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油研50杂交油菜氮磷钾施用量与产量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油研50杂交油菜氮、磷、钾在不同施肥量条件下与产量的效应分析,采作国际施肥试验3414设计获得油研50杂交油菜在中等肥力条件下产量与氮、磷、钾三因素的回归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Y=95.9127+5.5792X1+7.9457X2+2.8831X3-0.3201X1X2+0.1235X1X3-0.0739X2X3-0.1961X12-0.3153X22-0.2746X32;最大施肥量X1=9.96kg/667m2,X2=8.56kg/667m2,X3=8.64kg/667㎡,最大产量Y=170.15kg/667㎡;最佳施肥量得:X1=5.7kg/667m2,X2=8.22kg/667m2,X3=5.21kg/667m2,最佳产量Y=164.76kg/667㎡,N、K肥的当季利用率在"2"水平时最高,分别为12.62%,10.29%,P肥的当季利用率在"1"水平时最高,为7.57%。  相似文献   

2.
刘富春  敖维琼  王安洪 《农技服务》2013,(10):1066-1069
为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积累技术参数,同时指导凤冈县农民科学施肥提供科学依据,采用3414施肥方案设计,在中等肥力黄泥土中进行了氮、磷、钾不同配比施用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产量(Y)与N、P、K(分别表示为X1、X2、X3)的回归方程:Y=518.285 7+45.417 1X1+60.204X2+13.540 7X3-1.697 3X1X2+0.2993X1X3+0.320 9X2X3-1.579 4X12-2.769 8X22-0.442X32;最大施肥量X1=11.93 kg/667 m2,X2=8.51 kg/667 m2,X3=22.47 kg/667 m2,最大产量Y=1 197.73 kg/667 m2;最佳施肥为X1=10.72kg/667 m2,X2=8.04 kg/667 m2,X3=17.13 kg/667 m2,最佳产量Y=1 183.96 kg/667 m2。氮肥当季最大利用率是9.93%,磷肥当季利用率最大是8.98%,钾肥当季利用率最大是14.42%。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干旱山区不同肥力条件下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氮磷钾优化配比试验,探讨氮磷钾不同配比对玉米产量的影响,构建干旱山区土壤不同肥力条件下的施肥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对玉米籽粒产量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增产率在25.3~87.7%之间,其中高肥力地块籽粒单产以N2P2K2处理最高,达到714.1㎏/667m2,较基础地理力增产87.7%,其次为N2P1K1处理,单产达到695.6㎏/667m2;中肥力地块籽粒产量以N2P2K1最高,为644.6㎏/667m2,其次为N2P2K2处理,为630.3㎏/667m2;不同肥力地块玉米籽粒产量与氮磷钾施肥量成三元二次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NPK不同配比施用对茶叶产量的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茶青Y=292.1389+11.9551X1+28.6766X2+23.4163X3+0.1297X1X2-0.1058X1X3-0.053X2X3-0.2493X21-2.0434X22-0.8857X23。最大施肥量为N=23.51kg/667m2,P=7.471kg/667m2,K=11.37kg/667㎡,最大产量Y=672.91kg/667㎡;最佳施肥量为N=22.80 kg/667m2,P=7.35kg/667m2,K=11.1kg/667m2,在此最优组合下,可信度达95%的置信区间茶叶产量为672.68kg/667m2。N肥的当季利用率在"2"水平时最高,为22.57%;P肥的当季利用率在"1"水平时最高,为43.57%;K肥的当季利用率在"2"水平时最高,为45.64%。  相似文献   

5.
敖维琼  朱飞  王安洪 《农技服务》2013,(10):1071-1074
为引导农民正确合理施肥,达到玉米生产高产出、少投入的目的,采用测土配方施肥3414试验设计方案,探索凤冈县氮、磷、钾不同配方施用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产量(Y)与N、P、K(分别表示为X1、X2、X3)的回归方程:Y=365.48+6.5443X1+5.8935X2+18.691X3+1.2307 X1X2-0.073X1X3-0.914 X2X3-0.508X12-0.411X22-0.452X32;最大施肥量为N=9.69 kg/667 m2,P2O5=3.64kg/667 m2,K2O=16.22 kg/667 m2,最大产量Y=559.53 kg/667 m2。最佳施肥量为N=9.71 kg/667 m2,P2O5=4.9 kg/667 m2,K2O=12.26 kg/667 m2,在此最优组合下,玉米产量为556.37 kg/667 m2。  相似文献   

