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明确有机水溶肥“碧优丰”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开展棉田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水溶肥在加快棉花生育进程和促进棉花生长中的效果与常规化肥效果相当,棉花产量略有提高,主要是通过单株铃数的增加使得产量提高1.3%;在其它种植成本费用一致的条件下,施用有机水溶性肥料,肥料成本可节省27.69元/667 m2,收益可增加93.42元/667 m2。试验初步验证了有机水溶肥在棉花生长发育上有一定的效果,能够替代常规化肥的使用,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肥料品种的选择温室栽培蔬菜,在肥料选择上,除选氮磷钾复合肥、磷酸二铵、尿素、碳铵、硫酸钾、冲施肥等种类外,还要积极选用蔬菜专用复合肥、有机无机复合肥。为增强作物根际有益微生物的活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调节作物营养平衡,推荐使用氨基酸、腐植酸类冲施肥、生物有机复合肥及微生物肥等辅助性肥料,如根瘤菌肥、固氮菌肥、磷细菌肥、硅酸盐细菌肥、复合微生物肥等。同时,提倡使用添加硝化抑制剂的缓控肥料,防止化肥的淋失、挥发损失。提醒农户忌用含氯肥料(如氯化铵)或硝态氮肥(如硝铵)。  相似文献   

3.
滴灌棉花基肥种肥同播+滴灌追肥的种植模式,可以显著提高磷肥的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棉花产量。种肥(磷酸二铵+有机微生物颗粒+保水剂)+滴肥、种肥(磷酸二铵+有机微生物颗粒)+滴肥、种肥(磷酸二铵)+滴肥、全程滴肥处理磷肥利用率分别为28.1%、19.01%、17.38%、10.51%;种肥(磷酸二铵+有机微生物颗粒+保水剂)+滴肥处理全生育期田间持水量始终保持在65%以上,可有效提高棉花根区土壤的蓄水能力及磷肥利用率及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4.
夏玉米N,P,K,Zn肥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N ,P ,K ,Zn肥单施或配施对夏玉米均有一定的增产增收效果 ,增产效果大小依次为N肥 >K肥 >Zn肥 >P肥 ,同时施肥能够显著改善夏玉米经济性状和籽粒品质  相似文献   

5.
为了讨论复合微生物肥料在冬小麦上的肥料效应,开展同等地力条件下,冬小麦使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含有机质)和测土配方研制的小麦专用配方肥(大量元素肥料)对比试验。试验表明:施用复合微生物肥料(含有机质),对改善冬小麦的农艺性状、增产增效等均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夏花生绿色高效施肥技术在夏花生生产上对夏花生农艺性状、产量等方面的正向影响。本试验采用花生配方肥(15-8-20)为基础肥,配施不同数量的微生物肥料,在其他田间管理一致的情况下,通过调查夏花生根系、根瘤菌、主枝长、有效结果枝、单果数、双果数、烂果、瘪果等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情况,找出最佳夏花生绿色高效施肥技术方案。结果表明,最佳绿色高效施肥技术方案为每667 m2施用有机无机复混肥料1(15-5-10,有机质≥20%,有效活菌数≥0.5×109/g)60 kg的效果最好;花生产量为254.59 kg/667 m2,经济效益为1 670.08元/667 m2。  相似文献   

7.
根据棉花新品种SGK958在河南省不同生态环境下的表现,运用偏相关、通径分析及典型相关分析法,探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棉花产量与产量因素的相关关系、纤维品质性状与纺纱均匀性指数的相关关系,以及产量因素性状组与纤维品质性状组的典型相关分析,以期从中获取有生物学意义的有关统计参数,为棉花育种及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提供有益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不同种类硫肥对冬小麦光合性能和子粒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明确不同种类硫肥对小麦光合性能等性状的影响,进行了3种硫肥效果的比较研究。施用硫肥的处理都表现为旗叶光合速率提高,旗叶和倒三叶及各生育时期顶部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提高,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强,且子粒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有所提高。在对提高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效果上以石膏的效果最明显,硫酸铵次之,硫磺的效果最差,而在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上却依次为硫酸铵、硫磺和石膏。  相似文献   

9.
通过棉花不同群体下植株各性状变化,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群体变化与多数性状存在相关性,不同群体棉花在个体营养生长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农业生产中,应以不同群体下植株性状变化规律为依据,适时调整栽培管理措施,以达到高产目标。  相似文献   

10.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但生产力仅为300kg/ha,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544kg/ha。过去50年,印度经历了由二倍体棉花向四倍体棉花的转变。二倍体棉花具有的几个有用性状能转育到目前栽种的四倍体棉花中。特定转育材料间有用性状的筛选取决于亲本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在分子标记(RAPD)和形态学水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干旱胁迫对彩色棉花主要性状的影响及其水分利用机理,选用7个不同色彩的棉花品种(系),在常规灌溉、胁迫灌溉和生育期不灌溉3种环境条件下,调查其农艺性状、品质性状、水分利用效率(WUE)及产量。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不同色彩棉花品种的单株成铃数、单铃重、株高、花铃期叶片数、有效果枝数、收获指数、果节数、籽指、茎粗和果茎节间长度减少,衣分增加;灌水量减少一半,参试棉花品种的产量均降低,不灌溉处理的籽棉产量与常规灌溉间差异显著(P<0.05);籽棉产量的降低幅度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P<0.05),棕色棉的减产幅度高于绿色棉。常规灌溉处理下,白色棉花水分利用效率高于棕色棉花和绿色棉花,而后二者差异不显著;干旱胁迫下,棕色棉花的水分利用效率高于绿色棉花。与水分利用效率相关的主要农艺性状、品质指标是:叶片数、单株成铃数、有效果枝数、果节数、株高、收获指数、单铃重、主茎节间长度、茎粗、籽指、衣分。  相似文献   

