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采用平均体重为 65± 1.85 kg的瘘管猪 6头,研究酪蛋白日粮和无氮日粮对猪回肠内源氨基酸排出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酪蛋白组中,除 Met、 Phe、 Pro外,几乎所有的内源氨基酸排出量均高于无氮日粮组。其中, His、 Ile、 Lys、 Thr、 Val、 Asp、 Glu、 Gly、 Ser差异显著 (P< 0.05)。酪蛋白组的内源氮排出量、内源总必需氨基酸、总非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的排出量均显著高于无氮日粮组 (P< 0.05),提高的百分比分别为 94.1%、 73.0%、 76.4%和 74.8%。由本次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无氮日粮法低估了猪的回肠内源氨基酸损失,而在无氮日粮中添加肽类物质(本试验中添加量为 5%)对内源氨基酸的排出有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2.
无氮日粮和酷蛋白对猪回肠内源氨基酸排出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平均体重为65±1.85kg的瘘管猪6头,研究酪蛋白日粮和无氮日粮对猪回肠内源氨基酸排出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酪蛋白组中,除Met、Phe、Pro外,几乎所有的内源氨基酸排出量均高于无氮日粮组。其中,His、Ile、Lys、Thr、Val、Asp、Glu、Gly、Ser差异显著(P<0.05)。酪蛋白组的内源氮排出量、内源总必需氨基酸、总非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的排出量均显著高于无氮日粮组(P<0.05),提高的百分比分别为941%、730%、764%和748%。由本次试验结果可以得出,无氮日粮法低估了猪的回肠内源氨基酸损失,而在无氮日粮中添加肽类物质(本试验中添加量为5%)对内源氨基酸的排出有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3.
酪蛋白和无氮日粮对猪回肠内源氨基酸排出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平均体重为65±1.85kg的瘘管猪6头,研究酪蛋白日粮、无氮日粮中添加三氧化二铬(PF-Cr)或酸不溶灰分(PF-AIA)对猪回肠内源氨基酸排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酪蛋白组中,除Met、Phe、Pro外,几乎所有的内源氨基酸排出量均高于PF组;PF-Cr组和PF-AIA组之间内源氨基酸排出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无氮日粮法低估了回肠内源氨基酸排出量,而日粮中添加肽类物质对内源氨基酸的排出有刺激作用;用酸不溶灰分代替三氧化二铬研究回肠内源氨基酸的排泄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4.
选用40日龄平均体重(2500±50)g商品代AA肉公鸡120只,随机分为无氮日粮组和酶解酪蛋白组,分别饲喂无氮日粮和含酶解酪蛋白的日粮,36h后取回肠末端食糜,测定回肠末端内源氨基酸流量。结果表明:酶解酪蛋白超滤法测定的17种氨基酸的回肠末端内源流量,都高于无氮日粮法的测值,其中12种氨基酸(除甘氨酸、半胱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和组氨酸)的差异显著(P<0.05);17种氨基酸总的内源流量,超滤法比无氮日粮法高22.7%(P<0.05)。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无氮饲粮对14日龄和35日龄肉鸡盲肠微生物菌群结构及内源氨基酸基础损失量的影响。分别选用10日龄和31日龄罗斯(Ross)308雄性肉鸡,随机分为2个组:常规饲粮组和无氮饲粮组,每组5个重复,其中10日龄时每个重复12只鸡,31日龄时每个重复6只鸡,试验期均为4 d。结果表明:肉鸡14日龄和35日龄时,收粪法所得大多数氨基酸内源基础损失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回肠食糜法(P<0.05或P<0.01)。相对常规饲粮,无氮饲粮改变了14日龄和35日龄肉鸡盲肠微生物16S rDNA V3高变区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图谱的优势条带,其中14日龄和35日龄发生变化的优势条带灰度值占其整个优势条带总灰度值的比例分别为72%、39%。与常规饲粮相比,无氮饲粮对14日龄肉鸡盲肠食糜重、氨态氮浓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极显著降低了盲肠食糜中丁酸浓度(P<0.01),显著降低了异丁酸和戊酸浓度(P<0.05),极显著增加了丙酸浓度(P<0.01)。无氮饲粮组35日龄肉鸡盲肠食糜重极显著高于常规饲粮组(P<0.01),盲肠食糜氨态氮、乙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浓度则极显著降低(P<0.01)。综上所述,采用无氮饲粮测定内源氨基酸基础损失量时,收粪法所得大多数氨基酸内源基础损失量显著高于回肠食糜法。饲喂无氮饲粮4 d后,肉鸡盲肠食糜原有微生物优势菌群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6.