6.
氮磷钾不同肥料配比施用对马铃薯产量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弢 《农技服务》2014,(5):83-85
本试验采作3414施肥方案设计,选择上等肥力黄泥土土壤田块,通过氮、磷、钾不同配比施用试验,对马铃薯产量水平、经济农艺性状、经济效益及肥料利用率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三元线性回归方程,试验结果表明:Y=569.1+61.6003X1+26.1X2+22.7X3+0.7012X1X2-0.525X1X3+0.8435X2X3-2.21X12-3.045X22-0.56X32;最大施肥量X1(N)=12.84kg/667m2,X2(P)=8.64kg/667m2,X3(K)=20.81kg/667m2,最大产量Y=1313.74kg/667m2;最佳施肥得:X1(N)=12.41kg/667m2,X2(P)=7.21kg/667m2,X3(K)=15.24kg/667m2,最佳产量Y=1295.65kg/667m2。氮肥当季最大利用率19.25%,磷肥当季利用率最大是9.41%,钾肥当季利用率最大是17.07%。  相似文献   

7.
通过尿素、磷酸二铵作种肥对糜子单位面积苗数、单位面积成穗数、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研究,明确尿素(N)与磷酸二铵(P)作种肥与产量回归效应极显著,并能用二元二次多项式表达,最高产量时需施尿素2.15kg/667m2,施磷酸二铵6.76kg/667m2,最高产量为260.77kg/667m2.不施尿素时,每增加1kg磷酸二铵的种肥量就会减少苗量0.41万株/667m2;在不施磷酸二铵时,每增加1kg尿素的种肥就会减少苗量1.40万株/667m2.  相似文献   

8.
1 播前准备 1.1 地块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肥力中上等,灌、排水良好的地块,重茬种植不超过2年. 1.2 施足基肥 秋翻前,均匀撒施有初肥15~2t/667m2、磷酸二铵15kg/667m2尿素10kg/667m2、硫酸钾5kg/667m2、硫酸锌1kg/667m2后耕翻,耕深25cm.  相似文献   

9.
啤酒大麦优化配方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3414"试验部分实施方案进行啤酒大麦优化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苏北沿海垦区黏质潮盐土,中等肥力田块上,啤酒大麦基础地力产量为287.05kg/667m2、供氮量2.33kg/667m2、供磷量2.28kg/667m2、土壤供钾量7.08kg/667m2。其肥料效应为:Y=228.41+31.838N+37.108P-1.164N2-3.745P2+0.3474NP,R2=0.9229。最大施肥量为纯氮14.519kg/667m2、五氧化二磷5.627kg/667m2,最高产量563.937 kg/667m2;最佳经济施肥量为纯氮13.387kg/667m2、五氧化二磷5.291kg/667m2,最佳经济产量562.155kg/667m2。  相似文献   

10.
马龙县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肥料效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初步建立了马龙县玉米作物低肥力地施肥模型方程:y赞=320.440 7+13.079 9N+34.678 6P+27.393 8K-0.438 6N2-3.957 6P2-1.910 1K2+0.931 5NP+0.624 6NK-4.916 1PK。根据当地目前氮、磷、钾肥料及玉米的价格,应用该肥料效应回归方程分析可得出:低肥力地块种植玉米的最佳施肥量为:纯氮18.5 kg/667 m2、五氧化二磷2.8 kg/667 m2、氧化钾5.5 kg/667 m2,最佳产量为607.5 kg/667 m2。  相似文献   

