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通过对宁夏六盘山西麓营造的30多年的水源涵养林华北落叶松生长和天然更新情况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调查的林分中,随着华北落叶松单位面积数量的增加,平均树高和胸径均呈下降趋势,胸径的降幅高于树高;从决定系数看,平均胸径与单位面积株数关系的紧密程度高于平均树高;华北落叶松在宁夏的天然更新是可能的。天然更新可分为林间空地的天然更新、林缘边天然更新和林地旁撂荒农地天然更新3种。在无人为干预的情况下,林地旁撂荒农地天然更新的华北落叶松生长最好,其次是林缘边(林区道路两侧的),较差的是林间空地。研究结果为华北落叶松水源涵养林的经营、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青海大通宝库河流域不同水源涵养林地的水分特性。选取青海大通宝库河流域的主要水源涵养林为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研究林地的水分特性。表明不同水源涵养林地的水分特性差异极显著,土壤持水性能大小依次为青海云杉白桦混交林华北落叶松纯林杂灌丛青海云杉纯林青海云杉华北落叶松混交林白桦纯林中国沙棘林。土层深度对林地水分特性的影响表现不一。对于青海云杉纯林、青海云杉华北落叶松混交林,土壤饱和含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的差异极显著;对杂灌丛而言,土壤饱和含水量、毛管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的差异不显著。该研究得出水源涵养能力好的林分,为当地水源涵养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青海高寒黄土区典型水源涵养林健康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青海高寒黄土区水源涵养林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该地区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效益的发挥。以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塔尔沟林场的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林,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林,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林,青海云杉-华北落叶松混交林以及青海云杉-白桦混交林等5种典型水源涵养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森林健康相关理论和专家咨询法,构建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最后根据综合指数法进行水源涵养林健康指数计算并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白桦混交林为优质林,白桦林为健康林,青海云杉林和青海云杉-落叶松混交林为亚健康林,华北落叶松林为不健康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森林火险等级、叶面积指数和病虫害程度等3项指标的权重较大,依次为0.242 3,0.128 8和0.122 2,是影响森林健康的重要因子。总体上看,混交林健康程度优于纯林,阔叶林健康程度优于针叶林,青海云杉-白桦混交林是相对较好的水源涵养林树种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4.
由华北落叶松组成的林分是接坝地区最主要林分类型,是该地区水源涵养林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阐明六种华北落叶松林分类型的水源涵养功能,对接坝地区华北落叶松林、华北落叶松—白桦、华北落叶松—棘皮桦—白桦、华北落叶松—山杨—白桦、华北落叶松—油松、华北落叶松—云杉—白桦—山杨6种典型林分类型的水源涵养功能进行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①枯落物厚度范围为36.5~48.6 mm,蓄积量为25.61 t·hm~(-2)~35.64 t·hm~(-2),枯落物最大拦蓄量范围为55.52~120.83 t·hm~(-2),枯落物有效拦蓄量范围为46.32~100.07 t·hm~(-2),大小排序为:ⅥⅡⅣⅠⅢⅤ。②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水时间关系表达式为:Q=alnt+b(R~20.98),持水速率与与浸水时间呈幂函数关系,关系式为:V=Kt~n(R~20.99)。③土壤容重为0.82 g/cm~3~1.37 g/cm~3,土壤有效持水量大小排序为:ⅥⅣⅢⅡⅤⅠ;土壤毛管持水量大小排序为:ⅥⅢⅡⅣⅤⅠ;饱和持水量大小排序为:ⅥⅢⅡⅣⅤⅠ。④土壤初渗速率大小排序为:ⅥⅡ)ⅢⅣⅤⅠ;稳渗速率大小排序为:ⅥⅢⅡⅣⅠⅤ;林分土壤入渗时间和入渗速率的回归方程为:y=a·x~b(R~20.93)。  相似文献   

5.
3种落叶松对落叶松叶蜂抗性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调查分析表明:3种落叶松对落叶松叶蜂产卵的抗性强弱依次为日本落叶松、华北落叶松、朝鲜落叶松;幼虫危害期对落叶松的抗性为朝鲜落叶松、日本落叶松、华北落叶松;防治后生长恢复力的大小依次为日本落叶松、华北落叶松、朝鲜落叶松;综合抗性为日本落叶松最强,华北落叶松次之,朝鲜落叶松较弱。  相似文献   

