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饵料是无公害中华鳖生产全程控制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中华鳖饵料的内在品质直接决定中华鳖的生长性能和抗病能力.在疾病防治过程中,往饵料中添加或向养殖水体中泼洒药物,如果使用药物种类或剂量不当,可能导致鳖体内某些药物残留超标.如果饵料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超标,也会造成在中华鳖体内的残留超标和病害,不仅会给养殖业带来危害和损失,还会直接威胁人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2.
杨广 《内陆水产》2000,(10):41-42
近年来,中华鳖的养殖在我国一度盛行,养殖面积、产量达到高峰。随着其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密度逐步提高以及控温养殖方式的实施,疾病的危害也日益频繁,在众多的中华鳖疾病中,细菌性疾病的危害尤为突出,因此,抗菌药物成了中华鳖疾病防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部分养殖者盲目使用各类药物,使生产成本升高,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为鳖病及时科学的治疗带来困难。本文就多年来在中华鳖养殖中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及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中华鳖养殖者在使用抗菌药物时提供借鉴。 1中华鳖细菌性疾病…  相似文献   

3.
中华鳖腐皮病病原菌及防治药物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崔青曼  张跃红 《水利渔业》1998,(5):13-14,35
从具有典型腐皮病症状的中华鳖体中分离到P-1,P-2两株细菌,人工感染,经菌株形态特征和培养特性及生理生化反应的鉴定,证实均为中华鳖腐皮病的病原菌,且为嗜水气单有民菌。同时进行了该菌的药物敏感试验,筛选了15种最佳防治药物。  相似文献   

4.
药物防治方法是鱼病防治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实践和对有关资料的归纳研究,对鱼病防治药物的定义、药物种类的选择、药物使用方法及评价等进行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5.
一、现阶段国内外的水产药物介绍 水产药物的发展随着人用、兽用药物的发展而发展.目前药物的种类繁多,但各个国家从安全角度出发,都有相关的规定.具体见下表.  相似文献   

6.
外荡网箱养殖中华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利用外荡大水面的自然环境条件,实施中华鳖外荡网箱养殖技术研究,使箱内经常保持充足的氧气和人工投喂的饲料,以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同时,在优越的外荡自然环境条件下,使中华鳖不易发病或少发病,以减少药物使用量,使鳖体内的药物残留量得剑有效控制,确保产品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7.
高温季节是鱼类发病的高峰期,为了防治鱼病,养殖户投入了很多资金购买药物,有些养殖户由于用药得当,管理得法,取得了很好的防病治病效果。但也有一些养殖户由于用药不当,不仅鱼病没治好,反而还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作者在此提醒广大养殖户要了解药物一般知识,合理选择并正确使用鱼药。1药物的种类目前市场上鱼药种类繁多,品牌各异,但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类型:从使用方法上可将鱼药分为两大类,即外用药和内服药。外用药包括水体杀菌消毒、水质调节、底质改良、体外杀虫、驱虫等药物;内服药包括体内抗菌消炎、抗病毒、驱虫、保健等药物。2…  相似文献   

8.
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杀手,虽然现在使用的抗肿瘤药物种类繁多,但由于药物毒性、作用差异和交叉耐药等问题的存在,就需要开发抗肿瘤的新型药物。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是人类可利用的重要药物资源。  相似文献   

9.
鱼病药物防治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药物防治方法是鱼病防治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的实践和对有关资料的归纳研究,对鱼病防治药物的定义、药物种类的选择、药物使用方法及评价等进行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10.
中华鳖的人工养殖经历了从大量进行野生暂养到粗放养殖,进而发展到集约化、产业化养殖方式。由于部分集约化养鳖场存在着水质严重污染和滥用药物问题,导致产品品质下降;加上人们消费理念的变化,市场出现了严重的供大于求的现象,致使产品价格急剧下滑。随着人们对无公害、绿色食品的需求意识不断加强,市场对生态养殖的中华鳖需求量急剧增加,生态鳖的价格也在不断上升。为此笔者从水质、饵料及病害等方面谈谈中华鳖养殖的健康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水产养殖病害的日趋严重,养殖中所使用的渔用药物种类和数量也在不断增多。抗生素、促生长剂、杀虫药等的大量使用带来了药物残留大、抗药性等问题,既危害人类健康,又污染了环境。所以无残留、无污染的中草药和生物制剂越来越受到重视,应用也日益广泛。本文就中草药的作用、特点、常用种类及使用方法等作简要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华鳖常见细菌病的病原鉴定及药物体外拮抗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中华鳖疖疮穿孔病、腐皮病、出血性肠道坏死症、细菌性肝水肿病与白点病等5种常见鳖病的16株病原菌进行鉴定与抑菌效果测定,其中温和气单胞菌6株,类志贺邻单胞菌1株,嗜水气单胞菌6株,豚鼠气单胞菌3株。各分离株对中华鳖与实验小鼠均具强毒力。对16株病菌的体外拮抗结果统计表明,不同鳖病致病菌的药物拮抗作用存在明显差异,而病症一致采集地各异的中华鳖病菌其体外药物敏感性亦有所不同,以丁胺卡那、氟嗪酸、环丙沙星、新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呋喃妥因等抗生素的抑菌效用最为显著,中高敏频次≥10。  相似文献   

