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召县董店柞蚕原种场1964年春放养柞蚕原种蛾1,105支,总产茧190,748粒,平均单蛾产茧173粒,比1963年同期单蛾产茧81.8粒,提高111.48%。超过百蛾万茧指标73%。其中,女工苏荷兰、黄芝仙二同志,各养河四一母种蛾100支,共产茧41,412粒,平均单蛾产茧207粒,创造了百  相似文献   

2.
柞蚕一化二放(以下简称秋柞蚕)是利用一化性春蚕种茧,采用人工方法解除蛹的滞育,达到羽化发蛾,一年内放养两次柞蚕。这是柞蚕一化地区放养体制和放养方法上的一项重要改革,将有力地促进我省柞蚕生产的发展。 四川是柞蚕地理上的一化地区,历来只放养一次春柞蚕。春蚕壮蚕期温度高,生育期短,茧小茧层薄,于5月中下旬结茧化蛹后种蛹随即进入滞育,直到翌年春暖后才能羽化发蛾。经历长达八个多月的种茧保护时期,七、八月间的酷暑季节,室内温度高达30℃以上,对蛹体滞育生理代谢消耗多,越年健蛹率低,削弱了体质,又助长了病毒繁殖蔓延。同年12月至翌年1月蛹体解除滞育后,保种室内又常遇10℃以上的温度,蛹体缓慢地发育,又增大了体养分的消耗,引起种蛹的生理障碍,可供制种健蛾少,交配力弱,单蛾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盛产柞蚕,蚕茧产量一般在50~100万担,居全国首位。1985年产茧50万担,蛹占89%,其产量为2225万千克。蛹是养蚕业的副产品,柞蚕蛹蛋白质含量丰富,代谢能较高,在当前动物蛋白质饲料短缺情况下,它是一种很好的饲料来源。辽宁省农民用柞蚕蛹喂鸡早有此习惯,但柞蚕蛹养分含量及营养价值、日粮中的合理比例以及代替  相似文献   

4.
柞蚕饰腹寄蝇是辽宁、吉林等省主要柞蚕害虫,严重威胁柞蚕生产。辽宁省平均受害率为65%左右,重者达100%。“灭蚕蝇三号”是继“灭蚕蝇一号”之后,又一种新型的高效低毒药剂。该药剂有高度的选择性,比“灭蚕蝇一号”具有防治效果高、药效稳定、使用简便、用药量少、不用药械等优点。 使用方法是以0.025%浓度的稀释液,浸渍5龄期5~8天的被寄生蚕10秒钟,可杀死蚕体内寄蝇幼蛆,蚕儿可继续营茧化蛹,防治效果为96.1%。此药对柞蚕的当代及于代的蚕、蛹、茧、蛾、卵均无不良影响。目前,“灭蚕蝇三号”已在全国广大蚕区应用。它也能防治寄生柞蚕的其它多化性寄蝇。  相似文献   

5.
历史悠久的中国柞蚕之乡南召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召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伏牛山南麓,是全国19个柞蚕基地县之一,为全国唯一的一化优质柞蚕茧出口基地县,2000年6月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柞蚕之乡".  相似文献   

6.
柞蚕蛹生产溶菌酶是开发我国溶菌酶的新资源,是柞蚕蛹综合利用深加工的新产品,将成为生物工程产业化的突破口。柞蚕蛹生产溶菌酶的技术已申请专利并已公开。在此基础上与辽宁省丹东市鸭绿江制药厂及辽宁生物技术中心作技术交流,协作进行中试,取得的结果基本上符合要求。现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柞蚕蛹系丹东市收购的柞蚕茧,已冷藏8个月。用半机械的切茧机旋转刀具削茧取蛹。  相似文献   

7.
柞蚕倒置蛹发生原因的调查及防止办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蚕是一种大型泌丝型昆虫,五龄老熟后可吐丝结茧,在一般情况下结茧化蛹后其蛹头部都朝向有茧柄的一端,但在生产中我们发现每年都要有3%~5% 的蛹的头部不朝向有茧柄的一端,称之为倒置蛹.在柞蚕制种生产中,河南采用穿茧加温暖茧,倒置蛹发蛾后无法顺利钻出茧壳,给蚕种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为了查明倒置蛹的产生原因,寻求降低倒置蛹产生机率的有效办法,我们做了相关调查.  相似文献   

