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玉米抗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玉米倒伏严重影响产量、品质及机械化收获。通过育种和栽培方式提高抗倒性,对玉米丰产稳产尤为重要。本文综述玉米茎秆力学特性、化学成分、植株形态结构等对个体抗倒性的影响,栽培措施和病虫害对群体抗倒性的调控及玉米茎秆性状的遗传特性,展望未来提高玉米抗倒性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
选育高抗倒玉米杂交种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秀玲  张东银 《玉米科学》2000,8(Z1):019-020
在高水肥条件下,玉米杂交种抗倒性的强弱直接影响其单产潜力的发挥。玉米杂交种的抗倒性取决于双亲的抗倒性及其合理搭配。由于对这一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影响选择效果。试验表明玉米自交系的抗倒性受株型、根系形态、发育早晚、发育质量等因素的影响;根系形态依据根系的开张程度分为横展型、直立型和中间型三类,不同形态的根系其抗倒性也有所不同;在自交系选育过程中,根系的性状分离时间长,稳定较慢,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超高产中早熟玉米杂交种选育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分析了玉米超高产的潜在因素,着重探讨了玉米育种的重点—玉米育种材料的选育创新以及玉米自交系选育问题。明确提出:(1)在现有的玉米育种理论指导下,依靠现有的育种材料,在保持玉米经济系数和种植密度提高或不变的情况下,必须以提高玉米单株及其群体的生物产量为手段来提高玉米的经济产量;(2)以增加玉米植株节间的长度而不是增加玉米植株的全株叶片数为主要手段,从而保证高秆大穗品种一定的早熟性;(3)注意培育根系发达和茎秆坚韧的杂交种为高秆大穗品种的抗倒性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4.
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具有抗病、抗逆、优质等玉米育种目标期望的优良基因,可以增加玉米遗传变异,拓宽种质基础,提高优良等位基因的频率以及选择优良自交系的几率,因而今后对热带、亚热带种质资源的利用是解决种质基础单一,提高品种抗灾、抗逆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于2009-2010年连续对热带群体SlayGreen进行了轮回遗传改良,在当地气候条件下调查、记载群体的植株性状、抗病性、抗倒性、果穗性状及光周期反应,为选系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并取得了初步进展。  相似文献   

5.
蛋氨酸和多效唑对杂交水稻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蛋氨酸和多效唑对杂交水稻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蛋氨酸能明显缩短植株基部3个节间长度而增强抗倒性,增产效果较明显;多效唑主要抑制植株上部节间的伸长,且造成生育期延长,增产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2009年收获期对83个机收玉米品种进行玉米茎腐病抗性表型和植株抗倒性调查,筛选出对茎腐病表现中等抗病以上的品种49个,倒伏率≤5%的品种16个,≤8%的品种29个。综合各品种对玉米茎腐病抗性表型和倒伏倒折状况,筛选出25个适宜辽宁中部和北部玉米产区的机收品种。  相似文献   

7.
选择12个玉米品种在南平市建阳进行对比试验,对各品种的农艺性状、生育期、产量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登海3622产量最高,达447.8 kg/667m2,较对照品种农大108增产17.7%;该玉米品种植株综合性状好、产量高、抗倒性较强,适于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窄基础玉米综合群体ZPS14茎秆抗倒性的遗传分析JovanS.Djordjievic等茎秆质量对新玉米杂交种籽粒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有很大的限制作用。研究表明,高密度下的茎秆抗倒性是新杂交种相对于旧杂交种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Crosbie,1982;Me...  相似文献   

