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属鳞翅目螟蛾科,俗名钻心虫,蛀心虫、蛀秆虫等,是我国水稻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常发性害虫之一。水稻在分蘖期受害会造成枯鞘、枯心苗,在穗期受害会造成虫伤株和白穗,一般年份会减产3%—5%,严重时减产在3成以上。近年来发生数量呈明显上升的态势,除危害水稻外,还危害茭白、玉米、高粱、甘蔗、油菜、蚕豆、麦类等作物。传统的防治方法是发现水稻二化螟幼虫后  相似文献   

2.
水稻条纹叶枯病、螟虫在我镇普通发生,并造成减产。我们通过设计种衣剂处理区、常规用药区、空白对照几个处理进行田间对比试验,并对试验进行了田间调查与分析,以确定种衣剂拌种对水稻条纹叶枯病、螟虫的控制效果,为大面积防治提供科学依据,为增产增收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螟虫(主要指二化螟、三化螟)是稻区的主要害虫。据调查,历年由于螟虫为害对水稻生产影响很大。一般减产5%,严重的达10—20%。特别是水稻三化螟,对麦茬稻、双季晚稻和杂交水稻(生育期长),为害造成大量的枯心和白穗,减产十分严重。历年来在螟虫防治上,长期多使用666粉剂,螟虫对此药产生一定的抗性,致使施药不断增加,防治效果下降,而且有一定的残毒性,影响人、畜健康。1978年进行了呋喃丹新农药防治水稻二化螟、三化螟的药效试验。从结果来看,呋喃丹对水稻二化螟、三化螟杀虫效果为98—100%,较666粉剂具有药效持续时期长、杀虫率高、无残毒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水稻螟虫是龙岩市水稻最主要的害虫之一,对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20世纪70年代重发时曾造成较大面积大减产,局部绝收。历年来龙岩市水稻螟虫以三化螟、二化螟为主,但其重要性正发生着变化,20世纪主要以三化螟为主,进入21世纪后,二化螟的为害比三化螟更加突出,已成为优势种群。1水稻螟虫发生特点1·1两种螟虫的主害代不同龙岩市三化螟和二化螟年发生4代,三化螟是4代多发型,主要造成晚稻白穗;二化螟的主害代是第1代和第3代,主要造成早、晚稻枯鞘(心)。1·2近年来二化螟发生面积比例升高水稻螟虫在20世纪70、80年代几乎年年偏重发生,但随着…  相似文献   

5.
水稻二化螟在我县常年都有发生,近几年在我县有加重的趋势,水稻从分蘖期到乳熟期均可受到危害.并受到不同的受害状。部分田块发生造成严重减产。在防治上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采取狠治一代压低基数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2021,(8)
正水稻螟虫是水稻生产发生最多、最广、危害最重的害虫,常见的主要有二化螟、三化螟和大螟等。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栽培方式演变和肥水管理的强化等,水稻螟虫在一些地方发生趋重,应采取综合得力措施防控。1.螟虫发生规律水稻螟虫的产卵期、卵孵化期如与水稻分蘖和孕穗、抽穗期相遇,水稻受害会多而重,反之受害会减轻。双季稻栽培区,食物源丰富,有利三化螟的繁殖,  相似文献   

7.
"六六六"、杀虫脒等防治水稻螟虫的农药因其高残留、高毒被禁用后,取代农药杀虫双残效期仅为7d,而当地螟虫发蛾期在40d左右,农药有效期短与螟虫发蛾时间长形成矛盾,水稻螟虫防治难以达到防治指标,而且成本高.为解决这一矛盾,设置载体漂浮法防治水稻螟虫试验.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大田县水稻病虫害主要是"三病三虫",即稻瘟病、纹枯病、水稻普通矮缩病、螟虫、稻纵卷叶螟、稻飞虱,发生面积大、危害重,一般发生年造成水稻减产10%左右,严重年份可达20%,局部甚至可达50%。2011年~2012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大田县双晚稻区偏重发生,局部暴发成灾,造成部分田块绝收。近年来,通过因地制宜地实施水稻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确保粮食高产、优质、安全、增收。  相似文献   

9.
水稻螟虫中危害最大的是二化螟和三化螟。二化螟和三化螟教师钻蛀水稻茎秆。二化螟在南方水稻区一年发生3代以上,以老熟幼虫在禾蔸、茭白遗株等处过冬。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最易受害。各代螟卵盛孵期大致是:  相似文献   

10.
目前,水稻条纹叶枯病已成为水稻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不但使水稻整个生育期都受害,而且对水稻产量造成严重威胁,一般发生田块减产10%~30%,严重发生田块减产50%~ 70%,个别田块甚至绝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治在生产上强调推广抗耐病品种、采取各种措施推迟水稻播栽期而避过一代灰飞虱成虫迁飞高峰期、做好灰飞虱的防治工作达到治虫控病以及采用病毒钝化剂来延缓病情,减轻发病程度.为探索不同病毒钝化剂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控制效果,特在条纹叶枯病大流行年份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11.
甘蔗螟虫是金光蔗区为害甘蔗的主要害虫,甘蔗苗期受害造成枯心,甘蔗后期受害造成螟害节或枯梢死尾,使甘蔗的产量和质量受到严重的损失,因此有效控制甘蔗螟虫的发生为害是甘蔗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准确的预测预报是有效防治害虫的重要前提.金光农场自2009年始至今,适时开展螟虫性诱剂预测预报工作,根据测报数据动态变化,联合多项甘蔗螟虫防治措施进行全场螟虫综合防治,效果甚佳.  相似文献   

