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卵形鲳鲹(该鱼图见彩中插2)是高级食用海水鱼,生长速度快,养殖半年多可达500克。市场上400克以上每千克售价25~35元,是近年来新兴的一个养殖品种。我们于2005年7月首次在广东湛江用深水网箱进行养殖试验,现将卵形鲳鲹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网箱条件1.海区选择深水网箱养殖卵形  相似文献   

2.
卵形鲳鲹属鲈形目、鲹科、鲳鲹属,又名金鲳、黄腊鲳等,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东南亚市场的青睐。卵形鲳鲹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环境能力强、成活率高等特点,一般当年养殖,当年即可达到上市商品规格,经济效益显著,因而深受养殖业者的欢迎。随着人工育苗与养殖技术的发展,卵形鲳鲹现已成为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广泛养殖的一种经济鱼类。卵形鲳鲹的养殖方式主要有网箱养殖、池塘养殖、鱼媪养殖等,近几年来在我国海南和广东等地沿海进行网箱养殖的规模不断扩大,因此,下面主要就卵形鲳鲹的网箱养殖技术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和介绍。  相似文献   

3.
利用传统渔排网箱和深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鲹,从生长、收获及经济效益方面对比其养殖效果。养殖124d的结果如下:传统网箱养殖卵形鲳鲹鲂收获时的平均体重、饵料系数、成活率和单位产量分别为350.2g/尾、2.26、80.3%和12.98kg/m^3,深水网箱分别为421.1g/尾、2.05、91.2%和17.28kg/m^3。养殖成本传统网箱和深水网箱分别为17.93元,kg和17.10元/kg,产值分别为264.6元/m^3和346.0元/m^3,开4润分别为31.9元/m^3和50.4元,m^3。试验结果表明,深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鲹比传统网箱生长快,饵料系数低,成活率较高,经济效益也优于传统网箱。  相似文献   

4.
卵形鲳鲹深水网箱养殖密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恒光  周银环 《渔业现代化》2009,36(4):33-36,41
为了研究深水网箱养殖卵形鲳鲹适宜的放养密度,在一组4个深水网箱中分别按照40,50,60,80尾/m3的密度,放养规格12~14 g/尾的卵形鲳鲹苗种进行为期100~122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40~50尾/m3放养密度的各项生长指标优于60~80尾/m3,40~50尾/m3的日均增重、饲料系数、成活率和利润分别为4.32~4.23 g/d、1.75~1.80、91.7%~90.3%、43.0~44.6元/m3,60~80尾/m3分别为3.83~3.12 g/d、1.92~2.10、89.6%~86.4%、23.4~-17.4元/m3.过高的放养密度不利于卵形鲳鲹生长,并且增大了饲料系数,增加了养殖成本.在深水网箱中放养规格为12~14 g/尾的卵形鲳鲹,养殖密度以40~50尾/m3为宜.  相似文献   

5.
陈傅晓  朱海 《科学养鱼》2007,(12):22-23
卵形鲳鲹(Trachinouts ovatus)属于鲈形目、鲈亚目、鲳鲹亚科、鲳鲹属,俗称红三、金鲳、短鳍鲳、黄腊鲳,是我国台湾省海水网箱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卵形鲳鲹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环境能力强、养成成活率高等特点,其肉为白色,较细嫩,肉质鲜美可口,为名贵海产经济鱼类之一;一般当年放养体  相似文献   

6.
北方池塘卵形鲳鲹发生车轮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卵形鲳鲹(Trachinotusovatus)属鲈形目、鲶科、鲳鲹亚科、鲳鲹属,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热带和温带海域,为我国南方沿海常见的种类。近年来,卵形鲳鲹的人工养殖在海南等南方沿海地区迅速开展,已成为海南海水网箱养殖鱼类的主要品种之一,养殖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在我国北方地区进行卵形鲳鲹养殖尤其是池塘养殖尚处于试验阶段,养殖技术不成熟,对卵形鲳鲹的病害防治还处于摸索阶段。2008年,连云港市海洋与水产科学研究所等单位从海南引进卵形鲳鲹苗种,进行池塘养殖试验,在试验过程中,  相似文献   

