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杨树作为江淮地区目前栽植的主要树种之一,有着较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发展前景较为广阔。每年的春、秋季是植树造林的大好时机,但部分农民由于植树时间把握不准、管理不当,经常出现“年年植树年年黄,到了秋天进灶塘”的现象,给林业生产带来了一定的损失。结合笔者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在杨树栽植过程中提出注意事项,可确保杨树存活率在95%...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杨树植苗造林从整地、育苗、栽植、栽后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植苗绿化造林技术及新植树的护养技术。  相似文献   

3.
近来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建设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人员群众的高度重视。杨树以其树干通直、速生丰产、防护效益高等优点,在平原绿化、四旁植树、绿色通道建设及“三北”工程,绿色宝鸡创建等林业生产中成了不可替代的树种,科学的栽植和精心管理,对栽培杨树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正>一、杨树栽培技术1、栽植杨树的技术要求。根据黑杨派杨树的生物学特性,杨树造林时推行"四大一深"科学栽植法,即大塘1米见方,大苗苗高3.5米以上,大株行距,大水浇足,深栽80厘米。2、栽植杨树的技术要领。杨树植苗造林的技术要领可用"三埋两踩一提苗"来概括,具体说是:先埋1/5深(20厘  相似文献   

5.
沿江滩地杨树天牛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松涛 《安徽农学通报》2005,11(6):72-72,75
近年来,宿松县各乡镇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把杨树作为主要树种,在沿江滩地、沿湖滩地进行大量栽植.汇口镇在近几年来,共栽植意杨1323 hm2,由于多是纯林且处于幼龄期,杨树病虫害逐年加剧,尤以天牛危害严重,影响了杨树的正常生长,给林业建设带来严重影响.本文介绍了安徽省宿松县沿江滩地杨树天牛的种类、分布、危害特点及发生规律,并提出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杨树是一种常见的树种,被广泛栽植于我国各地,从北到南,都有杨树的踪迹。杨树有很多的用处,比如,可以做防护林,还可以广泛栽植于行道边。杨树被常用来造林,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近年来,我国对杨树的栽植可谓良苦用心,从小树苗的培养到整个树种的移植,我国投入了很多资金,在造林工人的细心呵护下,杨树林面积不断扩大,我国现已成为栽植杨树数目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栽植的杨树也被广泛应用。可见,我国在杨树造林技术方面有很大的成就。同时,我国在杨树林的病虫害防治方面也取得了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7.
杨树是我国最常见的树种之一,其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是各地广泛栽植的树种。结合开封地区的实际情况,对杨树栽植过程中选地整地、苗木培育、栽植注意事项及栽植时间以及抚育管护工作进行阐述,并分析了杨树最常见的病害和虫害,以期对杨树栽植工作的开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在3月份,可以为杨树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有利条件,适时栽植便于杨树成活。本文将简单阐述杨树的春季栽植。  相似文献   

9.
<正>杨树是速生用材树种,也是"四旁"绿化、农田防护的主要树种,栽植相当普遍。杨树根部病害主要有杨树紫纹羽病、杨树根癌病和杨树根腐病,如不及时预防,会严重影响杨树生长。1杨树紫纹羽病  相似文献   