6.
桃木山林场是甘肃省庄浪县天然林重点分布区之一,也是全县人民饮水源的重点涵养区之一。其中,华北落叶松是桃木山林场的主要树种之一,在营林管护中如何防治华北落叶松的主要病害,是日常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基于此,对常见、高发的病害提出防治措施,为病害防治工作贡献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7.
通过野外选定标准地、采集样本和室内测试各项指标等手段,对关帝山3种典型针叶林枯落物蓄积量及其持水能力以及林地土壤的物理性质及其持水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典型针叶林的枯落物蓄积量为14.56~21.57 t/hm2;不同枯落物的最大持水率存在较大差异,华北落叶松最大,云杉次之,油松最小;受枯落物总蓄积量的影响,云杉的最大持水量最大(66.33 t/hm2),华北落叶松次之(61.98 t/hm2),油松最小(38.06 t/hm2);3种林分有效拦蓄量大小顺序为:云杉华北落叶松油松;林地土壤作为持水能力最大的一个系统,对水源涵养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3种林地土壤的持水能力与其土层厚度、容重和孔隙度等关系密切,土壤剖面最大持水量大小顺序为:云杉华北落叶松油松。  相似文献   

8.
山西华北落叶松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6,(5):646-652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应用TWINSPAN,DCA和DCCA对山西华北落叶松群落进行分类和排序研究。结果表明,依据不同的指示种将40个样地分划为10个群丛:华北落叶松-三裂绣线菊-披针薹草群丛、华北落叶松-金银忍冬-披针薹草群丛、华北落叶松-土庄绣线菊+金银忍冬-披针薹草群丛、华北落叶松-小卫矛-糙苏群丛、华北落叶松-土庄绣线菊-林地早熟禾群丛、华北落叶松-刚毛忍冬-东方草莓+披针薹草群丛、华北落叶松-东北茶藨子-披针薹草群丛、华北落叶松-披针薹草群丛、华北落叶松-刚毛忍冬-北柴胡群丛和华北落叶松-银露梅-东方草莓群丛;DCA的排序结果显示,影响华北落叶松群落物种分布的主导因子是温度、海拔及水分条件;DCCA的排序结果显示,华北落叶松群落物种的分布与海拔呈正相关,与坡向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华北落叶松人工幼、中龄林土壤肥力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以北京市营盘附近中山20年生和28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对象,通过测定土壤表层0~20 cm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土壤酶的季节动态,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华北落叶松幼、中龄林土壤肥力的变化。结果表明:28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含水量、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和非毛管孔隙度等低于20年生华北落叶松,而土壤容重和毛管孔隙度高于后者;随林龄增大,华北落叶松土壤pH下降0.10个单位,土壤全氮、速效钾含量不同程度降低,而有效磷含量有一定升高;相对于20年生华北落叶松,除多酚氧化酶外,28年生华北落叶松土壤过氧化氢酶、转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最大持水量、非毛管孔隙度是评价华北落叶松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20年生华北落叶松林分土壤肥力对密度较敏感,应及时适量间伐。20、28年生土壤综合得分IFI分别为0.358和-0.358,营盘附近中山大面积栽植华北落叶松需持慎重态度。   相似文献   

10.
4种落叶松的引种效果与光合日进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黄土高原丘陵区,引种的4种落叶松生长正常,但受水分限制,生长缓慢,其生长量大小排序为:华北落叶松>日本落叶松>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日平均光合速率大小排序为:日本落叶松>华北落叶松>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水分利用效率排序为:华北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华北落叶松可作为今后主要发展的树种.  相似文献   

11.
华北落叶松为落叶乔木,文章从基质配比、种子处理、播种及苗期管理等方面简介了日光温室华北落叶松容器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2.
2014年在管涔林区怀道林场大干沟龙王脑发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受到华北落叶松鞘蛾的侵害,2015年开始设立多个调查观察期样地,对华北落叶松鞘蛾的发生与华北落叶松受害株率及华北落叶松受害后自我补偿效应进行调查和监测。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鞘蛾在怀道林场每年发生一代,主要为害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平均有虫株率为70%,最高达95%;成虫每年6月4日至6月30日在林间扬飞一次;阳坡林地比阴坡受害严重,林缘比林内更易受华北落叶松鞘蛾危害,郁闭度低的林分比高的林分受害严重;华北落叶松具有高度耐害性和自我恢复生长效应。  相似文献   