11.
代县土壤肥力监测及施肥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全县73个监测点连续10年监测资料,研究了全县从1990年到2001年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的演变规律,并分析了变化的原因,为全县农民在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上的合理施肥提供了科学方法,促进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青稞和油菜上使用"金大地"复合肥的不同用量和常规施肥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青稞和油菜施金大地187.5kghm-2,是适宜我县的最佳施肥水平,施量过高,产量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3.
木质素复合肥的研制及其对肥料氮磷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利用造纸黑液中回收的木质素与常规化肥复配合成了木质素复合肥,并研究了该肥料对NP有效性的影响。经脲酶活性测定及土柱渗滤实验表明,该肥料能降低脲酶活性,减少土壤对磷的固定,提高肥料的利用效率,减轻因常规化肥施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当归专用肥配方筛选及肥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当归专用肥配方及最佳施肥量,通过田间试验的方法,对8个专用肥配方与常规施肥对当归成药期根部形态特征及根产量影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当归专用肥最优配方为B1和B4,各处理中,配方B1和B4对当归成药期根部形态特征芦头径、主身径和根长的形成具有较好的效果,能有效提高当归产量,分别较常规施肥平均增产18.09%和16.82%。当归的芦头径、主身径随着配方B1和B4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而施肥量对根长影响不大,适宜的施肥量可有效提高当归阿魏酸质量分数,较常规施肥提高0.058%和0.075%,可有效提高氮、磷的利用率。配方B1和B4适宜施肥量为900~1 050kg/hm2,在1 050kg/hm2施肥量条件下,配方B1产值及纯收益最高。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生物菌、有机肥和无机肥研制了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无机肥、有机无机肥等系列、专用的复混肥。经多年和多点试验表明,该肥料增产效果明显,并具有减少环境污染、改良土壤,改善作物品质及减少化肥用量等作用。现已在省内多家工厂生产。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氮磷施用量对甘蔗产量及氮肥、磷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甘蔗种植体系中施肥对氮肥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对不同氮磷施肥量下甘蔗对氮肥和磷肥的利用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施肥量是影响肥料利用率的最主要因素,不同施肥处理的氮肥利用率3年平均为19.1%~26.3%,磷肥利用率平均为12.0%~15.3%。其中优化施肥的氮肥利用率和磷肥利用率均为最高,在优化施肥的基础上增加50%的施氮量或50%的施磷量均显著降低氮肥利用率或磷肥利用率。在当地的试验条件下,每公顷施用300 kg N不仅能获得较高的甘蔗产量,而且能达到提高氮肥利用率的目的,氮肥利用率达到45.6%。  相似文献   

17.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控释氮肥与普通氮肥配合施用,可以增加水稻产量和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50%控释氮肥+50%普通氮肥处理不仅获得了最高产量,而且氮肥利用率也最大。其产量比普通尿素单独施用处理增产375 kg/hm2,利用率比普通尿素单独施用处理提高7.7%。  相似文献   

18.
张科 《北京农业》2011,(33):101-102
为了摸索配方肥在黑龙江省肇东市不同区域的最佳施肥量,设置配方肥不同用量对比试验,为今后指导配方肥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日益增长的禽畜固体排泄物带来的环境问题,以及长期施用无机肥料对土壤肥力的负面影响,将化肥、有机肥和微生物肥料的优点相结合,研制新型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是未来肥料的发展方向之一.以树脂包膜尿素作为载体,生物有机肥作为包衣原料,利用滚筒造粒机制备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采用玉米盆栽试验对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的肥效进行研究,定期对各处理玉米的生理性状进行测定,并采集土壤样品,对各处理土壤的理化性质、微生物含量、酶活性、土壤呼吸、硝化和反硝化速率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表明: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可以显著提高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含量分别提高2855.88%、4414.14%和1153.16%,土壤中各种酶活性也明显提高,土壤的硝化、反硝化速率和呼吸速率有所降低,玉米增产15.41%.  相似文献   

20.
刘敏  张玲  曹环  丁燚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2):151-152
[目的]探讨含腐殖酸水溶性肥料结合水肥一体化技术在甜梨上最佳施用量,完善灌云县甜梨施肥指标体系。[方法]设置水溶性肥料用量(0、225.0、337.5、450.0、562.5 kg/hm2),研究不同用量水溶性肥料对甜梨品质、产量及收益的影响。[结果]在结合水肥一体化技术条件下,水溶性肥料用量为450.0 kg/hm~2时,甜梨的产量(22 950 kg/hm~2)、增产率(51.8%)及产投比(24.1)均达最高,且高于同等用量(450.0 kg/hm~2)的人工点肥。[结论]结合水肥一体化技术,水溶性肥料在甜梨上的最佳施用量为450.0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