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朝鲜百合离体多倍体诱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避光条件下,用0.10%秋水仙素附加2.00%二甲亚砜诱变离体培养的朝鲜百合小鳞茎,利用组织培养的不定芽诱导技术获得了多倍体幼苗,并对其根尖染色体数目进行常规鉴定。结果表明:诱导48h效果好,变异率达到50.00%。对照植株和得到的4个变异株系进行细胞学观察后发现,对照为二倍体(2n=2x=24),诱变出的4个变异株系细胞染色体数目分别由34~54条的不同比例构成,其中四倍体细胞染色体(2n=4x=48)占38.18%~76.47%,属于嵌合体。  相似文献   

2.
牛膝多倍体的诱变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诱变牛膝多倍体,增加新的药用种质资源,为培育牛膝新品系奠定基础。以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为实验材料,研究了秋水仙素的诱变牛膝染色体倍性变异的最佳处理时间,多倍体的特征及其多倍体的细胞学鉴定。结果表明,当秋水仙碱浓度为0.2%时处理最佳处理时间为24 h,诱变率达51.7%。变异株与对照株相比,变异株的生长变缓,叶片增宽变厚,叶色浓绿,叶片皱缩。根尖压片表明,对照株的染色体数为:2n =2x=42,变异株为2n=4x=84。  相似文献   

3.
小花盾叶薯蓣多倍体诱导及细胞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的秋水仙素对小花盾叶薯蓣丛生芽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0.05 %的秋水仙素处理24 h的诱变效果最佳,诱变频率高达52 %.同时采用不定芽技术对变异株进行稳定,获得了稳定的多倍体.对变异株进行细胞学研究后发现,变异株的染色体数目为2n=4x=40,为四倍体;对照为二倍体,其染色体数目为2n=2x=20.另外还发现三倍体及非整倍体细胞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的秋水仙素对东方百合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0.05%的秋水仙素处理24 h的诱变效果最佳,诱变频率高达50%.同时采用不定芽技术对变异株进行稳定,获得了完全多倍体.经秋水仙素诱导的加倍群体与正常二倍体植株比较,多倍体植株叶片变厚,叶色变深,叶片变大,气孔显著增大而单位面积气孔数减少.对变异材料进行细胞学研究后发现,变异植株的染色体数目为2 n=4x=48,为四倍体,二倍体为2n=2x=24.另外,还发现少数八倍体植株,其染色体数为2n=8x=96,其气孔面积特别大且生长缓慢.最后对多倍体种球的繁育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条叶百合的离体多倍体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增强条叶百合的抗性,对其进行多倍体改良,利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附加2.00%二甲亚砜诱变离体培养条叶百合小鳞茎。结果表明:0.10%的秋水仙素溶液诱导效果好,直径1.4cm鳞茎变异率达100%,直径0.7cm鳞茎变异率达92%。经对4株疑似多倍体诱变株系的染色体检测,仅有1个变异株系中含有48条染色体,4倍体细胞占63%,对其切割分离和纯化培养,最终获得1个四倍体株系(2n=4x=48)。除观察到正常的染色体外,株系1、株系3和株系4约30%左右的细胞中含有数目不等的B染色体。  相似文献   

6.
秋水仙素诱导葡萄风信子多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比较了秋水仙素不同质量分数、不同处理时间诱导亚美尼亚葡萄风信子体细胞染色体加倍的效果。利用秋水仙素混配和浸泡法对亚美尼亚葡萄风信子的染色体进行加倍诱导,采用染色体常规压片法鉴定染色体数目。结果表明,浸泡法以秋水仙素质量分数为0.05%,时间为15 h的变异率最高,达到45.6%;混培法以秋水仙素质量分数为0.05%,时间为15 d的变异率最高,为21.1%。经秋水仙素诱导的变异株与正常二倍体植株比较,诱变植株叶片变厚变宽,叶色变深,鳞茎变大,气孔显著增大而单位面积气孔数减少,对诱变植株进行细胞学观察后发现,对照二倍体植株2n=2x=18,变异株2n=4x=36,为四倍体,另外还发现嵌合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以凤仙花和茶花凤仙为试材,研究秋水仙素处理质量分数和时间对2种试材的多倍体诱变效应,通过植株形态特征、气孔数量及大小、染色体数目的观察进行倍性鉴定。结果表明,用w=0.5%的秋水仙素处理72~96 h的植株材料变异率较高,其中以0.5%秋水仙素处理96 h凤仙花的变异率最高,达29%。染色体压片检查表明,四倍体染色体数为2n=4x=28,二倍体对照为2n=2x=14。四倍体叶片长、宽、厚均增大,气孔密度减小,气孔保卫细胞增大,花径增加、花瓣增多,单朵花观赏价值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秋水仙素诱导菊花脑多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40,自引:0,他引:40  
利用秋水仙素对菊花脑进行浸种诱导多倍体,比较了不同处理浓度和时间的效果。结果表明,0.5g/L浓度处理48h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植株形态变异率为83.1%;1.0g/L,2.0g/L浓度处理12h以上变异率虽然升高,但由于生长抑制严重,后期死亡率明显升高;诱变株结实率和种子发芽率明显低于对照。对4个形态变异株进行了叶片气孔保卫细胞大小,叶绿粒数测定和根尖细胞染色体观察,鉴定出四倍体菊花脑1株(2n=36),嵌合体1株。  相似文献   

9.
东方百合多倍体诱导及种球繁育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的秋水仙素对东方百合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0.05%的秋水仙素处理24h的诱变效果最佳,诱变频率高达50%。同时采用不定芽技术对变异株进行稳定,获得了完全多倍体。经秋水仙素诱导的加倍群体与正常二倍体植株比较,多倍体植株叶片变厚,叶色变深,叶片变大,气孔显著增大而单位面积气孔数减少。对变异材料进行细胞学研究后发现,变异植株的染色体数目为2n=4x=48,为四倍体.二倍体为2n=2x=24。另外,还发现少数八倍体植株,其染色体数为2n=8x=96,其气孔面积特别大且生长缓慢。最后对多倍体种球的繁育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秋水仙碱为染色体加倍剂,采用液体浸泡法对半枝莲茎尖进行离体诱导.结果表明,以0.2%的秋水仙碱浸泡4h的诱导效果最佳,外植体存活率为15.0%,多倍体诱导率达到50.0%.形态学观测结果表明,与对照植株相比,变异植株形态特征变化明显,植株高度降低,节间变短,叶型发生改变.变异植株的气孔变大,气孔密度降低,保卫细胞中叶绿体数增加.根尖染色体计数结果表明,对照植株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26,变异植株的染色体数目为2n=4x=52.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获得的变异株为二倍体和四倍体的嵌合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