12.
为验证双龙腐植酸钾-I型原料滴灌肥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查验该肥料在棉花上的施用效果,特在棉花上进行了不同用量的喷施试验,结果表明,(1)滴出苗水时随水施入腐植酸精钾-Ⅰ原料滴灌肥,可提高棉花出苗率,以施入腐植酸精钾-Ⅰ原料滴灌肥3 kg/667 m^2的棉田棉花出苗率较高,出苗率较对照增加3.6%;(2)对各处理的棉花生长发育及籽棉单产情况进行分析,以施入腐植酸精钾-Ⅰ原料滴灌肥3kg/667m^2的棉田棉花生长发育较好,籽棉增产效果较明显,因此,适当的增加腐植酸精钾-Ⅰ原料滴灌肥可提高籽棉单产。  相似文献   

13.
林昕 《种子》2001,(6):61-64
我国人口众多 ,对粮棉需求迫切 ,为了缓解矛盾 ,开发新的增产途径 ,以推动我国棉花生产发展的需要。夏播棉育种就是配合我国棉区耕作栽培制度的改革 ,从品种改良着手选育短季栽培、宜于麦后夏播连作一年两熟 ,实现保粮增棉、粮棉双丰收为目的的一种育种方法。作者在育种实践中 ,以及在逐年资料的汇总过程中 ,发现麦后夏播棉花品种的早熟性和丰产性两个性状存在着矛盾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育种效果和质量的进一步突破与提高 ,以致影响到棉区耕作栽培改制的完善。为了使从育种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知识 ,从而达到指导我们今后棉花…  相似文献   

14.
转基因抗虫棉Bt基因导入对受体材料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同一受体材料导入同一Bt基因所产生的五个不同变异抗虫棉进行研究,观察其形态性状、产量性状、抗病性、纤维品质等几个方面,和受体棉花做比较,阐明了Bt基因导入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抗病性、结铃性、单株理论产量提高;叶型变小;叶色、铃重、衣分、株高变异方向不定;品质得到改善。在相同的遗传背景下,Bt基因插入位点不同,对棉花农艺性状表现所产生的效应不同,变异广泛。为创造新的品种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5.
不同来源棉花种质资源材料主要农艺经济性状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来自中国、美国、法国等国家的 1 1 4份棉花种质资源进行了生育性状、产量性状、纤维品质及抗黄萎病、棉铃虫性鉴定。结果表明 ,该批资源具有较强的生育性状选择潜力 ;单株结铃数较多 ,铃重较高 ,衣分偏低 ;纤维较整齐 ,伸长率较小 ,比强度较低。国内品种与国外品种相比 ,具有成熟早、产量、衣分高 ,结铃数多、铃重小的特点。在纤维品质上 ,国内品种的麦克隆值、伸长率、整齐度均超过国外品种 ,但纤维长度、比强度不及国外品种 ,国内品种的抗性优于国外品种。筛选出了一批具有不同优异性状的种质材料 ,为在棉花育种中有目的利用这些材料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棉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我国广泛种植。培育转基因棉花被看作是解决产量和生态环境问题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方式。介绍了目前应用于棉花遗传转化的3种主要转基因技术,并综述了我国转基因棉花主要目标性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为了验证不同叶肥在棉花上的增产效果,我们选用常用的5种叶肥进行应用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方法及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崔世友 《作物杂志》1997,13(3):11-12
提高棉花高产育种选择效果的综合指数法崔世友(江苏省沿江地区农科所南通226541)高产仍是当今棉花育种的主要目标。皮棉产量是由结铃性、单铃重和衣分等产量子性状构成的复合性状,产量性状的合理组合是培育高产棉花的基础。遗传理论和育种实践说明产量性状的遗传……  相似文献   

19.
棉花 (包括野生棉 )中含有许多可利用的优异性状 ,其中大部分未被应用 ,而在早熟棉育种中则更少。主要是缺乏具有优异性状的早熟种质。选育具有不同优异性状的早熟棉种质材料具有重要意义。1 材料与方法材料为石家庄市农科院棉花育种室的中熟材料和从中国农科院棉花所、中国科学院遗传所、河北省邯郸市农科所等单位引进的中熟及早熟材料。根据目标性状遗传规律 ,选择含有目标性状的材料与常规品种杂交 ,并适度回交、自交 ,促进目标性状纯和稳定 ,结合南繁加代加快育种进程。逐年进行抗病性鉴定和纤维品质测试。2 结果与分析选育了具有抗病…  相似文献   

20.
化学打顶对于抑制棉花顶端的无限生长和实现轻简化栽培具有重要意义,而合适的打顶剂则是简化栽培管理的关键。采用自主配制的3种化学打顶剂(Z1、Z3和Z4)和市场上购买的氟节胺(Z2)、增效缩节胺(Z5)和缩节胺粉剂(Z6)3种化学药剂于花铃期(7月26日)进行喷雾(对照为不打顶),于吐絮期对棉花株高、果枝始节高、植株上部(第9果枝)、中部(第5果枝)和下部(第2果枝)3个部位果枝长度、产量性状及纤维品质进行考察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化学打顶剂均对棉花的株高和果枝始节高有抑制作用,并且降低了上部果枝长度,增加了棉株的有效结铃数,增加了纤维产量,部分打顶剂对棉花纤维品质有轻微的影响,其中Z4处理在株型、产量和品质方面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