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聘  赵云焕 《山东家禽》2004,(10):19-21
强制换羽是以人为的应激(停料、限水、控制光照)使产蛋鸡的生殖系统发生特有而可逆的形态学和机能性变化,体重降低,促使鸡群在同一时期停产,迅速换羽后快速恢复产蛋(休产期2个月左右)的一种技术措施。强制换羽后的鸡群的产蛋率,一般比母鸡第一个产蛋期下降10%~15%,但比自然换羽的鸡群的产蛋率高8%~12%。因此.在后备鸡群供应不继或继续饲养仍然有利的情况下,可对产蛋一年左右的鸡群进行强制换羽以利用第二个产蛋期。延长母鸡的利用年限。目前,强制换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种鸡与商品蛋鸡的生产中。  相似文献   

2.
赵聘  赵云焕 《水禽世界》2004,(10):19-21
强制换羽是以人为的应激(停料、限水、控制光照)使产蛋鸡的生殖系统发生特有而可逆的形态学和机能性变化,体重降低,促使鸡群在同一时期停产,迅速换羽后快速恢复产蛋(休产期2个月左右)的一种技术措施。强制换羽后的鸡群的产蛋率,一般比母鸡第一个产蛋期下降10%~15%,但比自然换羽的鸡群的产蛋率高8%~12%。因此,在后备鸡群供应不继或继续饲养仍然有利的情况下,可对产蛋一年左右的鸡群进行强制换羽以利用第二个产蛋期,延长母鸡的利用年限。目前,强制换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种鸡与商品蛋鸡的生产中。1强制换羽的目的和应用条件1.1强制换羽可以解…  相似文献   

3.
产蛋鸡在自然条件下,经过一年左右的产蛋才发生换羽而休产。自然换羽一般4个月左右,时间长,且鸡群中换羽很不整齐,产蛋率较低,蛋壳质量也不一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养鸡业的经济效益。为了缩短换羽时间,延长鸡的生产利用年限,常给鸡采取人工强制换羽。人工强制换羽与自然换羽相比,具有换羽时间短、换羽后产蛋较整齐、蛋重增大、蛋质量提高、破蛋率降低等优点。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很多,但经实践证明,饥饿法强制换羽可有效地利用高产鸡的第二个产蛋周期,降低产蛋成本,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有些养殖户掌握不了其技术要点,造成鸡只的强制换羽…  相似文献   

4.
产蛋鸡在自然条件下,经过一年左右的产蛋才发生换羽而休产。自然换羽一般4个月左右,时间长,且鸡群中换羽很不整齐,产蛋率较低,蛋壳质量也不一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养鸡业的经济效益。为了缩短换羽时间,延长鸡的生产利用年限,常给鸡采取人工强制换羽。人工强制换羽与自然换羽相比,具有换羽时间短、换羽后产蛋较整齐、蛋重增大、蛋质量提高、破蛋率降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正>换羽是鸡的一种生理现象,产蛋母鸡经一个产蛋期周转后,因体质衰弱,其产蛋力显著下降,若让其自然换羽需4个月,不但停产时间长,浪费饲料多,而且在换羽过程中鸡群产蛋不整齐,在第2个产蛋期的产蛋高峰来得晚,高峰也比较低。人工强制换羽与自然换羽的区别在于促进整个产蛋鸡群同时换羽,有利于鸡群更好的休息和同时进入下一个产蛋周期。 一、试验材料 1.试验鸡:宁夏中宁县种鸡场饲养的1180只京白父母代蛋鸡,经挑选、淘汰了病弱、瘦小的鸡和一小部分低产鸡,选留了950只母鸡。另挑选了95只公鸡  相似文献   

6.
<正> 我于1982年3月7日育雏125只,育成产蛋母鸡67只,12月中旬产蛋率达84%,高产期过后,在1983年8月初低产母鸡开始换羽休产,产蛋率下降到50%左右。为使鸡群集中换羽休产,尽快结束第一个产蛋期,争取第二个产蛋期提前到来。我于1983年8月16日对自家养的产蛋母鸡采取了15天绝食期的人工强制换羽措施。做法如下: 从母鸡群中挑出平均体重以下的、体质弱的8只母鸡不搞强制换羽,1—3天停料、断水,第四天开始给饮水,仍然停料绝  相似文献   

