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移栽日期、密度处理下丹参根干重变化规律,为丹参大田高产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田栽培丹参为研究对象,设移栽日期T1(冬栽,2009年11月26日移栽)、T2(春栽Ⅰ,2010年3月9日移栽)、T3(春栽Ⅱ,2010年3月27日移栽)和密度(株距×行距)D1(20cm×25cm)、D2(25cm×25cm)、D3(25cm×30cm)共9个处理,通过定期采集样品测定丹参根干重变化曲线,以归一化的生长度日用曲线拟合软件对其进行拟合。[结果]丹参根干重变化符合Logistic曲线,曲线分析表明丹参根生长分为前慢期、速生期和后慢期3个时期。[结论]丹参移栽后生长度日在1900~2200℃·d之间即9月份根干重进入快速生长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拟合分析甜瓜植株和果实的生长发育模型,为甜瓜精细化和标准化栽培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连续观察甬甜5号甜瓜植株和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使用Logistic方程分别对其地上部鲜重、叶面积、果长、果宽和果重的生长动态过程进行拟合,获得Logistic生长模型及生长特征参数,通过分析各性状的生长特征参数,划分甜瓜植株和果实的生长期.[结果]甜瓜不同生长指标的生长规律均符合S形生长曲线,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R2)均≥0.976;定植天数与甜瓜各性状的相关系数(R)均≥0.988,达极显著水平(P<0.01);根据S形生长曲线和甜瓜生长特点可将甜瓜生长阶段划分为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不同性状速生期的起始和持续时间存在差异.[结论]采用Logistic方程可准确拟合甜瓜的生长动态,并将甜瓜植株和果实的生长期划分为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建议在甜瓜速生期加强肥水管理,以增加线性生长量,提高甜瓜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西兰花苗期生长规律及物候期参数和生长参数特征,以台绿1号西兰花为材料,对西兰花苗期的生长状况进行连续观察,并用Logistic方程分别对株高、茎粗、鲜质量和干质量的生长动态过程进行拟合,获得Logistic生长模型、物候期与生长特征参数。结果表明,西兰花幼苗不同生长指标的生长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符合S型生长曲线,拟合方程的决定系数均达到0.981以上;各指标在播种后8 d陆续进入速生期,播种后33 d陆续进入缓增期,速生期的线性生长量占总生长量的60%以上;依S型生长曲线特点和西兰花幼苗生长特点将苗期分为渐增期、速生期和缓增期;模型验证表明,台绿1号西兰花苗期生长模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用Logistic方程可以拟合西兰花幼苗的生长动态,建议在幼苗速生期(播种后20~33 d)加强肥水管理,在苗龄33 d(四叶一心)时进行移栽定植。  相似文献   

4.
储良龙眼果实发育的Logistic生长曲线方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观测储良龙眼果实阶段性发育,应用生物统计方法,进行储良龙眼果实的Logistic生长曲线方程的配合。结果表明,储良龙眼果实生长发育与果实发育时间之间的曲线回归形式可以用Logistic生长曲线方程拟合,储良龙眼果实发育资料配合Logistic生长曲线方程是合适的,储良龙眼鲜重、干重、纵径、横径生长型均为单S曲线,各曲线的拐点标志着生长速率从越来越快开始变为越来越慢,是生长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多雨烟区地膜覆盖方式对烤烟根系构型动态参数的影响,研究多雨烟区的最佳揭膜时间。【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在宁洱进行了全生育期盖膜(T1)、移栽后30 d揭膜(T_2)、移栽后40 d揭膜(T_3)、移栽后50 d揭膜(T_4)、不盖膜(T_5)共5个处理对烤烟根系鲜重影响的大田试验,基于Logistic方程研究了不同揭膜时间处理对烤烟全生育期根系总鲜重及各级根系鲜重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1)利用Logistic方程y=a/(1+be-cx)拟合烤烟根系总鲜重和各级根系鲜重积累动态变化的相关系数大于0.98,拟合效果好;(2)各级根系鲜重积累大致分为3个特征时期:0~50 d,50~80 d,80 d到收获。不同揭膜处理通过改变终极量、最大积累出现时间、平均生长速率来影响根系动态生长。(3)不同时期不同处理根系鲜重差异明显,初花期时,不盖膜的处理根系总鲜重和各级根系鲜重最大,生长后期不盖膜的处理较低,长期盖膜和早期揭膜培土有利于根系生长。(4)不同时期不同处理根系的鲜重与干重的相关系数达0.98,显著水平P0.01。干重与鲜重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结论】通过比较5个处理的根系积累量和各级根系的生长情况,明确多雨烟区种植烤烟应全生育期盖膜或实行早期揭膜。  相似文献   

