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葱属植物改良中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葱属植物组织培养各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包括器官培养、胚培养、单倍体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并评述了这些生物技术在葱属植物遗传育种和品质改良中的应用前景。同时对现有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酸牛奶乳酸菌培养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奶是鲜牛奶经乳酸菌发酵而成的乳制品,营养价值高,有独特的天然香味,作为传统营养饮料被消费者广泛饮用.为进一步提高酸奶的品质,通过试验对乳酸菌的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和培养基等条件进行了研究,筛选出了乳酸菌的最佳培养条件,并对酸牛奶生产工艺进行了跟踪研究,对不同的菌种配比、发酵时间、发酵温度等工艺条件进行了试验研究,获得了最佳的生产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
对近年来药用植物原生质体的制备、培养、融合以及植株再生进行了综述,阐明了起始材料、酶解条件、培养方法等对原生质体培养的影响,并对今后药用植物原生质体的重点研究方向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4种基因型烟草叶肉原生质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K326、云85、红大、G-28等普通烟草品种的叶片为起始材料进行原生质体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基因型对烟草叶肉原生质体的培养有明显影响作用,并对影响烟草叶肉原生质体的分离、培养和再生植株等环节的其它相关因素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梨树茎尖培养及其在病毒脱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梨树茎尖培养的方法和在培养过程中诱导分化、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各个环节中激素种类和浓度、不同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茎尖培养成活率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概述了茎尖培养在梨病毒脱除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存在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张颖  张微微  王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3941-3943
植物原生质体分离、培养及植株再生技术是进行植物育种、基因工程、遗传理论及细胞生理生化特性研究的平台,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该研究对影响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的重要因素包括酶、酶解时间、渗透压稳定剂和培养方法等进行了综述,同时提出植物原生质体再生植株遗传性状稳定性、变异规律等问题,为今后植物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对纤维素酶产生菌ZJW-11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研究,以期得到最佳培养条件,并在理论上丰富纤维素酶的研究材料,在实践中指导纤维素酶的生产应用。利用单因素法对培养方式、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初始p H值、接种量和装液量进行研究,并通过DNS法测定不同溶液在540 nm处的吸光度,间接计算出酶活性。结果表明,纤维素酶产生菌ZJW-11最佳培养条件为30℃、初始p H值为7、装液量60%、接种量2.5%、140 r/min振荡培养120 h。试验初步确定了纤维素酶产生菌ZJW-11的培养条件,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辣椒花药培养、游离小孢子培养及子房培养的研究概况;对影响培养的各主要因素,如供试材料基因型、培养条件、小孢子发育、胚状体或愈伤组织的发生及植株再生等进行综述;并讨论了辣椒3种单倍体培养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的方向,为开展辣椒单倍体培养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红豆杉体外培养生产紫杉醇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该文从培养基组成、培养条件、培养基中不同添加物对红豆杉细胞培养和细胞中紫杉醇产量的影响 ,以及在提高紫杉醇产量中有关酶代谢调节、细胞株系选择和培养方法的改进等方面 ,着重介绍了近几年来的研究成果 .同时在毛状根培养、冠瘿瘤组织培养、水培根培养和瘤培养等培养材料的扩展方面 ,对国内外所作的尝试性研究和新的报道进行了综述 .国内外学者围绕红豆杉体外培养方法优化、提高紫杉醇产量等问题进行了许多尝试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为利用红豆杉体外培养进行紫杉醇商业化生产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豆科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研究的状况,以及在组织培养、花药和花粉培养、胚和胚乳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细胞悬浮培养、转化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对豆科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1.
施肥对药用菊花的产量和总黄酮、绿原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江苏省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平均施肥水平,选用当地常用的猪粪、鸡粪、菜籽饼、无机肥为供试肥料,进行菊花盆栽试验,研究不同肥料对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产量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改善菊花的植物学性状,使菊花生物量显著增加;施用猪粪、鸡粪、菜籽饼等有机肥能显著提高菊花的总黄酮含量和绿原酸含量,有效改善菊花品质,其中以菜籽饼的效果最好,猪粪次之.  相似文献   

12.
