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岸堤水库汇水区林业生态修复工程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水源地水土流失和水资源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针对临沂市岸堤水库汇水区存在的生态问题,在对现有森林植被状况、林业生态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流域生态修复、森林健康经营、生态型林果生产经营等先进营造林技术,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工程造林、重点示范区建设等一系列措施,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林业生态修复设计,并探讨了水库汇水区林业生态修复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根据大凌河综合治理相关调查资料,从管理服务、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3个方面构造生态治理后评价体系,然后利用模糊数学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建立生态治理后评价模型,科学评价了大凌河生态整治状况。结果表明:生态治理模糊综合评分为0.896,达到第一等"优"评价等级;建设实施的生态治理工程明显改善了大凌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着巨大作用。结合大凌河水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与既有研究成果,提出促进流域长效治理及改善大凌河流域水环境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3.
黑河流域水资源压力定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经济发展与用水以及流域水环境压力3个角度出发选取6个指标构建了水资源综合压力指数,对2000-2010年黑河流域的水资源压力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黑河流域近11 a来水资源综合压力指数较高,但总体上呈下降态势,从2000年的0.58逐步降到2010年的0.28。多年来黑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包括节水型社会建设等措施卓有成效,但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生态环境缺水严重,农业用水比重过高等问题仍未缓解。建议今后仍要继续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压缩农业用水量,以不断减轻流域水资源压力,促进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4.
水土流失是最主要的、最直接的污染源,而生态清洁型流域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结合思茅河盆地流域建设的实际,从生态用地与生产用地划分、"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保护"三道防线构筑、流域五大生态系统建设、流域社会主义生态新农村建设以及生态清洁型流域监测评价体系建立等方面,系统地提出了云南思茅河盆地生态清洁型流域建设的技术措施体系,以期指导思茅河盆地水土流失治理与生态清洁型流域建设。  相似文献   

5.
流域农村养殖废物是区域水体的主要污染源,区域水体污染严重制约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本文针对农村养殖废物产生及污染水环境特点,结合我国流域水环境治理的具体实践,提出了资源化和生态控制养殖废物污染的工程措施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二龙山流域(水库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龙山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 ,直接影响着二龙山旅游风景区和二龙山水库的水环境质量。二龙山流域在吸引外资 ,增加财政收入 ,拓宽人员就业和生态动能等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对不同时段的卫星影像解译分析和实地调查 ,二龙山流域生态环境出现了恶化趋势。林分质量变劣 ,植被郁闭度 <5 0 %的面积降至 33.0 1% ;疏幼林地增加到 30 .84 % ;水土流失面积大 ,水库淤积增加 ,调控水功能下降 ,污染源增多 ,水质状况降至 4级 ;供需矛盾趋大 ,致使 2 0 0 2年 80 %的水田改为旱田。提出保护对策 :森林生态系统采取恢复措施 ;对水土流失区采取提升科技含量 ,保证治理开发的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对水资源采取保护措施。对坡耕地大力推广水土保持抗旱耕作措施 ,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发展 ,促进流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不足和水质污染引起的水危机已经成为许多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制约因素。在这种背景下,为了平衡环境、社会和经济多元利益,寻求先进的法律机制来调节平衡、保护流域生态环境、促进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种共识。开展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是实现流域上下游之间等相关方利益公平的关键所在。但由于我国缺乏生态补偿立法和相应的制度安排,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目前仍面临许多问题:我国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进展缓慢、法律制度滞后、部分法律法规彼此之间矛盾和相互冲突、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缺位、立法模式不适合当今流域生态环境问题解决等。本文通过对我国有关涉水法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一些有关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建设和完善的对策,以期对中国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的推进和进一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
大兴安岭林区湿地生态水环境失调机理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阐述了大兴安岭林区湿地特征和生态水环境失调机理,指出该区大气转暖期的温室效应增加,原始森林被砍伐,湿地排水造林,三者相互制约,促使降水径流加速,冻结滞水层融深和融水量加大,地面蒸发作用增强,并人为加大湿地及其流域内地表积水和地下径流向山地河谷排泄,导致湿地生态水环境失调,由此造成大兴安岭针叶森林、冻结滞水层分布区向北和高海拔退缩,森林生态水环境随之失调恶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浑河流域上游森林生态服务空间流转价值对沈阳市水资源供给量的影响,为制定流域森林生态补偿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森林生态服务空间流转为视角,借助ArcGIS 9.3软件的Buffer与Intersect分析工具测算出2010—2014年浑河上游向沈阳城市段空间流转的生态服务价值,利用通径分析法,对沈阳城市段水资源供给量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2010—2014年浑河流域上游向沈阳城市段空间转移的总价值为56.47亿元;上游森林水源涵养与保持水土的生态服务通过地表水、地下水与化学需氧量共同作用于沈阳城市段供水量。[结论]浑河流域上游森林生态服务空间流转价值产生正外部效应,对沈阳城市段供水量影响是由多个因素直接作用、间接作用共同决定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巢湖流域水安全问题制约了流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水灾害严重3方面。在阐述巢湖流域水安全问题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分析了流域水安全问题的成因。从水安全系统的角度出发,以水资源使用价值最大化、水环境质量最优化和水灾害损失最小化为准则,探讨了巢湖流域水安全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建立模型修复水生态系统,评价流域水环境质量,为生态系统修复提供实用工具。[方法]以涑水河流域为例,采用了层次分析法(AHP),同时运用模糊隶属函数和综合指数法对影响水质因子的各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建立干旱和半干旱流域水环境质量健康评价体系及评价模型。[结果]涑水河流域2008—2011年水环境质量健康评价结果为Ⅲ级,状态一般,较健康,评价结果与实际生态情况相符。[结论]所建立的干旱和半干旱流域水环境质量健康评价体系是合理的,能满足流域水环境质量健康评价需要。  相似文献   

