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玉米大斑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在鄂尔多斯市每年都有发生,但基本不造成危害。2013年7月中旬,玉米大斑病在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无定河镇零星发生,由于受连续阴雨天气影响,病情进一步扩展蔓延,7月底玉米大斑病暴发流行,该病发生范围之广、面积之大、程度之重,为鄂尔多斯市历史罕见。2013年全市玉米大斑病共计发生70.5万亩,其中伊金霍洛旗发生15万亩、乌审旗发生35万亩,鄂托克前旗发生20.5万亩;重发生面积达8万亩,主要分布在乌审旗无定河镇、伊旗札萨克镇、伊金霍洛镇。全市玉米大斑病防治面积达20.5万亩,隔离区辐射防控面积达70万亩,防效达80%以上。由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乌盟地处内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带,曾经是"草过马背,水草肥美"的大草原,由于近半个多世纪人为过度垦伐和掠夺式经营,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全盟有近90%的土地发生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全盟2400万亩耕地有800多万亩风蚀沙化;5150万亩天然草牧场有2250万亩沙化退化严重.这一地区已成为我国北方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带,也是京津地区风沙源的重要源头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鄂尔多斯市有耕地面积685万亩,其中水浇地450万亩。境内海拔850~1794米,年平均气温5.3~8.7℃,年降水量平均在200~300毫米、集中在7~9月,年蒸发量2200~3000毫米,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一、鄂尔多斯市马铃薯产业现状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0万亩以上,所用种薯约有50%是自留种,平均亩产鲜薯2000千克。据农情统计,2015年全市马铃薯种  相似文献   

4.
正达拉特旗隶属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位于自治区西南部,黄河中游南岸,鄂尔多斯高原北端。总土地面积约8 200 km~2,辖8个苏木镇,130个行政村,总人口36万人,其中农牧业户籍人口29万人。总耕地面积225万亩(沿黄河地区耕地145万亩),农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打造的沿河现代农牧业基地,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国家千亿斤粮食增产示范基地"。近年来,  相似文献   

5.
鄂尔多斯市从2002年开始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建设,先后在全市八旗区全面实施建设,工程建设总规模达到5373万亩,其中禁牧2427万亩,休牧2701万亩,轮牧245万亩。通过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制度得到了大力推行,使鄂尔多斯市草原生态快速恢复,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草原植被覆盖度从2000年的30%提高到现在的75%以上,草群高度由平均不足15厘米提高到35厘米左右,梁地和沙地草场的产草量平均提高30%以上,草原畜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盐碱地改良措施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蒙古盐渍化土地主要分布在西部河套灌区的巴彦淖尔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东部的通辽市、赤峰市等地。截止2010年内蒙古盐渍化土地面积已达4745万亩,其中耕地盐渍化面积达到700余万亩,占可灌面积的40%,且耕地次生盐渍化面积每年仍以15万~20万亩的速度  相似文献   

7.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黄河呈“几”字型弯曲流经鄂尔多斯高原。全市总土地面积8.7万平方公里,草地总面积8816.26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  相似文献   

8.
湖南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地区,全省土地总面积211829平方公里,全省总人口为5509.43万。其中农业人口4715.55万,耕地5158万亩,农业人口平均每人有耕地1.1亩,农民耕地占有量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3%。 一、湖南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特征 农业生态环境包括土地圈(地形地貌、土壤)、生物圈和近地层大气圈。农业生态环境主要特征都存在于这三个层次中。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2010,(1):F0002-F0002
准格尔旗地处晋、陕、蒙三省交界处,鄂尔多斯市东部,属丘陵沟壑区,十年九旱,年年春旱,立地条件差。全旗总面积7539平方公里,总人口29.1万,其中农业人口约21万。全旗总耕地面积106万亩,其中水浇地15.13万亩。根据我旗的特殊地理条件,  相似文献   

10.
<正>一、鄂尔多斯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现状鄂尔多斯市耕地面积630万亩,其中水浇地450万亩,近些年,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580万亩左右,粮食总产量保持在29亿斤以上,2012年全市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416元。近年来,市植保植检工作锐志创新、续写辉煌,在统防统治工作方面以现代农牧业基地建设为依托,以绿色植保理念为引领,按照"三提高、三增加、三减少、三安全",即防治水平提高、防治效果提高、防治能力提高,产量增加、效  相似文献   