7.
前期研究表明,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高效低鱼粉配合饲料在池塘网箱养殖中展现出优良效果。为进一步评估该饲料在深海网箱养殖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基于该饲料配方,委托某饲料公司采用大规模生产工艺(基于饲料厂大机器、大规模生产条件下进行饲料生产,每小时生产量达十多吨,且具有喷油机等设备,通过外喷添加脂肪源)生产实验饲料(粗蛋白47.66%,粗脂肪7.98%),以某知名品牌的商品饲料为对照(粗蛋白47.75%,粗脂肪9.63%),利用上述2种饲料,于深海网箱(周长60 m)养殖大规格卵形鲳鲹(平均体重约为262 g) 33 d。结果显示,2种饲料组鱼的生长性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相比于商品料组,实验料组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分别提高了14.43%和8.19%,日均增重提高0.68 g;在肌肉营养成分和质构特性方面,实验组鱼肌肉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其水分显著降低(P<0.05);两组间鱼肌肉品质和质构特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比于商品料组,实验料组鱼血清总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及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实验组鱼肝脏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间鱼肝脏抗氧化能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实验料每养成1 kg鱼的饲料成本比商品料低18.80%,总养殖效益提高62.12%。研究结果表明,与商品料相比,实验料(卵形鲳鲹高效低鱼粉配合饲料)不仅具有优良的促生长效果,且能够提升肌肉脂肪水平、改善卵形鲳鲹的血脂代谢、提高养殖经济效益。这说明该高效低鱼粉配合饲料可在卵形鲳鲹养殖生产中大规模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卵形鲳鲹养殖过程主要生长阶段DDTs残留特征及其来源途径,针对卵形鲳鲹实际网箱养殖生产条件,在放苗、养殖生产中期和收获3个主要时期,分别采集网箱中养殖水体、养殖鱼体、所用饲料和网箱处海底表层沉积物底泥样品,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DDTs及其同系物含量。结果显示,苗种、成鱼、所用饲料及养殖水体和养殖环境表层沉积物底泥中,均检测出DDTs,其中苗种、养殖成鱼、所用饲料、养殖海水和表层沉积物底泥中DDTs平均含量分别为(3.15±0.42)、(4.49±0.39)、(3.95±0.33)μg/kg干重、(3.76±0.43)ng/L和(4.34±1.18)μg/kg干重。随着养殖过程的进行,鱼体中DDTs含量逐渐增加,收获上市时期鱼体肌肉中含量显著高于苗种时期的含量,但远低于0.5 mg/kg湿重的国家食品安全限量标准。从DDTs同系物种类上看,养殖海水、饲料和鱼体中ο,ρ′-DDT、ρ,ρ′-DDD、ρ,ρ′-DDT和ρ,ρ′-DDE 4种同系物均能检出,但沉积物中仅检测出前3种同系物。4类样品DDTs主要成分均为ο,ρ′-DDT和ρ,ρ′-DDT,其在鱼体中所占比例平均值分别为42.09%和37.07%;在饲料中所占比例平均值分别为44.85%和34.62%;在养殖海水中所占比例平均值分别为40.91%和37.99%;在养殖环境沉积物底泥中所占比例平均值分别为33.03%和51.34%。从鱼体、饲料、养殖海水和沉积物底泥中DDTs同系物组成比例和含量特征判断,饲料是鱼体后续生长中富集DDTs的主要来源途径之一。为保障卵形鲳鲹质量安全,应着重加强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和管理。  相似文献   

9.
刘雪华 《水产养殖》2012,33(7):16-18
2000—2004年分别在马銮湾、火烧屿、鳄鱼屿和猴屿4个海区进行卵形鲳鯵网箱养殖,探讨在养殖模式和饲料投喂技术相同条件下,海水流速度对网箱养殖卵形鲳鯵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海水流速最慢的马銮湾海区养殖效果最好,海水流速最快的猴屿养殖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0.
2004年我们在珠海市桂山岛进行卵型鲳鲹网箱养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膨化饲料养殖的卵型鲳鲹生长良好并能产生高经济回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