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利用马尾松初级种子园29个半同胞家系,研究木材管胞的年龄变异。结果表明:马尾松的管胞宽度、管胞长度、管胞长宽比、管胞壁厚、壁腔比、柔性系数、刚性系数等7个指标在同年龄早晚材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和极显著差异;管胞腔直径在不同年龄间差异不显著,在早晚材间差异极显著;管胞形态基本呈现出幼龄材品质优于中龄材,早材优于晚材的规律。用管胞长宽比、壁腔比和柔性系数3个指标评价马尾松的造纸制桨性能,均属优良的制浆用材;胸径年增长量与管胞形态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可作为造纸性能优劣的间接选择指标,尤其适用于大量遗传测定材料中的马尾松桨纸材家系的选择和改良,胸径年增长量越大,管胞的壁腔比越小,柔性系数越大,造纸性能越好;以纸浆性能和木材产量为前提确定马尾松家系的纸浆材合理采伐年龄为第15年。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马尾松管胞特征与物理力学性质之间的相关关系,对马尾松家系进行了管胞特征与物理力学性质的测定,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了它们之间的具体相关性,并导出了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长宽比和壁腔比,长宽比和柔性系数在1~14 a年轮段相关性显著或极显著,15~22 a年轮段的相关性没有达到显著水平。壁腔比和柔性系数的相关性在整个年轮段都极显著。各个材性指标即气干密度、抗压强度和冲击韧性之间的相关性极显著。抗弯强度与其他材性指标间的相关性相对较小,与冲击韧性没有达到相关显著水平。3个管胞指标与各个材性指标的相关性都极显著。3个指标中壁腔比与各个材性指标的相关系数最高。以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为因变量,考虑每个试件所处年轮和晚材率的管胞特征为自变量的三元三次方程回归模拟结果显示,几个材性指标中拟合度最高的是抗压强度,R~2是0.717,最低的是抗弯强度,R~2是0.362。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最小的是气干密度,最大的是抗弯强度,具体误差值为7.59%和37.63%。根据回归模型,可以利用管胞特征定性预测部分材性指标。  相似文献   

3.
大别山区黄色类杉木可以划分为翘鳞、松鳞和紧鳞三种类型。作者调查了马宗岭和天柱山的8片10—20年生林分以及茅山80株60年生单株,并作了各类型的树干解析和木材密度测试。结果表明,三种类型,在球果直径、苞鳞数目、苞鳞形状等球果特征,以及在枝下高、节间距、树皮厚度、针叶密度和长度等形态特征上均有显著差异。诸类型的生长特性差异明显,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都呈现松鳞类型早期速生、紧鳞类型后期速生的趋势;而且紧鳞类型的木材密度显著地大于其它两种类型。松鳞类型可以用作营造中小径级速生林,紧鳞类型可以用作营造大径级优质丰产林,松鳞类型具有特殊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山西中条山油松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质,并与其它产地的油松材性进行了比较。讨论分析了密度对油松木材各项力学性质的影响,给出了密度与力学性质间的回归方程。密度对顺纹抗压、横纹抗压、硬度、顺纹抗剪、抗弯强度等力学性质影响显著,而对顺纹抗拉强度、冲击韧性等影响较小。顺纹抗拉强度主要受管胞长度、管胞强度、纤丝角度、结晶度等因子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针叶材管胞细胞壁不同壁层的纵向弹性模量和硬度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该文利用原位成像纳米压痕技术研究了针叶材管胞细胞壁不同壁层之间在纵向弹性模量 (MOE) 和硬度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当压针从细胞壁的纵向压入时,细胞壁变形机制以塑性变形为主;细胞壁纵向弹性模量和硬度在细胞壁厚方向的分布不均匀.S3层与细胞腔交界处、S1层与复合胞间层(CML)交界处的弹性模量和硬度均明显小于次生壁(SW)S2层.此外,相邻管胞次生壁S2层之间的弹性模量和硬度也存在一定差异.ANOVA分析表明,杉木管胞、马尾松管胞次生壁的弹性模量均显著大于复合胞间层,但两者之间的硬度差异不显著.虽然马尾松成熟材管胞次生壁的纵向弹性模量和硬度均大于幼龄材,但差异的程度不同.弹性模量前者比后者约大40%,但硬度只大13%.管胞次生壁和复合胞间层的弹性模量和硬度之间均存在较显著的正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间伐材材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了马尾松间伐材的纤维形态、化学成分及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并与成熟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间伐材管胞显著较短、宽度窄、胞壁较薄,长宽比明显较大,纤维素含量略高而木素和浸提物含量较低.年轮较窄、晚材率大.生材含水率低,干缩性小.气干密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与成熟材差异不显著,冲击韧性明显较大.同时对间伐材中应力木的超微构造和材性,也进行了观测和讨论  相似文献   

