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2007年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社会经济数据和人口城市化的资料为基础,运用SPSS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功能对关天经济区人口城市化的影响要素进行分析发现:人口城市化水平与总体经济增长要素和城市社会发展要素相关显著,与城市环境要素相关不显著;综合运用ArcGIS软件对关天经济区的人口城市化水平进行区域划分。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2.
在人口转变、产业与就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利用宁夏历年统计年鉴和近三次人口普查资料,基于分要素预测法,误差修正模型和ARIMA模型,采用中国人口预测系统和Eviews7软件,预测了宁夏“十三五”与“十四五”期间劳动力的供给与需求,进而对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宁夏的人口机会窗口逐渐关闭和人口红利缓慢消失的环境下,劳动力供给虽然在上升,但增加速度已经减缓;从劳动力需求来看,第一产业面临劳动力转移压力,而第二、三产业则还有充足的劳动力吸纳空间;宁夏已进入了劳动力供不应求的阶段,并且供求缺口在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3.
新疆城市化进程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城市化进程在不同发展阶段和经济分工地域,表现为不同的驱动机制。根据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中国快速城市化的特殊表征,从人口、经济、社会、土地四个方面设计城市化进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构建模型、权重分析及水平测度,得出:新疆城市化处于快速城市化的初级阶段,但综合水平及增长趋势明显滞后;经济增长和土地扩张是城市化主要驱动因子,人口和社会城市化动力不足;城市化进程在满足资源型经济增长的同时,未能充分发挥提高区域发展质量的带动效益;受产业结构、水资源及生态环境限制,城市用地扩张增量有限,劳动力转移和非农化转变缓慢,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与社会事业协调并进驱进缓慢。  相似文献   

4.
本文计算了宝鸡市55年来人口城市化水平,并与陕西省关中地区、陕西省其它城市以及全国几个重点城市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宝鸡城市化发展趋势与关中地区基本一致;人口城市化水平全省排名第四位;与全国重点城市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进一步分析宝鸡城市化水平与GDP之间的关系及增长趋势,得出二者的相关关系。在分析宝鸡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上给出宝鸡市良性发展城市化的提升战略研究。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经阶段.就现阶段和未来很长的一个时期加快内蒙古城市化进程不失为一条改善和恢复生态环境的有效而重要途径.城市化发展轨迹呈"S"曲线,由于受地缘、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等多方面的影响,各地城市化过程的阶段划分的临界值("S"曲线的拐点)有所不同.本文基于人口城市化Logistic模型原理,计算出内蒙古人口城市化"S"型曲线.经计算,内蒙古人口城市化发展的确沿着"S"型曲线演进,且是呈连续的"S"型曲线.根据预测情况看,内蒙古城市化过程的道路还很漫长,但在2010年左右城市化水平达到50%,正是发展的快速阶段.与我国相比,内蒙古城市化水平并不存在"严重滞后"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渭南市城市化水平和生态环境压力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8-2009年有关统计数据为依据,从人口、经济、生活方式、地域景观四个方面,构建渭南市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渭南市城市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同时引入生态环境压力指数对渭南市生态环境压力进行定量评价,并对它们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1998-2009年渭南市城市化综合水平持续提高;(2)生态环境压力与城市化综合水平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3)生态环境压力与城市化水平关系回归方程为y=30.105+37.988x,在a=0.05信度水平通过检验,实现了对二者之间的定量描述,以期为渭南市未来城市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人口规模是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一项重要的控制性指标,准确地预测未来人口的发展趋势,对于制定合理的人口规划和人口布局方案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中选择西安市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西安市1985到2009年的人口统计数据及相关人口指标值,选用三种常用的人口规模预测方法-自然增长模型、灰色预测模型以及马尔萨斯人口模型进行建模,并对各模型的适用性及特点进行比较与分析,综合三种模型预测结果,给出了西安市未来人口规模预测范围值。结果表明:伴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西安市的人口数也会在未来二十年将保持每年近11万人的增长速度,到2020及2030年时,西安市人口将分别达到890.99万人和1014.19万人左右。针对西安市的人口形势提出对策与建议,为西安市的人口规划及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相关的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化发展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是制约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文中运用BP神经网络对延安市1988-2009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测度。同时,应用城市生态环境压力指数对延安市的城市生态环境压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城市生态环境压力与城市化水平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构建了城市化水平与城市生态环境压力之间的定量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延安市城市化水平与城市生态环境压力之间存在较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最后就如何加速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减小城市生态环境压力,使城市朝着健康有序、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人口是新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新疆农村人口的变化将会影响到农村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文中根据中国人口和就业年鉴的相关数据,采用灰色模型、指数平滑模型及指数模型对新疆农村人口总量及年龄结构进行预测,分析新疆农村人口未来发展趋势及社会影响,并对上述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借鉴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基于STIRPAT模型,构建了状态空间模型,定量分析了北京1980-2011年的人口规模、人口城市化结构、居民消费与经济规模四个变量对碳排放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这四个变量对碳排放的变弹性系数均为正数,均促进了碳排放的增加,只是不同时期对碳排放的动态影响程度不同,但近年来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经济规模对碳排放的弹性系数最大,仍是碳排放主要影响因素;居民消费水平对碳排放的弹性系数波动幅度较大;人口规模与城市化结构对碳排放弹性系数波动幅度较小,影响比较平稳.为了控制和减少碳排放,应提高经济增长质量,鼓励居民绿色消费,合理调控入口规模和提高城市化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在回顾城市化与能源消费以及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关系的基础上,从城市化水平与城镇居民生活能源消费数量和结构的关系出发,首先,通过简单相关性分析,透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城镇居民能源消费的特点;其次,通过构建我国地级市层面的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panel vector autoregressive,PVAR)模型度量了城市化、城镇居民生活能源消费总量和电力消费量之间的动态关系.实证研究表明:1)城市化水平对城镇居民生活能源消费总量的正向影响效应较弱,而对城镇居民家庭电力消费量的影响较大.2)到2020年,我国GDP将达到90.6万亿元,能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翻一番的目标.3)根据模型预测,2020年中国城市化率为63%,意味着届时将有8.8亿城市人口,每年将有1000多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4)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生活用电为511.3万亿度电,比2010年增长92%,城镇居民生活用电弹性为0.7.  相似文献   