8.
秋柞蚕放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秋柞蚕放养是指二化性地区秋季放养第2次柞蚕或早秋柞蚕。春季饲养的柞蚕于6月中旬营茧、化蛹及羽化制种后.所产的卵在22℃温度下经10d左右的保护便继续孵化。秋柞蚕放养的目的是生产缫丝原料茧(丝茧)及食用茧,繁种单位还要为明年春柞蚕生产繁育一定数量的种茧。  相似文献   

9.
2008年6月,我省首次从凤县发现寄生于中蜂体内的寄生蜂--中华绒茧蜂,该寄生蜂属于膜翅目,茧蜂科,绒茧蜂属的一种寄生蜂.一般蜂场患病蜂群多达60%,工蜂被寄生率达20%左右.据蜂场主介绍,约在4年前,他的蜂场就发现有中华绒茧蜂发生,但尚未形成大的危害,故没有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柞蚕化性变化受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所控制,光照是环境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子。滞育蛹随光能的积累,引起了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其滞育的解除,羽化率的高低,因品种、光源、照匝、时间以及种茧摆设方式等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别。在昼友光周掷 小时的感光时间内,二化变一化的青黄种,因二化血缘强势大,感光30天后,羽化率达98%,而河33一化血缘强势大,羽化串仅64%,荧光灯具有温度低,照射面积内强度大而均匀,白色光谱成分多,解除滞育效果比水银灯、白炽灯好,元以40瓦荧光灯,贿匝50—100厘米为优,种茧摆设方式,以木盒排装为好。拌装蛹茧时,有茧蒂一端向上,与光面呈垂直面,突出蛹曰邵分,位光能充分作用于脑神经,促进脑神经纲回分泌活动中发生变能作用大,有利于推动回激素的分泌,加速滞育蛹的活化过程,促进变态的形氏 此珐克厦了穿挂方式茧粒相互紧贴、背光等缺点,羽化率技穿挂方式为高。柞蚕蛹解除滞育的方法,是“一化二放”秋柞蚕制种的有效括施,已在生产上开始使用,必将有力地促进柞蚕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勇  秦利 《中国蚕业》2014,(4):87-91
1 暖茧 暖茧是指人工加温补湿,促使蛹体适时发育而羽化出蛾的技术措施.柞蚕滞育蛹经过冬季的低温保护,滞育被解除而变为活性蛹.解除滞育的活性蛹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就会逐渐发育而羽化出蛾.但初春时气温和室温都比较低,蛹体在自然条件下发育缓慢,经历时间长,羽化出蛾、产卵较迟,不能适时孵化出蚕,不仅直接影响春柞蚕生产,而且还对秋柞蚕产生不良影响.由于蛹体发育时间长、营养物质消耗大,还会造成蛹、蛾体质弱,影响卵及幼虫的生命力;因此,需要人工加温补湿暖茧,促使蛹体正常发育,保证按时羽化、制种、收蚁.  相似文献   

12.
依据柞蚕种茧检验工作的体会和发现,提出了种茧等级量化标准,补数标准,死蚕、死蛹的认定及种茧等级的调整意见。  相似文献   

13.
说说柞蚕蛹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林森 《北方蚕业》2004,25(2):32-33
柞蚕蛹是柞蚕完成吐丝结束后在茧腔内完全变态昆虫,以蛹越冬,是处于蚕的幼虫到成虫发育期之间,是蚕一生积累营养物质的高峰期.柞蚕蛹具活性无异味,是易被人体吸收的低聚母液,既是高蛋白滋补食品,又是营养药膳和美容品;蛹蛋白质多为球蛋白和清蛋白,人体易消化吸收,柞蛹富含精蛋白高达61%,优于肉、蛋、奶、鱼的价值,它富含18种氨基酸,包括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的8种,且比例均衡,营养学上属全价蛋白源.  相似文献   

