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种猪生产是整个养猪业的基础。只有通过科学地饲养管理,种猪才能繁殖出数量多、质量高的仔猪,也才能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1初配年龄一般本地母猪3月龄左右,外国及杂种母猪4~5月龄开始有发情表现。但此时还不宜进行配种,因为早配会影响母猪的生长发育,造成母体生长受阻,产仔少,仔猪成活率低。  相似文献   

2.
种猪生产是整个养猪业的基础。只有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种猪才能繁殖出数量多、质量高的仔猪,才能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本文着重阐述母猪在各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以其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1营养供给  相似文献   

3.
种猪生产是整个绿色养猪业的基础。只有通过科学地饲养管理,种猪才能繁殖出数量多、质量高的仔猪,也才能提高绿色养猪业的经济效益。本章着重阐述种猪生产主要环节的规律、技术与组织措施以期提高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1建立母猪群合理的胎次结构  相似文献   

4.
种猪生产是整个养猪业的基础。只有通过科学地饲养管理,种猪才能繁殖出数量多、质量高的仔猪,从而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要想把母猪养好,就需要有一套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针对母猪的生理特性及对环境温度和饲养管理的要求,对母猪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是关系到养猪效益好坏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5.
种猪生产是整个养猪业的基础.只有通过科学地饲养管理,种猪才能繁殖出数量多、质量高的仔猪,也才能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1母猪方面 1.1保持合理的母猪群体年龄结构母猪群内年龄结构主要依据母猪的利用年限而定.一般猪种的母猪繁殖高峰为第3~8胎,第9胎及9胎以后产仔数逐胎减少,仔猪存活率也逐胎下降.据此,母猪的利用年限限定为4~5岁,每年更新20%~25%,各年龄的母猪大体上均占20%~25%,对生产力较高的母猪可适当延长年限,对生产力很低的母猪可早期淘汰.  相似文献   

6.
种猪生产是整个养猪业生产的基础,只有通过科学地饲养管理,种猪才能繁殖出数量多、质量高的仔猪。为达到母猪多产、仔猪多活、快长、体壮的目标,充分发挥母猪的生产潜力,必须提高母猪的产仔数,也就是提高母猪平均窝断奶仔数和体重;还需组建高效健康的繁殖猪群;并在营养、环境、疾病诸方面实施综合调控。进而达到提高养猪业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目的。现将如何提高母猪产仔数的技术要点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7.
研究旨在揭示不同初配日龄对美系大白种猪产仔数、初生窝重、初生仔猪平均个体重、初生仔猪均匀度、校正21日龄窝重及母猪使用寿命的影响程度及变化规律,挖掘大白母猪的适宜初配日龄,以期为更好地利用初配日龄来辅助种猪选育及现场生产实践工作提供理论依据。选取华东某国家核心育种场717头母猪的2167条繁殖数据及23710条后裔信息数据,初配日龄划分为220 d及以下、221~240 d、241~260 d、260 d以上4个阶段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初配日龄对美系大白母猪产仔数、初生窝重及校正21日龄窝重影响不显著,对初生仔猪平均个体重、初生仔猪均匀度和母猪使用寿命有显著影响。初配日龄越小,初生仔猪平均个体重越大、均匀度越好、母猪使用寿命越长。因此,美系大白种猪适宜的初配日龄为210~240 d阶段。  相似文献   

8.
正种猪包括后备种猪和种母猪、种公猪,养好种猪是提高养猪场经济效益的前提,种猪好则仔猪壮,仔猪壮则生病少、育肥快、出栏率和肉料比高,那么怎样才能搞好种猪饲养管理呢?一、后备种猪饲养管理后备种猪是4月龄至首次配种阶段的猪,包括后备种母猪和后备种公猪,后备阶段饲养管理好,可使后备种母猪和种公猪配种前合格率,分别达90%和80%以上。1.后备种猪选拔。后备种母猪应从高产母猪第3~4窝中分阶段选拔。断  相似文献   

9.
母猪年产断奶仔猪的重量决定种猪群的效益。影响母猪生产力的因素可以概括为断奶仔猪数、断奶日龄,再配种间隔和淘汰率(图1).  相似文献   

10.
伪狂犬病又称奥叶兹基氏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家畜和多种野生动物的急性传染病.猪感染后因日龄不同而表现症状也不同:母猪表现为返情、屡配不孕:妊娠母猪表现为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仔猪表现发热、呼吸困难、呕吐、腹泻以及神经症状,一般7日龄以内仔猪死亡率可高达100%.因此,伪狂犬病对养猪业的危害巨大.  相似文献   

11.
<正>仔猪数量的多少和质量好坏是现在养猪业的发展前提,也是种猪和肉猪的基础。因此如何提高仔猪的成活率是养猪业发展的一大关键所在。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应做到以下几点。1调整妊娠母猪的产前饲养管理首先要控制产前母猪的体重,既不能过于肥胖也不能过于瘦弱。在母猪怀孕后期即产前1个月内要适当增加能量饲料、多种维生素和必需的脂肪,这样可以使母猪初乳与常乳的乳脂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还能提高仔猪初生  相似文献   

