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鱼类对晶体氨基酸利用效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鱼类对晶体氨基酸的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晶体氨基酸的溶失,晶体氨基酸与饲料中蛋白态氨基酸的吸收不同步主要影响了鱼类对晶体氨基酸的利用;饲料pH、饲料离子平衡、水温和氨基酸构型也会对晶体氨基酸的利用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种类和大小的鱼类对晶体氨基酸的利用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可通过微胶囊或包被处理、增加投喂频率和调节饲料pH/离子平衡来提高鱼类对晶体氨基酸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鱼类氨基酸代谢机制对促进生长的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基酸作为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在代谢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氨基酸合成为蛋白质而保存在机体内,构成鱼类机体组织与器官,另外也参与机体蛋白质代谢、合成重要能源物质、转化成含氮有机物和无机盐等。饲料中氨基酸组成的平衡性越好越能提高蛋白质的利用效率,从而降低饵料系数。氨基酸在体内的代谢及相互转化,会影响鱼类对摄入的氨基酸的利用率。因此,本文概述了鱼类氨基酸的吸收、代谢及影响生长的机理。  相似文献   

3.
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如果饲料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组成完全而且平衡,它转化为动物蛋白质的效率就高。近二十年来,有关蛋白质质量的研究已经从粗蛋白质和可消化蛋白质发展到理想蛋白质。可消化氨基酸是指饲料中或口粮中可被动物消化吸收的氨基酸。Aydn(1979)发现,以饲料中可消化氨基酸和猪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来配制口粮,不受口粮成分的影响,并且可以提高蛋白质饲料的利用效率。Elwell1985)报道,用可利用氨基酸配制口粮,可提高家畜的日增重和饲料利用效率,同时减少氨基酸的浪费。经过近10多年的研究与争论,在国外养猪工业界…  相似文献   

4.
人类早期就已经认识到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受氨基酸的影响,也被广泛应用到养殖业当中。饲料中的必须氨基酸平衡情况越好,那么饲养对象的生长情况也会越好。目前天然氨基酸被发现的有300多种,其中8种必须氨基酸是脊椎动物无法自身合成的,但这8种氨基酸在其生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能够更好的推广氨基酸在动物饲料中的应用,本文对饲料中必须氨基酸的平衡情况以及蛋白质的利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对改善氨基酸在动物饲料中的利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氨基酸平衡对异育银鲫鱼生长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氨基酸平衡对异育银鲫鱼生长及表观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氨基酸不平衡Ⅱ、Ⅴ组,增重率和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氨基酸平衡Ⅲ、Ⅳ组增重率分别提高20%、11.4%,且差异显著(P<0.05),说明饲料中氨基酸平衡对异育银鲫鱼增重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同时氨基酸平衡组的异育银鲫对饲料干物质、蛋白质及磷的利用率有提高的趋势;并可通过氨基酸平衡适当降低粗蛋白及鱼粉含量,进而节约蛋白资源,减少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鱼类氨基酸营养的基本问题和近年来的研究新成果。阐述了氨基酸与饲料蛋白质利用率;氨基酸与饲料营养价值以及养殖成本之间的关系。应用近年研究成果,提出了鲤鱼等几种鱼类的必需氨基酸需要量,合成氨基酸及其类似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氨基酸在水溶液中存在多重电离平衡 ,氨基酸盐酸盐的酸碱滴定给出多级电离平衡常数Kai。用Kai计算氨基酸在不同pH值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之比 ,绘制了三类氨基酸离子分布图 ,结果表明中性氨基酸在pH =pKa1~pKa2 (pI± 3)的范围内主要以偶极离子形式存在 ,酸性氨基酸在pH =pKa1~pKa2 、碱性氨基酸在pH =pKa2 ~pKa3 的范围内主要以偶极离子形式存在。解释了氨基酸的沉淀和电泳行为。  相似文献   

8.
