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良种推广补贴是国家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政策措施;是国家进一步支持粮食主产区农民种植优质专用粮食品种,提高种粮效益的重要措施;也是国家恢复粮食生产,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通过贯彻落实良种推广补贴政策,可以推广优良品种,增加粮食产量,促进优质高效农业发展;可以改善粮食品质,提高粮食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可以满足国内外对优质粮食品种的需求,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河西灌区粮食生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通过分层对比的方法对甘肃省河西灌区粮食生产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是粮食生产结构单一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粮食购销与农民交售的矛盾突出;粮食流通不畅,粮食企业效益不佳;粮食加工企业专业化水平低,产品档次低,产品处在竞争不断恶化的不利境地;中国加入WTO将对河西灌区粮食生产带来一定冲击。采取的措施和途径是调整种植业结构,优化粮食和经济作物结构;依靠科技创新加速建立粮食转化创新体系;加快粮食生产专用化、营养化、商品化之路;促进本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粮食生产技术和促进粮食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庄浪县发展粮食产业的主要做法及工作成效,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全面提升耕地地力;提高抵御风险能力;强化惠农政策落实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提高河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途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河南省是产粮大省,粮食生产对国家粮食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途径研究为河南省粮食生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对于全国粮食生产也有借鉴意义。通过对河南省粮食产量的现状与动态进行分析,显示河南省粮食总产量的变化呈现上升态势。2010年粮食总产5437万t,是1978年粮食总产2097.40万t的2.5倍。粮食总产的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单产的提高,近十年来河南粮食总产的增长主要靠小麦、玉米产量的增长实现的。在分析河南省粮食生产现状与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稳定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加强耕地质量建设,挖掘中低产田增产潜力;加强科技集成能力和转化能力建设,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强化粮食生产政策保障,稳定持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战略途径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吉林农业》2015,(6):15
<正>为全面贯彻落实全省推动新一轮振兴发展落实年动员大会精神,延边州粮食局加快构建购销储运加协调发展的现代粮食流通产业体系。2015年,延边州粮食工作将以改革创新为主线,以国家实施粮安工程为契机,着力提高粮食收储保障能力、仓储支撑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强化地方粮食收储保障体系建设水平,加快构建购销储运加协调发展的现代粮食流通产业体系。为做好粮食收购工作,延边州将进一步强化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力度,严厉  相似文献   

6.
中国粮食加工科技与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惠源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7):3541-3546
中国是世界粮食生产和粮食加工大国,米面加工能力和产量均居世界之首,米面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总体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加工企业规模和生产集中度显著提高,工业化生产和加工装备水平提升。但在产业规模化、产业链建设、粮食资源高效利用及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与发达国家尚有一定差距;对中国粮食加工科技与产业发展中尚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主要问题是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初加工产能相对过剩、粮食加工产品质量安全和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主食品工业化水平不高,主要成因为基础研究薄弱,技术创新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展望了中国粮食加工业的发展前景,要更加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关键装备自主化率水平,加速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全谷物食品的研发与推广。未来10年,中国粮食加工的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将更加合理、产品将更加丰富多元、质量更加绿色安全。  相似文献   

7.
从台州市粮食生产和供需现状出发,阐述了中央和各级政府重视扶持粮食生产、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程度提高等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因素;分析了当前种粮效益低;耕地季节性抛荒现象普遍;农田水利设施受损;土地流转受制约、种粮大户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经营效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仍然薄弱等不利因素;提出了包括突出重点抓早稻:实行职效挂钩,激励和调动基层干部抓好粮食生产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组织能力;加大耕地抛荒检查整治力度: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等发展台州市粮食生产的对策措施,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8.
湖南粮食流通产业具有粮食资源、区位交通、产业基础等明显优势,但也存在粮食品种比较单一、粮食商品率较低、粮食品牌不响、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等劣势。湖南如何扬长避短,加快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在发展战略定位上做出何种选择,采取什么策略?笔者认为:湖南应该立足当前国情、省情、粮情实际,找准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打造全国商品粮基地,为国家粮食安全做贡献;发展精深加工,增强湖南粮食经济整体实力;走集团化品牌化战略,提升湖南粮食流通产业竞争力。对应的发展策略,重点要在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稳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打造湖南粮油品牌;三是培育粮食产业集群;四是构建粮食现代物流体系;五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型。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要素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基于历年来河北粮食生产的统计资料,分析了1949年以来河北省粮食生产发展的变化趋势,以及影响粮食产量增长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单位面积产量、有效灌溉面积、耕地面积、单位耕地化肥施用量和农业机械总动力与粮食产量均呈显著相关;科技创新水平在粮食生产中起重要作用。提出了河北省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四项战略措施:即推动粮食生产由资源依赖型向科技依存型转变;科学利用和严格保护农业资源;增强集约运作能力,提高农机装备水平;通过粮食生产优惠政策的支持,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王庆全 《安徽农业科学》2014,(8):2498-2499,2520
基于宿州市粮食生产现状,剖析了宿州市粮食增产制约因素,具体包括:小农经济;农业科研、农技推广财力人力不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御灾害能力差;农民收入低,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十分有限;"农民工"队伍的壮大,使农业生产出现粗放经营的新问题;龙头企业的发展缺乏资金支撑等。提出了宿州市粮食增产的几点建议: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提升高产稳产田的比例;以提高秋粮单产为重点,加快实现粮食均衡增产;以技术创新和应用为重点,提高粮食生产的科技水平;以推进区域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种植为重点,加快推进规模化经营;以粮食产业化体系建设为重点,提高产业比较效益。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习惯全层施肥为对照,借助机械精量穴直播定位深施肥机具,研究了超级杂交早稻机械精量穴直播与缓释肥一次性定位深施技术配套对超级杂交早稻生长、产量和氮肥利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在精量穴直播条件下,缓释复合肥机械定位深施肥有利于保持水稻生长后期的养分稳定供应,缓释复合肥机械定位深施肥比习惯全层施肥(对照)处理增产630kg/hm2-924.75kg/hm2,增幅10.3%-16.5%,增产效果明显,氮肥农学利用率提高4.2 ̄7.9 kg/kg N,增幅29.0% ̄51.2%;氮素利用率绝对值提高17.3%,增幅42.6%;氮收获指数增加9.0%。  相似文献   

