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系统研究了在不同播期,日均温对玉米(强盛49)的出苗速度及生育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播期和玉米的出苗速度以及生育期之间有真实的线性回归关系:Y=9.8335*EXP(-0.019806*X),r=:0.9118*;Y=131.0100*EXP(-0.003249*X),r=0.9884*;日均温和玉米的生育期也存在真实的线性关系:Y=464.2999-14.2397X.r=0.9849*.上述方程可以为选择适宜播期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玉米的一生     
一、生育期 从出苗到成熟的天数为生育期。玉米生育期长短与品种、播期和温度等因素有关。一般叶数多、播期早、温度低的生育期长。反之则短。春播80~100天。夏播70~85天的为早熟型:春播120~150天以上的、夏播100天以上的为晚熟型;介于两者之间的为中熟型。  相似文献   

3.
不同播期对夏播高粱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对夏播高粱生育期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晋杂30号"夏播高粱为供试材料,采用5个播期的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播期对夏播高粱生育时期及产量表现。[结果]随着播期的推迟,夏播高粱的生育进程延迟,生育期延长,播期每推迟1d,生育期延长0.48d。穗数、穗粒数减少,千粒重下降,产量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8.3%~21.3%。通过相关分析得出,有效积温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日均温与产量呈显著性正相关、降水量与产量呈正相关。[结论]"晋杂30号"夏播高粱在晋中地区适宜播期为6月15日—6月30日。  相似文献   

4.
以高蛋白大豆新品种圣豆24为试验材料,通过3个播期处理(6月5、15、25日),研究不同播期条件下大豆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大豆植株总生育期逐渐缩短,尤其对出苗至开花阶段生育期影响最大,对生殖阶段生育期影响较小。在开花期、鼓粒期、结荚期、成熟期,6月15日处理下的根、茎、叶片、叶柄、豆荚及单株植株干物质积累量最高,且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干物质分配由营养器官逐渐向生殖器官过渡。大豆产量在6月15日处理达到最高,为3 310.27 kg/hm2,比早、晚播产量分别提高8.33%和13.66%。因此,大豆品种圣豆24在黄河中下游北岸的适宜种植期为6月15号。  相似文献   

5.
播期对绥阳朝天椒出苗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辣椒播期是影响辣椒出苗质量和产量的重要技术环节,通过试验设置不同播期研究播期对辣椒的出苗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绥阳朝天椒在绥阳县及同类地区最佳播期为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该播期出苗质量好,产量也较高。  相似文献   

6.
对郑玉668玉米新品种进行了播期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最适播种期为5月26日至6月5日,玉米产量随播期的推迟而下降,产量(Y)与播期(X)回归方程为:Y=675.02-7.081X,即每晚播1d,亩产量下降7.081 kg,所以夏播种植郑玉668玉米品种在适宜范围内宜早不宜迟.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验观察了解不同播期对9个中稻新品种生育期、产量的影响,检验其耐高温、低温能力,探讨各品种适宜播期。结果表明,播期对各品种生育期与产量均有显著影响,播期推迟,日均温变高,日照时数延长,各品种生育期均显著缩短;各品种扬花期对温度敏感性差异显著,耐高温能力较好的品种有K两优2号、皖稻153、Y两优1600、两优002,耐寒性较好的品种有两优002、皖稻153、两优5号、K两优2号、Y两优1600、两优2233、Y两优1928、两优116,各品种播种期以5月15日、5月30日较优。  相似文献   

8.
不同播期对不同品种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强盛49和屯玉6号在不同播期下产量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分析,得出强盛49和屯玉6号都是在第三播期(4月22日播种)产量最高,早播和晚播都会造成各自减产。  相似文献   

9.
播期对大豆品种山宁16号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山宁16号为试材,研究播期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期延迟其出苗至初花日数(生育前期日数)缩短,开花至生理成熟日数(生育后期日数)差异不大,生育期结构增大;晚播缩短大豆营养生长期,株高、底荚高和主茎节数均降低;随播期推迟该品种的单株荚数、单株粒数虽有增加,但单株粒重、百粒重降低较多,其影响大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增加的影响;晚播不利于大豆的鼓粒及产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
不同播期对豫东黄潮土区小麦群体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郑麦7698、众麦99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对小麦群体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间冬前分蘖差异大,春季差异减小,但这种差异一直维持到成熟期;播期与穗数、产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35**、-0.886*。经回归分析,郑麦7698的回归模型:Y(穗数(=759.8-40.2X、Y(产量(=10827-552.7X;众麦998:Y(穗数(=568.6-11.5X、Y(产量(=10235-250.9X。在播量为150kg辕hm2的条件下,郑麦7698、众麦998适宜播期为10月10要15日,此期播种有利于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实现较高的经济产量和效益。播期提前应减少播量,郑麦7698最早不能早于10月5日,众麦998不能早于10月10日;播期推迟应适当增加播量,播期每推迟5d,播量增加30kg/hm2,才能有利于实现不同播期条件下的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