7.
树龄与材性关系密切。而速生树种大多着重早期木材利用,因此其影响更大。本文就湛江地区引种的加勒比松,在10年生和15年生时分两次于同一立地采集试材进行材性比较,并与同一立地条件下的同龄马尾松做材性对照。结果显示出,15年生的加勒比松,其管胞长度、壁厚和树脂道含量均较10年生时有较大增长,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相差更大,前者高于后者30~100%;马尾松木材也有类似趋势。加勒比松早期材性与马尾松比较。除密度、晚材率和年轮宽度较大外,其余性质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8.
以相同立地条件下10年生、18年生马尾松、杂交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进行生长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立地条件下,中幼林时期(10年生),马尾松、杂交松人工林生长差异不大,但杂交松个体间的遗传分化较为明显,偏离正态分布;近熟林时期(18年生),杂交松平均树高、单株材积、林分蓄积量、出材量等指标均高于马尾松,但两者平均胸径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9.
大别山主要自然类型杉木的物理力学性质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大别山区黄色杉木可以划分为松鳞(I)、紧鳞(Ⅱ)和翘鳞(Ⅲ)3种类型,I与Ⅱ、Ⅲ型间和学性质差异极显著,而I与Ⅲ间无显著差异;Ⅱ型木物理 性质远大于其他两种类型同时后期生长快,可培育大径级优质材,I型杉木早期生长快,可培育小径级速生材,Ⅲ型杉木可用作特殊用材。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评价长白落叶松木材作为纸浆材的管胞力学强度,采用单纤维拉伸技术开展了长白落叶松早晚材单根管胞拉伸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长白落叶松早材单根管胞拉伸弹性模量、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的均值分别为9.64 GPa、714.05 MPa及6.01%,晚材的均值分别为12.74 GPa、963.85 MPa、和8.60%。方差分析表明长白落叶松早晚材间单根管胞拉伸弹性模量、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存在极显著差异(0.01水平),晚材单根管胞力学性能显著高于早材;单根管胞弹性模量和拉伸强度在径向年轮间的变异极显著(0.01水平),断裂伸长率在年轮间的差异性不显著。在株内径向上,长白落叶松单根管胞力学性质均随着年轮的增加而增加;在株内纵向上,单根管胞拉伸的弹性模量和拉伸强度变异性极显著(0.01水平),而断裂伸长率在纵向上的变异性不显著。该结论为长白落叶松木材的适材适用和定向培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马尾松树皮的主要化学成分,并探讨了用全树皮制胶的配方与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全树皮胶加入35%的增强树脂,可以制造室外型胶合板,其胶合强度达到了国家GB 1349—78或GB 9846.4—88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家系木材基本密度遗传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福建三明市中村采育场9 a生马尾松家系测定林中73个家系、656个单株木材基本密度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木材基本密度在家系水平上变异较小,而在个体水平上变异很大;木材基本密度与胸径、材积、圆满度呈极显著的负遗传相关,与轮盘数呈显著的负遗传相关,与通直度呈极显著的正遗传相关;选择木材基本密度较大且生长迅速的马尾松家系和个体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3.
造林密度对湿地松人工林木材性质的影响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湿地松4种初植密度(900、1350、1800、2700株/hm^2)林分间树高、胸径、材积、蓄积量和单位面积上1-2级优势木数理等因子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初植密度对其人工林木材管胞解剖特征、化学成份含量、干缩性状和木材力学性能有一定的影响,但没有达到显著的程度。稀植的林分木材纵向干缩大、差异干缩大。1800、1350株/hm^2的林分,其木材管胞长、长宽比大、微纤丝角小,干缩特性适中,力学强度较高,适于培养建筑结构用材。1800株/hm^2林分单位蓄积量大,管胞长、长宽比大、纤丝角小,纤维纱与综纤维素含量高,木素含量低,适于培育纸浆材。  相似文献   

