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明确新化合物N-苯基-2-(4,6-二甲氧基-2-嘧啶氧基)-6-氯-苄胺(ZJ1835)在棉花田的应用前景,就其对棉花的安全性、选择性、杀草谱和田间应用技术进行了研究。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ZJ1835对棉花生长初期有一定矮化作用,但不影响出苗和后期生长,在有效剂量225 g/hm2下对棉花安全性好;对不同棉花品种之间的安全性有一定差异,其中对王岳9913的安全性最好,其次为银山1号和福棉6号,对冀丰197安全性略差;该化合物在棉花与马唐、反枝苋之间的选择性系数分别为2.14和13.00,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多数田间常见杂草对其敏感,杀草谱较广。田间试验结果显示,ZJ1835在90~120 g/hm2有效剂量下对供试棉花安全性好,对棉田杂草总防效为82.1%~92.8%,具有一定的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从起始原料引入氟原子,分别经亚胺化、硼氢化钠还原、嘧啶氧化,及嘧啶氧化、溴化、胺化两条路线合成了28个新型的6-氟-2-嘧啶氧基-N-取代苯基苄胺类化合物;同时测试了该类化合物在温室中对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等3种禾本科杂草和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等3种阔叶杂草芽前、芽后的抑制率,结果表明,有12种目标化合物在有效剂量75 g/hm2下其抑制率超过80%。  相似文献   

3.
棉田除草活性化合物SIOC0426生物活性初步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SIOC0426 属2-嘧啶氧基-N-芳基苄胺类选择性除草活性化合物。室内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SIOC0426具有良好的芽后早期除草活性,对棉花安全,在棉花与重要杂草马唐和反枝苋之间的选择性系数分别为 3.534 和4.299,能有效防除棉花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莎草科杂草也有一定抑制作用,使用适期为杂草1~2叶期。田间试验表明,在有效成分90~120 g/hm2剂量范围内,对棉田主要杂草的总防效在73.1% ~87.6%之间。  相似文献   

4.
以芳胺或取代稠杂环胺、氯乙酰氯和2-巯基-5,7-二甲基-1,2,4-三唑 嘧啶为原料,合成了8个含稠杂环及芳环的三唑并嘧啶类新化合物,结构经1H NMR, MS 和IR确证,初步测定了该类化合物在室温下对稗草等3种禾本科杂草和反枝苋等3种阔叶杂草芽前芽后的抑制率,结果表明:有6个化合物在有效剂量75 g/hm2下的抑制率超过80%。  相似文献   

5.
以芳胺或取代稠杂环胺、氯乙酰氯和2-巯基-5,7-二甲基-1,2,4-三唑[1,5a-]嘧啶为原料,合成了8个含稠杂环及芳环的三唑并嘧啶类新化合物,结构经1H NMR,M S和IR确证,初步测定了该类化合物在室温下对稗草等3种禾本科杂草和反枝苋等3种阔叶杂草芽前芽后的抑制率,结果表明:有6个化合物在有效剂量75g/hm2下的抑制率超过80%。  相似文献   

6.
棉田除草剂氯胺嘧草醚田间使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胺嘧草醚为2-嘧啶氧基-N-芳基苄胺类新型棉花田除草剂,本文于2014年和2015年在多地通过田间药效试验对该药剂的棉花安全性、杂草防效、杀草谱、持效期及推荐剂量等使用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药剂在多数试验点对棉花表现安全,而在部分砂壤和碱性土壤条件下使用高剂量防治则有一定药害风险,需降低剂量使用;氯胺嘧草醚杀草谱较广,棉田多数杂草对其敏感;与对照药剂乙草胺和二甲戊灵相比,供试药剂在150g/hm~2剂量下的总草防效略低,而在225或250g/hm~2剂量下的总草防效与对照药剂基本相当;氯胺嘧草醚在药后15d开始发挥药效,持续期在45~60d左右,持效期较长;推荐该药剂在棉田的使用剂量为225~250g/hm~2,而砂壤和碱性土壤条件下需降低用量到75~150g/hm~2。该药剂在棉花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然后覆膜,兑水量40~50kg/667m~2,可以用于棉田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  相似文献   