12.
我县现有耕地21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40万亩,其中水稻常年种植面积10万亩。螟虫是我县水稻上的重要害虫,常年发生面积4-5万亩,在不防治的情况下,可造成粮食损失150万公斤以上。过去,在水稻螟虫的防治上,由于农户长期习惯  相似文献   

13.
水稻二化螟、三化螟是会东县水稻主要病虫害之一,常年大面积发生。传统的螟虫剥查测报法费工费时,测报结果不够准确;以化学农药防治为主的防治方法,不仅造成化学农药滥用,防治效果不佳,还导致一系列生态问题。性诱剂在水稻螟虫测报和防治中的运用有效解决了传统测报防治工作中的问题,为科学高效防控水稻螟虫的危害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4.
水稻病虫害及除草技术是水稻增产增收的重要管理措施之一,致使水稻主要病虫害如稻瘟病、稻曲病、水稻螟虫、稻飞虱危害等时有发生,给水稻生产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一、水稻病虫害防治1.稻瘟病稻瘟病是水稻常见病害。在水稻整个生育期中都可以发生,往往造成严重减产,甚至造成失收。种子带菌和病稻草是稻瘟病的主要病源。水稻不同生育期感病,根据造成不同的发病症状,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病、穗颈瘟、枝梗瘟、谷  相似文献   

15.
水稻本田生育期间可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内螟虫生存率是不同的:圆稈期和结实期螟虫生存率低;分蘖期和孕穗末期螟虫生存率高,并为害水稻。这就是螟害机制。根据这个机制,可提出一个新的理论:水稻螟害与虫口关系不大,而与水稻栽培情况关系密切,即在栽培上使水稻抗螟力最弱时期与螟虫发生期错开,虫口虽然很多,螟害不一定重;反之,如栽培不当,水稻抗螟力最弱时期与螟虫发生期相遇,虫口虽然不过多,也能造成螟災?菡飧隼砺?可提出三种治螟措施:(1)早熟避螟;(2)晚熟避螟;(3)依照水稻生育期施药治螟。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药剂防治水稻三化螟,效果很不稳定,甚至无效居多。其原因何在?尚未探討清楚。因此,中国、日本、印度三国的螟虫工作者,对药剂治螟,尚存在很多問題。自栽培治螟发現以后,找出了水稻生长期与螟虫生存的关系,才弄清了問題的主要关鍵是在于施药时期;如果施药时期适当,即效果显著,施药期不当,則效果很差。目前螟虫工作者,对施药时期仍有二种主张:一是根据螟虫发生期施药;另一是根据水稻生长期施药。(一) 根据螟虫发生期施药:国内外螟虫学者都认为水稻全部生长发育时期皆适于螟虫生存,要消灭螟害,就应大量杀死螟虫,依照螟虫发生期施药最为可靠。因此中、日、印三国螟虫学者,均主张根据螟虫发生时期  相似文献   

17.
单季稻穗期主要危害水稻螟虫有三代螟、二代螟、大螟.自80年代恢复二熟制以来,螟虫的生存环境和食料条件得到了改善,发生量逐年回升.1995年起,急剧上升为单季稻穗期的主要害虫之一.我们根据本地区3种螟虫的发生特点,制定科学的穗期螟虫防治对策,把白穗危害株率控制在0.40%以下.  相似文献   

18.
水稻螟虫是我国水稻的重要害虫,近年来在我国水稻产区发生呈加重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云南地区水稻螟虫发生严重,重点是通过农业防治和调整防治策略,以及选用治螟药剂。本文将通过水稻螟虫发生的特性和防治技术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稻瘟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也是屯昌县水稻生产过程中的常发性病害。2019年屯昌县受特殊天气及其他因素影响,稻瘟病在全县范围内大面积流行,傍山靠岭田洋、田埇、田块上局部严重爆发。其受害面积大约5 200亩,造成水稻减产10%~20%,重的减产40%~50%,甚至绝收。总结2019年屯昌县稻瘟病的发生流行特点、原因及防治经验,作为以后做好该病的防控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水稻虫害研究工作,六十年代着重是研究螟虫问题,后来加强了叶蝉的研究;七十年代逐步转向研究褐稻虱问题.1.害虫的发生特点和防治指标问题在菲律宾每造水稻螟虫只发生一代.褐稻虱不论在那一造水稻上都发生三代,且都是在第三代时形成虫烧.这样,一年下来如果栽种两造水稻或者三造水稻,褐稻虱的群体就分别构成两次或者三次高峰.药剂防治适期,一般以每造水稻的第三代卵高峰为宜;错过适期,若虫防治指标在前代为每穴5头,当代为20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