亳菊叶片组织培养技术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陶兴魁  张爱民  薛建平  薛涛  卢河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671-19672,19691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物质对诱导亳菊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和不定芽分化的影响。[方法]以亳菊组培苗的叶片作为外植体,使用正接和背接2种方式接种于正交设计的培养基中,诱导叶片形成愈伤组织;再将愈伤组织接种于新配制的培养基中,对愈伤组织诱导率和芽分化率进行方差和极差分析。[结果]诱导亳菊叶片形成愈伤组织最佳的培养基组合为MS+2.0 mg/L 2,4-D+2.0 mg/L 6-BA+0.2 mg/L NAA;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成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是MS+2.0 mg/L 6-BA+0.5 mg/LNAA。[结论]为亳菊的遗传转化体系构建和诱变育种提供了高效的操作系统。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寻找菊花繁殖快、成本低、适合生产上应用的较简便的组织培养技术。试验表明,用带腋芽的茎段诱导丛生芽,经过继代培养,将试管无根苗扦插于石英砂基质上诱导生根,然后直接移植在田间圃地,是菊花比较理想的快速组培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以菊科芙蓉菊属的芙蓉菊和6种菊属植物(野生种:野菊(天堂寨)、野菊(天柱山)、毛华菊(安徽),品种:‘繁花似锦’‘寒露红’‘毛香玉’)的幼苗为试验材料,以NaCl浓度为200 mmol·L~(-1)的Hoagland营养液进行盐胁迫处理,在盐胁迫0、5、10、15 d分别取各材料的根、茎、叶,制作石蜡切片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并测量其解剖结构特征值。结果显示:芙蓉菊为等面叶而6种菊属植物均为异面叶,芙蓉菊叶肉栅栏组织较发达,且在盐胁迫下栅栏组织变疏松,细胞间隙增多;芙蓉菊相对6种菊属植物其根与茎中的维管组织更为发达,对水分的输导能力更强。芙蓉菊在盐处理15 d后仍能保持根、茎、叶解剖结构的完整,而6种菊属植物的解剖结构从盐胁迫5 d开始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细胞解体和组织损坏,且叶和根相对于茎受到的盐害影响更大。盐胁迫下,芙蓉菊叶片中的栅栏组织厚度/叶厚、茎中的皮层厚度/茎半径、根中的中柱直径/根直径随胁迫时间延长而升高,同时茎和根中具有发达的维管组织,明显区别于6种菊属植物,都是其应对盐胁迫的积极响应,推测是其具有耐盐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陈海  张秀海  吴忠义  罗昌  程曦  黄丛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3871-3872,3874
[目的]探究不同菊花品种对除草剂草丁膦的敏感性。[方法]以野生菊花‘北甘菊’和秋季切花菊‘神马’为材料,研究了菊花对除草剂草丁膦的敏感性表现。[结果]不同品种不同营养生长期的植株对草丁膦的敏感性不同,‘神马’植株平均叶片数为13叶片期时对草丁膦的敏感浓度为40 mg/L,‘甘菊’植株平均叶片数为8叶期时对草丁膦的敏感浓度为50 mg/L。[结论]为草丁膦抗性的转基因菊花的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黄河鲤Cyprinus carpio基础饲料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怀山药与怀菊花,在室外水泥池中饲养42d后,测定其生长性能及血液理化指标,研究怀山药、怀菊花对黄河鲤生长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怀菊花能显著提高黄河鲤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P〈0.05),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1.68%、5,60%;怀山药对黄河鲤的生长效果无显著影响(P〉0.05)。怀菊花组黄河鲤血液中红细胞(RBC)数量(P〈0.05)显著提高,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极显著提高,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怀山药组黄河鲤血清中球蛋白(GL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7.
不同药用白菊花栽培品种田间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随机区组田间试验设计,结合方差统计分析方法,对药用白菊花4个栽培类型的产量和主要植物学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药用白菊花4个栽培类型在植物学性状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单株头状花序的数量是构成药用白菊花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平衡施肥对菊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素用量影响菊花不同时期干物质和养分的阶段积累量,收获期氮磷钾在不同器官的分配比率不同,各处理菊花的产量差异较大,平衡施肥过程中菊花的氮肥用量为135kg/hm2。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滁菊原产地域保护区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的相关性,为滁菊原产地域保护区土壤精准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滁菊原产地域保护区108个样品,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和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分析有机质与土壤养分的相关性。[结果]滁菊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与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含量表现为0.01水平显著正相关,与速效钾含量不存在相关性。[结论]滁菊原产地域保护区土壤有机质可以作为土壤营养状况的主要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20.
亳菊生药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萌  郭庆梅  周凤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031-14033,14035
介绍了近10年来亳菊在植物形态、性状、显微特征、理化、化学成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从黄酮、绿原酸、挥发油类化合物的定量分析研究方面对文献进行了综述,为该药的鉴别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