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小麦孢囊线虫病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孢囊线虫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害,生产上亟需安全有效的防治方法。从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农业防治、化学防治以及生物防治4个方面对小麦孢囊线虫病的相关防治研究进展进行论述,并探讨了小麦孢囊线虫病综合治理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小麦孢囊线虫病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贲守花 《现代农业》2011,(10):20-21
近年来,小麦孢囊线虫病在青海省部分地区危害逐年加重,不仅直接引起小麦减产,还会加重其它土传真菌病害的发生,从而进一步造成产量损失。为切实执行好农业部行业科技项目《作物孢囊线虫病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摸清小麦孢囊线虫病在小麦主要产区的基本发生情况,加强小麦孢囊线虫病这一新上升病害的防治技术研究。2010年根据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安排,在互助县小麦主产区开展小麦孢囊线虫病发生分布和田间危害情况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小麦孢囊线虫病概况及江苏省的发生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在江苏省的扩散蔓延将直接威胁全省的粮食生产和经济安全.本文对小麦孢囊线虫病的发生与分布、危害性、症状与诊断,以及小麦孢囊线虫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综述;对小麦孢囊线虫在江苏省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提出了病害的防治对策.在江苏省开展小麦孢囊线虫病的系统研究,对于指导全省小麦种植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小麦孢囊线虫病是由禾谷孢囊线虫引起的一种土传线虫病害,给粮食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2010年,许昌市首次发现菲利普孢囊线虫,后来又陆续在禹州市、延津县、洛阳市、博爱县、商丘市发现该线虫,严重威胁着河南省小麦的安全生产。据调查,近年来,小麦孢囊线虫病在孟州市危害逐年加重,防治难度大,防治成本高。因此,筛选出对小麦孢囊线虫病防效较好且对小麦具有积极影响的药剂十分必要。笔者分析了4种药剂对小麦生物学特性、产量及防效的影响,旨在为孟州市防治小麦孢囊线虫病的药剂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2010至2012年从烟台地区8市/区的43个乡镇68个村的部分麦田采集土样,约有25%的麦田小麦孢囊线虫病已达到其危害的高风险水平。从调查结果看,地势平坦和海拔较低的地区发生较为严重,而山区和海拔较高的地区发生较轻;棕壤土、褐土等利于小麦孢囊线虫病的发生,沿海的潮土等不利于小麦孢囊线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小麦孢囊线虫病的发生危害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小麦孢囊线虫病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末发现的一种新病害,危害日趋严重。根据多年的研究结果并结合有关资料,阐述了小麦孢囊线虫病的发生危害情况、症状特点、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进行小麦孢囊线虫病抗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小麦苗期、返青拔节期均未发生孢囊线虫病,也没有因孢囊线虫病影响出苗、分蘖和春季返青;小麦抽穗扬花期各品种根部都有不同程度孢囊产生,但无因孢囊线虫病造成的外观病症,以小偃22发病最重,对孢囊线虫抗性较差,病情指数达26.8;富麦2008次之,病情指数为24.4;以西农9871发生最轻,抗性最好,病情指数为18.3。从后期测产情况看,由于品种间存在的产量差异影响,孢囊线虫病造成的产量差异并不明显,仍需进一步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8.
进行小麦孢囊线虫病抗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品种小麦苗期、返青拔节期均未发生孢囊线虫病,也没有因孢囊线虫病影响出苗、分蘖和春季返青;小麦抽穗扬花期各品种根部都有不同程度孢囊产生,但无因孢囊线虫病造成的外观病症,以小偃22发病最重,对孢囊线虫抗性较差,病情指数达26.8;富麦2008次之,病情指数为24.4;以西农9871发生最轻,抗性最好,病情指数为18.3。从后期测产情况看,由于品种间存在的产量差异影响,孢囊线虫病造成的产量差异并不明显,仍需进一步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的小麦孢囊线虫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澳大利亚的小麦孢囊线虫病及其防治南京农业大学郑经武小麦是澳大利亚的主要栽培作物之一,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988年统计资料:小麦种植面积达1385万ha,总产量高达2212万t。在影响小麦生产的诸多病害中,最重要的一种就是小麦孢囊线虫病。小麦孢...  相似文献   

