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无害化鸭粪培育南方大口鲇苗种饵料鱼。结果表明:根据季节、天气、水温、水质等变化因素,提前3~4d,采用3~5d为周期性投施无害化鸭粪培育滤食性饵料鱼,每667m2投放饵料鱼苗80万~100万尾,培育成活率达78%。饵料鱼苗规格达1cm左右时,饲喂南方大口鲇,2cm南方大口鲇苗种经22~25d培育,规格达8cm,成活率达88%以上。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总结我国南方匙吻鲟人工繁殖经验,探索哈尔滨市高寒地区匙吻鲟人工繁殖和规模化苗种培育技术。试验研究表明,高寒地区雌性匙吻鲟10龄达到性成熟,繁殖适宜水温16~21℃,每千克亲鱼体重怀卵量为1.42万粒,获得受精卵15.2万粒,受精率82.4%,室外22℃池塘水孵化率为52.1%。室内苗种培育5万尾水花,经过30 d培育获得5~7cm鱼苗3.6万尾,成活率为72.0%。  相似文献   

3.
秋冬季节是亲鱼性腺发育的早期,此时期培育的好坏,不仅影响亲鱼的怀卵量,而且决定着翌年春季亲鱼人工繁殖的成败。秋冬季节亲鱼培育主要有以下4个要点:  相似文献   

4.
唐玉华 《当代农业》2013,(24):36-37
冬季是亲鱼性腺发育早期.这段时期亲鱼培育的好坏.不仅影响到亲鱼怀卵量的多少.而且对理年春季孵化生产、鱼苗鱼种供应等生产过程也将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抓好冬季亲鱼培育管理工作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5.
秋季是为亲鱼积累脂肪,促进性腺发育,增加怀卵量提供基础的重要季节。秋季亲鱼培育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来年亲鱼人工繁殖的成败,因此,对不同的亲鱼应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培育。  相似文献   

6.
唐玉华 《农家致富》2013,(18):36-37
秋季是亲鱼积累脂肪,促进性腺发育,增加怀卵量的重要季节。秋季亲鱼培育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来年亲鱼人工繁殖的成败。因此,对不同的亲鱼应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培育。一、草、青亲鱼的培育1.饵料投喂秋季是草、青亲鱼摄食量最多的季节。整个秋季投饲应  相似文献   

7.
四大家鱼指的是草鱼、青鱼、鳙鱼、鲢鱼.抓好四大家鱼的亲鱼秋季培育,可使亲鱼积累脂肪,促进性腺发育,增加怀卵量,此法是提高来年亲鱼产卵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亲鱼培育是繁殖成功的关键。通过定时冲水刺激,有规律地敷设产卵巢,适时投喂鲜鱼等强化培育,斑点叉尾(鱼回)亲鱼在北方池塘顺利产卵,培育期221d.初次产卵产卵率为8%,每公斤体重怀卵量4000~6000粒。  相似文献   

9.
采集钱塘江野生粗唇鮠,在人工池塘环境下培育至性成熟,平均培育成熟率64.4%。经测定其平均绝对怀卵量为7200粒/尾,平均相对怀卵量为49.9粒/g体重。采用DON、HCG、LRH—A2混合催产剂,分两次注射,在25℃至28℃水温下,分3批次进行了人工繁殖,共催产亲鱼114组,效应时间为17h至20h,平均催产率83.8%,平均孵化率63.5%,共获得鱼苗26.0万尾,平均出苗率81.5%;共获得夏花鱼种17.8万尾,平均培育成活率68.5%。  相似文献   

10.
东北地区,鲤鱼产卵繁殖时间较晚,若想提高产量,必须提前进行人工繁殖..在鲤鱼人工繁殖的过程中亲鱼的产后培育对提高怀卵量,促进亲鱼早熟至关重要,因此,在亲鱼放养密度、鱼病防治、配合颗粒饲料的投喂上与传统的培育方式有所改进.通过几年的亲鱼培育实践,总结出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一、亲鱼池的选择 因为亲鱼的个体大,必须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满足其生理需要.鱼池最适合面积在20-30亩,水深2m左右,底泥在20-30cm即可,保水性好能越冬的池塘,同时水源要方便.  相似文献   

