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正>2014年中国养猪业演绎了近十年来罕见的多项之最,即亏损最深、亏损时间最长、母猪过剩产能淘汰速度最慢。在疫情平稳的大背景下,养猪业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抗风险能力,这也体现了中国养猪业的两大变化特点:规模养殖逐步成为主导,养殖业投资者更加理性。赔多赚少成为2014年的常态,猪肉消费终端市场持续低迷,旺季下跌,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2006年生猪市场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回顾,重点对生猪、母猪存栏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截至2006年6月份,我国生猪存栏水平已降至正常水平以下,猪群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母猪存栏比重快速下降。同时对生猪市场后市走势进行了分析预测,认为随着9月份天气转凉,肉类消费进入旺季,生猪市场有望回升,但涨至2004、2005年的高价位可能性不大。9月份以后,我国国内生猪市场猪价走势模拟1999-2003年的走势可能性将非常大,养猪效益将长期保持微利。  相似文献   

3.
2013年以来,生猪市场供大于求,短期来看,肥猪价难有大的回升,猪肉价格低迷还会延续。如何应对眼下低迷的市场行情,本文结合保山市生猪产业发展情况,从政策扶持、科学管理、延伸产业链等方面提出了五条措施与建议,稳定生猪养殖户信心,保障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邻水县生猪防疫制度经历了三次大的改革。第一次是1958~1986年实行“国家出本、社队出工、反应死亡包治包赔、疫病包治”,生猪防疫费(保险费)由食品站与税务所在生猪出肥时代收;第二次是1987~1997年实行全社会统筹防疫制度,生猪防疫费纳入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5.
近年我国各生猪主产区相继发生了非洲猪瘟,自2020年年初全球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以来,我国生猪价格从2019年的平均11元/kg涨到了2020年的平均47.75元/kg,直到2020年的10月份以后生猪价格才开始出现小幅回落,这是2006年以来生猪产业的第4轮“猪周期”影响。中国一直以来都是全世界第一大生猪的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年来生猪生产量和消费量占全球总量的70%以上。生猪的产业链是以生猪养殖业为中心展开的多个上游和下游产业,所以生猪价格波动会给整个产业链造成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江苏是生猪生产和消费大省。未来全省生猪市场的走势如何?上扬指数其实来自最小分母江苏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何正东用"长期紧平衡"5个字,概括了未来生猪市场的预期。记者理解"紧平衡",即全省生猪供应刚刚满足基本需要,略有余缺,肉价仍然高位运行,而一旦供需发生较小变化,生猪市场和肉价都会出现比较大的波动。  相似文献   

7.
<正>在两年的时间内,毛猪价格达到过每公斤17元的高价,也到了目前每公斤9.4元的深谷。生猪养殖业最终没有跳出"生死轮回"的农业养殖怪圈。生猪价格已然触底,还是仍将一路下滑?截然不同的市场预判,影响着猪农的投资信心。  相似文献   

8.
<正>(2009年7月7日)同志们:这次畜牧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黑龙江的讲话精神,深入贯彻省委第57次常委(扩大)会议精神,总结全省上半年畜牧工作,部署下半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工作任务。刚才维峰副省长就如何推动畜牧业大发展快发展问题做了重  相似文献   

9.
正1 20年以来生猪生产的回顾——以史为鉴1.1生猪价格变化根据笔者统计,河北省育肥猪价格从1992年以来,生猪市场价格起伏不定,经历了六次大的起伏。每次波动达到价格高峰的月份是1993年11月、1997年9月、2004年10月、2008年2月、2011年9月、2013年1月;价格最高属2011年9月,仔猪、育肥猪、猪肉价格分别超过了44、20、30元/千克。而1992年4月、1995年4月、1998年3月、2006年6月、2009年5月、2012年6月、2014年4月育肥猪价格跌至最低。特别是在1998年4月  相似文献   

10.
王赤龙 《饲料广角》2012,(3):19-23,39
2011年生猪价格位于中国"生猪周期"中的波峰阶段,呈现了"两头低、中间高"的态势。这一年,是养猪业大丰收的一年,养殖户却难言喜悦;  相似文献   

11.
<正>据了解,2010年中国生猪市场不会出现大幅波动,平均生猪价格维持在13元/kg,生猪养殖维持一定的利润。据分析,2009年生猪市场、猪肉零售价格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2.
<正>据悉,九三学社向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提交的《关于推进生猪期货市场建设》的提案称,生猪饲养在农业生产中地位重要,2012年全国猪肉产量达5335万t,产量和消费量占全球一半以上,推进生猪期货市场建设意义重大。提案建议,在四川等生猪饲养大省,推进生猪期货市场建设。生猪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但长期以来,我国生猪市场难以走出"猪贱伤农"与"猪贵伤市"的怪圈,  相似文献   