两种氨基酸含量参数评定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以饲料氨基酸含量,可利用氨基酸含量为基础,估计了肉仔鸡两次饲养试验所用试验日粮的饲料理想蛋白质水平和氨基酸平衡指数,并对两种参数的估计结果与日增重,肉料比和蛋白质效价的相关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以可利用氨基酸为基础评定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的准确性和灵敏性明显优于以氨基酸为基础的评定结果,建议今后以可利用氨基酸为基础评定饲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饲料配方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水产养殖业和水产饲料工业的发展,人们对鱼类的营养需要及其饲料配方进行了许多研究。近年来,鱼类消化生理方面也引起广大研究者的关注,鱼类消化酶活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鱼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凡能影响消化酶活性的因素均能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因此,研究鱼类消化酶,对了解其消化生理特点及研制既能符合鱼类消化特点和生长发育要求又能提高饲料消化利用率并能发挥其最大生产潜力的人工饲料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利用科学的指标选育出饲料利用效率高并且综合生产能力好的猪品种,从而解决饲料成本增加的问题,对饲料利用效率指标的演进历程进行研究。研究显示:剩余采食量性状为目前衡量饲料利用效率的理想指标;饲料利用效率指标与猪生长和肉质特性之间关系紧密;影响饲料利用效率的因素很多包括:摄食、活动、消化和代谢等生物学因素;但是通过饲料利用效率相关基因组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此性状的候选基因的研究结果比较少且并不统一。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剩余采食量性状的改良对猪的生长和肉质等具有促进作用,它跟机体的各种生长和代谢机能相关,但其遗传作用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可作为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张一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195-15197
[目的]研究氨基酸营养对At.f菌生长迟缓期的影响。[方法]将At.f在分别加入20种氨基酸的培养基中培养,利用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各时段Fe2+利用情况,并检测添加氨基酸后培养基pH的变化。[结果]非极性氨基酸对缩短At.f菌的迟缓期的效果较明显;苯丙氨酸、酪氨酸、脯氨酸、色氨酸四种成环氨基酸有较好的效果;丝氨酸、谷氨酰胺、组氨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非极性氨基酸能有效缩短At.f菌生长迟缓期,部分极性氨基酸则起到相反效果。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国水产养殖动物对营养物质需要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综合论述了虾蟹类、鱼类、爬行类等主要养殖动物对蛋白质与氨基酸,脂肪与脂肪酸、糖、维生素,矿物质的需要量和配合饲料中的适宜含量,旨在研制水产养殖动物配合饲料和提高养殖效益提供重要且系统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罗增海  贺永祥  杜艳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354-18356
[目的]研究小麦-杂粕型氨基酸平衡日粮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以验证氨基酸平衡技术在以小麦为主的饲粮中的使用效果,提高小麦-杂粕饲粮中的蛋白质在猪生产中的利用效率。[方法]采用小麦-杂粕为基础饲粮,利用氨基酸平衡技术,以40头生长猪为试验对象进行40 d饲喂对比试验。[结果]随着3种主要必要氨基酸即Lys、Thr和Met+Cys平衡性的增强,生长猪的生产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尤其当Lys、Thr和Met+Cys、Try均衡含量达到0.950%、0.640%、0.610%和0.183%(比例为100:67:63:18)时,生长猪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5.64%(P〈0.05),饲料转化率比对照组降低16.18%(P〈0.05),收益比对照组高出36.00%。[结论]小麦-杂粕型氨基酸平衡日粮对于提高生长猪生产性能具有明显的效果,这对于蛋白质饲料资源相对匮乏的小麦-杂粕养猪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不同pH条件下培养At.f菌,并监测其生长情况,以确定At.f菌生长的最适pH,再向所确定的最适pH的9K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氨基酸,研究不同氨基酸对At.f菌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pH为2.0的培养基中菌种的生长情况最好;另外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甲硫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脯氨酸、酪氨酸、甘氨酸、半胱氨酸对Fe^2+的利用率较高,而丝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组氨酸作用结果则相反。