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牟华坤  陆辉 《木材工业》2002,16(3):30-32
木材干燥是木制品加工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简述了WDCS-4控制系统的结构,特点,着重阐述了增强系统抗干扰特性,提高木材干燥质量的几种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木材干燥是木材加工企业中非常重要的生产工序,是合理、高效利用木材的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也是保证木制品质量的关键技术.木材的干燥成本和干燥质量直接影响产品成本和产品质量.木材干燥过程中电能消耗很大,干燥成本过高.在干燥窑内使用调频装置调整电机转速,可以解决干燥过程中电能消耗过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型环保节能炉气加热木材干燥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材经干燥处理后,可以防止木材变形、开裂和腐朽变质,增加木制品使用的形状尺寸稳定性,因此木材干燥是木材加工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木制品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木材人工干燥的方式虽然很多,目前使用最多的干燥方式是常规蒸汽干燥,占我国木材干燥的80%,其优点是工艺成熟,干燥容量大,缺点是必须有配套的锅炉供热设备,热损失大,能源利用率低于30%,投资较大,这是相当多的中小企业在经济上难以承受的。而以木材加工剩余物为燃料的炉气间接加热木材干燥窑,则以其不需要蒸汽供热锅炉,投资少,且热利用率高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木质家具及其他木制品的需求及质量要求日益提高。木材干燥作为保证木制品质量的重要环节愈来愈被木制品加工企业所重视,木制品加工企业寻求高智能全自动木材干燥设备的愿望越来越迫切。  相似文献   

5.
我国木材干燥技术的创新途径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 木材干燥的责任与地位我国木材资源的浪费,大多数是由于湿材未经干燥处理,或处理不当,致使木材降等甚至 失去了使用价值。木材干燥处理的目的在于:(1)防止木材的变形开裂;(2)提高木材的 力学强度,改善物理性能;(3)防止木材腐朽虫蛀;(4)减轻木材的重量,节省运输费用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木材干燥业的责任在于改善木材的使用性能并提高它的利用率。同 时由于木材干燥是能耗最大的工序,因此无论从产品质量或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干燥作 业都是木制品生产中举足轻重的关键性环节之一。2. 木材干燥技术的现状2.1 木材…  相似文献   

6.
1电阻式木材含水率仪温度自动补偿的意义木材干燥是木材加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它直接影响到木制品的质量及制作成本等,而木材干燥质量的好坏、干燥成本的高低及干燥周期的长短,与干燥过程中含水率的检测精度直接相关。为了减轻木材干燥过程中操作工的劳动强度,减少操...  相似文献   

7.
<正> 木材干燥是木材加工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加工工序,它不仅是保证木制品质量的关键,而且是木材合理利用和节约木材的重要措施。在木材加工的整个工艺过程中,木材干燥的能耗约占加工总能耗的40~70%,直接影响产品的成本。近几年来,我国木材工业发展较快,木材干燥得到了人们的充分重视,木材干燥科技进步是明显的,生产水平也有较大提高。在木材干燥工艺和设备的研究方面;在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方面;在提高现有干燥设备生产效率、干燥质量、减少能耗、降低成本等方面开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木材加工工业生产中,对胶粘剂的依赖性不断增强,胶接质量已越来越成为影响木制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影响木材胶接性能的因素很多,有木材密度、树种等木材固有的因素,也有被胶接木材的含水率、表面粗糙度等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因素。本文从木材的干燥质量,主要是木材的含水率入手,对于不同树种满足集成材胶接对含水率的要求做了初步探索,并给出了相应的干燥工艺,这对于实际生产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翁文增 《林产工业》2005,32(5):37-39
木材干燥,是用人工方法在较短时间内将木材的含水率降到可长期相对稳定地使用的含水率范围内(通常为6%~14%,与地区、使用环境及产品用途有关),以确保木材和木制品的加工质量、形体稳定和延长其使用寿命,从而提高木材的使用价值。木材干燥是木材加工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木材干燥除了以上述为主要  相似文献   

10.
《林产工业》2015,(5):44-44
近日,"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会员企业产品质量监督中心"挂牌成立。该中心负责接受消费者对会员企业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的投诉,对被投诉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抽检验证,指导消费者向不合格产品企业索赔,并提供木材与木制品产品质量鉴定与技术咨询服务。中国木材与木制品流通协会同时还发布了"全国木制品可追溯信息查验标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