13.
<正>一.2006~2009年本轮周期的几大特点盈亏周期时间创历史新高:2006年2月-2009年4月,共39个月,其中:亏损期:2006年2月~2006年8月,共7个月盈利期:2006年8月~2009年4月,共  相似文献   

14.
生猪养殖是应城市的主导畜牧产业之一.近几年,应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猪生产,生猪的饲养量逐年增加,养猪的科技水平逐年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也逐年攀升.2012年6月,应城市被农业部列入生猪调出大县之一.生猪生产的发展带动了饲料工业、兽药饲料经营、食品加工、运输、餐饮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粮食的就地转化,活跃了农村经济.但是,自2012年1月以来,生猪价格出现了持续性下滑,到2012年6月底,猪价跌至低谷,严重挫伤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影响了生猪生产.为了摸清当前生猪生产方式的变化对养殖效益的影响,根据湖北省、孝感市畜牧兽医局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应城市畜牧兽医局于2012年7月14~16日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到三合、杨河等5个养猪大镇的39个养猪户(场)开展了生猪生产方式与养殖效益对比分析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史宝昌 《北方牧业》2009,(21):14-14
<正>皮毛价格在经历了几年持续的低迷徘徊后,终于露出了回升的曙光。今年入冬以来,在新皮即将采收之前,皮毛交易市场传来了令人略感欣慰的消息:持续三年的低价,终于有了回升的迹象。  相似文献   

16.
可为可不为     
这轮生猪市场的波动.专家认为自2006年5月开始至2009年6月底,或到8月底,大概是三年左右的时间。本轮波动的主要特征:一是周期短;二是价格升降幅度大;三是价格波动幅度大,持续时间长,变化快;四是对生猪生产冲击性极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物价飞涨,生猪养殖成本更是见涨.在影响养殖效益的诸多因素中,猪病的危害从始至终,是养猪户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很长一段时间内,注意生猪防疫工作,对猪病的控制有着不错的效果.但是,由于兽医人员短缺,应对兽医工作难度大;兽医专业水平低,接种防疫不规范;养殖户防疫意识淡薄,防疫工作开展难度大等问题的出现,大大制约着农村生猪防疫的工作开展.就此,笔者分析农村生猪防疫低的现状,指出可能存在的潜在问题,针对性提出了规划兽医站建设,基层兽医站要贴近基层;建设高素质兽医专业队伍,指导农户做好疫病防疫工作;重视生猪防疫知识的普及,增强养殖户防病的责任心等工作建议,并进一步对防疫工作人员的业务提出更高的要求,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生猪遗传改良计划实施以来我国猪主要经济性状进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2009—2020)》自2010年实施以来,经过10年发展,对我国生猪育种产生了深远影响。本研究收集2010—2019年全国猪育种数据,分析我国猪育种主要考虑的3个目标经济性状表型和遗传进展,反映我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成效。结果表明:我国杜洛克、长白和大白3个品种种猪登记和性能测定数据量逐年增长,建立了约15万头母猪组成的育种核心群;杜洛克、长白和大白3个品种猪平均每年表型和遗传进展,达100 kg体重日龄为0.90、0.67、0.5 d和0.51、0.3、0.4 d;100 kg活体背膘厚为0.07、0.06、0.04 mm和0.06、0.02、0.02 mm;长白和大白总产仔数平均每年表型和遗传进展为0.10、0.17头和0.013、0.016头,杜洛克主要考虑生长速度和瘦肉率,总产仔数变化不大。3个品种核心群群体结构不断优化,更新速度加快,我国猪育种工作进入了"引种-适应-改良-提高"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杨晓霞  乔兴勇 《北方牧业》2007,(17):《北方牧业》-8-8,11
<正>今年以来,河北省同全国一样生猪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高热",从2006年10月开始生猪价格持续走高,到2007年5月和7月,猪肉的价格创造了历史最高,猪肉平均零售价超过24元/千克,育肥猪的售价随之"狂涨",破天荒突破了15元/千克,从而"引爆"仔猪市场的"狂热",30  相似文献   

20.
12012年生猪市场回顾2012年以来,特别是春节以后,国内猪肉消费需求大幅下降,生猪行情一直低迷不振,虽是季节性规律,但2012年跌幅明显较往年大,终端消费持续低迷不振,而饲料价格却在节节攀升,养殖户在同时遭遇饲养成本大幅上涨、主要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的双重压力。与此同时,轮储、放储和猪肉进口的量增对生猪市场的冲击也较大。8月7日,发改委宣布决定进一步加大生猪市场调控力度,启动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