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粤甜3号、粤甜2号是广东省农科院作物所新育成的超甜玉米杂交种。近年来,在广东省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并先后在河南、湖北、江西、贵州、浙江等省试种成功。1、品种特性粤甜3号:全生育期70~80天,株  相似文献   

2.
粤农占是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抗病育种研究室1999年育成的优质、高产、适应性广的水稻新品种。该品种依照性状互补的组配原则,以收获指数高、高产稳产的优质品种粤香占为母本,库容大、籽粒较细长的丰矮占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3年2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1 特征特性1.1 早晚兼用型,适应性广广州地区种植全生育期早造130天左右、晚造约118天,适合广东省除粤北之外各地早、晚造种植。1.2 农艺性状好粤农占株型好,叶色浓绿,生势壮旺,茎叶集散适中,穗大粒多,成穗率高。株高103cm,每667m2有效穗数21万条,穗长20cm,每穗总粒数1…  相似文献   

3.
通过水稻机插秧新品种比较试验,筛选适合汉中市机械种植的产量高、抗性好的优质籼稻品种。结果表明:泰丰优6133全生育期152 d,偏迟熟;其余品种生育期143~148 d,适中;杂交稻泰丰优512和常规稻粤美占实收产量在700 kg·667 m~(-2)以上,综合性状好,可作为机插秧示范品种;三澳占、黄华占(ck)、粤农丝苗、五山丝苗和丰软占5个常规稻品种米质好,产量在600 kg·667m~(-2)以上,抗病,抗倒伏,可作为订单生产的示范品种。  相似文献   

4.
红莲优6号是武汉大学朱英国教授用红莲型不育系粤泰A与扬稻6号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籼稻新品种.2002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在湖北省潜江市示范种植1000亩,平均亩产668kg,全生育期142天,比汕优63长5~7天.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于2006年1月10日召开第二十五次品种审定会议,审定通过了58个品种,其中(1)水稻品种36个:泰四占、籼油占、丰二占、五山油占、粤籼18、金华软占、合丝占、粤秀占、美香占2号、银晶软占、茉莉软占、丰新占、华新占、金航丝苗、天优116、博优早特、Ⅱ优  相似文献   

6.
红莲优6号是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遗传所杂交水稻研究所用粤泰A作母本,YD-06作父本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品质优穗大粒多、丰产性好等显著特点。2002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红莲优6号在新余市作中稻连续2年对比试验中,全生育期132天,比对照汕  相似文献   

7.
谷优明占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39品种名称:谷优明占选育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品种来源:谷丰A×双抗明占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武陵山区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46.5天,比对照Ⅱ优  相似文献   

8.
谷优明占     
<正>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39品种名称:谷优明占选育单位: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福建六三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品种来源:谷丰A×双抗明占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武陵山区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46.5天,比对照Ⅱ优  相似文献   

9.
<正> 一、头季花生栽培(春播地膜覆盖栽培) 1。选用早熟丰产花生品种。如中花4号、粤油200,以上两品种春播地膜覆盖全生育期105~110天,作二季栽培100天左右,双季连作210天左右,能够满足双季花生对季节的要求。 2.施足底肥。每667m~2施农家土杂肥1000~1500千克、尿素5千克、过磷酸  相似文献   

10.
大豆的吸肥规律.大豆生长发育分为苗期、分枝期、开花期、结荚期、鼓粒期和成熟期.全生育期90至130天,其吸肥规律为:吸氮率.出苗和分枝期占全生育期吸氮总量的15%,分枝至盛花期占16.4%,盛花至结荚期占28.3%,鼓豆期占24%.开花至鼓粒期是大豆吸氮的高峰期.吸磷率.苗期至初花期占17%,初花至鼓豆期占70%,鼓粒至成熟期占13%.大豆生长中期对磷的需要最多.  相似文献   

11.
粤泰早占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水稻高收获指数育种理论,以粤泰13为母本、黄粳占为父本育成的一个国标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2012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品种晚造全生育期比对照种优优122长2~3 d,丰产性好,米质鉴定为国标优质3级、省标优质2级,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耐寒性中强。预期该品种在广东省及华南稻区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特籼占13     
《中国农业信息》2003,(4):29-29
品种名称:特籼占13品种登记号:国审稻990018选育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农科所品种来源:特青2/粳籼89省级审定情况:1996年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是早籼中迟熟优质高产品种,全生育期在广东早造125天,晚造110天。株高95cm左右,植后前期生长旺,出叶快,叶姿稍弯  相似文献   

