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药剂防治麦田灰飞虱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剂防治麦田一代灰飞虱,可减少水稻秧田灰飞虱虫源基数,对水稻条纹叶枯病起到间接的控制作用.2006年我们在雪堰镇进行了80%敌敌畏乳油不同施药方法防治麦田灰飞虱越冬代成虫和一代若虫试验;并在勤丰测报观察区设置了不同药剂防治麦田一代灰飞虱若虫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灰飞虱是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传毒媒介,防治好秧田期一代灰飞虱成虫,既可减少前期条纹叶枯病发生危害,还可压低二代发生基数,减轻后期防治压力。为选择有效防治药剂,控制秧田期灰飞虱虫量,笔者于2005年6月进行有关药剂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秧田药剂防治一代灰飞虱成虫是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关键措施之一。通过不同药剂处理,在秧田一代灰飞虱成虫高峰期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0%敌.氟腈(虎蛙)乳油与15%丁硫克百威.吡(金好年)可湿性粉剂混用配方对防治一代灰飞虱成虫速效性、持效性好,对秧苗安全性好。建议生产上全面推广50%敌.氟腈(虎蛙)乳油1 200mL/hm2加15%丁硫克百威.吡(金好年)可湿性粉剂750mL/hm2。  相似文献   

4.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秧田灰飞虱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蔡发田 《农技服务》2009,26(5):106-107
水稻秧苗期防治灰飞虱是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和发展的关健时期,通过对水稻秧田防治灰飞虱10种药剂的筛选试验,初步确定了水稻秧田防治灰飞虱的策略及药剂配方。  相似文献   

5.
灰飞虱是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传毒媒介,近两年在我区连续大发生,并对吡虫啉类药剂已产生抗性.为筛选防治灰飞虱的有效药剂,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我站对5%锐劲特等药剂防治秧田灰飞虱进行了田间小区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防治水稻秧田期灰飞虱的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秧田药剂防治1代灰飞虱成虫是控制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关键措施之一。通过不同药剂处理,在秧田1代灰飞虱成虫高峰期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用50%拓胜可湿性粉剂25 g防治秧田灰飞虱不仅有较好的速效性,且持效期长,最终大田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率最低。  相似文献   

7.
2004年常武地区灰飞虱特大发生,其主要危害代(一代)虫量是常年同期虫量的30倍左右,由于气候与环境条件适宜,一代灰飞虱成虫发生早,向秧田迁移早,高峰期长,秧田期单靠药剂喷雾防治灰飞虱已不能理想控制前期水稻条纹叶病的危害,增加用药次数和药量,虽能明显提高治虫效果,但极易导致为数不多的几种特效药产生抗性,也会增加化学药剂对环境的负面作用.因此在当前灰飞虱猖獗危害和水稻条纹叶枯病流行的严峻形势下,通过示范试验,笔认为推广水稻机插栽培技术和推迟播栽期等农业措施,前期控病优势更为突出,成本低,效果好,无污染。  相似文献   

8.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一种主要由灰飞虱传毒引起的病毒病。近年来,在我市水稻上发生逐年加重,目前尚无对已感病株有特效治疗作用的药剂,唯一有效的防治措施就是切断传毒虫源,选用速效、持效、高效药剂防治灰飞虱。为此,2006年我站在通州市纱场乡小麦田于一代灰飞虱若虫高峰期进行了多种药剂防治灰飞虱试验,取得较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我市暴发流行,防治灰飞虱是遏制该病的重要措施。在麦田灰飞虱大发生年,及早进行系统监测,适时开展防治,能有效压低迁向秧田的一代成虫基数,从而减轻秧田防治压力。为明确麦田灰飞虱最经济有效的防治适期,我们开展了相关试验调查,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生产上应采取“治虫防病”的防治策略,重点在水稻秧田期和移栽前期(各地大致在5月下旬至7月上旬)防治从麦田迁入的一代灰飞虱成虫和二代灰飞虱若虫,适用药剂有锐劲特、毒死蜱、敌敌畏、丁硫克百威、异丙威、扑虱灵、吡虫啉等,注意交替或混合使用不同药剂。  相似文献   

