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章结合红富士苹果树需肥特点,阐述了渭北旱塬地区红富士苹果园施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生产优质、高产红富士苹果,提出施肥建议,为咸阳渭北旱塬地区红富士苹果施肥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了尽快把渭北旱塬果品质量搞上去,生产优质名牌果品,增强多渠道流通的竞争能力,开拓国内外市场,迅速使果品走出国门,打入国际市场,振兴果树生产,创立水果名、特、优的品牌,现对渭北旱塬地区的千阳县水果生产提出几点技术意见.  相似文献   

3.
2003—2010年在陕西省渭北旱塬地区进行了甜樱桃早期丰产栽培试验,总结出选用优良砧木、高垄栽植、科学土肥水管理、合理整形修剪、精细花果管理、及时防控灾害等综合配套丰产技术,为该地区大面积发展甜樱桃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在海拔700~1000m高度且无灌溉条件的陕西渭北旱塬地区葡萄的节水施肥和"V"形架栽培技术,并将其与水肥条件良好的平原地区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陕西渭北旱塬地区使用黑地膜覆盖技术和施肥枪施肥技术,不但节约水肥,而且经济效益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渭北旱塬苹果质量差的原因及提质增效技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渭北旱塬地区苹果出口率近年来逐年提高,但优质果率比率与国外发达苹果产区比较比例偏低,优果率平均45%左右.渭北旱塬苹果质量差主要表现为:果个偏小,大小不匀,果形偏斜,着色不良,含糖量低,风味较淡,农药残留,外伤多,果面不光洁等.  相似文献   

6.
以自然生草——破碗花、多花黑麦草、三叶草三种野生草本植物材料为试材,开展渭北旱塬果园生草效应与技术研究,为今后渭北旱塬果园生草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三种试验草种做3个处理,随机区组设计,80株树,每隔4行树做1个处理,2行树品种为隔离树,行间种草,其宽度为2.5米,行内清耕覆盖,宽度为1米,定期开展刈割,在这三年期间,要将草的高度人工控制于40厘米以下,每年的10月下旬,在树干一米处深翻一次,行间均属于多年生草,不深翻、不重新播种,对照处理及时中耕除草,每一处要做到施肥管理水平一致,无灌水条件。通过测定发现果园三叶草模式经过验证对旱塬地区来说,属于最优生草首选,这种模式不但可以提升渭北旱塬的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pH值,而且可以显著提升土壤肥力,维持土壤水分,从而使得旱塬果园实现良性循环。果园种植三叶草模式具备较为良好的生草效应,具有显著开发前景,可以在渭北旱塬地区大规模推广。  相似文献   

7.
结合永寿县情况,总结苹果斑点落叶病、苹果褐斑病的为害特征和发生条件,并总结出适合永寿县乃至渭北旱塬地区苹果树早期落叶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渭北旱塬地区果园大力推广种草技术.种植三叶草、黑麦草等实行果园行间生草。株间覆盖20~30厘米后.使旱塬地区果园保墒能力明显增强.果园有机质含量由0.8%提高到1.5%-2%。在去冬今春果园的干旱年份,生草大显神威。据调查,渭北地区的千阳县果园生草后.果园小气候明显改善,保墒蓄水能力增强,果实含水量增加。果个增大了25%-30%,  相似文献   

9.
渭南渭北旱塬东部地处陕西关中平原,土地和光热资源丰富,但气候干旱,水分补给来源少,立地条件差。直社枣是渭南的乡土经济林树种之一,具有抗性强、丰产稳产、果品质优的特点,在渭北旱塬东部具有广泛推广价值。结合项目实施,从立地选择、苗木准备处理、栽植与抚育管护等方面对直社枣抗旱造林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提高该树种在渭北旱塬东部造林成效。  相似文献   

10.
针对永寿县苹果早期落叶病特别是斑点落叶病和褐斑病危害严重的问题,分析其相关因素,总结出适合渭北旱塬地区苹果早期落叶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苹果黄蚜在我国北方果区普遍发生。主要为害苹果、沙果、桃、李、杏、梨、山楂、海棠、木瓜等。永寿县地处渭北旱塬西部,全县栽植苹果2.67万hm2。近年来,苹果黄蚜为害严重,总结渭北旱塬果区苹果黄蚜的发生规律和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核桃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的果实与木材兼用树种,富含脂肪、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药用价值高,国内外市场看好,价格一路攀升,供不应求。陕西省是全国核桃的第三大产区,近年来发展迅速,主要集中在秦巴山区和渭北旱塬的中西部地区,总面积已接近6.67万hm2。最近,笔者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果业转型升级,矮化密植栽培在苹果主产区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加快果业转型升级步伐,探索适宜渭北旱塬长武栽培的矮化砧木,我们从2013年开始引进了M9T337矮化自根砧,在陕西长武进行了试验示范。为了及时了解M9T337自根砧在渭北旱塬的表现情况,同时选用M26矮化中间砧作为对比,现将M9T337矮化自根砧在渭北旱塬长武的引种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渭北旱塬红富士苹果果形不正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超 《果农之友》2007,(12):15-16
果形高桩端正是高档富士苹果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渭北旱塬红富士苹果偏斜果率逐年升高,严重地影响了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商品价值.经过调查研究,我们认为渭北红富士果形不正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我省双孢蘑菇除陕南有栽培外,秦岭以北至今未见有栽培报道。1988年,我们从改善秦岭北麓部分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的需要出发,在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孔祥君先生的指导下,以本市渭滨区石坎河乡赵家庄村赵天成家为试验点,利用该组闲置的窑洞式果库共投料4000多公斤,栽培蘑菇110平方米(正式栽培90平方米),共产鲜菇565公斤,平均每平方米6.28公  相似文献   

16.
核桃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在我国种植范围极为广泛,对广大农民创收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鉴于此,基于渭北旱塬地区实际情况,探讨了旱地核桃丰产栽培技术应用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徐世彦 《落叶果树》2007,39(1):51-51
2002年春,我中心从郑州果树研究所引进郑果大无核、绯红无核、森田尼无核和大粒红无核等葡萄品种,在渭北旱塬区进行适栽性观察.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陕西省计划在渭北旱塬区推广种植矮化苹果3.5万亩,其中咸阳市5 000亩,主要集中在渭北旱塬南部水资源条件较好的地方。笔者对咸阳地区矮化苹果生产情况进行了一些调查,认为发展矮化苹果应注意以下五个问题。1坚持适地适栽笔者认为,陕西海升千阳苹果生产基地技术指导规范到位,实施了精准化、机械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但投资大,不适合现有果树生产条件。我们应该探索适合各地不同条件的、大众化的苹果树标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不同保护措施,筛选红地球葡萄在陕西省宝鸡市渭北旱塬区安全越冬的经济、有效的方法。结果表明,一年生枝蔓顺行向匍匐于地面,在其上覆土10cm的越冬措施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不同保护措施,筛选红地球葡萄在陕西省宝鸡市渭北旱塬区安全越冬的经济、有效的方法。结果表明,一年生枝蔓顺行向匍匐于地面,在其上覆土10cm的越冬措施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