11.
正草鱼、青鱼、鲢鱼、鳙鱼是我国广泛养殖的淡水鱼类,享有"四大家鱼"之美称,一直深受人们的青睐。加强秋季四大家鱼亲鱼培育管理,可促进其积累脂肪和性腺发育,增加怀卵量,以提高来年亲鱼的产卵量和苗种培育产量。一、草青亲鱼培育1.投喂管理。秋季由于气温降低,青绿饲料来源也日趋减少,草亲鱼的投喂以小麦、豆饼、配合饲料为主,日投喂量为2%~3%。水温高时隔天投喂1次青绿饲料,水温低时3天投喂1次青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蒙古红鲐亲鱼培育、繁殖、孵化和鱼苗培育技术。结果表明:2~3龄的蒙古红珀在池塘条件下经人工驯养培育可达性成熟,其雌性的成熟系数15.5%~26.2%,绝对怀卵量为23~42万粒,相对怀卵量160~243.5粒/g。人工催产繁殖时水温25.0~27.0℃,亲鱼经一次性注射混合催产剂,其效应时间为9~10h,平均催产率为81.2%,平均受精率83.0%。胚胎孵化时间22~35h,孵化积温600~900℃·h,平均孵化率为75.O%,平均出苗率为86.0%。采用“豆浆法”培育鱼苗,经30~40d培育全长达3.6~3.8cm,平均成活率69.0%。  相似文献   

13.
短须裂腹鱼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2013年,为提高短须裂腹鱼人工繁育能力,以刚涌出的清澈无致病菌和虫的地下泉水为水源,采用水流培育亲鱼、流水孵化受精卵、活体饵料培育鱼苗等关键技术,进行短须裂腹鱼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研究。结果表明:2年共采捕野生短须裂腹鱼亲鱼403尾,在水流速度0.1~0.3 m/s、水温12~16℃、pH值6.5~7.0、溶氧6 mg/L以上的流水池中培育,平均驯养成活率49.4%,获成熟亲鱼234尾次;共催产亲鱼224尾次,产卵雌鱼133尾次,总产卵量127.3万粒,平均每尾雌鱼产卵0.957万粒;获受精卵93.8万粒,平均受精率为73.7%;受精卵在水温12.5~14.0℃的流水孵化槽中孵化199 h开始出膜,共孵出幼体85.5万粒,平均孵化率91.2%;共获2 cm仔鱼55.1万尾,平均出苗率58.7%;共获3.5 cm鱼苗45.2万尾,鱼苗培育成活率为82.0%。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2016,(11)
正秋冬季节是亲鱼性腺发育的早期,培育的好坏,不仅明显影响亲鱼的怀卵量,而且决定着翌年春季亲鱼繁殖的效果和成败。1.强化培育秋季水温逐渐降低,青饲料来源减少,鱼群食欲开始下降。一要培肥水质。肥水可为鲢、鳙鱼培育丰富的浮游生物供其滤食生长;丰富的浮游生物进行的光合作用,能增加水中溶氧量,有利于肥水保温过冬。一般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可施发酵人畜粪肥水500千克;人冬后气温降低,应遵守"量少次多,不断  相似文献   

15.
于2007~2008年对禾花鱼进行人工繁殖试验。结果表明,4月中旬水温达到18℃以上即可开展人工繁殖;绒促性素(1 500单位/k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A3(15μg/kg)混合制剂催产效果较好,雌性亲鱼的绝对怀卵量为15.6万~18.6万粒,2008年禾花鱼人工繁殖受精率和孵化率均为90%以上,仔鱼成活率达89.25%。  相似文献   