14.
油松木材幼龄期与株内幼龄材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5.
马尾松纸浆材材性变异和采伐林龄的确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报道了马尾松木材管胞长度、管胞长宽比、基本密度和化学组分含量的变异规律。结合林木材积连年生长量给出了不同树龄材性的具体数值。管胞长度径向变异遵循“递增、趋于稳定”模式,纵向变异由基部向上先递增至7.3m高度,而后递减至19.3m;管胞长宽比变异与管胞长度变化趋势一致。基本密度髓心附近较大,由髓心向外递减至最小值后再缓慢增加,并趋于稳定;基本密度纵向变异由基部向上递减,最大值位于树干基部。纤维素含量由髓心附近的38.75%(1~3轮)递增到22轮处的48.98%,净增10.41%;木素、多缩戊糖和苯醇抽出物含量分别由髓心附近的28.35%,14.32%和6.6%递减到树皮附近的24.7%,10.24%和1.22%,3者依次净减3.65%,4.08%和5.38%。马尾松木材幼龄期约14~18a,幼龄期前天然林管胞长度、长宽比和浸提后的基本密度大于人工林,幼龄期后则正好相反。基于不同树龄材性的变化,马尾松短周期纸浆林最低采伐林龄不得低于15a。  相似文献   

16.
脂用马尾松选优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选择、收集、保存产脂力高的马尾松种质资源,利用选育的良种营造高产脂松林基地,笔者通过选优,共选出优树49株,营造基因库4669m~2,保存优树家系45个,营造子代林6670m~2.提高了现有天然松林产脂力,减小了采脂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7.
湿地松纸浆材材性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报道了湿地松纸浆林管胞长度和长宽比、基本密度和化学成分的变异规律。管胞长度、长宽比、基本密度和纤维素含量径向由髓心向外都呈递增、稳定的模式,8—10年后趋于稳定;木素、多缩戊糖含量在径向上表现出递减、稳定的模式,10—12年后趋于稳定。树干纵向,管胞长度、长宽比由基部向上先增加而后递减,木材基本密度则呈递减的模式。湿地松木材幼龄期为10年左右,其幼龄材管胞长度短、长宽比小,基本密度小,纤维素含量较低,木素及多缩戊糖含量高。基于湿地松木材管胞形态、基本密度和化学成分含量等纸浆材原料工艺技术指标要求,确定湿地松纸浆林最低主伐林龄12年左右。  相似文献   

18.
闽北主要用材树种胸径与去皮地径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闽北四县市收集的杉木994株、马尾松1087株、阔叶树1032株样木资料,按树种随机抽取100组胸径与去皮地径的成对值,用5种胸径与去皮地径的回归方程对各树种进行拟合与检验.以剩余平方和最小者为优,比较得出:杉木、阔叶树以一元线性而马尾松以幂函数方程为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5、0.9952、0.9865。用50株模外样木资料对估测模型进行F检验和U检验,估测模型的系统误差和约方误均小于5%,表明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可供林业生产经营管理使用.  相似文献   

19.
湿地松种源生长量、材性的变异与优良种源综合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湖北省荆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湿地松种源试验林的生长量及材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湿地松种源间的树高、胸径、材积等生长量因子以及晚材率和木材基本密度均存在着显著差异,且具有中等程度的广义遗传力。基本密度径向变异模式以及递增为主,年轮段基本密度呈正态分布。木材密度早晚期相关性随树龄增大而增加,用5年生木材密度能可靠地预测12年生木材密度。各种源生长量因子与木材基本密度相关性有正有负,相关性大小与种源有关。木材密度与晚材率的正相关显著。生长量、木材密度与原产地地理、气候因子相关不显著;晚材率与纬度正相关,与年均温负相关显著。综合评估表明S1,S3、S20为较优种源。  相似文献   

20.
火炬松木材纤丝角和管胞长度的变异及其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处立地上各选5株17.5a生火炬松木材,分别测定其管胞长度、纤丝角,并对2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火炬松管胞长度由髓心向外递增,纤丝角由髓心向外递减,2性状在径向上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3处立地上林分内以及不同立地上林分间2性状均不呈显著的负相关,这说明株间木材管胞长度不能预测纤丝角。林木育种在评定优良种源、无性系,以及营林培育评价营林措施对木材材质的影响时,只能实测纤丝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