10.
从杨树栽植时间、造林密度、栽植方法等方面介绍了杨树栽培管理技术,以期为苏北沿海地区杨树的速生丰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杨树栽植的注意技术,包括选苗、施基肥、深栽、灌水、培土、修枝与涂白等,为杨树栽植后成活率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关于杨树种植的养护以及施肥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杨树栽植的注意技术,包括选苗、施基肥、深栽、灌水、培土、修枝与涂白等,为杨树栽植后成活率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35杨2种造林方式对比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植苗和插干2种造林方式对35杨生长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35杨苗木,植苗造林方式选取苗高大于3.5m,胸径大于2.0cm,进行3m×8m株行距常规植苗造林,插干造林方式采用带水扦插造林,栽植深度为80cm,插条长90cm。测定不同造林方式下35杨的树高和胸径,统计造林成活率。[结果]植苗造林方式的35杨平均成活率为89.25%,而插干造林方式的平均成活率为99.50%,比植苗造林方式高出10.25%,插干造林方式的35杨第1年和第2年的树高平均净生长量分别为3.75m和3.60m,比植苗造林方式的高出135.85%和9.09%,造林成本则降低了63.35%。[结论]插干造林具有造林成本低、成活率高的特点,可缩短造林时间,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杨木节痕控制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节痕是影响杨木质量的最主要因子。有效地控制杨木节痕和减少虫眼是提高杨木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研究表明:整枝、控制虫眼和科学造林是提高杨木无节化程度的重要措施,可根据加工工艺要求,采用等高整枝或等径整枝,加强对天牛的预防是减少杨木木材虫眼的重要手段。若发现天牛危害,采用甲胺磷原液注射或用40%氧化乐果药棉堵塞,引进抗虫能力强的杨树优良无性系,采用多无性系造林、萌蘖造林和2根干苗造林,可以大大提高杨木自然无节的比例。图1表2参4。  相似文献   

15.
杨树深松插干植树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树深松插干造林技术是一项效率高、成本低、成活率高、易于推广的技术.杨树深松插干植树机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作业效率高,性能稳定可靠,适合于在干旱半干旱沙地进行深栽造林作业.  相似文献   

16.
速生杨大田育苗成本高、出苗率低、效益低、周期长,而速生杨温室扦插育苗技术,实现了当年栽植、当年出圃,苗木出圃率达到95%,成活率达到90%。文章从苗床制作、营养土配制、育苗容器选择、插穗处理、苗期管理、炼苗等环节总结了速生杨温室扦插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7.
杨树溃疡病可持续控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杨树溃疡病菌为弱寄生菌,具潜伏侵染特性.因此,适地适树、培养壮苗健苗和保证造林后及时返苗成活是杨树溃疡病可持续控制的关键,其主要措施有:选用抗病树种,划定主要造林杨树种的抗病适生区和杨树主要栽植区溃疡病发生的危险等级( 重发区、常发区、偶发区、安全区) ,采用主要包括在造林中尽量减少水分损失,施用防病促生剂、诱导剂,根据造林地生态条件及经营强度分别采用带干、去梢、修侧枝及截干几种不同的造林方法等各种措施提高杨树的抗病性.造林后加强抚育管理及病虫监测.  相似文献   

18.
Site preparation is in front of the afforestation of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mprove the planting area environment conditions, its cultivation technical measures of poplar fast-grown forest is the main component. Balanced planting area of the site environment,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different kinds of poplar growth habit, take careful, efficient, timely and soil preparation such as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afforestation of poplar, to promote the growth of young forest, and to achieve its fast-growing fertili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相似文献   

19.
通过皖北地区不同栽植密度的杨树与小麦、大豆等农作物复合的对比试验,对杨树材积生长量、碳贮量、固碳量及林下作物经济效益等方面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杨树碳贮量、固碳量及材积生长量之间具有紧密的相关性。杨树总碳贮量增多,并不意味着单株林木的碳贮量也增大。在试验密度范围内(4 m×6 m、3 m×8 m和2 m×6 m),以杨树株行距为3 m×8 m的模式综合效益最高,其单株杨树碳贮量较其他3种模式均有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20.
苏北沿海防护林优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常规方法测定各模式林带生物量、各树种生长规律、各林地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各林带疏透度 ,从而对江苏省北部沿海 4种防护林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单位面积地上部分生物量年平均增长量以杨树林最大 ,水杉林、柳杉林次之 ,刺槐林最低 ;4种模式造林树种的生长快慢顺序是杨树 >水杉 >柳杉 >刺槐 ;由于树种不同、造林时间不等 ,4种模式沿海防护林对各林地土壤的改良效果也不同 ,表现出林龄大的较林龄小的强 ,刺槐为豆科乔木树种 ,对土壤性状的改良效应明显较水杉和杨树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