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青卵冷藏抑制有效期限的试验青州桑蚕育种场房德文,刘爱梅,曹丰美,于瑞生转青卵的冷藏抑制是在非正常情况下采取的一种特殊的技术处理。在生产实践中常常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对转青卵进行冷藏抑制,以延缓收蚁日期,调节桑种平衡,调剂蚕种余缺。对于转青卵的冷藏抑制...  相似文献   

2.
<正> 原种框制改散卵是蚕种生产上一大改革。为了完善改变后的有关技术处理,我们在1992年秋天对散卵原种催青卵的运输、转青卵及浸酸蚕种的冷藏等问题进行了有关探讨。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设区:(1)散卵原种催青卵运种时不同包装工具的比较。(2)散卵原种转青卵冷藏对孵化率和蚁蚕体质的影响。(3)浸酸蚕种不同冷藏期限的比较。2.处理方法:(1)运种时不同包装用具的比较:设铅皮箱、纸箱和框架三种装种容器。每个包装  相似文献   

3.
家蚕转青卵冷藏抑制胚胎发育在生产上具有实用价值。为了探讨转青卵适宜的冷藏抑制处理时间,以家蚕品种“湘晖”为材料开展试验。试验于2022年、2023年分2个批次完成,设置5个不同冷藏抑制天数的试验组及对照组(不抑制),蚕卵孵化后调查一日孵化率,并对一日孵化率进行平方根反正弦转换得到的新转换值做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对照组蚕卵的一日孵化率最高,而5个冷藏抑制组随着冷藏抑制时间的增加,一日孵化率呈逐渐下降趋势;2个批次的一日孵化率转换值均值有极显著差异(α=0.05,P<0.01);进一步做两两比较,2022年(第1批次)的一日孵化率转换值对照组与4个抑制组(冷藏抑制2~8 d)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2023年(第2批次)的对照组与5个抑制组间的差异极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以上结果提示,“湘晖”2个批次试验蚕卵不同冷藏抑制时间处理组的一日孵化率均值不全对应相同,推测可能还存在其他因素与冷藏抑制因素一起共同影响了“湘晖”转青卵的一日孵化率。从生产效益考虑,建议家蚕品种“湘晖”非必要则不将转青卵做冷藏抑制处理,如若一定要进行转青卵的冷藏抑制,处理时间应控...  相似文献   

4.
家蚕品种57限·芙蓉、782·湘晖的蚕卵出库催青,当蚕卵进入转青期,对转青卵冷藏抑制,二个杂交原种的冷藏抑制有效期限有差别,浸酸前滞育卵冷藏经过时间137天时,57限·芙蓉转青卵冷藏抑制10天,其孵化率保持在94%以上,782·湘晖转青卵冷藏抑制20天,其孵化率保持在91%以上。滞育卵冷藏时间的长短对其转青卵冷藏抑制的耐受力也有影响,滞育卵冷藏时间延长,其转青卵对冷藏抑制的耐受力就会减弱。  相似文献   

5.
以一代杂交种“781×7532”(正反交)为试验材料,即时浸酸后催青,转青卵设不冷藏区(对照组)、冷藏1 d、3 d、5 d、7 d、9 d、11 d、13 d、15 d、17 d、19 d、21 d、23 d、25 d和27 d等14个处理,调查孵化率、催青死卵率和蚁蚕饥饿死亡率。结果表明,即时浸酸后转青卵冷藏时间越长孵化率越低、催青死卵率越高、蚁蚕饥饿死亡率越高。经比较分析,冷藏15 d以内对蚕卵孵化、蚁蚕健康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叶育平 《广西蚕业》2003,40(1):22-22
转青卵冷藏是在非正常情况下采取的一种特殊的技术处理。生产中常常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尤其是春季晚霜频发蚕区或遇倒春寒,催青中的蚕种发育已过缩短期而桑芽又遭受晚霜严重危害,需要对转青卵进行冷藏,以推迟收蚁日期,调节桑叶与蚕种间的平衡。早期的研究认为:转青卵冷藏(5℃)以3~5天为宜,最长不超过7天。本试验对转青卵冷藏的安全期限进行了初步调查,以探讨转青卵经一定日数冷藏后的生产应用价值。1 供试品种:“两广一号”,由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提供。2 试验分区:平附蚕种按常规催青技术操作,待蚕种转青后,按下列分区进行冷藏抑制。①冷藏0日(对照区)、②冷藏9日区、③冷藏11日区、④冷藏15日区、⑤冷藏20日区、⑥冷藏25日区、⑦冷藏34日区、冷藏43日区共8个区。对照区转青后在25℃中黑暗保护两天,第三天5时开灯感光,上午7时用棉纸吸引法收蚁。其余各区均冷藏于4℃中,但冷藏前逐级降温,从  相似文献   

