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疆小麦雪腐病、雪霉病主要发生在北疆积雪较多的冬麦区,是冬小麦田间危害最重的苗期病害,本文总结博州小麦雪腐病、雪霉病发病症状、发生规律和发病原因,并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伊犁河谷冬小麦雪腐病发生原因及源头预防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雪腐病是伊犁冬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从50年代开始至今,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且随气象条件的变化形成了发病周期.50年代的小麦雪腐病危害冬小麦较轻,仅造成麦田缺苗断垅,田间最高死亡率也只达到30%.  相似文献   

3.
伊犁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每年种植冬小麦约6.7万公顷,春小麦约3.4万公顷.1999年,全地区种植冬小麦6.2万公顷.据调查,发生小麦雪腐病、雪霉病面积3.5万公顷,占冬小麦播种面积的56.32%.其中,翻种面积达0.94万公顷,占冬麦播种面积的15.29%.多年来伊犁地区一直用多菌灵拌种防治小麦冬腐病、雪霉病,但防治效果不好.为筛选适合伊犁地区防治小麦雪腐病、雪霉病的拌种药剂,近两年,我们引进了瑞士诺华公司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和美国有利来路公司200FF卫福种衣剂,1999~2000年我们在伊犁农校实习农场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4.
<正>冬小麦是塔城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6.7万公顷左右。近年,由于塔城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冬小麦雪腐、雪霉病在塔城地区常年发生,返青时造成缺苗断垄,严重地块死苗率达50%以上,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5.
<正>小麦是博州的主要粮食作物。多年来,春小麦在博州占有较大比重,但随着全球气候的转暖和种植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近年来博州冬小麦面积呈逐步扩大趋势。小麦的病害主要为小麦锈病、细菌性条斑病、赤霉病、全蚀病、根腐病及冬小麦的雪腐、雪霉病等病害;虫害主要有小麦蚜虫、皮蓟马等;草害主要有  相似文献   

6.
新源县冬小麦雪霉病和雪腐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近几年小麦雪霉病、雪腐病在新源县的发生实况,分析总结小麦雪霉病、雪腐病的发生条件,探讨了新源县小麦雪霉病、雪腐病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以指导小麦雪霉病与雪腐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有效的冬小麦雪腐病菌杀菌剂以指导小麦生产,以冬小麦感病材料337为试材,采用13种杀菌剂对冬小麦雪腐病菌的毒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3种药剂在系列浓度下对冬小麦雪腐病菌菌丝的生长及孢子的萌发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对该病害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50%腐霉利WP对冬小麦雪腐病菌的防治效果最佳,其EC50为2.88mg·L-1,菌丝抑制率达到85.48%,孢子萌发抑制率为65.4%,相对防效高达95.7%;12.5%腈菌唑EC的防治效果次之,EC50为4.62mg·L-1,孢子萌发抑制率为66.5%,相对防效为87.1%;50%多菌灵WP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8.
小麦雪腐病和雪霉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雪腐病、雪霉病在新疆奇台县冬小麦田常年发生,小麦返青时造成缺苗断垄.一般年份春季发病率在15%~25%,死苗率达6%~10%,严重地块死苗率达30%~40%,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9.
塔城地区冬小麦雪腐、雪霉病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一般田间发病率在3%-10%,发生严重的田块达15%以上,成为影响冬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2008年进行了卫福种衣剂防治小麦雪腐、雪霉病试验,以筛选出安全、有效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在小麦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伊犁地区冬小麦拌种药剂主要有:五氯硝基苯(防治小麦一号病、小麦散黑穗病),多菌灵(防治小麦雪腐、雪霉病),粉秀宁(防治小麦白粉病和小麦锈病).近两年来又引进德国拜耳公司立克秀,瑞士诺华公司适乐时、敌萎丹,美国有利来路公司卫福等药剂,为筛选适合伊犁地区的拌种药剂,从防病、抗逆性、经济投入、产量等方面加以综合评价,安排本试验,现将有关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冬小麦雪腐、雪霉病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小麦雪腐、雪霉病在新疆通常混合发生。以雪腐病发生为主的麦田,常成片死亡,缺苗断垄;以雪霉病发生为主的麦田,虽造成麦苗大量死亡,但并非成片缺苗断垄,而是病、健株不同比例相间并存。一、症状比较1.雪腐、雪霉病发病症状共同点  相似文献   

