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菌核病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大豆病害.大豆菌核病以菌核潜伏在土壤、病残体或混在种子内,并在适当的环境条件下,引发大豆菌核病.由于气候的影响,致使大豆菌核病在我市每年都有发生,发生面积高达40余万亩,给我市大豆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下面结合我市情况就大豆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作如下简述:  相似文献   

2.
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作物上常见病害,主要造成茎秆腐烂,病变部位苍白色,茎杆内中空并有黑色菌核,易折断.这两年,大豆菌核病有逐年加重发生趋势.田间菌核数和环境因素是该病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控制大豆菌核病的发生,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我们对全区大豆菌核病的发生原因及特点做了调查分析,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作物上常见病害之一,主要造成茎秆腐烂,病变部位苍白色,茎杆内中空并有黑色菌核,易折断,结荚少或不结荚。一般减产30%以上,这两年,大豆菌核病有逐年加重发生趋势。田间菌核数和环境因素是该病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控制大豆菌核病的发生,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我们对大豆菌核病的发生原因及特点做了调查分析。1危害症状危害症状大豆菌核病危害植株地上部,在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但以成株花期发生受害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大豆菌核病在我国各大豆产区均有发生,在黑龙江省发生普遍,为我市常发病害。人夏以来,我市出现持续阴雨天气,降水量大,高湿寡照,对大豆菌核病发生十分有利。据统计,全市大豆菌核病在九县一区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及危害,发生面积达666.1万亩,占全市大豆种植面积的69%,病害严重的局部地块造成绝产。据调查,近两年来大豆菌核病在我市有加重发生趋势。为叨实做好大豆菌核病的防治工作,笔者针对此病的发生危害和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5.
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作物上常见病害之一,主要造成茎秆腐烂,病变部位苍白色,茎杆内中空并有黑色菌核,易折断,结荚少或不结荚.一般减产30%以上,这两年,大豆菌核病有逐年加重发生趋势.田间菌核数和环境因素是该病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控制大豆菌核病的发生,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我们对全区大豆菌核病的发生原因及特点做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6.
<正>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作物上常见病害之一,主要造成茎秆腐烂,病变部位苍白色,茎杆内中空并有黑色菌核,易折断,结荚少或不结荚。一般减产30%以上,这两年,大豆菌核病有逐年加重发生趋势。田间菌核数和环境因素是该病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控制大豆菌核病的发生,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我们对全区大豆菌核病的发生原因及特点做了调查分析。一、危害症状危害症状大豆菌核病危害植株地上部,在苗期、成株期均可  相似文献   

7.
<正>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作物上常见病害之一,主要造成茎秆腐烂,病变部位苍白色,茎杆内中空并有黑色菌核,易折断,结荚少或不结荚。一般减产30%以上,这两年,大豆菌核病有逐年加重发生趋势。田间菌核数和环境因素是该病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控制大豆菌核病的发生,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我们对全区大豆菌核病的发生原因及特点做了调查分析。1、危害症状危害症状大豆菌核病危害植株地上部,在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病,但以  相似文献   

8.
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作物上常见病害,主要造成茎秆腐烂,病变部位苍白色,茎杆内中空并有黑色菌核,易折断。这两年,大豆菌核病有逐年加重发生趋势。田间菌核数和环境因素是该病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控制大豆菌核病的发生,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
大豆菌核病也叫白腐病,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分布比较广泛,在黑龙江省各地区引发的大豆菌核病,给农业建设带来巨大困扰,也给大豆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一旦大豆菌核病发病面积呈上升趋势,将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品质,大大降低农民收入。本文对大豆菌核病发生和防治的相关内容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0.
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作物上常见病害之一,主要造成茎秆腐烂,病变部位苍白色,茎杆内中空并有黑色菌核,易折断,结荚少或不结荚。一般减产30%以上,这两年,大豆菌核病有逐年加重发生趋势。田间菌核数和环境因素是该病发生轻重的重要因素。为了有效控制大豆菌核病的发生,提高大豆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大豆菌核病危害症状、侵染特点,分析了发生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更好地防治大豆菌核病,提高大豆产、质量。  相似文献   

12.
大豆菌核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大豆菌核病的发病特点,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治方法,以期为大豆菌核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大豆种植技术不断革新优化,大豆的种植环境明显提升,但受大豆菌核病的影响,大豆生长仍存在大量隐患。本文通过对大豆多年的研究,总结了大豆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分析了其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大豆是杜蒙县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大豆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大豆病害普遍发生,严重影响大豆产量与品质。要做好大豆生产,就要防治好大豆病害。根据大豆主要病害发生趋势及消长规律,笔者将大豆菌核病及大豆疫病的发病特点及综合防治方法总结如下。一、大豆菌核病及其防治1、发病特点大豆菌核病主要侵染大豆茎部。田间以植株上部叶片褐枯死最先引人注意。这时病株的茎部已断续发生褐色病斑,上生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状物,后变黑色成为  相似文献   

15.
大豆菌核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菌核病是由子囊菌亚门的真菌侵染引起的.真菌以菌核在土壤内和病株残体中或混在种子里越冬,第二年在适宜的环境里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引发大豆菌核病.近几年,黑龙江省红兴隆地区大豆菌核病有上升趋势,特别是2002年该地区许多地块发生大豆菌核病,造成大豆植株大面积死亡,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益.  相似文献   

16.
1 前言 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上的常见的病害,2005年北安市发生面积达50万亩,发病率达3~5%,严重影响大豆的产量的品质,因此,加强对大豆菌核病的防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大豆生长中后期病虫害主要有大豆菌核病,大豆病毒病、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大豆褐秆病、大豆食心虫等,由于今年大豆生育期拖后,加之七月下旬至八月上中旬降雨略多,这对病虫害发生比较有利,特别是大豆菌核病、霜霉病等易发生.因此.要加强田间管理,继续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将损失压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8.
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上的常见病害,由子囊菌亚门的真菌侵染引起。真菌以菌核在土壤内和病株残体中或混在种子里越冬,第2年在适宜的环境里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引发大豆菌核病。而大豆根腐病是大豆产区普遍发生病害,一般土壤潮湿地块或多雨年份发病严重,病情指数较高。严重影响大豆的品质和产量,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益。因此,加强对大豆菌核病的防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正>大豆根腐病是大豆产区普遍发生病害,一般土壤潮湿地块或多雨年份发病严重,病情指数较高。严重影响大豆的品质和产量,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益。因此,加强对大豆菌核病的防治势在必行。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上的常见病害,由子囊菌亚门的真菌侵染引起。真菌以菌核在土壤内和病株残体中或混在种子里越冬,第2年在适宜的环境里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引发大豆菌核病。1.大豆根腐病1.1发病原因1.1.1土壤温度的影响。大豆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适温  相似文献   

20.
正大豆菌核病是大豆上的常见病害,由子囊菌亚门的真菌侵染引起。真菌以菌核在土壤内和病株残体中或混在种子里越冬,第2年在适宜的环境里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引发大豆菌核病。1.发生原因1.1前茬作物对发病的影响大豆菌核病除危害大豆外,还可侵染菜豆、蚕豆、马铃薯、白菜、向日葵、胡萝卜等383种寄主植物。近几年由于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各种经济作物发展迅速,造成大豆前茬的多样性,再加上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