7.
家蚕转青卵冷藏期限的探讨屠振力,周韵琴(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在实际生产中,往往会遇到诸如蚕体中毒,发育不良及气候突变等原因而需要补发蚕种或延迟收蚁。一般采用对转青卵进行一定时间的冷藏抑制。以前研究认为:转青卵冷藏(5℃)以3~5d,最长不超过7d为宜...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地对3品种的桑蚕转青卵经不冷藏、冷藏3d、6d、9d、11d、13d、17d、20d8种处理进行了蚕卵磷脂的提取和定量及一日孵化率调查,结果表明:3品种蚕卵的一日孵化率经3d、6d冷藏后有一定提高,冷藏13d后一日孵化率仍达92.33%,符合国家行业标准;3品种转青卵膦脂含量冷藏区较不冷藏区有不同程度下降,3d冷藏区3品种下降的幅度在23.34%-14.41%之间,各冷藏区之间无明显差异;转青卵磷脂含量一日孵化率不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邵国庆 《广西蚕业》1994,31(2):37-40
在蚕种发售时,往往遇到因某种原因使领回去的蚕种或刚开始饲养的蚕儿遭受损失而要求补发蚕种,这种情况一般在每期蚕种发放后一星期内陆续遇到.因此,如果转青后的蚕种,可冷藏一星期而不影响质量,则在生产上是很有实用价值的.而目前的资料报导,转青卵冷藏抑制的时间不能超过3天。为了摸清冷藏时间对孵化率及蚁体强健度的影响,本人进行了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生产上,常常会碰到蚕种发种后,还需要补种的情况,为此催青时都要备一定数量的预备种,在发种前把多余的蚕种冷藏。以前,在蚕种全部转青且卵色均匀一致时冷藏.时间掌握在7d以内,超过时间把多余的蚕烧毁,这样既浪费了蚕种,又使有些养蚕户补不到蚕种。2008年我区4月29日发种,到5月12日冰箱内还剩几十张蚕种,这些蚕种饲养情况怎么样,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取了少量的转青蚕卵(即1078粒),在催青室作养蚕试验调查。  相似文献   

11.
杂交原种黑种延期冷藏试验结果表明:黑种冷藏达到130日以,不需经过浸酸,可直接进行卵面消毒催青,且冷藏期可相应推迟30-40天。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省春制越年种经冷藏和中间感温后,常有些批次的蚕种发生不同程度的冷藏死卵,严重时冷藏死卵率达8%~10%,给蚕种场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经过几年的调查分析,作者就越年种产生冷藏死卵的原因谈点体会,供同仁参考。1 越年种发生冷藏死卵的原因1.1 连纸上浆质量差是导致越年种发生冷藏死卵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在浴消中观察到,凡浴消脱粒洗落困难的批次,均会产生冷藏死卵,且发生比例与脱粒的难易程度呈正相关。脱粒困难的批次,虽然勉强能将蚕卵洗落下来(实际上当时就有少量蚕卵因擦破卵壳而死),经过盐水比重、…  相似文献   