10.
禹州市小麦孢囊线虫病发生趋势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小麦孢囊线虫病的发生 小麦孢囊线虫病是近年来危害禹州市小麦的一种新病害,一般寄生在小麦根部.该虫细长透明,虫体微小,不易被发现,具有主动侵袭寄生和自行转移危害等特点.对小麦的危害,除吸取寄主的营养和对植物的组织造成损伤外,还能引起植物产生一系列的生理病变,从而破坏植物的正常代谢和机能,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发生规律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结果表明,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在安阳县发生普遍,发病田块达78.8%;在目前推广的小麦品种中未发现高抗和免疫品种,但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不同耕作制度对该病的发生发展影响很大;采用合理的轮作制度是防治小麦禾谷孢囊线虫病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小麦孢囊线虫病发生概况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小麦孢囊线虫的发生概况和日趋普遍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以期为小麦孢囊线虫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小麦孢囊线虫病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末发现的一种新病害,主要侵染小麦的根部,繁殖速度较快,使作物根系变成球状瘤节,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及其产量。为此,根据多年的研究结果及有关资料,对小麦孢囊线虫病的发生危害情况、症状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王月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590-11591
[目的]为有效防治萧县小麦胞囊线虫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萧县小麦胞囊线虫病的田间调查与试验,研究了小麦胞囊线虫病的发生范围、田间分布及危害。[结果]小麦胞囊线虫年均只发生一代。病害分布面积占普查面积的79.3%。小麦田土壤中小麦胞囊线虫卵的平均密度为6.5粒/g。与施用2次涕灭威颗粒剂的小区相比,未施药小区新麦12和皖麦50的鲜重损失率分别为23.3%和22.5%,孕穗数分别减少25.9%和11.1%。与未施药小区相比,3.2%阿维菌素0.56ml/m^2、15%涕灭威颗粒剂2.8、4.3g/m^2和施用2次4.3g/m^2小区的平均单株根部雌虫数量分别降低~5.2%、24.0%、44.8%和60.4%,单株鲜重分别增长-7.0%、5.3%、1.2%和17.0%,孕穗数分别增长4%、8%、8%和16%。[结论]深入研究小麦胞囊线虫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对有效防治萧县小麦胞囊线虫病尤秀重要。  相似文献   

15.
小麦孢囊线虫病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末发现的一种新病害,陆续在河南、河北、山西、北京、湖南、山东、甘肃、安徽、内蒙古、陕西、青海等省发现,近年为害不断加重,严重影响了小麦安全生产。本文对小麦孢囊线虫病的概况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小麦孢囊线虫的发生现状,并对我省小麦孢囊线虫病害的防治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小麦孢囊线虫病是我国上世纪80年代末发现的一种新病害,陆续在河南、河北、山西、北京、湖南、山东、甘肃、安徽、内蒙古、陕西、青海等省发现,近年为害不断加重,严重影响了小麦安全生产.本文对小麦孢囊线虫病的概况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小麦孢囊线虫的发生现状,并对我省小麦孢囊线虫病害的防治策略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小麦孢囊线虫(Cereal cyst nematode,CCN,Heterodera avenae Wouen weer,1924),又称燕麦孢囊线虫、禾谷孢囊线虫,是为害小麦、大麦、黑麦、燕麦及多种禾本科牧草的世界性重要病原线虫,也是小麦生产上的威胁性线虫。小麦孢囊线虫属于垫刃亚目Tylenchina异皮科Heteroderidae异皮属Heterodera,为害小麦并引起小麦孢囊线虫病。它侵染禾谷类作物的根部,并迅速繁殖,使作物根系变成球状瘤节,抑制作物生长并影响产量。小麦孢囊线虫病是我地小麦发生的一种新型病害,对小麦生长影响极大。其发  相似文献   

18.
小麦孢囊线虫病是近年在陕西省兴平市发现的一种新的有害生物,为对其进行有效控制,设置该虫害的发生、危害及药剂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011年小麦成熟期,小麦孢囊线虫在全市皆有发生,但为轻微感染,单株孢囊数均小于20,无中、重度感染田块。小麦播种前用吡虫啉+戊唑醇和吡虫啉+甲基异柳磷拌种,以及用阿维菌素、克百威和毒死蜱3种药剂处理土壤,均可降低小麦孢囊线虫的病情指数,增加小麦产量。吡虫啉+戊唑醇拌种对小麦孢囊线虫病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小麦出苗率、根系和分蘖等无影响。3种药剂处理土壤,毒死蜱处理的小麦增产率最高,为20.07%;克百威次之;阿维菌素最低,为4.23%。播种后踩踏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小麦增产率为1.73%。可见:克百威处理地块小麦病情指数显著低于其他处理,对小麦孢囊线虫病防治显著。  相似文献   

19.
正小麦发生病虫害有:小麦纹枯病、白粉病、锈病、黑胚病、全蚀病、胞囊线虫病、麦蚜、麦蜘蛛、吸浆虫、地下害虫等,近几年来,吸浆虫发生情况此起彼伏,形势严峻,重大毁灭性病虫害全蚀病、胞囊线虫病有所发生,这些病虫害的发生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构成了严重威胁。小麦病虫害防治方法: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防治药剂选择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统防统治,提高防治质量。在小麦的整  相似文献   

20.
小麦胞囊线虫病是小麦上的一种危险性线虫病害,该病的病原生物为燕麦胞囊线虫.虫体定居在小麦根部薄壁组织中,后发育成为成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