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茶树为多年生经济作物,从选出一个优良单株到繁育成新品种,少则十几年,多则二十几年。为了缩短育种年限, 加快育种步伐, 提高育种效率,本文从主要从系统选育原始材料的采集,选繁结合,株行试验园、品比试验园和采穗母本园同步建立和区域试验、示范推广、良种申报相结合等几方面谈谈怎样缩短育种年限,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2.
介绍临沂市茶树抗寒育种工作的技术措施,包括选育抗寒茶树品种、建立繁殖材料圃、建立原始材料圃、建立比较试验园、建立母树园、建立采种园、开展杂交育种、开展人工引变育种和搞好尖端研究等方面内容,以为茶树抗寒育种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蔬菜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我国蔬菜多倍体育种研究在蔬菜多倍体诱导与鉴定方法、蔬菜多倍体育种与应用等领域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了目前蔬菜多倍体育种中尚存在的4个方面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蔬菜多倍体育种水平的对策,即选择适宜的诱变材料、提高蔬菜多倍体的孕性、扩大多倍体原始材料的选择范围、完善诱导方法与技术、多倍体育种与其它育种方法的结合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作物野生近缘物种、地方品种以及利用它们创制的育种原始种质,具有大量未被育种利用的遗传变异。但是,由于普遍具有明显缺陷、产量潜力低,育种家不愿意用,从而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育种原始种质的利用效率不高,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方法】根据人工合成六倍体小麦和以地方品种为遗传背景的染色体工程材料的育种实践,总结建立原始种质的高效育种利用技术体系。【结果】建立了“育种原始种质-顶交-两段选择”育种体系,利用小群体选育出7个新品种,同时利用6RS.6AL易位系选育的含黑麦抗白粉病基因Pm56的新品系参加了四川省区域试验。【结论】顶交可以导入原始种质的有利位点、同时改良综合性状,有利于重组累积不同品种亲本中的有利位点、赶上育种家的遗传改良步伐,也有利于原始种质与其他亲本间不同遗传变异的协调匹配。两段选择降低了选择难度、提高了选择效率,尤其是第一段选择聚焦于淘汰遗传上相对简单的关键缺陷性状,选择标准简单、易操作,而且符合中选标准的植株少,从而选择难度小、工作量小。育种实践表明,基于原始种质的小麦育种技术体系提高了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5.
ISSR 分子标记技术在茶树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分子标记技术与传统育种技术的结合,可在育种早期对植株进行基因型的鉴定,从而快速有 效地开展育种工作。DNA 分子标记技术在茶树研究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在茶树育种中运用到的分子标记技 术主要有ISSR、RAPD、AFLP、SSR、SNP、EST 等。其中ISSR 是一种基于微卫星序列发展起来的新的分子标 记,具有简便、稳定、DNA 多态性高等优点。阐述了ISSR 分子标记的原理及程序,介绍了其在茶树育种研究 中的应用情况,主要包括种质鉴定以及种质在遗传过程中的稳定性鉴定、亲缘关系鉴定、遗传多样性分析、指 纹图谱构建等。  相似文献   

6.
斯里兰卡茶产业与茶树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里兰卡是世界第三大产茶国,红茶品质位居世界前列.茶叶现已成为斯里兰卡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产量的95%以上用于出口,是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目前斯里兰卡茶叶研究所已育成了TRI 2000、TRI 3000和TRI 4000系列无性系品种.育种技术从早期的常规选种,逐步发展到杂交育种、多倍体育种以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与转基因育种等生物技术育种;茶树以扦插繁殖为主,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等也在研究之中.斯里兰卡茶园无性系良种所占比例约为60%.本文阐述了斯里兰卡茶产业发展简史与概况、茶树种质资源、育种技术、良种繁育与推广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7.
玉米种植密度逐步提高不仅是玉米产量不断提高的主要途径,也是育种中提高选择效果的重要手段.结合中国玉米生产和育种的实际情况,对耐密型玉米品种选育的育种目标、种质选择、自交系选育技术和杂交种鉴定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切花菊育种问题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育种方法上,有性杂交育种目前仍是切花菊育种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常规育种与基因工程技术手段结合的复合育种途径将是今后发展的方向;还对切花菊育种原始材料的选择和应用、切花菊优良性状标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耐潜育性土壤水稻生态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潜育性稻田是我国南方稻区最主要的低产土壤类型之一。“七五”期间,作者以提高选育水稻耐潜育性品种的育种效率为目标,开展了四个方面的研究,即:育种新方法,筛选鉴定技术,综合鉴定指标,培育优异种质材料及在育种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对土壤亚铁、H_2S和缺素的耐性存在明显的差异;並已初步建立起“耐潜育性土壤水稻生态育种技术”,选育出了具有一定耐性的水稻新品系(组合)。  相似文献   

10.
我国作为茶树原产地和世界产茶大国,有着悠久的茶树育种历史和深厚的研究基础,育成了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茶树品种,无性系茶树品种和无性繁殖技术最早出现于我国。改革开放后,我国茶树遗传育种研究工作加速,进入21世纪后在育成品种数量及多样性、育种技术、育种基础理论等多个领域取得了较好成果,特别是在茶树全基因组测序与组装、功能基因组学等领域引领世界,并有力支撑了我国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文回顾了我国茶树遗传育种研究的历史及成就,梳理了在茶树主要性状遗传规律、育种技术、突破性品种创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在茶树遗传育种基础理论创新、育种技术创新和品种创新方面的研究重点,以期为茶树遗传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植物铁蛋白是一类铁贮存蛋白,可以贮藏可溶、无毒和生物体可以利用形式的铁.简要介绍了植物铁蛋白在植物发育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14.
植物系统获得抗病性与抗病诱导剂(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植物抗病诱导剂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类新型植物杀菌剂,它们本身没有杀菌活性,但能够诱导植物产生系统获得抗病性(SAR),极具应用潜力.本文对近年来抗病诱导剂的研究情况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5.
16.
Plant speciation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ke the formation of animal species, plant speci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evolution of barriers to genetic exchange between previously interbreeding populations. Prezygotic barriers, which impede mating or fertilization between species, typically contribute more to total reproductive isolation in plants than do postzygotic barriers, in which hybrid offspring are selected against. Adaptive divergence in response to ecological factors such as pollinators and habitat commonly drives the evolution of prezygotic barriers, but the evolutionary forces responsi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trinsic postzygotic barriers are virtually unknown and frequently result in polymorphism of incompatibility factors within species. Polyploid speciation, in which the entire genome is duplicated, is particularly frequent in plants, perhaps because polyploid plants often exhibit ecological differentiation, local dispersal, high fecundity, perennial life history, and self-fertilization or asexual reproduction. Finally, species richness in plants is correlated with many biological and geohistorical factors, most of which increase ecological opportunities.  相似文献   

17.
18.
植物病毒与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植物病毒侵染寄主植物后,引起植物体内激素代谢的变化,生长素信号的影响和对赤霉素合成的影响,植物激素和抗病信号转导的关系,以及适宜的外源激素对病毒病的效应。  相似文献   

19.
当前正在进行的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是以优化品种、提高质量、增加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战略性调整,也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大通县农业生产发展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