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的重要依据,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古丈县组织专业队伍,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开展了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通过这次调查,查清森林、林木和林地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和分布,综合分析与评价森林资源与经营状况,提出对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利用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结合2013年广西国有派阳山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状况,针对派阳山林场森林资源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森林经营管理对策与建议,旨在通过改变经营策略、调整树种结构、加强林地管理力度、合理保护和利用林地资源、编制林场森林经营方案、建立森林资源档案的措施,促进林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雪  王伟  毛正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2,(6):3764-3765,3769
以SPOT5遥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以陕西省柞水县小岭镇为对象开展森林资源遥感技术调查的试验研究。对遥感影像进行处理,通过调查,判读解译出小岭镇的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与分布情况。这些信息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制定区域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林业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和规范森林科学经营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一 森林档案的概念 建立森林档案是科学管理森林资源,提高森林经营水平,进一步贯彻落实“以营林为基础”的林业生产建设方针,实现林业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也是使森林资源实现“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作业”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5.
森林资源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资源,属可再生资源,其不仅给工业生产提供丰富的物质,而且对调节大气环境温度、调节生态环境都起着重要作用。森林调查包括一类调查(即连续性调查),二类调查和三类调查(森林采伐作业调查),其调查目的是:提出对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与利用意见,调查的成果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管理,指导和规划森林科学经营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根据广西国有雅长林场201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从林地、林木蓄积、森林类别和森林质量等方面研究了雅长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并与2014年雅长林场森林资源进行比较,从森林起源、林种、龄组和优势树种(组)等方面对雅长林场森林资源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高价值森林培育、多功能森林经营、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建议,为实现林场可持续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加拿大森林资源丰富,长期以来以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想指导森林经营.该国的森林经营由过去以木材生产为主已转变为以森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多目标为主.综述了加拿大森林资源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了加拿大森林经营理论的研究、形成过程和发展趋势,对目前该国的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进展及经营技术、经营制度和经营措施等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加强我国森林经营工作的启示.表1参8  相似文献   

8.
贾鑫宇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8):79-80,106
科学、合理、有序地经营森林,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不仅是永续经营利用森林资源、提高森林经营能力的需要,也是实施林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措施和手段.近年来,右玉县得益于高质量大力营造林、林政资源管理到位、管护抚育科学到位等有力措施,林地总面积、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等不断增长,全县生态建设向好发展,大规模造林绿化成效充分显现.与此同时,右玉县生态发展也需要提升森林资源的经营与管理能力,解决"重造林、轻经营"等日趋突出的问题.为进一步擦亮"绿色名片",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该文以山西省"二类"补充调查数据为基础,数据基准日为2019年底,通过对右玉县森林资源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和提炼了全县森林资源特点,并对右玉县森林经营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全县林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高分辨率卫星影像遥感数据(RS)为年度监测的主要信息源,结合上一年度森林资源主要指标监测成果及最新森林资源管理档案等资料,利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软件进行室内判读区划并借助GPS开展外业调查核实,形成本期森林资源主要指标检测数据。同时,将本期数据与前期森林资源监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了森林资源变化情况以及变化原因。结果表明,规划调整、造林更新、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等是导致镇雄县森林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高永龙 《农学学报》2017,7(5):15-18
应用延庆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在系统分析延庆区森林资源现状、森林资源变化及森林可持续经营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对策。在可持续发展林业理论指导下,按照分类经营的原则,对森林培育、资源利用和森林保护进行统筹考虑,协调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级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工作试点单位,延庆区森林类型多样,探索不同地区、不同森林类型的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管理模式,对推动延庆区现代园林绿化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黄山市博村林场森林资源和可持续经营现状,围绕培育保护森林资源,增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和经济功能,提高经营成效等目标,从林地功能区划分、森林经营分类管理、森林经营类型组织和经营措施设计、科学制定森林培育和采伐利用规划设计等方面,探讨了黄山市博村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实现途径,为博村林场及其他具有类似条件的森林经营单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南方集体林区基层林场的森林经营现状和资源分布与生长特性,以魏坊林场为研究对象,运用ViewGIS3.0和Visual PoxPro软件,建立场级森林资源地理信息系统。利用GIS强大的数据管理、分析和处理功能,对以小班为单位的森林资源进行数字化、动态化、可视化管理,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森林资源信息管理方式,为提高林场森林经营管理水平,实现由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提供了科学决策平台。  相似文献   

13.
通过森林区划,各林种规模确定,森林经营类型组织,构建国有林场森林经营体系,以及相配套的森林经营措施类型系统,成为名副其实的生态公益型林场。浙江省遂昌县桂洋林场在2018 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档案进行全面更新的基础上,将经理期内的规划结果层层加以落实,对森林资源进行分析与经营评价。  相似文献   

14.
针对辽宁省森林经营研究所实验林场开展森林经营的需要,根据现有森林资源现状,在小班档案进行全面变档的基础上,通过森林主要功能划分和森林经营类型确定,构建林场森林经营体系和相配套的森林经营措施类型,并将经理期内的规划层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15.
应用森林档案结合部分替换抽样的方法建立的森林资源监测系统是林业基层单位监测森林资源变化的较为理想的系统,经过四年试验的结果表明应用该法建立的资源监测系统具有:效率高,工作量小,获得的数据及时,而且精度有一定的保证等优点,可以应用于林业生产的基层单位。  相似文献   

16.
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联系环境与发展的重要纽带。文中在分析了中国森林、林业的现状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问题与困难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对策。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基本的要求、任务和途径分别是保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并不断扩大新的森林资源和实验森林的分类经营。为了促进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实施,当前紧要的任务是建立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支撑体系,这些体系包括森林资源与环境的监测体系,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与指标体系,林业生态保障体系,森林资源规划与管理体系,森林与林业政策、法规的保证体系,以及加强公众在实施森林可持续经营过程的参与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以森林资源一类清查数据为基础,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BP算法对山西省森林资源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山西省森林资源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森林面积、蓄积呈现稳定增长态势,森林生态功能逐步完善;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1%;单位面积蓄积量呈明显下降趋势,森林生产力下降。此结果为研究区森林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长白山林区如何处理好森林经营利用和森林保护之间的关系,使森林利用和森林保护同步,在森林经营利用的同时如何保护好、培育好森林资源,使森林经营利用有利于森林保护等问题作了阐述,对从事林业工作的同行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了较好地评价灌阳县林业工作的成效,论述了灌阳县1999—2009年全县森林资源的变化动态,总结出灌阳县森林资源的质量和特点,并提出了森林资源发展的对策,如建立森林资源档案计算信息管理系统;合理选择造林树种,进一步优化林种和树种结构;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做大做强区域林业产业规模。  相似文献   

20.
森林资源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档案的建立,并不意味着对森林资源管理就可一劳永逸,而恰恰是这项工作的开始,更重要、更艰巨的工作是经常性的森林档案管理。建立森林档案也不能误认为仅仅是技术文件的归档,它正是为更好地充分发挥技术文件对生产实践的指导作用。基于此,针对如何做好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谈几点思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