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2019年甘肃省油用向日葵品种区试丰产性及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19年甘肃省油用向日葵区域试验品种(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陇葵杂7号平均折合产量4 620 kg/hm2,较对照品种S606增产10.4%,丰产性最好,稳产性一般。陇葵杂6号平均折产量4 455 kg/hm2,较对照品种S606增产6.5%,丰产性好,、稳定性最好,适应性好。XKY1502平均折合产量4 310 kg/hm2,较对照品种S606增产3.0%,丰产性较好,稳定性一般。九洋562平均折合产量4 395 kg/hm2,较对照品种S606增产5.0%,丰产性一般、稳定性差。这4个品种(系)可进一步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2.
浚单系列玉米杂交种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Eberhat-Russell模型和高稳系数法,对3个玉米杂交种的丰产稳产性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杂交种浚单98 3、浚单22、浚单26区试平均产量分别为8770.58 kg/hm2、9424.35kg/hm2、7961.33 kg/hm2,分别比对照增产17.42%、13.75%、13.5%,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生态适应性强.3个杂交种在环境指数4500-10500 kg/hm2时比对照均有不同程度增产.  相似文献   

3.
利用多年多点联合方差分析方法,对2004-2005年酒泉市组织的棉花品种(系)多年多点比较试验产量结果进行丰产性、稳产性分析的结果表明,陇棉1号皮棉平均折合产量最高,为2 040.45 kg/hm2,较对照增产16.9%;产量主效应值最高,为16.522,稳产性参数的方差(4.264)和变异度(1.518)较小,仅次于205-4.综合评价认为,陇棉1号为高产稳产品种,宜大面积推广种植;L9916、98-2的丰产性较好,但稳产性差,有待于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保障小麦生产安全,促进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在进入市场前对品种特性的分析,可为广大用户提供生产所需信息,为良种良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数据,采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等对优质抗病小麦新品种川麦618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分析。【结果】2年区域试验AMMI模型分析表明,川麦618产量处于中等水平,稳定性好。大区生产试验中,川麦618平均每666.7 m2产量450.52 kg,有效穗23.57万穗/666.7 m2,千粒重47.93 g,穗粒数47.28粒;根据AMMI分析排序图比较品种特性优劣:中科麦1816>川麦618>蜀麦1958>川育42>绵麦367>西科麦5518;GGE图分析表明,川麦618具有比较优势。【结论】小麦新品种川麦618是一个丰产性和稳产性均表现较好的优质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5.
水稻新品种‘晋稻12号’丰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晓慧 《农学学报》2014,4(11):10-14
为给‘晋稻12 号’在山西水稻生产中更好地推广提供依据,根据2007—2008 年山西省水稻中晚熟组区试资料,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中品种区域试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它进行了丰产性和稳产性分析。结果表明:‘晋稻12 号’2 年区试平均产量分别为9507 kg/hm2和9604.5 kg/hm2,分别比对照‘晋稻8 号’增产6%和9.8%。‘晋稻12 号’2年主效应分别为0.78 和0.71,说明该品种丰产性好;回归系数分别为1.06 和0.87,说明对环境反应不敏感;高稳系数2 年分别为13.85%和10.15%,说明该品种稳产性较 好。穗粒数、结实率、穗长的变异系数均低于对照。由此得出,‘晋稻12 号’是一个丰产稳产性高、适应性强的中晚熟水稻新品种,具有较好的广适性,米质优良,在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好的地方种植产量潜力更大,适宜进行产业化推广。  相似文献   

6.
许豆8号是许昌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许98662为母本,许96115为父本育成的大豆品种。于2011年通过河南省审定。该品种具有株型紧凑,丰产性稳产性好;抗逆性强、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外观品质优异、商品性好等特点。2011-2013年在长葛市种植百亩示范方,平均产量3 967.6 kg/hm~2;2014-2016年在长葛市种植千亩示范方,平均产量3 772.7 kg/hm~2; 2017-2018年在长葛市种植万亩示范方,平均产量3 712.8 kg/hm~2,均表现出较强的丰产、稳产性。该品种适宜河南省及周边各地夏大豆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利用2009~2012年度江苏省淮南片小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资料,对宁麦20的丰产性、稳产性以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宁麦20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其产量水平主要分布在6000~7500 kg/hm2,平均穗数为465.6万/hm2,平均穗粒数为38.3粒,平均千粒重为38.2 g。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穗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穗粒数、千粒重均与产量相关不显著。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粒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其次是穗数,千粒重的作用最小。  相似文献   

8.
为准确评价参试苦荞新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生态适应性,利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对5个参试品种在宁夏南部山区的半干旱区、半干旱易旱区和干旱区的6县(区)多年多点试验数据进行了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试点代表性分析及综合评价。通过主成分PCA与品种的稳定性(Dg)和试点的稳产性(De)分析,筛选出适宜在宁夏南部山区种植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好的品种为晋苦荞2号和川荞3号,晋苦荞2号产量为1 671~2 593 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17.3%。川荞3号的产量为1 474~2 513 kg·hm-2,与对照相比平均增产7.5%;试点辨别力代表性以半干旱易旱区的海原县,中部干旱带的同心县及半干旱区的西吉县比较理想;试验经历了干旱年份、正常年份和丰水年份,参试品种在干旱年份较丰水年份产量减产28.0%~45.3%。  相似文献   

