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调控是提高棉花产量的关键性措施之一。近年来,膜下有压滴灌已在高密度棉花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棉花生长发育的水、肥等环境条件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导致了棉花综合调控手段,调控方法也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农一师十团通过4年的栽培实践,对高密度膜下有压滴灌棉花综合调控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经验。1沟灌与膜下有压滴灌条件下对棉花综合调控的不同影响1.1水分。沟灌条件下,水分主要的作用是保证棉花的正常生长。当灌水结束的一周内,棉花生长速度最快,主茎日生长量可达2~4cm,以后随土壤中水分的下降,生长速度明显变缓,直到下一次灌水后,棉花…  相似文献   

2.
刘文科 《中国棉花》2010,37(7):13-14
采用温室盆栽的方法研究了土壤镉铜污染对转Bt基因棉及其亲本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镉铜污染均显著抑制了两种棉花的生长,与非污染土壤相比,棉花的株高、地上部干重和根系干重都显著降低。两种棉花的株高、地上部干重和根系干重均随着土壤镉污染程度的提高而降低。在同一镉污染水平的土壤上,两种棉花的各指标间无显著差异。在无污染土壤上的两种棉花地上部干重无差异。而且,两种铜污染土壤上,无论是转基因棉花还是亲本,同种棉花之间地上部干重无差异。在两种镉污染土壤上,两个棉花品种之间地上部干重差异显著。亲本在铜污染100mg.kg-1和150mg.kg-1土壤上的地上部干重显著高于转Bt基因棉。同样,在根系干重上得到了相似的结果。这表明,外来Bt基因降低了棉花对铜污染土壤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3.
不同频率膜下滴灌对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设置灌水周期为4 d、7 d、10 d的不同膜下滴灌频率,监测各处理棉花不同生育阶段土壤垂直梯度的水分含量,调查不同灌溉频次下棉花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分析其对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7 d的灌溉频率在不同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变化较小,始终保持在适宜棉花生长的9.1%~21.9%,且7 d的灌溉频率下棉花产量表现最高,达到了7435.35 kg/hm~2,明显高于其他2个处理。  相似文献   

4.
棉花适宜于在中性至偏碱性土壤中生长,但在酸性土壤中,铝不仅是土壤酸度的主要来源,而且也是植物的毒害元素。即使土壤溶液中铝的浓度很低,也会抑制棉花生长。另外,铝还会抑制棉花对磷和钙的吸收。  相似文献   

5.
龚江  侯振安  谢海霞 《中国棉花》2010,37(10):15-16
经过5年的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的生长受施肥影响显著,施用化肥促进了棉花株高的生长,其干重、叶片叶绿素含量、氮的吸收和产量显著增加,表明化肥在短期内就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而有机肥连续施用5年作用不显著,说明有机肥对土壤的改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徐淮地区雨量充足,光照资源丰富,温光水资源对棉花生长较为有利,土壤系黄泛冲击平原,适宜发展棉花生产,棉花单产一直在全国处于较高的水平。近几年来抗虫棉特别是杂交抗虫棉的引进,使棉花生产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但易早衰的问题也比较突出,直接影响着棉花品质和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如何预防早衰已成为广大农技工作者和棉农迫切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苗情考察和试验比较,结合高品质杂交抗虫棉科棉1号在邳州市种植3年来的表现,初步探明了杂交抗虫棉早衰的原因,并提出其预防措施。1早衰原因1.1土壤耕层变浅。由于生产中使用旋耕犁及其它原因,土壤…  相似文献   

7.
作物需水量是在一定的生长环境条件下,在作物生长季节,所消耗于土壤、作物和大气中的水量,即作物蒸腾量。探索棉花的需水规律,对棉田基本建设和夺取棉花高产具有重要意义。常熟市位于太湖下游,属亚热带南部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5℃,降雨量  相似文献   

8.
施用土壤磷素活化剂重茬1号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结果显示,施用重茬1号(土壤磷素活化剂)对棉花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棉花的经济性状也有一定的影响,可以显著提高棉花单产。对棉花各生育时期土壤内的养分进行化验结果显示,该药剂可以有效改善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同程度的增加土壤中速效氮、磷、钾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张志忠 《中国棉花》2020,47(1):44-46
根据棉花生长环境的需求,结合玉溪烟区土壤和气候观测资料,分析玉溪烟区棉花的植棉土壤条件和生长发育期光、热、水等气候条件,探讨玉溪烟区轮作棉花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新平、元江两县烟区土壤pH略低,不建议烟棉轮作;其余各县区均符合棉花生产条件,可进行烟棉轮作。  相似文献   

10.
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是当前生物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本实验以海南三亚南繁基地为实验平台,通过比较转BT/CPTI双价基因抗虫棉花SGK321和非转基因棉花石远321根际土壤微生物动态变化,初步研究了转基因棉花SGK321对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通过常规培养计数、分子鉴定等手段监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经过近两年的跟踪研究,发现两次生长周期内,转基因棉花SGK321和非转基因棉花石远321根际土壤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的动态变化趋势大致相同,群落数量和种属组成都没有明显差异。此外,南繁大田种植环境条件下,除棉铃虫数量差异明显外,其余各种棉田虫害数量差异不明显。据此,我们初步推断南繁条件下转基因棉花SGK321的种植对土壤微生物及棉田虫害影响不显著。本研究可为在我国南繁基地开展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磷用量诱导棉花缺锌及外源菌根菌对缺锌的纠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锌是石灰性土壤上常见的棉花微量元素失调症。在我国北方大面积的石灰性土壤上,磷和锌的有效性均较低,施用磷肥是棉花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措施。然而,国内外均有不少报道,在石灰性土壤上,高磷施用量常导致棉花生理性缺锌而影响生长。由于施入石灰性土壤中的锌有效性较低,一次  相似文献   