大米加工副产品大米粉长期以来被添加到米糠中利用,显著降低了其利用率.本试验用三头施以回直肠吻合术猪,采用单因子设计,以大米粉为半纯合日粮,无氮日粮由醋酸纤维素提供粗纤维来测定内源值,测定了大米粉的猪回肠末端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大米粉的回肠末端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的平均值为76.20%,真消化率的平均值为85.86%.这些数据可为我国氨基酸消化率数据库提供参考,并且可作为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配制日粮时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小麦戊聚糖对肉仔鸡内源氮及氨基酸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采用酶解酪蛋白和超滤的方法研究小麦麸皮水提取戊聚糖(WEP)和碱提取戊聚糖A(EP)对肉仔鸡内源氮及氨基酸分泌的影响。60只35日龄肉仔鸡随机分成3组,对应3种日粮处理,分别是纯合日粮对照组,纯合日粮添加4%WEP或4%AEP试验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纯合日粮相比,添加W EP和AEP肉仔鸡内源氮的分泌量分别增加8%和13%P(>0.05),同时,显著增加了肉仔鸡内源氨基酸的分泌(P<0.05),其中AEP对促进内源氮和氨基酸分泌的作用更大。添加AEP比添加WEP肉仔鸡内源氨基酸分泌量提高26%(P>0.05),是对照组纯合日粮分泌量的3.42倍(P<0.05),添加W EP的氨基酸分泌量是对照组的2.71倍(P<0.05)。说明小麦戊聚糖能够作用于肉仔鸡肠壁从而增加其内源氮和氨基酸分泌。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日粮添加不同种类合成氨基酸对培育品种鲁莱猪生长猪氮平衡及氨基酸消化率的影响。采用4×4拉丁方设计,选用平均体重为(35.00±1.05)kg的健康鲁莱阉公猪4头,回肠末端手术安装简单T型瘘管。对照组饲喂高蛋白质水平(粗蛋白为16.50%,可消化赖氨酸为0.78%)日粮,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赖氨酸+苏氨酸和赖氨酸+蛋氨酸的低蛋白质水平(粗蛋白为13.50%,可消化赖氨酸为0.78%)日粮。结果表明:低蛋白添加3种合成氨基酸组粪氮排出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尿氮排出量显著低于高蛋白组(P0.05),与其他低蛋白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氮表观消化率、氮沉积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低蛋白日粮添加3种合成氨基酸组总氨基酸消化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采用低蛋白(粗蛋白为13.50%)并同时添加适量合成氨基酸日粮饲喂鲁莱猪,可以显著降低粪氮和尿氮的排出,对氮利用率和回肠末端总氨基酸消化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泰和鸡内源氨基酸排泄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别选用4只去盲肠泰和公鸡 ,以无氮日粮法和绝食法测定了泰和鸡的内源氨基酸排泄量。结果表明 :除赖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外 ,无氮日粮法其它氨基酸测值极显著(P<0.01)或显著地(P<0.05)高于绝食法 ,无氮日粮法氨基酸总量极显著高于绝食法(P<0.01)。综合前人及本试验结果 ,建议采用无氮日粮法测定鸡内源氨基酸排泄量  相似文献   

10.
无氮日粮纤维水平对猪内源氨基酸测值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醋酸纤维素为纤维源配制成粗纤维水平分别为2.0%、5.0%、8.0%的3种无氮日粮,采用3头回—直肠吻合猪,分3期试验,通过3×3拉丁方设计研究在等进食量(750g/d)条件下日粮的纤维水平对回—直肠吻合猪消化道内源氨基酸测值的影响。结果表明:除缬氨酸、异亮氨酸和胱氨酸外,无氮日粮的粗纤维水平对回肠末端食糜干物质中其他内源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而对回肠末端内源氨基酸的总排泄量影响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相关分析表明,粗纤维水平与各种内源氨基酸的排泄总量之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强相关关系,随无氮日粮中粗纤维水平的升高,各种内源氨基酸排泄量呈直线增加。  相似文献   

11.