6.
4个任豆种源苗期生长节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4个不同种源任豆Zenia insignis的苗期生长规律.【方法】对任豆容器苗的生长进行定期观测,并采用Logistic方程对其苗高和地径生长曲线进行拟合,估算生长参数.【结果和结论】任豆苗木的年生长节律呈现出"S"型生长曲线,决定系数为0.954~0.983,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可以利用Logistic方程对其生长动态进行拟合.不同种源生长节律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可划分为4个阶段.即出苗期(3月1日之前)、生长前期(苗高3月1日—4月30日,地径3月1日—4月9日)、速生期(苗高4月30日—9月20日,地径4月9—10月12日)、生长后期(苗高9月20日之后、地径10月12日之后).但是,不同种源4个阶段的起止时间和持续时间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基于Logistic模型的澳洲坚果果实生长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2015连续2年对6个澳洲坚果品种OV、788、NG_(18)、695、桂热1号、842的果实纵横径生长动态进行测量,构建果实纵径和横径生长的Logistic模型。结果发现,澳洲坚果果实生长呈典型的"S"形曲线,Logistic拟合系数均超过0.85,与实测数据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纵径最大相对生长速率为桂热1号842788OVNG_(18)695;横径为OVNG_(18)788桂热1号695842。拟合方程确定各种果实生长初期、速生期、生长后期的时间节点,即果实膨大期和种仁充实期,明确各品种果实发育进程。Logistic模型可准确地预测澳洲坚果果实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丹参根生长发育与温度、光辐射和土壤湿度的关系,建立丹参根生长发育预测模型。【方法】以紫花丹参为试材,通过小区试验测定其主根长、主根最大直径(主根粗)、根鲜质量、根干质量、根粗>3 mm分根数及根含水量;测定丹参生长环境的温度、光辐射和土壤湿度,求出环境影响因子积,分别绘制丹参主根长、主根粗、根鲜质量、根干质量、分根数及根含水量与环境影响因子积的关系曲线,模拟其方程,建立丹参主根长、主根粗、根鲜质量、根干质量、根粗>3 mm分根数及根含水量的预测模型,采用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对所建模型的预测效果进行检验。【结果】丹参主根长、主根粗、根鲜质量、根干质量、根粗>3 mm分根数及根含水量与环境影响因子积分别呈对数函数、二次多项式函数、二次多项式函数、二次多项式函数、幂函数及对数函数关系,其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RMSE分别为0.778 2 cm,0.510 9 mm,3.925 4 g,2.588 6 g,0.685 0和1.097 0%。【结论】成功建立了基于温光和土壤湿度的丹参根生长发育预测模型,该模型的RMSE较小,预测效果较好,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丹参根的生长发育进程。  相似文献   

9.
丹参生长发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掌握丹参生长发育特性,提高其药材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方法]通过对丹参生长发育过程中农艺性状调查,并对根中有效成分总丹参酮、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的测定,研究丹参生长发育及其不同时期根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丹参根与根茎鲜重、茎叶鲜重、主根长、主根径、株高、茎粗等9个农艺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丹参根的有效成分含量在生殖生长期高于营养生长期;丹参根中总丹参酮、丹参酮ⅡA、丹酚酸B含量总的变化趋势呈“低、高、低”的特征,均在7月中旬达到最高。[结论]得出了在丹参根药用成分最高时采收的时期。  相似文献   

10.
以‘热研1号’槟榔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果实生长时期纵径、横径、鲜重、干重的变化,结合Logistic模型分析,研究槟榔果实生长发育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槟榔果实的生长发育呈单"S"形曲线,槟榔果实纵径、横径、鲜重和干重的生长终极值与实测值之间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p敿0.001),Logistic拟合系数均超过0.97。因此,Logistic模型可准确地预测槟榔果实的生长发育。另外,通过拟合方程还可确定槟榔果实的发育时间节点,整个过程可分为3个时期:(1)生长初期,即自授粉受精后的第1个月;(2)快速生长期,第2~4个月,果实纵横径和体积显著增加;(3)生长后期,约7~8个月,干物质积累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1.
以豫南浉河区和罗山县造林第2年的波尼薄壳山核桃嫁接苗为研究对象,对其株高、地径和分枝(新稍)的生长模型进行分析,分别用二次曲线、生长模型、S形曲线、三次方程、指数、幂函数、Logistic方程拟合生长量与生长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用三次方程模型拟合树高、地径的效果最好,其决定系数分别达到0.991和0.996;用二次方程拟合分枝的效果最好,决定系数达0.996。观察发现,该品种在豫南的年生长时间可达220d以上;用Fisher分类方法,可将薄壳山核桃的树高、分枝年生长时期划分为萌芽期、第1个生长高峰期、第2个生长高峰期和生长后期4个时期,但两者生长高峰期的时间不同;地径可分为萌芽期、生长初期、速生期、生长后期4个时期,以地径速生期时间较长、在105d左右。  相似文献   