12.
在沙壤土和粘质土壤棉田,研究了两种移栽方式、地膜覆盖的不同处理对棉花无土育苗移栽成活率及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粘质土壤移栽苗成活率较低,缓苗期长;地膜覆盖能显著提高移栽苗成活率,缩短缓苗期。裸地移栽时,沙壤土更有利棉苗株高生长,覆膜条件下粘质土较有利。  相似文献   

13.
研究城市发酵污泥在棉花上的最佳施用方式及其增产机理,降低棉花生产成本。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土壤中不加污泥为对照(CK),探讨污泥与土壤混合(A)、污泥覆盖土壤表面(B)、混合+覆盖(C)3种施用方式对棉苗及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的施用显著促进棉花苗的生长,棉花出苗率、健苗率、株高、叶面积、叶片数比CK极显著增加;对棉花苗根有诱导和促进生长作用,根长、根数量、根粗、根体积施用污泥的处理显著高于对照,A、B和C处理的总根量比CK分别增加20.0%、15.7%、18.4%。  相似文献   

14.
蕾期是棉花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两旺时期,要求棉株稳健生长。而棉花蕾期气温高,又正是“梅雨”季节,土壤湿润,加上氮肥施用过多,易造成棉花植株疯长。防止棉花疯长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点。1稳施蕾肥为确保棉花盛蕾初花期生长稳健,每公顷用优质农家肥45万~50万吨...  相似文献   

15.
保水剂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尹会兰 《中国棉花》2001,28(6):41-41
自 1 990年至今 ,在棉花栽培试验中 ,对多个棉花品种反复进行了保水剂应用效果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试验结果证明保水剂预处理棉种 ,只要施用浓度适当 ,在干旱半干旱条件下对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以及产量等都有促进作用。其原因是保水剂改善了根系周围的水分环境 ,促进了棉花的生长发育 ,从而提高了产量。1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用保水剂预处理棉种 ,不管在任何质地的土壤中 ,土壤含水量只要在棉种萌发最低含水量之间( 7.44%~ 1 3.5% )都促进棉种萌发 ,处理比对照早出苗 2~ 3天 ,在其范围内土壤含水量越低效果越明显 ,当土壤含水量在棉种萌…  相似文献   

16.
"银科牌"棉花专用配方肥系江西省棉花研究所肥料专家根据棉花生长需肥规律、江西棉区及周边棉区土壤养分状况,经过近10年在马肝土、沙壤土、红壤土上试验,经100余个不同配方试验筛选出来的棉花专用配方肥.该肥总养分含量高(N、P、K总含量≥51%),养分搭配合理,养分全(含有棉花正常生长必需而土壤中尚缺乏的中微量元素),现将大田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新疆南疆棉花“滴水出苗”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提高整地质量、做好土壤封闭、整地速度与播种速度相适配、规范播种作业质量、播种后及时铺管滴水、确保滴灌压力均匀一致、适量滴水等方面提出了技术建议,旨在推动棉花“滴水出苗”技术在南疆的推广应用,缓解新疆南疆耕作区春季用水紧张。  相似文献   

18.
不同滴灌年限棉田土壤盐分分布及对棉花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龚江  谢海霞  陶睿  李永刚 《中国棉花》2012,39(11):16-18
 对新疆石河子147团不同滴灌年限棉田土壤盐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滴灌年限的延长,对土壤盐分淋洗作用减弱,滴灌1年处理对土壤盐分淋洗作用明显,尤其是对上层0~40 cm土壤盐分的作用更大。滴灌条件下,盐分对棉花出苗影响较大,盐分较高的滴灌1年处理出苗率仅为76.1%,度过苗期以后,棉花生长受盐分胁迫影响较小,最终株高相对较低,收获时单株铃数、铃重也相对较高,产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密度低所致。  相似文献   

19.
Пе.  Г 朱云香 《江西棉花》1991,(2):F003-F003
众所周知,打顶可加速棉花成熟。由于机械打顶的质量并非总是可靠,常常不得不进行两次,从而提高成本,因此,许多农场至今仍广泛采用手工打顶。目前人们正在研究利用生长调节剂抑制棉花的生长。这些制剂分布于整个植株,并主要积累在生长迅速的棉枝中。所有棉枝似乎都是制剂作用的对象。皮克斯(Мепикватхлорид)是化学打顶的有效制剂之一。我们研究了皮克斯对棉花营养器官、结铃组织、棉花成熟速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中亚植物病理学科研所的试验田进行了田间试验,土壤是熟化的典型黑钙土,采用该地区通用的农业技术,种植中纤维品种塔什干1号和AH—巴雅乌特2号,于第13~14果枝期每公顷施100克浓度为5%的皮克斯。  相似文献   

20.
棉花是比较耐盐碱的作物,在轻盐碱地上尚能生长,但在中度盐碱地上则生长不良,表现出苗难、保苗难、早发难。从1986年开始,我们在耕层土壤含盐量为0.813~1.14%的重盐碱地上进行了棉花栽培试验,连续五年均获得较好的收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