大米加工副产品大米粉长期以来被添加到米糠中利用,显著降低了其利用率。本试验用三头施以回直肠吻合术猪,采用单因子设计,以大米粉为半纯合日粮,无氮日粮由醋酸纤维素提供粗纤维来测定内源值,测定了大米粉的猪回肠末端氨基酸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大米粉的回肠末端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的平均值为76.20%,真消化率的平均值为85.86%。这些数据可为我国氨基酸消化率数据库提供参考,并且可作为以可消化氨基酸为基础配制日粮时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发酵豆粕对鲁烟白猪回肠养分消化率及氮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通过筛选得出乳酸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酵母菌的最佳发酵组合,并通过代谢试验获得发酵豆粕对鲁烟白猪回肠消化率及氮平衡的影响。首先通过L16(43)正交设计试验发酵豆粕,从中筛选出最优组合及其最佳比例。选择体重(40±1.25)kg安装回肠末端简单T型瘘管的健康鲁烟白阉公猪5头,分别饲喂普通日粮(Ⅰ)、3%发酵豆粕日粮(Ⅱ)、0.5%乳酸普通日粮(Ⅲ)、0.2%蛋白酶普通日粮(Ⅳ)、0.5%乳酸+0.2%蛋白酶的普通日粮(Ⅴ),采用5×5拉丁方试验设计,比较各组养分消化率、氨基酸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和氮平衡。结果表明,第Ⅱ组的粗蛋白质消化率、粗脂肪消化率最高,显著高于Ⅰ、Ⅲ、Ⅳ、Ⅴ组(P0.05)。总氨基酸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第Ⅱ组显著高于第Ⅰ、Ⅲ、Ⅳ、Ⅴ组(P0.05)。第Ⅱ组的总氮排出量最低,与Ⅰ、Ⅲ、Ⅳ、Ⅴ组相比分别降低了19.26%、30.88%、38.27%、33.42%(P0.05,P0.01)。氮沉积、氮的生物学价值、氮的沉积率第Ⅱ组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说明在鲁烟白生长猪日粮中添加发酵豆粕能显著提高养分消化率,但在日粮中添加发酵产物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选用8头平均体重为(35.5±1.5)kg去势公猪(约克夏×长白×北京黑),分别在回肠末端安装简单T型瘘管,待恢复10d后,挑选其中恢复良好的5头猪,根据5×5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5种以玉米淀粉为基础配制成的半纯合日粮。其中4种玉米淀粉—豆粕型日粮分别包括39.0%,37.1%,35.1%和31.2%的豆粕及0,5%,10%和20%的鲁梅克斯K-1草粉。第5种日粮为酪蛋白日粮,用于测定内源氨基酸的排出量。分别采用差减法和回归法比较测定了鲁梅克斯K-1草粉氨基酸回肠真消化率。结果表明,随着日粮中鲁梅克斯K-1草粉含量的增加,除组氨酸、缬氨酸和丙氨酸外,其它氨基酸及粗蛋白质的回肠真消化率均显著降低(P<0.05)。当利用差减法测定鲁梅克斯K-1草粉的氨基酸消化率时,其可靠性随着鲁梅克斯K-1草粉在日粮中比例的提高而提高,当鲁梅克斯K-1草粉在日粮中的含量较高时(20%的鲁梅克斯K-1草粉),利用差减法和回归法测得鲁梅克斯K-1草粉粗蛋白质或氨基酸的回肠真消化率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类型和不同种类的指示剂对生长猪氨基酸表观回肠消化率(AID)和标准回肠消化率(SID)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将24头初始体重(31.2±1.8)kg、杜×长×大健康去势T型瘘管公猪分为3组,每组8头猪,3组分别饲喂无氮日粮、半纯合日粮和玉米-豆粕型日粮。每种日粮中均同时添加5 g/kg酸不溶灰分(AIA)、三氧化二铬(Cr_2O_3)和二氧化钛(TiO_2)。预试期5 d,食糜收集期2 d。