从而得出结论:At.f菌生长的最适pH为2.0;非极性氨基酸、成环氨基酸对At.f菌生长有促进作用,丝氨酸、天冬酰胺、谷氨酰胺、组氨酸对At.f菌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旨在探究饲料中添加海洋性动物水解蛋白对珍珠龙胆石斑鱼(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 ♀ × Epinephelus lanceolatus ♂)幼鱼(9.6 + 0.01g)生长、饲料利用的影响。以60%鱼粉组为正对照组(positive control,PC),40%鱼粉组为负对照组(negative control,NC)。其余5组在NC组基础上分别添加CAA(晶体氨基酸)、10%鱼溶浆(fish soluble,FS)、10%酶解虾膏(shrimp paste,SP)、10%鱿鱼膏 (squid paste,SUP)和12%上述混合水解蛋白(mixture,MIX)(鱼溶浆:酶解虾膏:鱿鱼膏为1:1:1)。结果表明,NC组和CAA组的特定生长率相较PC组显著下降,而在低鱼粉饲料中添加海洋性蛋白源明显提高了石斑鱼的生长性能,使其与PC组没有显著性差异。NC组的饲料效率最低,显著低于其余各组,且其余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其中以SP组最高。蛋白质效率和饲料效率与摄食率呈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综上,三种海洋性蛋白源在促摄食及生长上具有相当的效果, 在低鱼粉(40%)饲料中添加海洋性水解动物蛋白能显著促进鱼体生长且与正对照无显著性差异。这意味着海洋性动物水解蛋白的添加可明显提高石斑鱼低鱼粉饲料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探究低鱼粉饲料中添加微囊氨基酸和蛋白酶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营养物质利用、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设计5组等氮等能饲料:鱼粉含量20%的正对照组、鱼粉含量15%的负对照组(豆粕等蛋白替代鱼粉)、在负对照饲料中分别添加微囊赖氨酸(500 mg/kg)、蛋氨酸(900 mg/kg)(达到正对照饲料一致水平),175 mg/kg蛋白酶,微囊赖氨酸、蛋氨酸和175 mg/kg蛋白酶,饲喂初始体质量为(2.96±0.02)g的凡纳滨对虾6周。结果表明:正对照组具有最大增重率和最低饲料系数,而负对照组的增重率最低,饲料系数最高;在负对照饲料中补充氨基酸、蛋白酶后,有提高增重率和降低饲料系数趋势(P0.05);同时补充氨基酸和蛋白酶后,虾体增重率提高11.5%,饲料系数降低0.18(P0.05),显著提高了蛋白质沉积率、干物质和粗蛋白消化率。全虾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含量,虾体粗脂肪沉积率和肝胰腺淀粉酶、脂肪酶活性在各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含15%鱼粉的饲料中单独补充900 mg/kg微囊蛋氨酸、500 mg/kg微囊赖氨酸或175 mg/kg蛋白酶,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改善不显著,联合添加微囊氨基酸和蛋白酶可显著提高虾体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聚合草叶蛋白的提取及饲用价值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合草为材料,研究其叶蛋白提取的最佳条件及其氨基酸组成,并采用氨基酸评分(AAS)及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2种方法对其饲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影响聚合草叶蛋白(LPC)提取率的因素依次为凝絮方法>固液比>加盐量,最佳条件组合为65%乙醇沉淀、固液比1∶7、含盐量0.3%.聚合草叶蛋白氨基酸总量19.65%,必...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阴外动脉灌注不同平衡模式的氨基酸对奶山羊乳腺摄取乳成分前体物(milk components precursors,MCP)的影响规律。【方法】选用2—3周岁,体重、产奶量相近、安装有阴外动脉和腹部皮下静脉血插管的关中奶山羊3只,由阴外动脉灌注不同平衡模式的氨基酸,在灌注前后分别采集动静脉血浆,测定乳蛋白前体物(milk protein precursors,MPP)、乳脂前体物(milk fat precursors,MFP)和乳糖前体物(milk lactose precursors,MLP)的含量和乳腺对其的摄取。【结果】阴外动脉灌注不同平衡模式混合氨基酸改变了乳腺对MPP、MFP的摄取(P<0.05),乳腺对MLP的摄取理想模式组和平衡模式组均高于不灌注组,但理想模式组与不灌注组差异不显著(P>0.05),平衡模式组与不灌注组差异显著(P<0.05);不同氨基酸模式灌注组产奶量和乳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外动脉中氨基酸的平衡改变了乳腺对乳成分前体物的摄取,有利于乳的合成。本试验条件下,阴外动脉中必需氨基酸达到理想平衡(AABI=0.972)时乳腺对MCP的摄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余斌  代建国  张福权  金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05-206,213
[目的]研究提高猪肉品质的方法,促进猪业的发展。[方法]阐述电解质的生理功能、应激对机体电解质平衡和胴体品质的影响、电解质平衡在养猪业上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展望。[结果]关于电解质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多数集中在日粮电解质平衡与猪生产性能的关系、氨基酸营养状况等之间的关系及宰后猪肉注射电解质改善肉质等方面;有关猪宰前通过饲料或饮水补充电解质以提高肉质的研究不多,且效果不理想。[结论]应继续开展大量试验研究,实现通过宰前饲料或饮水补充电解质,以达到改善猪肉品质,将对猪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