13.
中华鳖稚鳖对几种药物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华鳖稚鳖对几种常用药物的敏感性依次为:鳖康宁>高锰酸钾>孔雀绿>敌百虫>漂白粉>甲醛>硫酸铜>生石灰。根据本试验的结果,作者推荐了几种常用药物在鳖病防治中所使用的浓度  相似文献   

14.
人类在与病魔作斗争中需要大量药物,对陆生药物的滥采乱伐以及陆上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造成陆生药物资源日益枯竭,品质不断降低。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浩翰海洋,其资源占地球上总资源的80%,特别是拥有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海洋药用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15.
用药是预防和治疗禽病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保证药物预防和治疗效果,除了要选用最有效的药物种类之外,还必须有药物剂量及剂型,正确的投药方法,并维持足够的时间.如用药不当,不仅禽病得不到有效控制,甚至产生副作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根据药物特性和所治疗疾病的种类,采取正确的投药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仿野生中华鳖生态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传会 《水产养殖》2010,31(7):10-11
<正>所谓仿野生中华鳖养殖,就是改工厂化增温养鳖为池塘常温生态养鳖,改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为以天然活饵料为主,改全程依靠药物防治疾病为生态调节控制鳖病发生,改当年上市的快速养殖法为2~3年养成的自然养鳖法,从而恢复了中华鳖传统的外形、口感、品质和滋补功效,价格由20~30元/kg提高到160~240元/kg,而且商品鳖在市场上日渐受宠,养殖者可以取得不菲的投资回报。  相似文献   

17.
中华鳖脑膜炎败血性黄杆菌病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垂死病鳖的肝脏分离到96-12-Ⅳ菌株,用该菌株人工感染健康鳖,感染率100%,由感染发病鳖的肝脏到96-12-Ⅳ‘菌株,经生理生化反应测定,与96-12-Ⅳ菌株的测定结果一致,鉴定为脑炎败血性黄杆菌。该菌通过血道传播,侵袭全身各脏器,使各脏器组织发生变质性病变,淤血,出血,呈败血症。选择14种药物以纸片扩散法对该菌进行药敏试验,证实其中4种药物抑菌作用较强,用它们配制了鳖必康Ⅲ号,临床验证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鱼药种类繁多,作用于不同养殖水体和不同的养殖对象,效果也不尽相同。笔者根据实践经验,简析影响鱼用药物作用的因素,以供参考。1药物方面的因素1.1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物作用的强弱与药物的理化性质有密切关系,如应用氯乙烷所产生的局部麻醉作用,与氯乙烷在  相似文献   

19.
水产常用药物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市场上药物种类繁多,根据药物作用对象的不同,可将药物分为以下类型:1.抗病毒药;2.抗菌药;3.杀真菌药;4.杀藻类药和除草剂;5.消毒剂和防腐剂;染料类;6.杀寄生虫药和驱虫药;7.环境改良剂;8.营养制剂;9.麻醉剂;10.抗霉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20.
3.药物散剂 在药物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乳糖、酵母粉等成为药物散剂。 在水产动物的药饵中,当饲料的比例过大时,就会妨碍消化管对药物的吸收。因此,在制作水产动物的药饵时,应该注意尽量提高药物在药饵中所占的比例。 磺胺类药物添加在不同饲料中的效果如表2所示。 表2 饲料的种类与磺胺类药物的添加方法(依原,19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