧光测量系统测定鲁北冬枣叶片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和光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鲁北冬枣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为"双峰"型,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显著正相关,而气孔限制值与胞间CO2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午间光合速率降低主要是受气孔限制因素影响;鲁北冬枣的光补偿点为16.0μmol/(m2.s),光饱和点为1 500.0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0.058,属喜阳植物;其CO2补偿点为29.54μmol/mol,饱和点为1 352.5μmol/mol时,羧化效率为0.054。  相似文献   

11.
对花叶柳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进行了总结和测定。结果表明:花叶柳的光补偿点为20μmol.m^-2.s^-1,光饱和点为408μmol.m^-2.s^-1,最大的光合速率为5.8863μmol.m^-2.s^-1,呼吸速率为0.75μmol.m^-2.s^-1。其CO2补偿点为84μg.g^-1,CO2饱和点为999μg.g^-1。对其在园林中的应用进行概括和总结,以小片种植为主,最为理想的光环境是半遮荫或侧方遮荫的小生境。  相似文献   

12.
金花茶幼苗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对金花茶盆栽幼苗光合生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不遮阴的条件下,幼苗夏季光合作用有午休现象,最高峰出现在08:00,其净光合速率为3.38μmol/(m2·s);2)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都较低,分别为476.46和6.13μmol/(m2·s),是一种典型的阴生植物;3)在温度为30℃,光照强度为1000μmol/(m2·s),湿度为50%~60%的条件下,光合能力为12.58~13.50μmol/(m2·s),CO2浓度在25~1000μmol/mol的范围内,其净光合速率随浓度升高而显著上升,CO2饱和点约为1500.00μmol/mol,CO2补偿点为99.48μmol/mol,最大羧化效率为0.0118;4)幼苗喜热,在35℃下净光合速率最高,对低温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不适应40℃的高温条件。5)幼苗不耐干旱,即使轻度水分亏缺也会抑制其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3.
采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小叶榕叶片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小叶榕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存在光合“午休”现象.第一峰值均出现在10:00左右,第二峰值均出现在15:00左右.日最大净光合速率为4.72μmol/(m2·s).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呈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呈负相关.光饱和点为1 350 μmol/(m2·s),光补偿点为85 μmol/(m2·s),小叶榕具有一定的耐阴能力,是不耐强光的植物.  相似文献   

14.
利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51种柳树优良无性系的光合-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分析其光合-光响应特征参数。结果表明:当光照强度开始增加时,各无性系间差异较小,但随着光强增加,各无性系净光合速率达到最高点后呈非线性缓慢减小,其中柳Q43、柳Q31和柳SH48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其他品种。51种柳树优良无性系中柳Q43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高,为32.50 μmol/(m2·s),绵毛柳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最低,仅为11.74 μmol/(m2·s);柳2462的暗呼吸速率较小,仅为0.43 μmol/(m2·s),垂柳109的暗呼吸速率要高于其8倍;柳84和柳2642光补偿点较低,为7.47和8.70 μmol/(m2·s);加拿大柳的光饱和点最高,为1 996.48 μmol/(m2·s)。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这4个光合-光响应特征参数综合为2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可达81.494%。根据2个主成分的值将51种柳树无性系分为4类,并利用4类柳树株高和基径的年生长量对主成分分析的分类结果进行验证,认为第Ⅰ类柳树对光的利用范围最广,对环境适应能力最强,具有较高的光能利用效率,年生长量最大,为优良的高光效品种。   相似文献   

15.
'黑晶'等杨梅品种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黑品'等4个杨梅品种果实成熟期的光合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杨梅品种的光合速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以'黑晶'杨梅的净光合速率最高.4个品种的光饱和点均在600 μmol·m-2·s-1左右.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10∶00~12∶00.2年生叶片的光合速率只有1年生叶片的33.9%~52.8%.  相似文献   

16.
周玮  刘明骞  陈晓阳  丁美美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575-10576,10589
[目的]对剑豆光合生理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采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以春季种植的剑豆(Canavalia ensiformis)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光合特性.借助光合助手软件,对剑豆的实测光响应数据进行拟合.[结果]剑豆的光补偿点为106.40 μmol/(m2·s),光饱和点为1 976.80 μmol/(m2·s).剑豆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曲线,第1个峰出现在10:00,为25.48 μmol/(m2·s),l3:00出现波谷,即“光合午休”现象,14:00出现当日第2个峰值(15.57 μmol/(m2·s)).剑豆净光合速率的大小与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胞外CO2浓度、光合有效辐射、温度、蒸腾速率和空气湿度均存在一定的关系.[结论]光合有效辐射对剑豆净光合速率日变的直接效应最大.气孔导度、气温与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的直接效应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对香蜂草的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香蜂草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型,有明显的“午休”现象.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呈正相关,与胞间CO2浓度呈负相关.日净光合速率最大值为4.02μ·mol·m-2·s-1.在400 μmol·mol -1 CO2浓度下,香蜂草光补偿点为49.68 μmol·m-2·s-1,光饱和点为1103μmol·m-2·s-1.叶绿素a/b为0.6798.香蜂草光合特性表现为的阳性耐荫植物.  相似文献   

18.
引进茶树品种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平阳特早、乌牛早和元宵茶等11个从浙江和福建引进四川茶区的茶树良种的主要光合生理指标、光合日变化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各品种的光响应曲线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在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水分利用率(WUE)和光饱和点(LSP)[430.61~1738.39μmol/(m2.s)]之间的差异明显,各品种的光补偿点(LCP)均较低[9.4256~37.3298μmol/(m2.s)]。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也存在明显的品种间差异,有7个品种呈“中午降低型”的双峰曲线,其余4个品种呈单峰曲线。平阳特早、元宵茶、乌牛早、春波绿和龙井长叶等5个品种具较高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表现出较高的光合作用能力和生产潜力,同时这5个品种又有较低的光补偿点和较高的光饱和点,表现出较强的弱光利用能力和强光利用潜力。因此,从光合特性角度考察,这5个品种适宜在四川茶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