12.
人口问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口规模是否合理,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未来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影响深远。本文运用马尔萨斯人口模型和Logistic增长模型,利用《甘肃年鉴》统计数据对甘肃省2005~2020年的人口发展规模做出预测,取马尔萨斯人口模型和Logistic增长模型的预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预测结果,并在预测的基础上对人口与水、耕地、矿产和能源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人口对策,为甘肃省科学地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兰州市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一系列的实证资料,确定了区域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了兰州市1994-2004年城市化水平,并对兰州市耕地面积与城市化水平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兰州市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之间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二者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Y=1.506-0.04X。最后提出了解决加快城市化进程与耕地面积减少矛盾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第三产业作为城市化的直接推动力,它的快速发展将掀起西北地区城市化的第二次浪潮。本文从城市化水平与人均第三产业产值及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关系、城市规模与人均第三产业产值的关系等角度对西北地区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的互动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西北地区城市化率与人均第三产业产值显著相关;(2)第三产业比重与城市化率的相关性不强;(3)城市辖区人口规模与第三产业规模存在着较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耕地资源与城市化发展的计量和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延安市为例,对1978~2004年耕地资源面积与城市化水平进行计量和协调性分析,利用SPSS软件构建耕地资源面积与城市化水平的相关回归模型,并借鉴经济与环境协调度模型,计算耕地资源面积与城市化水平的协调度。结果表明,耕地面积与城市化水平存在很强的负相关关系,随着城市化水平提高,耕地面积减少;大部分年份延安的耕地资源与城市化水平协调度呈调和型,耕地资源保持在承载力阈值内,短期内可接受。  相似文献   

16.
新疆主要城市城市化水平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选取了经济城市化、产业结构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生活质量城市化四个一级指标以及其下层的十三个二级子指标构成了新疆各主要城市城市化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AHP)以及德尔菲法(Delphi)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根据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得出新疆主要城市城市化水平。依据各市的城市化水平进行聚类,并根据聚类结果将新疆19个主要城市分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克拉玛依和乌鲁木齐,城市化水平最高;第二层次:库尔乐、哈密、奎屯、昌吉、伊宁、石河子、喀什,城市化水平较高;第三层次:阜康、米泉、城市化水平中等;第四层次:塔城、博乐、和田、阿克苏、阿勒泰、吐鲁番和乌苏,城市化水平较低;第五层次:阿图什,城市化水平最低。同时,城市化水平的空间分布不平衡。针对各城市城市化水平的层次性和区域不平衡性提出了城市今后发展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城市热岛已对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影响,研究其形成和演变规律对城市建设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文中利用天津市近25年Landsat卫星影像反演的温度数据、近60年人口与城镇化率等数据,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了热岛强度与常住人口、市区人口、城镇化率、全国城镇化率等五个因素的关联程度。优选灰色预测、S型、线性等19种曲线模型进行热岛强度双指标的预测,根据热岛强度与中国城镇化率变化趋势进行相关驱动因素的讨论,结果表明:1)最高热岛升温与特大城市热岛强度曲线相似性和变化率都与国家城镇化率的变化相一致,主要受国家城市化空间格局影响。2)最高热岛升温采用灰色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热岛升温总量预测采用时间和中国城市化率的复合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模拟结果与实际城市热岛效应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3)模拟结果显示2025年天津市城市热岛强度持续升温,热岛升温进一步加强,但趋势大大减弱,预计2025年达到顶峰。4)特大城市热岛与国家城镇化进程密切相关,主要原因是特大城市作为国家城市化战略的重要空间,担负国家城市化的重要职能。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甘肃省1997-2006年耕地十年变化的数据,研究了甘肃省经济发展过程中耕地面积变化的过程,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近十年来耕地变化与人口以及固定资产投资、人均GDP等经济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耕地面积与人口呈相反趋势,与固定资产投资、人均GDP、城市化水平呈正" U"型三次曲线相关,即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人均G...  相似文献   

19.
新疆未来人口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人口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口的增长趋势将影响到未来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2000年新疆人口普查资料,采用队列法、Gm(1,1)模型对新疆2010年至2040年人口结构进行预测,分析新疆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及社会影响,并对相关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山东省城市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剖析城市化水平传统测度方法缺陷的基础上,从人口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活条件、生态环境等5个方面,构建了包括24个指标在内的城市化发展现代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山东省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根据综合得分,运用系统聚类方法将全省17地市划分为六大类型。分析了山东省城市化水平的地域分异特征,就各类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