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不同栽培方式对鲍鱼菇生长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玉米秸秆和玉米芯作栽培主料,采用棚内菌袋出菇和露地覆土出菇方式栽培鲍鱼菇,研究鲍鱼菇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营养成分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配方1菌丝长势浓密、粗壮,配方2菌丝长势弱。在各栽培方式中,处理3(配方1,露地覆土出菇)鲍鱼菇子实体性状表现好,产量和生物转化率最高,分别达每30袋8.34 kg和61.78%,且氨基酸种类丰富,营养成分含量高。但露地覆土出菇方式和棚内菌袋出菇方式相比鲍鱼菇子实体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徐彦军  邹琴  刘洋  张凌峰 《食用菌》2012,34(5):28-29
采用不同脱袋覆土方式栽培姬菇,分析各处理对姬菇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并对姬菇子实体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处理1姬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性状表现较好、产量最高(2.70 kg/m2)并与对照(袋栽出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覆土栽培姬菇的子实体脂肪、多糖、粗纤维、蛋白质含量比对照高,鲜味更浓郁.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2014,(6)
对草炭土、发酵土和河泥砻糠土三种双孢蘑菇的覆土材料覆土试验表明:在草炭土中双孢蘑菇菌丝生长最快,菌丝长势浓密,且覆土至出菇时间最短;在发酵土中双孢蘑菇生长最慢,菌丝较密,覆土至出菇时间较长。双孢蘑菇单产最高的为草炭土,其次为河泥砻糠土,再次为发酵土,且各处理间产量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河泥砻糠土中双孢蘑菇子实体性状表现较好,菌盖直径大、菇厚,单菇重。经济效益最高的覆土为草炭土,达到了69.435元/m2。  相似文献   

4.
试验不同覆土材料对鸡腿菇菌丝生长发育、子实体性状、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2(菜园土50%+腐叶土50%)栽培的鸡腿菇的菌丝浓密、粗壮、洁白;菌丝从覆土到现原基所需要的时间较短;菌柄直径、菌柄长度及菌盖纵横径较为一致整齐,子实体的长势好、产量较高且子实体的营养含量高.处理4(菜园土70%+松针30%)小区产量最高,并与其他处理达极显著差异;处理2与处理1存在极显著差异.结论:处理2是栽培鸡腿菇的理想覆土材料.  相似文献   

5.
对引进的香菇“241-4”、“135”、“937”、“939”、“申香4号”、“香选2号”、“泌香3号”7个香菇品种(菌株)在贵州山区进行栽培试验,研究比较了各品种(菌株)香菇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香菇菌株“241-4”、“135”和“939”在菌丝生长速度、菌丝长势、子实体生长性状表现较好;且这3个菌株出菇产量较高,生物转化率都超过65%,分别与其它参试菌株出菇产量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适宜在贵州山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以锯末玉米芯为栽培基质的九个猴头菌反季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锯末玉米芯混合基质为试材,研究比较了9个不同菌株的猴头菇菌丝长速和长势、春末夏初出菇的子实体产量和性状情况.结果表明:猴头菌菌丝日生长速度最快的是HT4、HT5菌株;锯末玉米芯混合基质栽培的猴头菌子实体产量有显著差异,头潮菇产量最高是HT6、HT9菌株;头潮菇物理性状综合指标比较,HT1、HT3、HT4、HT6、HT7、HT9菌株最好.总体来看,HT6、HT9、HT7、HT4、HT3、HT1菌株适合在黑龙江省发展锯末玉米芯混合基质的反季鲜销.  相似文献   

7.
双孢蘑菇高产栽培技术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双孢蘑菇双核菌丝进行诱变处理及碱性驯化获得高产优良菌株.采用不同覆土的方法,对高产菌株1次覆土和2次覆土(CK)培养菌丝及栽培双孢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次覆土处理双孢菇菌丝生长优于对照,但存在差异,1次覆土0.5 min诱变菌株效果最佳,表现为菌丝生长快、菌丝健壮、出菇早、子实体性状优良、抵抗杂菌能力强、产量高.  相似文献   

8.
通过试验对不同废菌渣栽培料配方上的姬松茸(Agaricus blazei)菌丝生长状况、播种至覆土所需的时间、子实体产量和子实体农艺性状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4号配方(即废菌渣添加量为45%)的前3潮子实体平均产量最高,为10.25 kg·m-2,除了与3号配方相比产量差异不显著外,与其它配方的产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生物转化率为44.6%;菌丝生长状况和子实体农艺性状良好;播种至覆土所需的时间短;综合效果最好,是废菌渣栽培姬松茸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出适宜香菇"庆科212"生长的茶枝屑培料配方。方法:采用不同配方栽培"庆科212",考察菌丝生长情况及产量。结果:试验配方中,配方4和配方1菌丝生长势好,生长速度快且与配方2、配方3差异极显著;供试配方子实体单菇重和鲜菇产量大小顺序为配方4>配方1>配方2>配方3;配方4的单菇重最高(27.42 g),鲜菇产量最高(16.40 kg/20袋)。结论:配方1可以在贵州茶区推广。  相似文献   