9.
玉米雄穗对产量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岳玉兰  朱敏  于雷  刘春光 《玉米科学》2010,18(4):150-152
简述了玉米雄穗的形态结构、生理学功能,并对雄穗对产量的影响、与植株抗病虫性、田间群体透光性的关系以及玉米雄穗的遗传效应与模型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玉米植株抗旱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耐旱性不同的玉米自交系,研究了玉米植株抗旱性状在正常条件和水分胁迫下杂种优势的变化,分析了玉米植株性状的遗传力。结果表明:株高、穗位高、单株叶片数、茎粗、根干重的杂种优势明显;叶片数、雄穗分枝数和单株叶面积的狭义遗传力分别达到62.94%、62.93%和54.00%。株高和叶干重的遗传受干旱胁迫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玉米抗倒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玉米倒伏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本文较系统地阐述了引起玉米倒伏的原因、倒伏的危害及防治措施,并探讨了该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应加强对玉米抗倒性的研究,为抗倒育种及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Lodging resistance has been a key target trait for raising yield potential in rice and it is associated with many component traits such as plant height and stem thickness and strength. etc. While phenotypic selection for lodging resistance has been effective, its genetic basis remains poorly understanding. To understand the genetic basis of stem thickness and strength, and to facilitate genetic improvement of lodging resistance in rice  相似文献   

13.
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周旭梅  高旭东  何晶 《玉米科学》2012,20(3):107-110
以多抗较耐密玉米品种丹玉86和高抗耐密玉米新组合丹3363为试验材料,研究种植密度对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丹玉86产量与密度呈二次回归方程的关系,在60 000株/hm2密度下产量最高;丹3363在75 000株/hm2密度下产量最高,在52 500株/hm2密度下产量最低。株高、穗位高、茎粗、叶片数、棒三叶长随密度变化不明显。丹玉86在60 000株/hm2密度下棒三叶宽、棒三叶面积最大;丹3363棒三叶宽、棒三叶面积随密度增加而降低。丹玉86和丹3363倒伏率和空秆率均随密度增加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黄淮海夏玉米倒伏及化控抗倒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倒伏是制约黄淮海平原区夏玉米增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创新防止倒伏的技术措施是目前玉米高产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化控技术是除品种选择外解决作物高产与倒伏矛盾的有效措施之一。国内外学者从农艺性状、解剖学特征、生理代谢变化及分子机理等方面对作物化控抗倒栽培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综述黄淮海平原区夏玉米倒伏分类、发生特点、影响因素以及化控技术对玉米抗倒伏的调控机制及其应用的发展历程,对解决该地区玉米倒伏问题实现高产、抗倒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硅肥对超级早稻茎叶形态与抗倒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超级早稻组合株两优819(倒伏敏感品种)与陆两优996(抗倒伏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硅肥对超级早稻茎叶形态与抗倒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硅肥能改善超级早稻茎叶形态与抗倒伏能力,主要表现为提高单茎叶面积,减小剑叶夹角,增粗茎秆,缩短基部一、二节间,增强抗倒力等,且在施氮150 kg/hm2条件下施硅效果最好,且陆两优996抗倒性提高更好。  相似文献   

16.
水稻抗倒伏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倒伏是水稻生产中的一个严重问题。从水稻倒伏的主要影响因子、水稻抗倒伏机理、抗倒性评价及其遗传等方面,综述了水稻抗倒伏研究进展,提出了有待拓宽和深化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推广烟嘧磺隆,作为高效、广谱的磺酰脲类除草剂,大量应用于玉米苗后杂草防治。多年生产实践发现,烟嘧磺隆会对部分玉米品种产生一定药害,从而造成玉米产量下降。挖掘并应用玉米抗烟嘧磺隆基因,培育抗除草剂新品种,是解决药害问题的最有效方法。本文概述烟嘧磺隆的除草、选择及解毒机制,不同玉米品种对烟嘧磺隆抗性差异,对玉米抗烟嘧磺隆基因的遗传机制、基因定位和克隆及不同单倍型等进展进行系统阐述,加快抗性基因的应用进程,推进抗除草剂新品种培育,保障我国玉米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8.
刘伟 《中国稻米》2014,(4):100-101
倒伏是水稻获得高产、稳产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本研究以国内外大量水稻种质资源为材料,通过对倒伏性状的调查,了解各种质资源的抗倒性情况,以为水稻抗倒伏种质的研究与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