12.
滴灌条件下施氮量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豫北地区滴灌冬小麦高产栽培的氮肥施用量,选用矮抗58为试验材料,分析了滴灌条件下不同施氮量[0(N_0)、120(N_1)、180(N_2)、240(N_3)、300(N_4)kg/hm~2]对0~40 cm土层冬小麦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0~40 cm土层冬小麦根长密度和根质量密度均表现为抽穗期灌浆期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随着施氮量(0~240 kg/hm~2)增加,0~40 cm土层根长密度和根质量密度均随之增加,当施氮量达到300 kg/hm~2时,根长密度和根质量密度均有所下降。根长和根质量主要分布在0~10 cm土层,随着土层深度增加,各处理不同生育时期冬小麦的根长密度和根质量密度总体上逐渐降低,少数处理在30~40 cm土层有小幅回升;拔节期至灌浆期,0~40 cm 4个不同土层根系的根长密度和根质量密度均在抽穗期达到最大值;抽穗期,在一定范围内(0~240 kg/hm~2)增施氮肥既有利于增加表层又有利于增加深层土壤根系的根长密度,然而根系生物量却主要集中在表层。冬小麦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也呈逐渐增加趋势,N_3和N_4处理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但两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综合来看,合理增施氮肥可以通过促进冬小麦根系的生长,进而提高产量,在本试验条件下,最适宜的施氮量为240~300 kg/hm~2,在此条件下产量为9 286.62~9 306.04 kg/hm~2。  相似文献   

13.
不同棱型大麦品种(系)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省的主栽品种和正在培育品系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拟合大麦灌浆过程生长曲线,分析其参数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大麦籽粒灌浆进程均呈“慢—快—慢”的“S”型曲线,拟合的Logistic方程决定系数均大于0.9906,并达到极显著水平;籽粒灌浆过程中缓增期持续时间较长,快增期持续时间次之,渐增期时间较短,快增期平均灌浆速率最高,其最终干物质积累量也明显高于渐增期和缓增期。二棱型品种(系)的3个时期平均灌浆速率(‘驻3’的V1除外)和最终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多棱型品种(系);各品种(系)实际千粒重均低于理论千粒重。在穗数和千粒重协同下,多棱型品种(系)穗粒数高的最终产量高,而二棱型品种(系)穗部籽粒数低于多棱型品种(系),在一定的穗数下,千粒重高的产量相应较高。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线辣椒不同定植密度对其根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探索线辣椒根系形态、根系活力和物质积累的动态变化,本试验以线辣椒品种"多娇"为试材,设置3个不同的密度处理,即处理Ⅰ(49 500株/hm2)、处理Ⅱ(67 500株/hm2)、处理Ⅲ(85500株/hm2),采用大田挖掘法测定线辣椒根系的主要形态指标、根系活力及其物质积累。结果表明:线辣椒单株根系长度、表面积、体积、平均直径、单株根尖数均与定植密度呈负相关,在植后第80天除根尖数外,上述指标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根鲜重、根干重、冠鲜重、冠干重与定植密度呈负相关,在植后第60天上述指标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试验观察期间,各处理根冠比差异不显著,根冠比随生长时间的延长总体呈下降趋势,说明线辣椒根系生长相对超前于地上部分。根系活力随着生长期的延长呈现下降趋势,处理Ⅲ根系活力比处理Ⅰ低3.52%,但各处理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随着定植密度增加,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鲜重、干重)逐渐降低,处理Ⅰ单株结果数、单株产量(鲜重、干重)分别比处理Ⅱ高出1.92%、2.05%和1.07%,比处理Ⅲ高出20.27%、28.24%和26.9%。在小区产量方面,处理Ⅱ最高,为67.86 kg,处理Ⅲ次之,处理Ⅰ最低。处理Ⅰ与处理Ⅱ、处理Ⅲ之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为优化金线莲人工栽培技术,该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研究不同栽培基质、不同密度、不同肥料对金线莲林下方框栽培方式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栽培基质对金丝莲鲜重增长量、鲜重增长率影响极显著,对干重影响显著;种植密度对鲜重增长量和干重影响极显著,肥料对折干率影响极显著。综合3个因素对金线莲生长的影响,以处理4(栽培基质为泥炭土∶椰糠∶沙=4∶2∶1,栽培密度3cm×3cm,肥料管理以2号肥花宝5号1000倍液+氨基酸1000倍液)更能促进金线莲生长,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以紫花丹参为材料,研究氮肥和种植密度对其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以期为丹参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丹参叶片净光合速率呈现双峰曲线,具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在丹参光合“午休”期间,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大气CO2浓度均下降,光合有效辐射上升.高氮肥处理下,丹参光合“午休”的主要限制因子是气孔导度,8×104株/hm2种植密度下丹参净光合速率较高;而低氮肥处理下,净光合速率受多个因子共同影响,10×104株/hm2种植密度下丹参净光合速率较高.同一种植密度下,高氮肥处理的丹参净光合速率均较低氮肥处理的高.由此说明,氮肥和密度的互作对丹参净光合速率有明显影响,在一定肥力范围内,可以通过调整种植密度来替代施肥量,以密补肥.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内生真菌Y118对促进两面针生长和品质提升的影响,为提高两面针药材的综合效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施加内生真菌Y118固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两面针植株盆栽试验,分别于两面针不同生长阶段测定其植株的生长指标(鲜重、株高、茎基宽、茎中宽及根、茎、叶的鲜重和干重),以色谱法测定两面针根部的氯化两面针碱和白屈菜红碱含量。【结果】真菌Y118处理组培养3个月时,两面针植株的鲜重、株高、茎基宽和茎中宽分别为34.76 g、34.47 cm、6.54 mm和4.25 mm,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下同),根、茎、叶的鲜重和干重均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增加;培养6个月时,两面针植株的鲜重和株高分别为68.33 g和47.85 cm,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根、茎、叶的鲜重和干重均极显著增加;培养9个月时,两面针植株的鲜重、株高和茎基宽分别为73.80 g、49.22 cm和9.79 mm,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根、茎、叶的鲜重和干重均极显著增加;培养12个月时,两面针植株的鲜重为78.71 g,极显著高于对照组,根、茎、叶的鲜重和干重也显著或极显著增加。共培养9和1...  相似文献   