13.
天优华占     
《中国农业信息》2013,(4):33-34
审定编号:国审稻2011008品种名称:天优华占选育单位:中国水稻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品种来源:天丰A×华占以往审定情况:2008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上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2.9天,比对照Ⅱ优838短4.9天。植株较矮,茎秆偏软,抗倒性一般。株高  相似文献   

14.
棉花吐絮期约70天~80天,干物质量约占棉花全生育期积累的总干物质量的20%~30%.因此,棉花吐絮期是决定铃重和纤维品质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播期对不同糯玉米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华南地区的糯玉米生产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以2个播期(8月15日和8月25日)和5个品种(粤黑甜糯1号、粤五彩甜糯、粤彩糯2号、粤白甜糯12号、粤白甜糯168)为处理因素,调查鲜食糯玉米的生育期、株高、穗长、产量和品质等性状。【结果】随着播期的推迟,秋播糯玉米全生育期逐渐延长。5个品种的全生育期分别延长13、11、10、11和12 d,其中延长时间主要体现在出苗至抽雄阶段。除穗长、穗粗外,播期推迟使糯玉米植株株高、穗位高、茎粗、鲜果穗质量、单穗质量、秃尖、穗行数、行粒数等均呈上升趋势,而鲜食品质和产量整体呈下降趋势。仅粤五彩甜糯的产量随播期的推迟增加32%,粤黑甜糯1号、粤彩糯2号、粤白甜糯12号、粤白甜糯168的产量随播期的推迟分别降低11%、5%、9%和4%。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 200℃·d左右的全生育期有效积温更有利于保证其较高的收获指数,进而获得高产。气象因素对糯玉米产量也有显著影响,其中日平均气温与产量的相关性较强、两者相关系数为0.932,是影响鲜食糯玉米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因此,在秋...  相似文献   

16.
<正>一、绿源二号丝瓜该品种系佛山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审定编号为粤审菜2014012。1.特征特性绿源二号丝瓜为长条系列有棱丝瓜杂交一代品种。丰产性好,品质良,植株生长势强,分枝性中等,叶片绿色。从播种至始收,春季为58天、秋季为40天,延续采收期春季41天、秋季36天,全生育期春季99天、秋季76天;第1朵雌花着生节位春季6.3节、秋季13.2节,第1个瓜坐瓜节位春季10.2  相似文献   

17.
秧苗期低温胁迫对华南主推双季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华南主推双季水稻五优308、合美占、天优390、粤晶丝苗2号和粤奇丝苗为供试材料,2011年采用人工气候箱(PGV-36)人工低温胁迫,对水稻苗期低温胁迫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秧苗期日均8.5℃的人工低温胁迫会导致水稻秧苗生长发育明显停滞,供试材料植株高度、主茎叶片数和叶片长度处理前后无显著差异.②日均温8.5℃低温胁迫对水稻秧苗鲜重和干重的影响趋势相同,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低温胁迫下的各供试品种(组合)不但没有干物质积累,其鲜重和干重反而下降.③各供试品种3叶期的耐低温胁迫能力强于5叶期,各供试品种(组合)耐低温胁迫能力强弱次序为:五优308>天优390>粤晶丝苗2号>粤奇丝苗>合美占,且3叶期和5叶期的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18.
《农技服务》2017,(7):1-3
引进粤青一号等10个黄瓜新品种,在秋季露地栽培,记录参试品种的全生育期、物候期、植物学性状、产量、农艺性状等,通过品种比较,筛选出3个综合性好的品种,G353、粤青一号、C1。适合深圳地区秋季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一、桂育9号1审定编号。桂审稻2014039号。2.选育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3.特征特性。该品种属感温籼型常规水稻,桂南、桂中早稻种植全生育期123天左右,晚稻种植全生育期108天左右,比对照柳沙油占202长3天。株形紧凑,叶片色泽浓绿,剑叶硬直,叶鞘绿色,穗形长大、着粒密,颖壳、颖尖秆黄色,无芒,谷粒长度11毫米,  相似文献   

20.
《广东农业科学》2008,(1):63-63
一、主导品种(93个) 1.水稻品种(21个):华优86、天优998、培杂泰丰、天优122、龙优665、博Ⅱ优15、博优998、华优665、万金优133、天优368、天丰优3550、华优638、丰美占、桂农占、玉香油占、野籼占8号、齐粒丝苗、黄华占、野丝占、粤晶丝苗2号、银晶软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