12.
雪霉雪腐病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冬小麦的主要病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随着气象条件的变化形成了发病周期。通过搜集1996—2018年病害资料与田间调查,分析冬小麦雪霉雪腐病发病率与冬季最大积雪深度、≥20 cm积雪日数、≥30 cm积雪日数、3月中旬降水量、3月下旬平均气温等19个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筛选出强相关性气象因子,建立了冬小麦雪霉雪腐病发生气象等级预报模型,通过应用检验,有比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沧州地区旱地冬小麦种植中荧光假单胞杆菌拌种技术应用的可行性,以沧麦6005为试验材料开展田间比较试验,探究荧光假单胞杆菌拌种对旱地冬小麦生长、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荧光假单胞杆菌拌种可促进旱地冬小麦冬期前根系发育,有效防治小麦纹枯病和茎基腐病等。用3 000~6 000 mL/hm2荧光假单胞杆菌拌种300 kg/hm2,小麦产量较清水拌种(300 kg/hm2)增加31.68%~33.76%,增产效果优于4 500 mL/hm2噻虫·咪鲜胺拌种300 kg/hm2,投入产出比较高,经济效益较大。荧光假单胞杆菌拌种可提高旱地冬小麦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建议在以沧州生态类型区为代表的黑龙港东部旱地冬小麦种植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伊犁河谷冬季气候呈现暖冬趋势,积雪厚度高于往年,1月上旬平均气温在零上8~10℃.为了了解冬小麦越冬情况,3月初,我站组织有关人员会同各县(市)推广站技术人员对伊犁州直县市4.67×104hm2冬小麦越冬情况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结果看,伊犁州直各县市冬小麦整个越冬情况良好,没有大面积发生雪腐病、雪霉病.雪腐病、雪霉病发病率基本在3~5%左右,个别地块发病率达15%左右.  相似文献   

15.
临汾市冬小麦生育期降水对产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小麦产量的变化主要受降水、温度、光照等气象要素的影响,其中,以降水尤为明显。冬小麦全生育期对降水量的需求不尽相同,拔节—抽穗期和抽穗—乳熟期是冬小麦需水最大的时期,降水对产量的影响也最大。临汾市冬小麦生育期降水量的变化是影响冬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1985—2008年冬小麦产量和降水的对比分析发现:4月份(拔节—抽穗)降水量的多少对冬小麦产量影响很大,降水量与小麦产量呈正相关,在适宜的范围内,降水量偏多的年份为增产年,降水量偏少的年份为减产年;在冬小麦全生育期,临汾市多年平均降水量小于冬小麦生育期需水量;在春季降水异常的年份中,降水量偏少比降水量偏多对冬小麦减产影响明显;在冬小麦生育后期,降水因素(降水量与降水日数)是影响冬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小麦茎基腐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小麦茎基腐病部组织中分离到7种病菌,经测定茎基腐主要致病菌为禾谷丝核菌与雪腐镰刀菌。田间观察结果表明小麦品种间对茎基腐病抗性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筛选开展防治小麦雪腐(霉)病的田间药剂,为新疆地区小麦雪腐(霉)病防治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调查各处理小麦雪腐(霉)病发生情况及1 m双行内小麦总茎数、发病茎数,测量小麦地上部鲜重和地下部鲜重。【结果】 9%氟环·咯·苯甲悬浮种衣剂200和400 mL/100 kg种子处理小麦返青总茎数分别为(220.33±9.82)和(202.67±7.84)株/0.3 m2,显著高于CK处理的返青总茎数,高于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处理的返青总茎数。9%氟环·咯·苯甲悬浮种衣剂200和400 mL/100kg种子处理小麦整株鲜重为(6.79±0.33)和(7.35±0.05) g/株,显著高于或高于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和CK处理的小麦整株鲜重。9%氟环·咯·苯甲悬浮种衣剂200和400 mL/100kg种子处理对小麦雪腐(霉)病的防效分别为78.03%和79.63%,显著高于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处理的防效,高于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处理的防效;各药剂处理对小麦生长发育无异常影响,无药害。【结论】 9%氟环·咯·苯甲悬浮种衣剂处理显著增加了小麦返青总茎数,显著提高了小麦根系生长,起到健苗壮苗的作用。9%氟环·咯·苯甲悬浮种衣剂按照200~400 mL/100kg种子拌种,可有效防治新疆地区冬小麦雪腐(霉)病的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沧州地区旱地冬小麦种植中荧光假单胞杆菌拌种技术应用的可行性。以“沧麦6005”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比较试验,探究荧光假单胞杆菌拌种对旱地冬小麦生长、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荧光假单胞杆菌拌种可显著促进旱地冬小麦冬期前根系发育;有效防治小麦纹枯病和茎基辅病等土传病害为害;菌液用量在3000 ml/hm2-6000 ml/hm2时小麦产量较对照处理显著增加31.67%-33.76%,增产效果优于噻虫·咪鲜胺拌种剂;菌液用量在3000 ml/hm2-6000 ml/hm2时投入产出比最高,经济效益最大。荧光假单胞杆菌拌种可显著提高旱地冬小麦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建议在沧州生态类型区为代表的黑龙港东部旱地冬小麦种植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一、试验目的 验证敌萎丹、适乐时、麦敌安、戊唑醇、烯唑醇等药剂对我区冬小麦积雪期雪腐雪霉病、一号病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0.
枣庄市冬小麦产量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刘威 《现代农业科技》2009,(22):293-293
通过对2007~2008年度枣庄市冬小麦全育期气象条件的分析,发现有利的气象条件是冬小麦高产的主要因素,并分析指出气象条件与小麦生长和产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