1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是能够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和新生仔猪呼吸症状的一种重要病原,此病主要经空气传播,通过呼吸道或胎盘感染,主要侵害种猪、繁殖母猪及仔猪,传播迅速,传播率高,仔猪死亡率可高达80%~100%,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疫病。  相似文献   

1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是能够引起母猪繁殖障碍和新生仔猪呼吸症状的一种重要病原,此病主要经空气传播,通过呼吸道或胎盘感染,主要侵害种猪、繁殖母猪及仔猪,传播迅速,传播率高,仔猪死亡率可高达80%~100%,是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疫病.  相似文献   

14.
<正>种猪的生产性能关系到整个猪群的生产水平,优良的种猪才能繁殖出良好的后代,要想获得大量优质的仔猪,必须有高质量的种猪群。在生产实践中,要合理的选留后备公、母猪,及时淘汰不合格的种猪,才能有效的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1后备母猪的选留母猪的繁殖性能和产仔数是养猪增加效益的关键,好的母猪产仔数多,泌乳能力强,母性好,所产仔猪个体的初生重大,活仔和健仔数多,可以提高仔猪的成活率。选留后备母猪要遵循以下要点:1选留后  相似文献   

15.
<正>1母猪产后消炎对种猪的影响母猪产后消炎如果做得不好会出现子宫炎道炎、阴、乳房炎和无乳症,造成屡配不孕、孕后流产、发情时或配种前流脓等现象,直接危害种猪群的正常生产,增加种猪的淘汰率,降低种猪群的利用率。2母猪产后消炎对仔猪的影响母猪产后消炎直接关系到产后采食量,从而影响到产后母猪的奶水和仔猪的健康。甚至影响到后代的日增重和料肉比。母猪产后消炎没做好,就会导致母猪产后不吃料或吃料不正常,会导致母猪奶水不好,仔猪则会因为吃不到足够的初乳而抵抗力不够,或因觅食不洁食物而感染肠胃病,进而会造  相似文献   

16.
仔猪断奶是目前养猪业生产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制约养猪生产效益的重要因素,随着养猪生产水平的提高,仔猪断奶日龄逐渐缩短(从传统的60日龄缩短到21~28日龄),早期断奶不但可以缩短母猪的产仔间隔,提高繁殖母猪的利用强度,还可防止仔猪被压死,切断仔猪最初感染源(母猪),有利于提高仔猪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7.
猪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科病毒型伪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对养猪业危害特别严重,特别是种猪。现就一起猪伪狂犬病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2005年11月份,辽宁省昌图县某猪场,有5头70~80日龄的怀孕母猪出现分娩症兆,最终发生流产;同月又有2头母猪正常产仔19头仔猪,产仔第3天开始,发生腹泻,呆滞,最后体温下降,19头仔猪全部死亡。2006年2月份,仍在本猪场,2头母猪分娩17头仔猪,同样产后3天仔猪陆续发病,症状和结果同上述病例。2006年5月,又有18头70日龄左右的仔猪相继发病,表现出轻度咳嗽、呼吸困难,5天后死亡2头,其他的经对…  相似文献   

18.
1母猪初配年龄与体重小母猪性成熟年龄为:地方品种一般在3~4月龄开始发情,国外及培育品种一般在6~7月龄开始发情。但实践表明,母猪初配时的体重对仔猪成活率与仔猪断奶重的影响较大。一般母猪初配体重大,繁殖成绩好。所以母猪的初配时间一般要在母猪的第3~4个发情期配种较好,这样小母猪的初配  相似文献   

19.
言稳  毕熙京 《猪业科学》2013,(12):56-56
广西海和种猪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10-11月母猪(其中2/3为第1胎母猪)哺乳期间日平均采食量为(7.22±0.21)kg,哺乳期失重(11.43±3.21)kg,断奶至发情间隔(3.58±1.21)d。从此,海和种猪有限公司的新美系种猪在哺乳期间的表现,生产成绩不断提高并稳定在一个较好的水平,到2013年5月该种猪公司母猪平均断奶窝产成活仔猪数在12头,断奶日龄21 d,平均断奶重在7 kg左右,母猪平均日采食量都在6 kg以上。海和种猪公司2013年已实现每头母猪平均断奶成活仔猪28头。  相似文献   

20.
1免疫程序目前,我国大多数养猪场户一般采用种猪集中统一免疫、断奶时母猪与其仔猪同时免疫和超前免疫3种免疫程序。种公猪、种母猪每年2次集中统一免疫,每头种公、母猪每次接种4~6头份猪瘟疫苗,仔猪21~25日龄左右进行首免,每头仔猪接种2~3头份,50~60日龄左右进行二免,每头猪接种3~4头份。仔猪的断奶时间为21~28日龄,断奶时母猪与其仔猪同时免疫时,母猪若出现繁殖障碍问题如流产、死胎、返情复配,就会出现首免失败。如果母猪的猪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