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吉祥1号是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优良玉米杂交种。由甘肃省敦煌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公司的质量标准和专有技术生产、加工、销售。吉祥1号200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玉2009015),2011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玉2011002)。  相似文献   

2.
杂交玉米新品种川单2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川单29系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以玉米自交系SAM3001作母本,SAM1001为父本组配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杂交玉米新品种。各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增产明显,在四川省以及国家(武陵山区)玉米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分别增产13.7%和8.5%;籽粒容重为772g/L,粗蛋白质含量9,25%,粗脂肪含量4.78%,粗淀粉含量72.0%,赖氨酸含量0.26%,综合品质优良;抗或中抗多种病害,适宜在四川和武陵山区的平坝丘陵及河谷地带种植。该品种于2004年3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川审玉2004007,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05029。  相似文献   

3.
南农7号(原名南抗7号),是南京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选育的转Bt+CpTI双价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3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棉2003003;2004年取得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2006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苏审棉200606。其品种选育方法已取得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02116967.5。  相似文献   

4.
国审小麦新品种皖麦52号高产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飞 《种子科技》2008,26(3):65-65
皖麦52号是安徽省宿州市种子公司用郑州8329与皖麦19号杂交后经系普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皖麦52号;200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07009。  相似文献   

5.
《种业导刊》2013,(2):34-34
汉中市农科所自主选育的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汉油8号”,2012年12月27日通过第三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油2012001)。  相似文献   

6.
陇甜1号是甘肃省农科院作物所2002年以自育自交系T1为母本.自育自交系T5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加强甜型玉米新品种。2008年1月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审定编号:甘审玉2008014。该品种由于产量高、口感好而受到种植户和消费者的喜爱,市场前景很好。  相似文献   

7.
齐单1号玉米杂交种由山东鑫丰种业有限公司2002年育成,2006年4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名称为鑫丰1号,审定编号:鲁审玉2006002号。2007年11月14日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2007013号,审定区域:东华北、西南区。  相似文献   

8.
6.17广源58号 6.17.1审定编号:国审油2009017。 6.17.2选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6.17.3品种来源:195A×8307。 6.17.4以往审定情况:2007年、200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
陇亚13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CI3131为母本、天亚2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胡麻新品种。于2014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油2014004,于2016年通过全国胡麻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胡麻2016003。该品种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好,适宜在甘肃、内蒙古、新疆、河北等全国胡麻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0.
高蛋白丰产抗病谷子新品种陇谷10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以陇谷3号和长农18杂交选育的晚熟、优质中间材料8601作母本,以丰产、早熟、优质谷子品种陇谷9号作父本,通过多元聚优杂交和水旱穿梭选育相结合的方法选育而成的抗旱、抗病、丰产、优质谷子新品种。2003年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国鉴谷2003005:2004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11.
秦优168由三原县种子管理站杂交选育而成,2011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陕审油2011003号。  相似文献   

12.
秦优10号是咸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油2006003,适宜在长江下游的浙江、上海两省市及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南的油菜主产区种植。该品种表现为:稳产高产、含油量高、品质优良,抗逆性强。2004~2005年南通市油菜品比试验中平均产量3570kv/hm^2,第1位,增产16.4%;  相似文献   

13.
李瑞祥 《中国种业》2016,(10):70-70
<正>鑫麦296是由山东鑫丰种业有限公司由935031为母本、鲁麦23号为父本,系统选育而成的常规品种。2013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麦2013046号;2014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4011号;2014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麦2014006号。鑫麦296由洪洞县大槐种  相似文献   

14.
闽玉糯3号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以自交系0523为母本、自交系0562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糯玉米杂交新品种.于2011年3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玉2011004)。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新品种奥龙优282是湖南怀化奥谱隆作物育种工程研究所用自选两系不育奥龙1S(闽科鉴字2006160号)和自选恢复系R282配组而成,2009年9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0月8日.农业部发布第1655号公告.经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定通过.山东鑫秋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自主选育的常规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鑫秋4号”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棉2011002).该品种是2011年黄河流域通过国家审定的两个常规抗虫棉之一.  相似文献   

17.
K优2527是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具有粳稻不育胞质的不育系K22A为母本,与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的蜀恢527组配而成的中熟杂交稻新组合。2000年配组进行品比试验、2002、2003年参加四川省区试,2004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川审稻2004002)。2004、2005年参加长江上游组国家区试和生产试验并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6020)。  相似文献   

18.
(上接第11期第51页)7.4510优187.45.1审定编号:国审稻2009045。7.45.2选育单位:天津市水稻研究所。7.45.3品种来源:10A×R148。7.45.4以往审定情况:2004年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黄淮粳稻区)。  相似文献   

19.
金优2155是福建省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稻2005002)。2002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种子公司引进广西试种、示范并获得了成功,于2004年2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桂审稻2004007)。  相似文献   

20.
银豆5号(参试名称:0430)是以晋遗31号为母本、汾豆71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病、中晚熟大豆新品种。该品种依次参加了2年区域试验、1年生产试验,增产极显著,于2021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豆20210001。银豆5号蛋脂总和58.97%,对大豆花叶病毒表现抗病,高抗灰斑病,丰产和稳产性好,适宜在甘肃省中东部中晚熟及晚熟品种类型和相近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