7.
三氟啶磺隆除草活性及对棉花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三氟啶磺隆是一种新型、高效、低毒的棉田除草剂,为明确其在我国棉田的应用前景,以嘧草硫醚为对照药剂,采用温室盆栽法对三氟啶磺隆的杀草谱、除草活性及对棉花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有效成分11.25 g/hm2剂量下,三氟啶磺隆对香附子、狗尾草、鳢肠、小藜、画眉草、小飞蓬、千金子、鬼针草、苍耳、鹅肠菜和反枝苋的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且对棉田杂草香附子、苘麻、狗尾草、反枝苋和马齿苋的除草活性均高于嘧草硫醚,以ED50值计,其毒力分别是嘧草硫醚的171、13.6、12.6、10.5和3.82倍;三氟啶磺隆在华棉5号棉花与香附子、狗尾草、苘麻间的选择性指数分别为13.0、2.80和1.13,高于嘧草硫醚的2.29、1.78和0.86,但其在华棉5号与反枝苋和马齿苋间的选择性指数分别为2.80和1.74,低于嘧草硫醚的4.75和3.38;两种药剂在山农棉8号棉花与杂草间的选择性指数与华棉5号的相似。  相似文献   

8.
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嘧啶联吡唑甲酰胺类化合物5a~5o,其结构均经过1H NM R和MS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有效成分150 g/hm2剂量下苗后茎叶喷雾处理时,化合物(R)-N-[1-(4-氯苯基)乙基]-3-二氟甲基-1-(4,6-二甲氧基嘧啶-2-基)-1H-吡唑-4-甲酰胺(5c)、N-[1-(4-氯苯基)乙基]-1-(4,6-二甲氧基嘧啶-2-基)-N-甲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5i)和N-[1-(4-氯苯基)乙基]-1-(4,6-二甲氧基嘧啶-2-基)-3-三氟甲基-1H-吡唑-4-甲酰胺(5k)对繁缕Stellaria media的抑制率高达90%以上;而同样剂量下苗前土壤喷雾处理时,化合物N-[1-(4-氯苯基)乙基]-3-二氟甲基-1-(4,6-二甲氧基嘧啶-2-基)-1H-吡唑-4-甲酰胺(5b)和5c对繁缕的抑制率达100%。该类结构化合物有望作为除草先导化合物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9.
以2-氯-4-氰基吡啶和酚类化合物为原料,通过醚化、水解、酯化等反应合成了一系列2-(2-芳氧基吡啶-4-甲酰氧基)丙酸酯类化合物,其结构通过1H NMR和MS分析确证。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1 500 g/hm2剂量下,部分目标化合物对油菜、反枝苋和马唐表现出较强的除草活性,用药15 d内植物叶片逐渐失绿变黄,直至枯死,生长受到严重抑制。  相似文献   

10.
田间试验研究了在大豆不同的三个叶龄期喷施氯氟草醚乙酯对田问阔叶杂草防除效果和对大豆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氯氟草醚乙酯对反枝苋、小旋花、苘麻等阔叶杂草有良好的防除效果,防效随施药时大豆叶龄的增大而降低.大豆1~2片复叶期施药,氯氟草醚乙酯在有效成分9~27 g/hm.剂量下对反枝苋防效可达95%以上,13.5~27g/hm.剂量下对小旋花的防效较好.大豆2~3片复叶期施药,13.5~27 g/hm:剂量下能较好地防除反枝苋和小旋花.大豆3~4片复叶期施药,18~27 g/hm.剂量下对反枝苋有较好的防效.大豆l~4片复叶期施用氯氟草醚乙酯9~27 g/hm2,大豆产量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高粱田主要杂草对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喹草酮的抗性,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稗Echinochloa crusgalli、狗尾草Setaria viridis、野稷Panicum miliaceum、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和藜Chenbopodium alum六种主要杂草的敏感种群对喹草酮的敏感基线,同时测定全国不同生态区高粱田中这6种杂草对喹草酮的抗性水平。结果显示,喹草酮对野稷、稗、反枝苋和藜的防除效果较好,GR50介于12.76~32.72 g (a.i.)/hm2之间,GR90介于68.04~193.54 g (a.i.)/hm2之间,对马唐的防除效果略低,GR50介于44.23~56.19 g (a.i.)/hm2之间,GR90介于472.26~849.24g(a.i.)/hm2之间。采自全国不同生态区高粱田的马唐、稗、狗尾...  相似文献   