10.
以“白灵菇2号”为试材,研究了4种不同出菇方式对白灵2潮出菇期和出菇率、子实体性状和产量及其商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出菇方式对2潮白灵菇出菇早晚、子实体出菇率、商品性能及产量等均有较大的影响.综合分析表明,脱袋地埋覆土和双排墙式覆土方式是较理想的2潮菇出菇方式.  相似文献   

11.
通过观察试验对15个秀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菌株在栽培过程中的菌丝生长状况、生育期、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性状等进行比较,筛选出6个菌丝生长状况良好、生育期适中、产量较高和生物学性状较好的优良菌株[秀珍菇p21、秀珍菇(市场)、秀珍菇163、秀迪1号、秀p-4和秀珍菇广温型]作为秀珍菇杂交亲本。秀珍菇p21菌丝萌发力强,粗壮、密集、浓白,生长速度快,营养生长期短,生育期适中,转潮快、潮数多,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最高;而其他5个菌丝长势较好,生育期适中,菌盖颜色较深,生物学性状较好。  相似文献   

12.
以10个栽培种培养基配方为试验材料,对元蘑1号菌株的菌丝生长势、生长速度、出菇时间、出菇集中程度、子实体形态特征以及子实体产量、生物转化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A4和A5为最佳配方,不仅在生物转化率方面达到了最高,而且在与其它配方的对比中各指标均表现较好,其生物转化率分别为60.92%和63.81%.  相似文献   

13.
钟礼义 《食用菌》2014,(3):26-27
通过引进收集的7个不同毛头鬼伞菌株比较试验,筛选了适宜当地栽培的优质菌株Co0069,其优势在于菌丝生长速度快,长势好,覆土后爬土能力强,出菇较早,抗逆性强。子实体综合农艺性状好,产量高,品质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大球盖菇工厂化高产栽培技术,采用菌块覆膜层架栽培的方法,对比5个大球盖菇菌株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产量。结果表明,D-3、D-16菌株菌丝生长浓密、洁白,长势旺盛;试验菌株中D-16菌株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不同配方母种、原种、菌棒培养基栽培野生马桑菌,研究其菌丝生长、子实体农艺性状、产量和总氨基酸含量表现情况,以期为驯化开发马桑菌、创新利用野生菌物资源、实观香菇错季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以配方3菌丝生长势强、生长速度快,与配方1差异显著;原种培养基中,菌丝体生长速度快慢顺序为配方4配方3配方2配方1,配方4、配方3分别与配方1达显著差异;不同配方菌棒,以配方4马桑菌子实体性状、单菇鲜质量(7.17 g)和产量(301.1 g·(10棒)~(-1))表现较好。马桑菌对于马桑木屑有着明显的嗜好性,配方3、配方4单菇鲜质量分别与配方1达显著性差异,而与配方2差异不显著;配方3、配方4菌棒产量分别与配方1达极显著差异,而与配方2达显著差异。马桑菌子实体总氨基酸含量达7 326 mg·(100g)~(-1),药效氨基酸含量占77.6%,具有较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李星林 《食用菌》2019,(3):23-25
对引进AS2796、W2000-6、W2000-9、W192、福蘑38五个双孢蘑菇菌株进行比较试验。通过对菌丝生长、原基形成、第一潮菇采收期、转潮间隔时间、子实体产量、单粒(菇)重、菇质地和平均产量等经济性状的观察比较表明:福蘑38和W192菌丝萌发较快,原基形成及第1潮子实体采收时间比其他3个菌株提早5d;福蘑38子实体综合性状好,产量最高。方差分析表明,供试菌株间产量存在差异,福蘑38与对照产量无差异,与W2000-6、W2000-9差异显著。福蘑38较适宜在武平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7.
观察记录了36株可正常结实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的厚垣孢子出现时间、菌落形态、菌丝长势以及菌丝细胞核个数等特性,并应用SPSS生物统计软件将其与出菇时的9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菌落形态与高稳系数呈显著正相关;菌丝长势与现原基时间呈显著负相关,与高稳系数和菇体颜色呈显著正相关;菌丝的细胞核个数与子实体破膜时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通过试验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柴达木大肥菇子实体在人工驯化栽培过程中,不同覆土厚度子实体发生时间无显著差异;子实体单株重量随覆土厚度的增加而增大,在一定覆土厚度指标范围内产量随着覆土厚度的增加而增加,一潮菇产量达到4.79kg·m^-2。其丛生菇率、子实体高度、茵柄直径、茵盖直径、茵柄高度等性状指标随覆土厚度加大均呈现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以鲁山杨、香花槐、速生柳、四川桤木树为栽培主料,研究各菌材对香菇“庆科20”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子实体产量和生物转化率以配方3最高,分别为21.92 kg/21袋和69.59%;其中配方3与配方1产量呈显著性差异,配方4与配方2产量呈显著性差异,配方3与配方2产量达极显著性差异。桤木木屑和柳树木屑作为栽培主料,香菇菌丝生长速度、长势、子实体生长性状和产量表现较好,可在贵州山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试验设4种覆土栽培模式:竖式覆土,卧式覆土,菌袋对折覆土,出菇1潮后覆土,以不覆土墙式栽培作对照。结果表明,黄伞覆土栽培子实体品质较好,出菇期较长,墙式出菇1潮后再竖式覆土栽培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达90.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