9.
茭白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茭白肉质细嫩,色白,含有大量氨基酸,营养丰富,可煮食或炒食。1997年,米东区长山子镇引进茭白种植获得成功,2011年种植面积达13.3hm2,平均产量1400kg/666.7m2左右,最高产量达到2000kg/666.7m2。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17-2019年福建省早稻新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数据,通过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适应度分析等方法,研究聚两优919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综合表现。结果表明,聚两优919在2017-2018年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7771.13 kg?hm-2,比对照品种T78优2155增产3.74%。2019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6998.55 kg/hm2,比对照品种(T78优2155)增产4.00 %。2年区域试验平均变异系数为13.85%,低于对照品种T78优2155(14.38%),平均高稳系数为81.25%,高于对照品种(77.84%),平均适应度为68.9%,明显高于对照品种(41.7%)。全生育期2年区域试验平均128.3 d,比对照品种T78优2155早熟0.6 d,中抗稻瘟病,米质达部颁三等优质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表明聚两优919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好,抗病性、稻米品质和主要农艺性状等综合性状优良,适宜福建省作早稻种植,推广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11.
高产花生新品种花育27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花育27号是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以D140为母本、鲁花15号为父本杂交,F1代经^60Co—γ照射后系统选育而成。在山东省2005-2006年区域试验中,666.7m^2平均荚果产量302.62kg,籽仁产量228.60kg。分别比对照鲁花12号增产9.72%和13.40%。2007年生产试验,666.7m^2荚果产量248.4kg,籽仁产量176.1kg,分别比对照鲁花12号增产8.9%和7.5%。2008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叶面喷施硝酸钾和硝酸钙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叶面喷施硝酸钾和硝酸钙试验,研究钙钾肥配合施用的效果及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单喷硝酸钙397g/666.7m2或硝酸钾382g/666.7m2,共4次,效果最好,产量分别为1 096.3、1 210.5kg/666.7m2.硝酸钙与硝酸钾肥配合施用的最佳组合是硝酸钙310g/666.7m2、硝酸钾239g/666.7m2,产量为1 273kg/666.7m2.  相似文献   

13.
氮素梯度施肥对黄瓜产量和品质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土壤养分测定结果,采用氮素梯度施肥方式,研究了露地黄瓜施用不同水平的氮肥用量,对黄瓜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等地力水平下每666.7m。施磷酸一铵5.66kg、硫酸钾23.33kg的基础上,施尿素21.75kg为最佳使用量,黄瓜产量达到3793.9kg,比对照增产47.38%,增加经济效益5284元。  相似文献   

14.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生石灰、石灰氮、百解酸、田师傅土壤调理剂对榨菜产量、病害、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土壤改良剂都能提高土壤pH,增加榨菜产量,减轻病害的发生。石灰氮100 kg/666.7 m2处理产量最高,根肿病发病株数最少、发病最轻,产量达到了4210.0 kg/666.7 m2,比对照增47.79%。其次是生石灰100 kg/666.7 m2,产量达到了4099.1kg/666.7 m2,比对照增产43.9%,发病率也明显降低;石灰氮处理改酸效果最好,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15.
生物秸秆对茄子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内施用不同用量和配比的生物秸秆,进行茄子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以每666.7m2施用4 000~4 800 kg秸秆与8 kg菌种、4 kg疫苗组配效果较好。与常规施肥相比,土壤有机质提高1个百分点,速效氮和速效钾分别提高61.6 mg/kg和20.6 mg/kg;每666.7m2蚯蚓数量增多309~505条,增幅为43.8%~71.6%;增产幅度为4.3%~10.6%;果实硝酸盐平均含量低158 mg/kg,降幅为19.2%。综合生物学性状、产量、硝酸盐含量和效益等方面考虑,每666.7m2施菌种8 kg、疫苗4 kg、玉米秸秆4 000 kg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花生新品种"龙花163"进行了不同密度、穴播粒数、施肥方式(1因素3水平+4因素2水平)的正交试验,产量结果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并用LDS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其最佳栽培方式为穴距15cm(即13.33万穴/hm2),穴播3粒种,1次性全层施肥方式(即N:P:K各含15%750kg/hm2)。  相似文献   

17.
平度市高肥力土壤玉米氮磷减量化施用研究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3414”试验设计,在高肥力土壤条件下,研究了玉米最佳施肥量。结果表明,在土壤有机质为1.54%和碱解氮98.4mg/kg、有效磷40.5mg/kg的条件下,夏玉米666.7m^2目标产量高于650kg的推荐施肥量为纯N3.79kg,P2O5 2.06kg,K2O 7.47kg,既可减少肥料流失和对地下水的污染,又可提高肥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在砂田条件下,研究有机肥施用量对砂田辣椒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有机肥施肥量增加,辣椒生育期延长,株高、叶面积、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增长,在施肥量为100 kg/666.7 m2时达到最佳;水分利用率在施肥量为50 kg/666.7 m2时达到最大;施肥量为129.5 kg/666.7 m2时产量最高,为1 879 kg/666.7 m2.因此,砂田辣椒补施有机肥适宜用量为100~150 kg/666.7 m2.  相似文献   

19.
以早籼稻金早09为试材,研究不同有机肥施用水平(设空白对照、每666.7m2施有机肥0、250、5007、50、1 000 kg 5个水平)对金早09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金早09每666.7m2施用500kg有机肥产量最高,其产量水平达到414.58 kg;纯施化肥处理和常规处理相比增产8.7%。  相似文献   

20.
配方施肥对早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早稻肥效试验,研究配方施肥对早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各配方施肥处理水稻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实际产量均有所提高,其中以施纯氮13kg/666.7m^2、纯磷4kg/666.7m^2、纯钾9 kg/666.7m^2时,水稻农艺性状较其它处理好,且实际产量比CK增加55.2%,为本试验条件下最佳配方施肥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