12.
喹草酮与莠去津复配防除杂草效果及对高粱的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明确对羟基丙酮酸双氧化酶抑制剂类新型除草剂喹草酮应用于高粱田的可行性,于2018-2019年在温室和田间测定喹草酮与莠去津复配的除草效果及对高粱的安全性。温室试验结果表明,喹草酮与莠去津复配对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和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均有很好的防除效果,两者按有效成分用量比1:4~1:7配比对狗尾草的GR50在134.40~168.92 g (a.i.)/hm2之间,明显好于喹草酮和莠去津单独施用时的GR50,分别为150.53g (a.i.)/hm2和589.30g (a.i.)/hm2;两者复配对狗尾草的共毒系数在234.80~311.03之间,远大于120.00,显示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对苘麻的共毒系数在140.16~168.38之间,也表现出增效作用;对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也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喹草酮与莠去津按有效成分用量比1:5复配的制剂在最高用量3 600g (a.i.)/hm2处理下,3个高粱品种生长均正常,且对高粱和杂草之间的选择性指数远大于6.59,对高粱的安全性高。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喹草酮与莠去津复配应用于高粱田对高粱安全,且对田间杂草野稷Panicum ruderale、虎尾草Rabdosia eriocalys、稗Echinochloa crus-galli、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和藜Chenopodium album等均有极好的防除效果,2018-2019年对高粱田杂草的总株防效分别为94.2%和92.8%,鲜重防效分别为95.6%和94.2%,明显高于药剂对照50%异甲·莠去津悬浮剂土壤处理和37%二氯·莠去津悬浮剂茎叶处理的防除效果。表明喹草酮与莠去津复配应用于高粱田防除杂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小麦Triticum aestivum田新型除草剂砜吡草唑与嗪草酮复配应用于大豆Glycine max-玉米Zea mays带状复合种植田的可行性,在温室内采用Gowing法测定砜吡草唑与嗪草酮复配的联合作用类型,并通过盆栽法测定两者复配制剂80%砜吡·嗪草酮水分散粒剂(water dispersiblegranule,WDG)的杂草防除谱以及对大豆和玉米的安全性。结果显示,砜吡草唑与嗪草酮复配防除禾本科杂草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和稗Echinochloa oryzicola的联合作用类型属于增效作用;对阔叶杂草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和龙葵Solanum nigrum的联合作用类型属于加成作用。80%砜吡·嗪草酮WDG对6种禾本科杂草马唐、稗、牛筋草Eleusine indica、狗尾草Setaira viridis、虎尾草Chloris virgata、大狗尾草Setaira faberii和4种阔叶杂草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青葙Celosia argentea、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的防除效果均很好,其GR50在6.1~21.6 g (a.i.)/hm2之间,GR90在16.3~50.5 g (a.i.)/hm2之间,对苘麻和龙葵的防除效果略差,其GR50分别为53.3 g (a.i.)/hm2和25.4 g (a.i.)/hm2,GR90分别为282.1 g (a.i.)/hm2和96.7 g (a.i.)/hm2,低于其田间推荐剂量300~360 g (a.i.)/hm2,且该药剂对玉米和大豆的安全性都很高,在玉米与马唐、稗、牛筋草、马齿苋、青葙及铁苋菜这6种杂草之间的选择性指数均大于13.6,在大豆与这6种杂草之间的选择性指数均远大于28.5。表明砜吡草唑完全可与嗪草酮复配应用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的杂草防除。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环磺酮在我国玉米田的应用技术和前景,采用温室盆栽法测定环磺酮的杀草谱和对常见杂草的除草活性以及对不同玉米品种的安全性,并通过田间药效试验验证其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100 g (a.i.)/hm2田间推荐剂量下进行茎叶处理时,环磺酮可以有效防除玉米田常见禾本科、莎草科和阔叶杂草,其中对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鳢肠Eclipta prostrata的活性较高,鲜重抑制率可达90%以上;对6种常见玉米田杂草稗Echinochloa crus-galli、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圆叶牵牛Ipomoea purpurea、反枝苋、碎米莎草Cyperus iria和青葙Celosia argentea的生长抑制中量GR50分别为8.44、17.16、9.37、8.68、9.40和32.51 g (a.i.)/hm2,在供试剂量下环磺酮的除草活性均高于对照药剂硝磺草酮;田间推荐剂量下环磺酮对除黑糯301品种以外的11个玉米品种均较为安全,提高到2倍推荐剂量时,对不同玉米品种的生长抑制均增强;环磺酮对郑单958、珍珠糯8号、苏科甜1506和中糯2号4个玉米品种以及稗、马唐、圆叶牵牛、反枝苋、碎米莎草和青葙6种杂草之间均具有较好的选择性,选择性指数为10.40~29.14。田间药效试验表明,126 g (a.i.)/hm2环磺酮处理茎叶后第28天,对玉米田杂草稗、马唐、狗尾草Setaria viridis、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圆叶牵牛、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的总株防效为86.51%,鲜重防效为87.81%,且对供试玉米品种彩甜糯102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安全、高效的胡萝卜田苗后杂草化学防除技术,采用盆钵法研究了13种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对胡萝卜的室内安全性,并对筛选得到的苗后除草剂进行了初步的田间药效及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供试13种除草剂中扑草净对胡萝卜的安全性较好,在225 g(a.i.)/hm2剂量下,胡萝卜苗的鲜重为53.61 g,与对照无显著差异,未出现药害反应;在450、750 g(a.i.)/hm2剂量下分别出现了1级和2级的低级别药害反应;而噁草酮、氰草津、嘧啶肟草醚、双草醚、辛酰溴苯腈、乙氧氟草醚、乙羧氟草醚、咪唑乙烟酸、灭草松、噻吩磺隆、双氟磺草胺和氯吡嘧磺隆在推荐剂量下,对胡萝卜鲜重抑制率为19.30%~100.00%,出现了3~5级的药害反应。扑草净对胡萝卜田杂草有较好的防效,在剂量为450~600 g(a.i.)/hm2时对胡萝卜田杂草总体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到80.56%以上,且对胡萝卜安全,无药害反应。胡萝卜田苗后杂草化学防除建议使用450~600 g(a.i.)/hm2扑草净进行茎叶喷雾处理,可达到对禾本科和阔叶杂草的有效防除,且对胡萝卜安全。  相似文献   