16.
白斑红点鲑人工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7年至2009年,对白斑红点鲑进行了人工繁殖、胚胎发育和苗种驯化的研究。结果表明:白斑红点鲑在水温低于18℃水泥池中培育,3龄性腺发育成熟,亲鱼每年产卵均在水温降低至10℃时,且产卵时间比较一致,繁殖期雌雄性亲鱼形态区别明显,经统计4龄亲鱼怀卵量、受精率和孵化率均优于3龄亲鱼;白斑红点鲑受精卵为橙黄色沉性卵,具有卵膜较厚卵黄含量多,胚盘较小等特点,受精卵在水温4.56~8.17℃条件下,积温达到429.29℃.d开始孵化出膜,积温达到729.38℃.d开始摄食,此时卵黄囊吸收到1/2,苗种经过5个驯化阶段历时49 d,完成人工驯化,白斑红点鲑人工繁殖技术研究为人工养殖打下坚实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发酵床养殖技术是一种无污染、无排放、无臭气的新型环保养殖技术,通过在锯木屑或稻壳等垫料中添加有益微生物分解发酵,使畜禽粪尿中的有机物质得到充分分解和转化,从而达到无臭、无味、无害化的目的。1.鸭舍建造可采用移动式塑料大棚和简易砖混石棉瓦2种结构形式。鸭舍东西走向,坐北朝南。每栋长30~55米、跨度6~9米、顶高2.5~3米,拱形结构。鸭舍外墙开挖排水沟,设置棚舍通风口、照明、供水、供暖、喷雾装置等设施;棚顶覆盖薄膜、气泡膜隔热层或稻  相似文献   

18.
以蓝鳃太阳鱼为父本、以绿鳃太阳鱼为母本进行杂交太阳鱼的规模繁育研究,经二年的试验表明:父母系须分隔保种,父母系纯化和纯种进行杂交育种是产生优良子一代的基础。采取越冬保温亲鱼培育可提早繁殖,杂交育种的时间为4~10月。采用分离保种、越冬培育、雌雄分养、控制性比、定时搭配、控面繁殖、自然产卵、分批捞苗、施肥育饵、分批培育等一系列技术达到规模化繁育的水平。至今绿鳃和蓝鳃太阳鱼的亲本保有量分别为20000尾和10000尾;二年中共人工促产绿鳃和蓝鳃太阳鱼7900尾和2600尾,共获得杂交鱼苗680万尾;培育成夏花鱼种243.8万尾,平均成活率70.9%;蓝鳃和绿鳃太阳鱼的绝对怀卵量分别为2.99万粒和1.87万粒,相对怀卵量分别为629粒/g和312粒/g,蓝鳃太阳鱼雌雄的平均成熟系数分别为6.8%和2.0%,绿鳃太阳鱼雌雄的平均成熟系数分别为6.8%和1.0%,蓝鳃太阳鱼的个体生殖能力高于绿鳃太阳鱼。  相似文献   

19.
在模拟生态条件下,采用批量培育亲鱼、药物催产、人工授精、受精卵微流水孵化、鱼苗水泥池和池塘培育的方式,进行了倒刺鲃规模化育苗关键技术试验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为30%的人工饲料,对培育成熟亲鱼效果良好;催产药物配方为5mg/kg DOM+5μg/kg LRH-A2+1 000IU/kgHCG,催产方法适宜二次注射法;受精卵流水孵化适宜密度6万~15万粒/m~3;试验共孵化出倒刺鲃鱼苗120.2万尾,孵化率为90.4%,倒刺鲃鱼种培育成活率平均为92.0%,3a共培育出夏花鱼种110.6万尾。  相似文献   

20.
<正>1、育苗流程1)亲鱼培育黄颡鱼亲鱼培育池的水质要保持清鲜无污染;池水的溶氧量必须保持在3.5毫克/升,pH值6.5~8.5。在准备催产的前1个月~2个月,每7天~10天要冲水1次,每次冲水的时间为50分钟~80分钟。冲水时,可以利用原池的水进行冲注,使池塘中形成水流,刺激黄颡鱼亲鱼性腺发育。2)亲鱼选择一般要求雄性个体350克以上,雌性个体150克以上为佳。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