12.
豆科与非豆科间套作成为一种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在保证粮食产量和维持氮素平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总结分析了豆科-非豆科间套作节氮理论基础和增产原理;指出合理的豆科-非豆科间套作能有效促进豆科作物生物固氮能力,提高系统内作物养分利用率,减少农田氮素损失,有利于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和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并总结了甘肃不同生态区域生产上广泛应用的豆科-非豆科间套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及实现高产高效的重点技术措施。最后对间套作栽培在集约化农业中的应用前景及间套作生产中机械化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以期为满足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和农民增收的需要,建立现代农作物高产高效技术体系和耕作制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小麦源库协调栽培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群体最大叶面积指数、单位叶面积生产能力与产量的关系,分析提出以提高单位叶面积生产能力为中心的小麦源库协调栽培途径,即在适宜光合源基础上,扩大群体总库容、提高单位叶面积负担的粒数,增加开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实现高的单位源生产能力,从而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4.
根据促分蘖早生快发创造高产群体结构、促穗足穗大籽粒充实优化产量结构因素等水稻高产栽培原理,从品种选择、培育壮秧、适时移栽、平衡施肥、科学管水、综合防治病虫害等各个生产环节总结了山区中稻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福建杂交早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杂交早稻的组合、施氮量、基本苗和秧龄对产量效应的研究表明:威优64具有最高的产量,杂交早稻每公顷以插基本苗90万、施纯氮量187.5公斤以下为宜;在稀播条件下,35天以内的秧龄均适宜。通径分析表明:杂交早稻要获得高产,必须抓住每公顷有效穗与每穗饱粒数这两个因素,使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之问达到最大的协调。为此,本文提出了要使杂交早稻每公顷产7500公斤的群体动态、库源关系等指标。  相似文献   

16.
林—农—牧良性循环机制及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籽粒苋(Grainamaranth)是一种优质蛋白饲料资源,具有营养丰富,抗逆性强,产量高,用途广的优良特性。本项研究将其作为林、农、牧业之间的衔接纽带引入林地或果园种植,在林地(果园)、籽粒苋、养殖业、沼气、肥料、林(果)木诸因素之间组建了一种物质和能量多级利用的循环模式。即利用幼林和果园间隙,间种籽粒苋;籽粒苋作青饲用来喂禽畜(猪、鸡、兔、鸭、羊、鱼等)发展养殖业;禽畜粪便入沼气池产生沼气,提供生活能源;产生的沼肥(发酵肥)再返回林地和果园肥地,如此形成良性循环。研究结果表明,这种循环形成了林-农-牧结合的稳定复合生态系统,促进了林木生长和养殖业发展,改善了林地小气候,发挥了土壤潜能,产生了较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符合生态、经济规律和持续发展要求,具有高效益,少污染,能耗少,利用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全区77个样点中单季晚稻、小麦籽粒中六神童金属元素含量的分析,运用质量分析控制技术,经异常值剔除、分布型检验及选用合理的表达形式等数理统计方法,得到了本区单季晚稻及小麦耔粒中Cu、Zn、Pb、CA、Cr、Hg六种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它们分别为:单季晚稻谷粒Cu 4.12ppm、Zn 14.91ppm、Pb 0.087ppm、Cd 0.014ppm、Hg 0.0070ppm、Cr 0.132ppm;小麦耔粒Cu 5.36ppm、Zn 26.78ppm、Pb 0.242ppm、CA 0.0315ppm、Hg 0.0068ppm、Cr 0.187ppm。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不同产量水平下,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作单季晚稻栽培的穗、粒、重结构.利用相关、回归及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提出了单季杂交晚稻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的技术途径:在保证有一定有效穗数的基础上,提高结实率,主攻大穗,适当兼顾粒重.  相似文献   

19.
劳氏粘虫幼虫在玉米田的空间分布及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频次分布、聚集度指标法等方法对劳氏粘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劳氏粘虫幼虫在玉米田呈聚集分布,同时符合负二项分布,在空间分布空间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理论抽样数。  相似文献   

20.
为追一步明确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途径,本文分析了不同产量水平下,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作单季晚稻栽培的穗、粒、重结构,利用相关、回归及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提出了单季杂交晚稻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高产高效栽培的技术途径:在保证有一定有效穗数的基础上,主攻每穗实粒数,适当兼顾粒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