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贵州开阳烟区烟蚜茧蜂繁育及田间防治蚜虫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开阳烟区,对烟蚜茧蜂繁殖技术及烟蚜茧蜂生物防治烟蚜技术进行探索。结果表明,繁蚜速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高时烟蚜繁殖较快,接蚜15 d后,数量可达到初始接蚜量的872倍;固定蜂蚜比条件下,单株蚜量对烟蚜茧蜂的繁殖速度有影响,单株蚜量较低时,初期烟蚜被寄生率较高;田间释放烟蚜茧蜂对烟蚜的防治效果明显,且放蜂量越大,防治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减少喜德烟区烟蚜危害,降级农药施用量,进一步增强烟区烟叶绿色环保性和烟叶安全性,该文结合凉山州烟蚜茧蜂技术在烟区的示范推广,通过对烟区烟蚜种群的发生情况,烟蚜茧蜂防治效果的调查,结果表明:喜德烟区6月中旬到7月上旬为烟蚜发生高峰期,在此期应加大对烟蚜的防治;烟蚜茧蜂放蜂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烟蚜的防治效果越好,能有效降低烟蚜数量,达到防治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对丽江滇西高原烟蚜茧蜂繁殖技术作出评价和适合当地提供基础,采用蜂蚜同接技术,在18个简易温室塑料小棚大量繁殖烟蚜茧蜂,并进行田间释放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试验。结果表明:(1)烟蚜繁殖较快,接蚜15d后与20d后,数量分别达到接蚜时的10倍与20倍,寄生率为7.83%与9.15%。在烟蚜繁殖的同时,寄生蚜数量也在增加,且寄生率控制在适合的范围内,为单株饲养烟蚜茧蜂创造条件。(2)接蚜15d,烟蚜数量达到994头/株,是接蚜时的8倍,僵蚜数量61头/株;接蚜20d,烟蚜达到1344头/株,是接蚜时的11倍,僵蚜数量284头/株。烟蚜的快速繁殖为烟蚜茧蜂的繁殖创造了条件,同时,烟蚜茧蜂的繁殖能力也相当快,能满足大田散放烟蚜茧蜂数量的需求。(3)放蜂烟田比对照烟田少使用农药3次,生物防治效果显著,达82%,农药施用金额平均减少4.12元。  相似文献   

4.
烟蚜(Myzus persicae Sulzer)是为害烟草的一种主要害虫,而烟蚜茧蜂是烟蚜的优势寄生天敌。阐述了三明市烟区的主要特点,对三明市烟区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推广中存在温湿度不协调、技术掌握不全面等一些技术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合理改造繁蜂大棚内部结构、强化繁蜂技术培训、合理选择寄主品种、严格水肥管理、改善棚内湿度、规范处理繁蜂烟株病虫害等措施,以提高烟蚜茧蜂的生物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5.
烟蚜是影响烤烟生产的主要害虫,通过人工繁殖烟蚜培育蚜茧蜂后将蚜茧蜂释放到烟田中防治烟蚜是一项绿色环保的生物防治技术。为提高人工繁育烟蚜技术水平,为繁殖蚜茧蜂创造更好的条件,本研究通过开展不同接蚜量和繁蚜棚温湿度对烟蚜繁殖量的影响试验,以期明确适宜的接蚜量及繁蚜棚温湿度。试验结果表明:30头/株为最佳接蚜量,既能节约种蚜又能达到最好的繁殖效果;繁蚜棚内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65%~70%的条件下最有利于烟蚜繁殖。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烟蚜茧蜂在大棚内的繁育数量及田间防治效果.[方法]通过在育苗大棚内栽培烟株繁殖烟蚜茧蜂,研究不同空气相对湿度条件下烟蚜茧蜂繁殖数量及释放到烟田的防治效果.[结果]蚜虫的繁殖速率随着空气相对湿度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以空气相对湿度为70%处理效果最优,处理第30天蚜虫数量达到14 616.7头/株;接种烟蚜茧蜂后,烟蚜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在接种烟蚜茧蜂15 d后达到峰值,以空气相对湿度为70%处理烟蚜数量最大,明显高于其他处理;接种烟蚜茧蜂后,僵蚜逐渐增多,以空气相对湿度为70%处理最优,在25 d后僵蚜数量达到11 231.7头/株;各处理在放蜂12 d后防效最佳,但各处理间防效无显著差异.[结论]为推广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烟蚜茧蜂是烟蚜的天敌,为确保"生态、优质、特色、安全"的烟草生产发展之路,结合国家局"减工降本"的具体要求,根据四川省瓮安县当地气候条件,在温室大棚内,以烟株作为寄主载体,对烟蚜及烟蚜茧蜂的越冬保种进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借助烟蚜茧蜂专业保种室的前提下,通过温室大棚,在瓮安地区可以成功地实现对烟蚜及烟蚜茧蜂的越冬保种。该越冬保种技术对瓮安烟区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根据蚜虫发生规律,衡阳市在4月底和5月上旬通过合作社开展2次烟蚜茧蜂防治蚜虫工作,烟田放蜂面积6 540 hm2,覆盖全市所有烟区。试验区(放蜂)和对照区(未放蜂)的试验结果表明,烟田放蜂11 d后烟蚜茧蜂对蚜虫的防效平均达78.27%;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的成本比较表明,烟蚜茧蜂防治蚜虫技术能有效减少防治蚜虫农药用量,节约防治成本。  相似文献   