18.
引用“辐热积”概念,建立叶面积指数模型和基于光合的干物质积累模型。将叶面积指数模型和高斯积分法相结合,依据丹参的冠层结构特点,建立三层模型。选用光合直角双曲线模型,并考虑温度对最大光合速率的影响,量化丹参的呼吸消耗;去除生长后期气温下降、光照减弱等因素造成丹参地上部分枯萎、干物质减少,使后期模拟更为精确,从而建立基于生理生态过程的丹参光合生产和干物质转化积累动态模拟模型。用均根方差、相对误差及拟合指数对独立的试验2数据进行检验,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模型模拟值和实测值间决定系数R≥0.992,模拟值和实测值间符合度达到极显著水平,回归相对误差均在10%左右,拟合指数均接近于1。  相似文献   

19.
粗齿铁线莲扦插繁殖条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粗齿铁线莲(Clematis argentilucida)扦插繁殖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影响扦插3个因子的L9(34)正交试验,3个因子分别为基质、生根剂浓度和生根剂处理时间。试验结果表明,粗齿铁线莲扦插生根率可达36.67%~83.30%;生根时间需22~32 d,根数12~23条,根长39.4~87.7 cm。A2B1C2处理扦插基质为腐殖土∶田园土∶珍珠岩=3∶1∶1,外源激素萘乙酸(NAA)浓度为400 mg/L,处理时间10 min的插穗生根情况最优,插穗生根率达83.30%、平均根数22.88条、平均根长87.68 cm、生根所需时间21.20 d,根生长速率107.60μm/d,叶芽生长速率91.30μm/d。同时,主成分分析(PCA)以及隶属函数法分析结果也表明,A2B1C2处理组合的插条生长情况最好。  相似文献   

20.
不同密度与氮肥底追比例对小麦纹枯病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2014年,通过田间定点小区试验研究了小麦不同密度(112.5 kg/hm~2、150 kg/hm~2、187.5 kg/hm~2和225 kg/hm~2)与氮肥底追不同比例(3∶5、1∶1、5∶3和3∶1)对小麦纹枯病的调控作用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相同条件下,氮肥底追比例5∶3处理在小麦各生长时期均对纹枯病表现出较好的调控作用,纹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较低。密度越低,纹枯病发生程度越轻。不同密度与氮肥底追不同比例组合对小麦穗粒数没有明显影响;密度相同时,氮肥底追不同比例处理间的单位面积穗数和千粒质量均无显著性差异。在密度为187.5 kg/hm~2条件下,氮肥底追比例5∶3处理的产量最高,为7 110.5 kg/hm~2;其次是氮肥底追比例1∶1处理,产量为7 041.8 kg/hm~2。综合考虑小麦纹枯病发生程度和产量,初步筛选出密度为187.5 kg/hm~2、氮肥底追比例为5∶3时对小麦纹枯病的调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