11.
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性病害。调查结果表明,灰飞虱在郯城县一年发生5代,主要以第五代若虫在麦田越冬。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进入成虫发生高峰期,5月底6月初是一代成虫向秧田转移高峰期,6月下旬水稻移栽前出现二代低龄若虫急增期,7月上中旬大田即进入第二代发生高峰期。抓好秧田期一代灰飞虱成虫和水稻移栽后二、三代卵孵化高峰至低龄若虫高峰期的防治是控制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刘苏闽  王奎萍  尚衍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640-20641,20644
[目的]比较市场上可同时控制灰飞虱和水稻条纹叶枯病的不同药剂的防效,并检验其对水稻的安全性,为选用适宜的药剂提供参考。[方法]以清水为对照,进行了25%吡蚜酮.噻虫嗪悬浮剂及其与毒氟磷混配剂、吡蚜酮单剂等5种药剂对水稻灰飞虱及水稻条纹叶枯病的防效试验。[结果]吡蚜酮.噻虫嗪及其与毒氟磷混配剂、吡蚜酮单剂对秧田灰飞虱成虫均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在灰飞虱大发生年份,秧田第4次药后7 d防效均在75.00%以上;25%吡蚜酮.噻虫嗪悬浮剂及其与毒氟磷混配剂、吡蚜酮单剂对水稻条纹叶枯病防效也较好,大多在70.00%以上。[结论]吡蚜酮.噻虫嗪及其与毒氟磷混配剂、吡蚜酮单剂对水稻灰飞虱及条纹叶枯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效,可在水稻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不同药剂防治灰飞虱试验简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在我县迅速蔓延,防治灰飞虱是防治该病的重要措施。为寻找速效、持久防治灰飞虱的有效药剂,控制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笔于2004年对灰飞虱成虫、若虫进行了有关药剂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4.
受耕作制度、暧冬等影响,本地区大麦田后期灰飞虱虫口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后茬水稻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条纹叶枯病由携带病毒介体的灰飞虱传播,秧田期是灰飞虱传播病毒的主要时期,控制早期迁入秧田灰飞虱的数量,对降低条纹叶枯病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笔者在大麦田进行防治灰飞虱药剂筛选试验,考查对灰飞虱的防效和持效期,为指导麦田防治灰飞虱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灰飞虱传毒不仅引起水稻条纹叶枯病流行,且其本身也可对水稻造成较大危害,现已成为水稻的主要害虫.在灰飞虱大发生年份,抓好冬前麦菜田灰飞虱的防治,是压低越冬基数,控制来年灰飞虱及条纹叶枯病发生危害的有效措施.为寻找适宜秋冬季防治灰飞虱的有效药剂,笔对杀灭菊酯等药剂进行了冬前灰飞虱防治试验,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需对其传毒媒介灰飞虱进行防治。不同药剂、防治方法、防治间隔期对灰飞虱的防治效果研究表明:不同药剂防治灰飞虱防效差异较大,应确保药剂对路;秧田期应以速效性药剂为主,成虫盛发期以3d用药1次、高峰期隔日用药1次为宜;防虫罩防效好,但成本高,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7.
水稻条纹叶枯病田间防治适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秧田期防治灰飞虱是控制秧田和大田初期水稻条纹叶枯病较为有效的方法.试验效果表明:秧田期治虫防病的最佳用药时期为灰飞虱迁移高峰后2天.  相似文献   

18.
为防治水稻条纹叶枯病,进行了其重发原因及药剂防治技术的调查与研究,通过调查研究,明确了水稻条纹叶枯病重发的原因,即有利于传毒媒介灰飞虱繁殖的生态环境和灰飞虱高带毒率是病害重发的基础,感病品种的存在是病害重发的关键。药剂防治技术包括:大田前期使用抗病毒抑制剂、秧田期覆盖无纺布防虫网,可有效控制病害发生,同时明确了有效药种和合理用药量。  相似文献   

19.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性病害,水稻一旦染病将终生带毒,严重影响其正常生长。近5年来,跃进农场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逐年加重,2004~2005年为特大发生年,据调查,一般发病田块产量损失在20%~30%,严重田块损失50%~60%,后期危害甚至绝收,严重制约水稻生产。虽经大力喷施化学药剂扑灭秧田和大田灰飞虱,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稻田灰飞虱防治效果及筛选出能有效控制灰飞虱成虫种群数量、便于轮换用药和具有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特进行了几种药剂的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绿憬、拂光、乐斯本+必林复配剂能有效防治灰飞虱若虫,且应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