12.
网络版摘要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24(4):105-106
<正>珠江流域水环境安全保障和预警机制研究薛瑛(珠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广东广州510610)从流域水环境安全角度,论述了珠江流域水环境安全保障和预警机制建设的必要性。根据水环境安全问题的主要类型,提出从常规与应急两方面构建水环境安全保障体系以及珠江流域水环境安全预警系统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13.
对流域森林植被的水文效应及其与流域水资源关系的研究,多少年来受到各界学者关注,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森林与水的关系问题十分复杂,二者的关系除受到流域森林植被本身高度异质性的影响外,地形、地质、土壤类型、植被等的空间变异性,气象通量诸如降雨、入渗和蒸发等的时空变化性,以及研究方法和尺度对研究成果也有着限制性影响。在综述近年来相关方面研究的基础上,就当前森林水文研究中的若干定论与争议做出分析,并对今后的研究做出展望:进一步完善流域内各类型森林景观要素的水文效应研究,探索水文效应敏感型流域森林植被景观格局及其动态特征指标,深入研究流域河岸带森林植被的水文生态效应,加强森林植被水文效应的区域性对比和跨尺度整合研究  相似文献   

14.
针对广西南流江流域上游水资源严重匮乏、水污染严重以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而造成的水污染、水质恶化、水环境恶化问题,探讨利用适宜南流江地表水环境修复的调水补水、恢复湿地、雨洪资源利用、水土保持等技术措施,对南流江流域水环境进行修复和改善。  相似文献   

15.
石羊河流域多目标水资源配置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石羊河位于甘肃河西走廊内陆河流域,降雨稀少,生态环境脆弱,水是控制生态系统演变和限制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子,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流域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基础。遵循生态平衡原则、效率原则以及公平性原则,以流域生态需水满足度最大为生态目标、流域总的净效益最大为经济目标、流域内各计算单元人均净效益变率的均方差最小为社会公平目标,建立了水资源配置多目标评价函数。从供水、节水、结构调整、虚拟水等措施假设不同的水资源模拟配置情景,通过计算单元优化配置模型和水资源转化模拟模型的耦合模型得到各方案的配置结果,由多目标评价函数评价各方案的优劣,提出了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关于湖南省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针对目前严重阻碍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水资源调蓄体系建设、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高效生态林业建设和生态农业建设等生态环境建设的任务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严重阻碍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水资源调蓄体系建设、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高效生态林业建设和生态农业建设等生态环境建设的任务与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龙川江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状况下,运用生态足迹理论和计算方法,建立龙川江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计算模型,进行评估各用水方式下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特征。结果表明,在考虑外流域调水的情景下,龙川江流域水资源处于盈余状态,提高了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大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处于相对可持续利用状态。  相似文献   

19.
干旱区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进展与关键问题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水资源合理配置一直是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关键问题。该文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配置机制等方面分析了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态势,指出中国干旱区在生态水文过程的机理、生态需水基础数据积累、水资源的生态价值以及水资源配置的水文学科学基础研究等方面是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该领域应进一步研究生态水文过程与作用机制、流域尺度生态需水计算的理论基础、水资源的生态价值的评价、分布式流域模型、自然与人工复合系统下水资源转化、演变的规律、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机制与流域水资源多维调  相似文献   

20.
对流域水系水资源的科学利用和可持续利用,不仅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地球生命的总要求.如何实现流域水系的科学管理,合理使用,实现水系物流的良性循环、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新世纪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必然要求.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流域水系水资源管理也进入了一个现代数字化的科学管理阶段.流域水系数字化管理就是为了建立地球的良性生态水环境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