结果表明:指示剂种类显著影响生长猪内源氨基酸损失,以AIA和TiO_2作指示剂时生长猪的内源氨基酸损失高于Cr_2O_3(P<0.05);半纯合日粮粗蛋白质以及氨基酸AID和SID均高于玉米-豆粕型日粮(P<0.05);指示剂种类仅对饲喂半纯合日粮的生长猪的谷氨酸、脯氨酸和酪氨酸的AID或SID有显著影响。综上,不同日粮类型显著影响生长猪氨基酸回肠消化率,指示剂种类显著影响生长猪内源氨基酸损失的评定,但对生长猪大多数氨基酸的AID和SID评定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文章旨在探讨添加精氨酸和谷氨酰胺及其相互作用对肉兔生长性能、胴体化学成分、氮和能量体平衡的影响。试验选择1200只肉兔,从25~55d进行2个连续的育肥期试验,研究其生长性能、胴体成分及代谢相关指标。试验基础日粮氮含量为29.8g/kg、中性洗涤纤维为315g/kg,日粮氨基酸含量满足生长兔的营养需要。另外试验设计3个处理组,处理1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g/kg精氨酸,处理2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g/kg谷氨酰胺,处理3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g/kg精氨酸+5g/kg谷氨酰胺。整个试验期间肉兔未发生肠道疾病,饲喂谷氨酰胺日粮的肉兔试验期间死亡率最低(P<0.05),但在整个育肥期间添加精氨酸和谷氨酰胺对死亡率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添加精氨酸使总氮和可消化氮的摄入量分别提高了10%和8%(P<0.05),但不影响氮和能量的沉积(P>0.05),可消化氮和可消化能量的沉积率分别降低了8%和7%(P<0.05),导致尿氮排泄量和能量损失显著提高(P<0.05)。因此,在断奶后肉兔日粮添加0.5%的谷氨酰胺可降低肥育期死亡率,添加0.5%精氨酸降低了氮和能量沉积效率,谷氨酰胺和精氨酸对肉兔生长及代谢无显著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准确评估内源氨基酸损失是建立家禽标准回肠可消化氨基酸或回肠真可消化氨基酸模式的基础。在现有方法中,无氮饲粮法(NFD)测定家禽基础内源氨基酸损失的一致性或可重复性最高。先前很多研究所采用的无氮饲粮配方不同,为减小结果变异,无氮饲粮的配制需要建立统一标准。此外,家禽内源氨基酸损失测定还需考虑品种和日龄等因素以及饲粮特异性内源氨基酸损失。本文讨论了家禽内源氨基酸损失测定的可重复性问题,并推荐了标准无氮饲粮配方。  相似文献   

17.
3种内源氨基酸测定方法的准确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无氮口粮法(PF法)、回归法(REG法)、高精氨酸法(HA法)测定生长猪回肠内源氨基酸流量,并以3种方法测定的内源氨基酸值对氨基酸回肠表观消化率(AID)进行校正,通过校正后消化率值随日粮蛋白质水平变化的平稳性来判断内源氨基酸测定值的准确性.选用体质量28 kg的阉公猪6头,回肠末端安装简单"T"形瘘管.饲喂6种试验H粮.日粮粗蛋白水平分别为0、5%、10%、15%、20%和25%.采用6×6拉丁方试验设计.每期持续时间8 d.其中前5 d为H粮适应期,第6天连续采集食糜24 h,以测定AID和采用PF法测定的内源氨基酸值计算回肠标准消化率(STID).第8天每头猪日喂1次高精氨酸饲粮,然后连续24 h采集回肠食糜,以便用HA法测定内源氨基酸值并计算回肠真消化率(RID).试验结果表明,采用REG法测定的内源氨基酸流量,除廿氨酸、脯氨酸外,都比PF法的测定的值低(P<0.1);PF法与HA法比较,在10%~25%日粮蛋白质浓度范围内,低估了内源氨基酸的损失(P<0.01).除苯丙氨酸、缬氨酸外,必需氨基酸AID随蛋白质水平增加呈二次性提高(P<0.05).必需氨基酸STID随饲粮蛋白质水平的增加呈线性和二次性降低(P<0.05).而RID在20%的饲粮粗蛋白水平内呈恒定平稳状态,完全不依赖于饲粮蛋白质水平(P>0.05).本试验可得出以下结论:REG法和PF法低估了饲粮内源氨基酸损失,HA法是估计内源氨基酸损失的较准确方法.  相似文献   

18.