13.
岳峰鑫 《乡村科技》2024,(1):100-105
为了解不同海拔对华北落叶松年内径向变化的影响,以围场县吉字营林区和塞罕坝机械林场自然保护区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海拔华北落叶松年内径向生长的起止日期、径向生长速率、年内径向累积生长量的差异。在围场县吉字营林区(低海拔,1 308 m)和塞罕坝机械林场自然保护区(中海拔,1 530 m)设置了2个不同海拔的华北落叶松监测样地,利用点状树木径向生长监测仪对样地中的华北落叶松进行年内径向生长监测,通过日最大值法提取2022年不同海拔的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量,并基于Gompertz函数对华北落叶松年内径向生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中海拔地区的华北落叶松生长开始时间比低海拔地区晚15 d,结束时间早5 d,生长季时间缩短了20 d;在快速生长阶段,中海拔地区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速率和累积生长量低于低海拔地区;在慢速生长阶段,中海拔地区华北落叶松径向生长速率和累积生长量高于低海拔地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砧木的培养、接穗的采集和嫁接等方面阐述了六盘山华北落叶松芽套接技术,以期为华北落叶松1.5代种子园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热胁迫对华北落叶松、油松针叶SOD、P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抗氧化酶方面探讨华北落叶松高温伤害机理,以华北落叶松、油松为材料作对比试验,对不同热胁迫处理下叶内SOD、POD活性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热胁迫温度同时胁迫两树种,华北落叶松SOD活性始终高于油松;各温度胁迫短时间内华北落叶松POD活性高于油松,胁迫超过一定时间,油松POD活性和上升幅度均高于华北落叶松,即在长时间热胁迫胁迫时,油松能维持较高的POD活性。  相似文献   

16.
华北落叶松是中国北方的一种重要造林树种。近年来由于一些地区不合理的育苗技术和抚育造林方法,造成了苗木质量不高、造林成活率较低等一系列问题。该文重点介绍了华北落叶松的几种育苗技术及造林方法的技术要点,为营造华北落叶松林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燕山北部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碳贮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了解燕山北部山地大面积分布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碳汇功能,对该地区不同年龄阶段的华北落叶松林的生物碳贮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燕山北部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碳贮量随林分年龄的增加呈明显的增加趋势,9、13、33、43年生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碳贮量分别为21.97、34.14、55.62和141.70t/hm2;不同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碳元素的贮量所占比例变化不大,枝、叶中碳元素所占比例随林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各林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碳库中,凋落物占有较大比例,一般可达到20%以上。该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转化和扩展因子FBCE和生物量扩展因子FBE有随林木胸径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初期下降速度较快,胸径大于8cm时,下降速度趋缓,最后趋于稳定;同时,FBCE、FBE及根茎比有随林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的趋势,该地区华北落叶松林的FBCE和FBE值接近于中国各地区落叶松林的平均水平。燕山北部山地40年生以下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迅速,生物有机碳积累速率快,该地区大面积分布的华北落叶松中、幼龄人工林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碳汇之一。  相似文献   

18.
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nipis-rupprechtii Mayr在宁夏、甘肃、青海三省并不是天然分布,从六十年代三省先后从山西等地引进,因造林成活率高、生长快、抗性强等特性很快得到认可,发展迅速。随着造林事业的发展,采用良种壮苗,对苗木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1973年我们三省(区)开展了华北落叶松的优树选择工作,以宁夏为主,甘肃、青海三省(区)组成西北华北落叶松选优组,赴华北落叶松原产地山  相似文献   

19.
落叶松鞘蛾为鳞翅目,鞘蛾科。国内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幼虫食害落叶松针叶。落叶松被害严重时一片枯黄,该害虫寄主植物还有兴安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日本落叶松和华北落叶松等。本文总结了该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0.
总结了近年华北落叶松植苗造林中的制〈因素,并从造林地的选址、整地、选苗植苗以及苗林维护等方面介绍其关键技术,为广大林场种植华北落叶松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