16.
李元祥 《农药学学报》2011,13(6):645-648
以水杨醛为原料,经取代、加成和消除反应合成了6个标题化合物(3a~3f),其中4个(3a~3d)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质谱和元素分析确认。初步的除草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有效成分150 g/hm2的剂量下,除化合物3f对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的抑制率为55%外,其余5个化合物对供试杂草的抑制率均在80%以上,部分化合物对稗草、早熟禾Poa annua、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或小藜Chenopodium album的抑制率达100%。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新化合物O,O-二甲基-1-(2,4-二氯苯氧基乙酰氧基)呋喃甲基膦酸酯(HIA-1)的开发应用前景, 对其除草活性、杀草谱、对作物的安全性、施药适期、吸收部位进行了综合评价。温室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有效成分用量为600 g/hm2剂量下对苘麻、反枝苋、马齿苋等常见阔叶杂草具有较高的除草活性,茎叶处理后防效在90%以上;在有效成分用量为1 600 g/hm2剂量下对小麦、玉米较安全,鲜重抑制率分别为9.06%和12.04%,对棉花、花生、大豆和油菜有明显的药害;使用适期为杂草2~3叶期。活性炭隔离和植株茎叶喷雾、灌根试验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可通过胚芽、胚根、根、茎、叶吸收进入植物体内。化合物HIA-1具有作为小麦和玉米田阔叶杂草防除药剂进一步开发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精异丙甲草胺苗前封闭处理对大豆苗期生长及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通过室内试验,测定大豆幼苗在不同浓度精异丙甲草胺处理后28 d的相关农艺性状及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 224 g(a.i.)/hm~2精异丙甲草胺处理对大豆生长的促进效果最好,可使植株显著增高27.06%,根显著增长10.53%,茎叶鲜重显著增加35.62%、干重显著增加33.33%,根系鲜重显著增加70.45%。大豆叶片叶绿素含量随药剂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但在383~1 530 g(a.i.)/hm~2内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各药剂处理浓度均可增强大豆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其中3 060 g(a.i.)/hm~2处理最高,比对照显著增强32.10%;在765、1 224 g(a.i.)/hm~2浓度下均可增强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1 224 g(a.i.)/hm~2处理时分别比对照提高20.72%和2.88%。表明精异丙甲草胺苗前封闭处理在一定使用浓度范围内对大豆苗期植株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对其叶绿素合成无显著影响,可有效提高抗氧化酶活性,是一种对大豆田环境友好且安全性高的除草剂。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三氟啶磺隆与精喹禾灵混用的联合除草作用及其对棉花的安全性,采用温室盆栽生物测定法,测定了其对香附子、马唐、牛筋草、马齿苋和反枝苋的联合除草作用,并对不同品种棉花的安全性及其在棉花与杂草之间的选择系数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三氟啶磺隆与精喹禾灵混用对香附子、马齿苋的防除效果为加成或增效作用,对马唐、牛筋草和反枝苋则以加成作用为主。当m(三氟啶磺隆)∶m(精喹禾灵)=1∶3和1∶4时,有效成分80 g/hm2的处理对供试棉花品种均安全,而有效成分160 g/hm2处理则对不同棉花安全性差异较大,其中对山农棉8号鲜重的抑制率较高,对鲁棉研36号则较安全;两者复配剂在棉花与杂草间的选择系数明显高于三氟啶磺隆单剂,提高了三氟啶磺隆对棉花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