选取240只1日龄肉鹑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肉鹑。其中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第2~4组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5%、1.0%2、.0%的甘露寡糖(MOS)。进行为期50日龄的饲养,分别于35日龄和50日龄采样。试验结果表明,1.0%和2.0%MOS可显著增加35日龄肉鹑小肠长度和十二指肠长度(P<0.05)。1.0%和2.0%MOS组35日龄肉鹑空肠长度和回肠长度显著长于对照组和0.5%MOS组(P<0.05)。各处理组35 d肉鹑空回比均高于对照组,但未达到统计学差异水平(P>0.05)。日粮中添加MOS对50日龄肉鹑肠长度的影响无明显规律,各处理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日粮添加0.5%、1.0%2、.0%MOS可显著降低35日龄和50日龄肉鹑回肠内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随着日粮MOS添加量的增加,回肠内大肠杆菌数量逐渐下降,且1.0%和2.0%MOS添加组回肠内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0.5%MOS添加组(P<0.05)。日粮添加0.5%、1.0%、2.0%MOS可显著提高35日龄和50日龄肉鹑回肠内乳酸杆菌的数量(P<0.05),随着日粮MOS添加量的增加,回肠内乳酸杆菌数量逐渐升高,且2.0%MOS添加组35日龄肉鹑回肠内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0.5%MOS添加组(P<0.05)。  相似文献   

19.
日粮中氮的存在形式(游离肽或完整蛋白)可能会影响猪回肠末端中内源性氨基酸的含量,人们认为日粮中蛋白水解后可增加内源性氨基酸。本研究旨在对比日粮中同一蛋白源消化所得的游离肽对回肠内源氮流量和回肠内源性氨基酸流量(ENFL,EAAFL)的影响。选用六头装有后瓣膜T性盲肠套管(PVTC)的猪(平均体重34千克)。半纯合日粮含有同样的15N标记的酪蛋白(C)或水解酪蛋白(HC),每六天饲喂一次标记过的日粮,其余五天饲喂相应无标记日粮。采食后4至10小时收集食糜。利用日粮中标记物TiO 2,以及C和HC中稀释后的同位素含量来计算EAAFL和ENFL值。HC组和C组回肠EAAFL和ENFL(在饲喂HC和C日粮时干物质摄入的平均流量分别是1828和1912μg/g,n=5)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离心和超滤后的HC食糜可作为标记性再循环回到肠道的内源性蛋白的指示物。经过对示踪剂的回收,约有20%的回肠内源性蛋白(日粮HC,超滤后食糜)是15N标记的。与完整的酪蛋白相比,酪蛋白水解物应用对回肠内源蛋白流量没有影响。没有直接证据证明酪蛋白水解物日粮会增加回肠内源性蛋白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通过采用T型瘘管法,研究精油对生长猪蛋白质和氨基酸等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用6头(杜×长×大)去势公猪([28.6±1.3)kg],采用3×3双拉丁方试验设计,分别饲喂正对照日粮: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抗生素;负对照日粮:无抗基础日粮;精油组日粮:负对照+0.01%精油。每个试验期为7 d,前5 d为适应期,后2 d为食糜收集期。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精油可提高(P<0.05)蛋白质、能量、精氨酸、赖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蛋氨酸、丙氨酸、总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的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并有提高干物质、苏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和酪氨酸表观消化率的趋势(P<0.10)。在日粮中添加0.01%的精油可提高生长猪蛋白质、能量、总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的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并有提高干物质表观消化率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