7.
试验用健康的罗曼褐祖代种鸡D系(4271只)和B系(388只)母鸡进行强制换羽处理。结果:停料后全群停止产蛋的时间B系比D系早2天(分别为7天和9天)。体重减轻速度B系大于D系.停料第13天的平均体重减轻幅度B系为28.43%,D系为26.63%。恢复喂料后D系母鸡的产蛋率回升比B系快,第30天D系母鸡产蛋率为21.74%,B系为3.42%;第40天D系为56.36%,B系为13.79%;第60天D系为71.28%,B系为43.28%。恢复喂料后的两个月内鸡群的死亡率B系为4.12%,D系为1.29%。结果表明不同品系鸡群由于遗传基础差异对同一强制换羽方法的反应也有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8.
换羽是鸡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在自然条件下,母鸡经过1年左右的产蛋期,就开始陆续换羽。换羽时母鸡一般停产。自然换羽的过程会持续很长时间,一般3-4个月,且鸡群换羽很不整齐,产蛋率较低,蛋壳质量也不一致,导致整个鸡群生产性能降低,而实施强制换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1人工强制换羽的目的自然条件下,母鸡每年秋季换羽而停产,一般从开始到换羽结束,需要3~4个月。在实践中,由于自然换羽时间长,鸡群中换羽程度不整齐,产蛋率低,管理困难,因此人们便通过改变饲养管理制度、投喂化学物质或注射激素等办法强制母鸡换羽,造成鸡体内的新陈代谢紊乱,营养供应不足,而使鸡群同步换羽,然后又能同步重新产蛋。  相似文献   

10.
蛋鸡过去一般养到500日龄左右即全部淘汰,近年来开始重视延长蛋鸡的利用期限,方法有两种,一是蛋鸡仍养一个产蛋期,时间从一年左右,延长到14个月左右。这是由于现代蛋鸡的产蛋性能有所提高,再加上其它条件的改进,到产蛋末期仍能保持较高的产蛋水平。二是蛋鸡养到一个产蛋期后(产蛋一年或者10个月左右),即进行强制换羽,“使蛋鸡体产一个阶段,再进行第二个产蛋期,有的继续进行第二次强制换羽,进入第三个产蛋期。一般第二个产蛋期为7-9个月,第三个产蛋期仅为6个月。 一.强制换羽的目的 1.提高第二个产蛋期的产蛋量…  相似文献   

11.
许多实验证明,强制换羽对商品蛋鸡是有利的。然而有关换羽的机理及在换羽鸡的恢复期和第二个产蛋期中最适当的饲养管理技术方面却几乎没有可资利用的报道材料。本实验旨在研究采用畜牧学、化学和激素的方法进行强制换羽后肉用型母鸡机体的机能和形态学变化,并评价其第二个产蛋期。试验方法是当鸡群产蛋率降到30%时,在  相似文献   

12.
强制换羽是用人为的方法加速换羽过程,强制母鸡迅速换羽并长全新羽,再刺激其重新产蛋的过程。为探讨笼养肉种母鸡强制换羽的效果,我们于1997年12月对48周龄艾维茵父母代种鸡实行了强制换羽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成绩,现报告如下。1 种鸡饲养条件及鸡群状况 饲养舍采用自然光照,双列三层全阶梯笼养,乳头式饮水,机械清粪,采用宁波正大全价饲料。强制换羽时母鸡数为1446羽,平均体重3.65kg,换羽前48周龄产蛋率为63.66%,受精率91.94%,鸡群情况良好。2 强制换羽方案及实施情况 强制换羽前整理…  相似文献   

13.
换羽是鸡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正常情况下,一般母鸡从开始脱羽到新羽长齐约需4个月的时间。实行人工强制换羽,(即人为地改变鸡的生活条件),可缩短一半时间,只需8—9周,且换羽后产蛋整齐,蛋的质量好。一、强制换羽的方法强制换羽一般在母鸡产蛋12—14个月进行,也有在产蛋8—10个月后开始的。  相似文献   