9.
利用蚜茧蜂来防治蚜虫是一种以天敌昆虫进行蚜虫绿色防控的技术,可减少农药使用并有效地控制生产成本,具有十分可观的生态效益和经济价值。本文作者就陕西烟区烟蚜茧蜂的大规模繁殖及释放技术进行研究和推广,以期为蚜茧蜂更为广泛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烟蚜茧蜂防控烟蚜技术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明烟蚜茧蜂防控烟蚜技术在开阳烟区的防治效果,以完善开阳烟区病虫害防治体系.[方法]于2015年在贵州省开阳县进行烟蚜茧蜂防控烟蚜技术的效果评价.[结果]蚜虫繁育量随接蚜后天数的增加而增加,僵蚜量随接蜂后天数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放蜂区烟蚜衰退率较非放蜂区高29.0%;烟株蚜传病毒病发生率降低,农药施用次数较非放蜂区少1.5次.[结论]烟蚜茧蜂防控烟蚜技术的效果明显,有利于降低烟农生产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对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散放次数研究结果表明,在初始蚜量较低的条件下,采用逐次(3次以上)放蜂的方法散放烟蚜茧蜂防治烟蚜,可有效地控制烟蚜种群的增长.对放蜂防治田、常规施药田和不施药烟田的烟蚜数量调查结果表明,散放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田间防治效果明显,与常规施药田的防治效果相当.对放蜂区和常规施药防治区内烟农施用杀虫剂情况的调查表明,在放蜂区施用杀虫剂的平均次数为1.83次,而常规施药防治区为3.05次,放蜂区的施药次数比常规防治区减少40%.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防治烟蚜,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调查潍坊地区烟田烟蚜种群发生情况,开展人工温室大量繁殖烟蚜茧蜂和田间释放烟蚜茧蜂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潍坊地区烟田烟蚜主要发生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接蜂时烟蚜量和接蜂量是影响烟蚜茧蜂繁殖的重要因素;大田放蜂生物防治效果达764%,防效显著;大田放蜂应在田间蚜量发生较少的5月中旬,同时随着放蜂次数和放蜂量的增多,防治效果提高。  相似文献   

13.
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是为害烟草的一种主要害虫。目前烤烟生产上主要是采取化学农药、物理、生物方法进行防治。烟蚜茧蜂是烟蚜的优势寄生天敌,是专门寄生蚜虫的一种内寄生蜂。本文主要介绍镇远县烟区,在繁育蚜茧蜂进行蚜虫防治方面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为各烟区开展蚜茧蜂生物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烟蚜对烤烟的为害,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烟叶质量,保护生态环境,自2014年以来,广西烟草公司引进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并开展本地化技术研究。从烟蚜发生规律、技术原理、技术措施、推广应用4个方面阐述了广西烟区烟蚜茧蜂防治技术的具体做法和成效,为该技术在大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人工繁育烟蚜茧蜂过程中主要病虫害时常发生,严重制约着烟蚜茧蜂规模化繁殖。文章论述了烟蚜茧蜂繁育过程中主要病虫害的常用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防治措施的相关研究进展,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为提高烟蚜茧蜂的繁育水平、降低成本、促进烟蚜茧蜂防控蚜虫技术的规模化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烟叶品质及安全性,加速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等生物防治技术推广运用,总结纳雍县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推广应用效果。2014—2016年全县推广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3506.7公顷,放蜂区烟蚜茧蜂防治效果明显好于非放蜂区。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推广后每667m~2用工量减少0.2个;放蜂区农药施用数量有所减少,尤其吡虫啉灭虫签的使用,每667m~2农药成本投入减少4元。同时降低农残,保障烟叶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烟蚜茧蜂对烟蚜的控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临沂烟区烟田烟蚜茧蜂和烟蚜发生情况,研究了烟蚜茧蜂对烟蚜的控制作用及啶虫脒对烟蚜茧蜂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蚜茧蜂对烟蚜的控制作用前期较慢,后期烟蚜得到了有效控制;啶虫脒控制烟蚜的效果较短,烟蚜后期易反弹;烟蚜茧蜂对啶虫脒较敏感;蚜茧蜂对黄板具有较强趋性,放蜂区应严禁悬挂黄板。  相似文献   

18.
规模化应用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主要技术障碍及应对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是危害烟草Nicotina tobaccumL.的一种主要害虫,烟蚜茧蜂是烟蚜的优势寄生天敌。对烟蚜茧蜂控制烟蚜能力、繁殖技术、保护应用及规模化应用中需要研究的主要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一些可供规模化应用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利用烟蚜茧蜂防治烟蚜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有效防治烟蚜,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通过人工繁殖和释放烟蚜茧蜂对防治烟蚜应用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温室小棚培养烟蚜茧蜂,烟蚜茧蜂的繁殖速度快,能满足大田散放烟蚜茧蜂数量的需要;放蜂7、14、28 d后处理Ⅰ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处理Ⅱ和处理Ⅲ的45.5%和42.8%、31.6%和22.0%、39.2%和5.7%;放蜂7 d后平均防效为32.0%,随后防效逐渐上升,放蜂35 d后平均防治效果达83.0%。这说明利用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是一种十分稳定、有效的方法,可以大范围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不同烟苗密度对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Ashmead)]繁殖的影响,提高繁蜂效果。[方法]采用4种密度(40、80、160、322株/盘)的烟苗繁殖烟蚜茧蜂,调查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繁殖量、烟蚜茧蜂寄生率和发病率、繁蜂生产成本。[结果]各处理的烟蚜、寄生蚜、僵蚜数量与烟苗密度的相关性表现一致,均随着烟苗密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各处理在蚜霉病发病率上表现出较大差异,蚜霉病发病率与烟苗密度呈正相关;80株/盘密度的繁蜂效果最好。[结论]试验结果为毕节市烟蚜茧蜂繁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