13.
在蚕桑生产上蚕种催青后如遇天气突然变冷,桑树生长缓慢,桑叶不能达到收蚁后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或其它因素变化,往往要对已催青的蚕卵进行抑制,推迟收蚁,为此,笔者对蚕种转青卵进行冷藏抑制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冯家新 《蚕桑通报》1993,24(3):36-38
做好蚕种保护冷藏工作,是提高蚕种质量的重要措施,有关单位做了大量科学试验,并通过生产实践,使蚕种保护冷藏浸酸技术有所发展和革新.现将主要内容概括如下,以供参考.一、明确各种温度对滞育卵的作用桑蚕以卵期滞育.各种温度对滞育卵的作用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15.
蚕品种白玉×秋丰的转青蚕卵经冷藏13 d后收蚁饲养,实用孵化率春蚕仍达95.3%、晚秋蚕仍达97.1%;春蚕的盒种产茧量为44.9 kg,比对照区(47.1 kg)低4.7%;晚秋蚕为45.5 kg,比对照区(47.3 kg)低3.8%.春蚕的结茧率为97.7%,比对照区(98.2%)低0.5个百分点;晚秋蚕为98.1%比对照区(98.4%)低0.3个百分点.春蚕的蚕期发病率为0.39%,比对照区(0.19%)高0.2个百分点;晚秋蚕为0.21%,比对照区(0.10%)高0.11个百分点.白玉×秋丰的转青蚕卵经冷藏13 d后饲养的各项成绩稍差于对照区,在生产中一般不提倡用冷藏抑制后的转青蚕卵饲养,可用于因特殊原因需要少量补购蚕种饲养,但转青蚕卵冷藏时以不超过10 d为宜.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我省所生产的蚕种80%来自农村原蚕点,由于原蚕点生产条件、技术条件、管理水平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时有蚕种分段不清,卵龄开差大,脱落卵多、不良卵多,杀蛾时间不规范、产卵室温度高,运输途中遇闷热遭雨淋等情况发生,造成冷藏浸酸蚕种孵化率下降.笔者通过近几年的冷藏浸酸实际工作实践,认为要提高冷藏浸酸蚕种的孵化率,在冷藏浸酸工作中要注意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淡色卵发生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色卵发生的原因分析山东农业大学刘庆信,徐建涛,徐新永山东省青州蚕种场于水生,张焕霓,吴景明1993年中秋季,在山东省青州蚕种场,冷藏浸酸后的蚕种中发现一种呈淡褐色的卵,这种卵不同于生种,比重与正常卵相差不大,能够正常孵化,由于它的卵色比正常卵色淡,...  相似文献   

18.
蚕品种白玉×秋丰的转青蚕卵经冷藏13dN收蚁饲养,实用孵化率春蚕仍达95.3%、晚秋蚕仍达97.1%;春蚕的盒种产茧量为44.9kg,比对照区(47.1kg)低4.7%;晚秋蚕为45.5kg,比对照区(47.3kg)低3.8%。春蚕的结茧率为97.7%,比对照区(98.2%)低0.5个百分点;晚秋蚕为98.1%比对照区(98.4%)低0.3个百分点。春蚕的蚕期发病率为0.39%,比对照区(0.19%)高0.2个百分点;晚秋蚕为0.21%,比对照区(0.10%)高0.11个百分点。白玉×秋丰的转青蚕卵经冷藏13d后饲养的各项成绩稍差于对照区,在生产中一般不提倡用冷藏抑制后的转青蚕卵饲养.可用于因特殊原因需要少量补购蚕种饲养.但转青蚕卵冷藏时以不超过10d为宜。  相似文献   

19.
冷藏浸酸种再冷藏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冷藏浸酸种浸酸后再冷藏处理,目前生产中规定,最长不超出7天,为研究再冷藏7天以上对蚕种的影响,经两年试验发现,中间温度保持6小时以上,再冷藏7~25天,蚕种实用孵化率一般都在97%以上,死卵率最高不到1%。并据蚁蚕饥饿死亡调查结果分析,冷藏后对幼虫的饲养成绩不会有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蚕种入库工作是蚕种场与蚕种冷库互相配合提高蚕种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为提高蚕种孵化率打下基础。本人认为做好冷藏浸酸种入库工作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冷藏蚕种的数量安排冷库应在蚕种入库前向有关方面了解秋用种计划,再了解各场送本库的各批蚕种预计制种张数,以合理安排各批蚕种的入库工作计划。入库胚子过嫩,冷藏时间延长,会增加死卵;入库胚子过老,冷藏时间偏短,则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