14.
强制换羽就是采用生物、化学、物理(如饥饿)等方法促使产蛋鸡在短时间内停产、失重、换羽,并重新恢复产蛋的过程,这项技术已在现代养禽业中广泛应用。目前社会上普遍使用饥饿换羽方法,下面就该法成功实践作如下总结:1强制换羽最佳周龄的选择比较理想的换羽时间是66 ̄68周龄,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换羽后鸡群产蛋率和换羽时的周龄有明显的相关性,即周龄越小,换羽的产蛋率越高;反之,周龄越大,产蛋率越低。该特性在鸡群68周龄以后,表现更加突出,因此,换羽周龄一般不超过68周龄。2强制换羽前的准备工作如在鸡群发病条件下进行强制换羽,则将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常常发生不明原因的高峰期蛋鸡产蛋率突然剧烈下降现象。表现为死亡率低,产蛋率下降快、幅度大,大多难以恢复而被迫淘汰,损失巨大。笔者利用强制换羽技术对部分发病鸡群进行处理,一般2个月左右基本恢复原有产蛋水平,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1适用鸡群不是所有发病鸡群都适合采用强制换羽技术。要求鸡群发病前生产性能好,正值产蛋高峰前期,最好不超过35周龄;主要表现产蛋率迅速下降,最低  相似文献   

16.
种母鸡何时强制换羽产蛋效果好笔者从1981年开始,进行了多年的种母鸡强制换羽试验,均采用饥饿法强制换羽,一般都能取得较理想的产蛋效果,产蛋率较高,鸡苗体型大,质量好;种母鸡在第二个产蛋期表现出抵抗力强,死淘率低。在实践中发现,种母鸡强制换羽时周龄大小...  相似文献   

17.
鸡的强制换羽是指采用人工措施,以缩短换羽时间和延长产蛋期为目的的一项养鸡生产技术.正确运用强制换羽技术可以缩短换羽期10周:减少培育后备鸡费用,节约成本;延长产蛋利用期30余周,获取更多的种蛋、鸡苗、商品蛋等产品;净化种鸡群,改进蛋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强制换羽配合科学饲养对皖西白鹅产蛋率和孵化率的影响。[方法]皖西白鹅母鹅在第一茬蛋期结束后,有大约18d的恢复期,挑选出不产二茬蛋的母鹅100羽,进行强制换羽并配合科学控饲,以研究其二茬蛋的产量和孵化率;在鹅群中有90%的母鹅第一茬蛋期结束后并开始就巢时,挑选出母鹅100羽,进行强制换羽并配合科学控饲,研究母鹅二茬蛋产量和孵化率的变化。[结果]通过强制换羽后,原本不产二茬蛋的母鹅具备产蛋能力,母鹅鹅群的二茬蛋产蛋量及孵化率得到大幅提高,分别为10.1枚和81%,且产蛋期延迟30d左右。[结论]采取强制换羽配合相应的科学管理措施对皖西白鹅产蛋率和孵化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鸡的强制换羽是指采用人工措施,以缩短换羽时间和延长产蛋期为目的的一项养鸡生产技术。正确运用强制换羽技术可将正常换羽时间缩短10周左右。可以将再次产蛋的时间缩短4个月。有利于抓住良好市场行情,使公司获得较大的利润,同时又减少了再一次育雏和育成的巨大费用。另一方面国外也把种鸡强制换羽。作为鸡群白血病、马立克氏病、鸡白痢和衣原体病净化的措施之一。种鸡强制换羽期间病弱鸡必然死去,结果留下的均为健壮的高产鸡,其后代的抵抗力也比第一个产蛋期孵出的小鸡更强大。  相似文献   

20.
换羽是鸡的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无论是公鸡还是母鸡,每年都要更换一次羽毛。自然换羽一般需要3-4个月的时间,而且自然换羽的鸡群,因为换羽有先有后,恢复产蛋也有快有慢,整个鸡群难于出现产蛋高峰,这对进行集约化的饲养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在实际生产中,为了缩短母鸡的换羽时间,提高鸡群的均匀度,常采用强制换羽技术。所谓的强制换羽,就是人为地给鸡施加一些应激因素,造成强刺激,引起鸡体的器官和系统发生特有的形态和机能的变化,表现为停止产蛋,体重下降,羽毛脱落和更换新羽,从而达到在短期内使鸡群停产、换羽,然后恢复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