14.
以室内饲育的柞蚕5龄幼虫为材料,研究添食几种生物活性物质对柞蚕消化吸收率及生命力的影响,筛选对柞蚕消化吸收率或生命力有促进作用的活性物质的种类、浓度及使用方法.结果 表明:碱性木聚糖酶和枯草芽孢杆菌对提高柞蚕消化吸收率有显著效果,12 g/L枯草芽孢杆菌和0.5 g/L碱性木聚糖酶添食7d,消化吸收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4.47%和22.40%;碱性木聚糖酶、枯草芽孢杆菌、壳寡糖3种生物活性物质对柞蚕结茧率和产茧性状无显著影响,但对健蛹率有显著影响,0.5 g/L碱性木聚糖酶添食9d,健蛹率比对照降低17.58%,0.5 g/L壳寡糖添食7d,健蛹率比对照提高5.36%.枯草芽孢杆菌、壳寡糖、添食时间的正交试验表明:12 g/L枯草芽孢杆菌和0.5 g/L壳寡糖混配添食3d,柞蚕消化吸收率最高(25.93%),且添食时间对消化吸收率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柞茧多渠道经营促进柞蚕业稳步发展朱林森(河南省南召县蚕业局)柞蚕生产长期以来是我县的一项重要产业,历史上最高年产量1966年曾达到9.3万担。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产茧量也一直稳定在5.5万担以上,1989年产茧7.4万担。事实上历年柞茧产量都占全省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柞蚕茧壳内污染蛹的子代软化病发生情况试验调查,并以洁净茧壳内蛹的子代软化病发生情况作对照,得出了茧壳内污染状况与蛹的子代软化病发生量呈正相关性的结论,并提出了在种茧期有效减轻子代软化病发生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省年产柞蚕茧3500吨,约占全国的80%以上。可是多年来,养蚕只是为了缫丝织绸,蚕蛹除了部分作种和食用外,绝大部分都作了粗饲料和肥料,经济效益很低,大好的天然蛋白质及油脂等白白地浪费掉了。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高柞蚕蛹的使用价值,人们从50年代就开始对柞蚕蛹进行综合利用的研究。但由于受生产设备、技术  相似文献   

18.
余虹  周勤 《蚕业科学》2003,29(4):330-334
基于探明桑树主要害虫桑螟的天敌资源及其生物学特性 ,利用生物防治措施有效控制桑螟的危害 ,对浙江省主要蚕区的桑螟寄生蜂进行了系统调查研究。鉴定出桑螟幼虫期寄生蜂 5种 ,为混腔室茧蜂、桑螟绒茧蜂、甲腹茧蜂、菲岛愈腹茧蜂和红胸齿腿姬蜂 ;蛹期寄生蜂 3种 ,为广黑点瘤姬蜂、广大腿小蜂和一种柄腹姬小蜂 ;另有重寄生蜂 3种。研究了幼虫期优势天敌混腔室茧蜂的生物学特性 :混腔室茧蜂寄生于 1- 4龄桑螟幼虫 ,平均寄生率5 0 5 4 % ;在实验室条件下 ,雌性茧蛹历期平均为 8 4d ,雄性为 7 6d ;取食蜂蜜的成蜂的平均寿命为 7 1d ;未交配雌蜂可行产生雄孤雌生殖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蛋白饲料价高、紧缺的问题,我们研究了废弃的柞蚕缫丝蛹粉替代配合饲料中鱼粉的可行性,进行了代谢能和氨基酸利用率的试验。丝厂四月份以后下来的缫丝蛹,一般都不能食用而废弃,据测定含粗蛋白达55.65%、粗脂肪27.64%,粗灰分3.61%,盐分0.17%、粗纤维5.04%、蛋氨酸0.92%、胱氨酸0.62%、赖氨酸3.35%,是一种优质的高蛋白饲料。全国年产缫丝蛹可达5—6万吨,如能做为饲料中鱼粉的替代物替力很大。为此,我们用鸡做了柞蚕缫丝蛹粉的代谢能和氨基酸利用率的测定试验,在饲料中用柞蚕蛹粉替代鱼粉的肉鸡和蛋鸡饲养试验。1试验…  相似文献   

20.
柞蚕新品种以提高茧层率、抗性为主要育种指标,注重全茧量与孵化率等经济性状的相关性,采取大交大、优中选优、淘汰头尾留中间等选育措施。历经7年14代的杂交系统选育,育成了两个多丝量柞蚕新品种。品种DW(青黄系)千粒茧重11.57kg,全茧量12.06g,茧层率12.22%,虫蛹统一生命率95.87%;GH(黄系)千粒茧重11.52kg,全茧量11.95g,茧层率12.66%,虫蛹统一生命率90.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