11.
《现代农业》2005,(11):27-28
一、西北地区饲草、饲料发展趋势 1.将会出现饲草料产品的高峰期 当前饲草料来源主要有两大途径,一是退耕还草地区将有大批干草进入国内外市场,这主要在西北农牧交错带中水土流失严重及风沙为害引发沙尘暴的地区.那里大力种草,以蓄水、拦沙、固土、改善生态环境与养殖草食家畜为目标.例如陕西省黄土高原大于25°的陡坡耕地有167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1.4%,正在陆续退耕还草还林,2001年已退耕310万亩.又如沙源治理大力种草,在内蒙古化德县,作为环北京沙源治理工程,2001年已退耕种草1.02万亩等.  相似文献   

12.
正达拉特旗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是鄂尔多斯市玉米的主产区。近5年来,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年平均125万亩,其中玉米播种面积年平均98万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78.4%,同期,玉米总产量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85%,面积和总产均居各作物之首。一、达拉特旗玉米生产与栽培现状1.玉米种植品种情况种植0.5万亩以上的品种有:丰田6号、丰田833、康地3564、先玉335、平安14、大民3307、金豫6  相似文献   

13.
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改善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该工程的建设直接涉及到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千家万户,致使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同时也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脱贫致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西吉县从2000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工程建设进展顺利,至2006年底,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100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68万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玉米是鄂尔多斯市无定河流域第一大作物,年播种面积90万亩,是主要的粮食、饲料作物.美国先锋公司先玉698是鄂托克前旗种子管理站和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镇人民政府引进的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审定编号:辽审玉[2008]359号.近年来,已在当地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乌拉特前旗地处内蒙古河套平原,全旗总面积747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3.30万亩.是国家级商品粮生产基地,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典型的农业旗县.境内农业生态环境差异大,农业工作一直是全旗的中心工作,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也一直走在全旗各项工作的前列.  相似文献   

16.
浅谈天祝自然条件与农业生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天祝藏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中部,海拔4874~2040m,总面积7149.8平方公里.以乌鞘岭、毛毛山为界,属黄河水系的金强河、大通河流域和内陆河石羊流域.全县辖区5镇17乡,1个种羊场.现有农牧业人口18万多,耕地面积36.79万亩(习惯亩),其中:水浇地5.96万亩,二阴地8.77万亩,干旱山地22.06万亩.有天然草场面积584.7万亩,其中:松山滩110万亩.林地面积279.7万亩.由于所处特定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耕地质量差,农业生产基础条件难以改变,是造成全县粮食、财政长期不能自给,农牧民长期不能脱贫的主要原因,是我省的41个贫困国扶县之一.  相似文献   

17.
推广麦后复种饲用作物,促进农区畜牧业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和巴彦淖尔盟是我区重要的小麦产区,小麦播种面积20万hm2左右,区域内涉及的19个农业旗县区同时也是发展农区畜牧业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该区域现有牛40万头(其中奶牛25万头),绵羊570多万只,山羊270万只,猪220万口,分别占所属地区的51.3%,66.3%,42.0%,85.9%.  相似文献   

18.
正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6°42′40″~111°27′20″,北纬37°35′24″~40°51′40″,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腹地。全市常住人口总数为151.5万人,共辖7旗2区,鄂尔多斯市的主要支柱产业为畜牧业,全市草地总面积为587.73万hm~2,总土地面积0.087亿hm~2,草原是鄂尔多斯生态环境的主体构成部分,可利用草地面  相似文献   

19.
<正> 安徽淮北平原的砂姜黑土,主要分布于临泉、涡阳、宿县和泗县一线以南,沿淮岗洼地以北的河间平原地区,耕地面积约有1,700万亩,占淮北总耕地面积3,226万亩的53%,人口约600万人,占总人口1,700万人的34%,人均耕地3亩左右.宿县地区砂姜黑土约600万亩,占耕地1,244万亩的48% (1983年7月五河、固镇、怀远三县划归蚌埠市后,全区砂姜黑土还有348万亩,占耕地861.1万亩的40%.这一地区历史上农业生产具有地多人稀、广种薄收、多灾低产的特点.粮食亩产长期徘徊在200~300斤之间.  相似文献   

20.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最基本要素,创新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建立灵活有效的流转机制,关系到农业资源配置的效率和优化,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成为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我市土地流转现状 目前,我市共有农村集体耕地2318.7万亩,承包农户95.4万户,393.4万人,承包耕地2042.3万亩,人均近5.2亩.我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为373.6万亩,占农户承包面积的18.3%,参与流转的农户15.2万户,占土地承包户数的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