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新疆两种锦鸡儿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白皮锦鸡儿、镰叶锦鸡儿的种子萌发特点及在最适变温条件(30/15C)下,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后的镰叶锦鸡儿的种子萌发及恢复萌发特点。结果表明:两种锦鸡儿种子萌发的最适变温均为30/15℃。浓度低于0.3mol/L的NaCl溶液对镰叶锦鸡儿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大,萌发率变化的趋势表现为随NaCl浓度增高而降低。将在盐溶液中不萌发的镰叶锦鸡儿种子转移至蒸馏水后,种子仍具有一定的萌发能力,恢复萌发率表现为随盐溶液浓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镰叶锦鸡儿种子萌发及幼苗出苗特点为快速而集中,而白皮锦鸡儿为缓慢而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温度和不同浓度的IAA和GA_3处理对白毛锦鸡儿萌发的影响.【方法】以白毛锦鸡儿(Caragana licentiana)为材料,研究该种子对温度和激素IAA(吲哚乙酸)、GA_3(赤霉素)的响应.【结果】不同温度处理可以显著(P<0.05)影响萌发时间,在20℃/30℃日夜变温条件下的发芽率可达78.33%,达到最佳萌发响应,而5℃/15℃温度下的发芽率仅有26.00%.GA_3溶液浸种不影响种子开始萌发时间,GA_3浸种后最大的发芽率是在浓度500mg/L、浸种24h时,发芽率为74.00%,且浸种处理整体表现为较高浓度的GA_3处理可以提高白毛锦鸡儿种子的发芽率.适宜浓度的IAA溶液浸种可以加快种子萌发进程,IAA最佳处理为300mg/L浸种24h,发芽率可达81.33%,与GA_3浸种相反的是,IAA浸种呈现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趋势.相同浓度24h浸种效果优于48h.【结论】对比不同激素浸种后白毛锦鸡儿种子的发芽率,发现IAA溶液浸种促进萌发效果优于GA_3溶液浸种.  相似文献   

3.
NaCl胁迫对两种锦鸡儿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NaCl浓度胁迫下两种锦鸡儿种子的耐盐性.[方法]分别采用0、0.05、0.1、0.15、0.2、0.3、0.4、0.6、0.8和1 mol/L NaCl溶液对白皮锦鸡儿和镰叶锦鸡儿种子萌发进行胁迫处理,测定指标.[结果]在0~0.3 mol/LNaCl盐溶液范围内,镰叶锦鸡儿种子萌发率达到70;以上,白皮锦鸡儿达到90;以上,说明白皮锦鸡儿比镰叶锦鸡儿具有更强的耐盐性;镰叶锦鸡儿种子耐盐适宜值为0.107 1 mol/L,临界值为0.325 8mol/L,极限值为0.544 5 mol/L;白皮锦鸡儿种子耐盐适宜值为0.199 6 mol/L,临界值为0.420 1 mol/L,极限值为0.640 6 mol/L.[结论]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对白皮锦鸡儿和镰叶锦鸡儿种子的萌发均有抑制作用,总趋势均为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无盐处理中获得最大的萌发率;根据两种锦鸡儿植物种子萌发耐盐性比较,两种锦鸡儿植物均具有较强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北部救荒野豌豆(Vicia sativa L.)、山野豌豆(V.amoena Fisch.)和三齿萼野豌豆(V.bungei Ohwi)种子萌发对不同处理的响应。结果表明:自然状态下3种野生豌豆种子的萌发率较低(0~4%);经恒温、变温、机械破皮、KNO3和浓硫酸处理后种子的萌发率显著提高,尤以机械破皮和浓硫酸处理30 min种子的萌发率最高;在20、25、30℃恒温和15/30℃变温条件下,3种野豌豆种子在25℃下萌发率达到最高,温度超过25℃时种子萌发率则逐渐下降,且15/30℃变温处理种子的萌发率介于20、30℃之间,表明25℃恒温处理是最3种野豌豆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  相似文献   

5.
《天津农业科学》2016,(7):111-114
对新疆天然分布的两种沙棘属植物种子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种子萌发特点进行了研究。以野生中亚沙棘、引进俄罗斯大果沙棘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其在20/30℃、15/25℃、5/25℃、10/20℃、20℃、5/15℃、2/5℃条件下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种的沙棘种子萌发情况差异均较大,2/5℃低温可以完全抑制两种沙棘种子的发芽,温度升高对沙棘种子发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野生中亚沙棘在各变温条件下萌发率均高于俄罗斯大果沙棘。两种沙棘的最适温度均为20/30℃,在此温度下野生沙棘种子萌发率为92%,大果沙棘为74%。  相似文献   

6.
以两种沙棘属种子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变温条件下种子萌发特点和不同盐浓度下种子的耐受性,为该属植物的种子繁殖、开发利用和植被恢复中的应用提供基础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结果表明:5/2℃低温完全抑制了种子的萌发,温度的升高对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俄罗斯沙棘与中亚沙棘种子萌发的最适变温均为30/15℃。盐胁迫条件下,两种沙棘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与盐浓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低于0.15 mol/L的NaCl溶液对俄罗斯沙棘、中亚沙棘种子萌发的影响不显著,大于0.15 mol/L时发芽率显著下降。当NaCl溶液大于0.30 mol/L时,沙棘种子萌发表现为全部抑制,转移至蒸馏水后,种子仍具有一定的萌发能力,恢复萌发率表现为随盐溶液前处理浓度的升高而降低的趋势。分析表明中亚沙棘种子萌发期耐盐性强于俄罗斯沙棘,种子萌发期的耐盐能力与生境土壤盐分含量的高低表现出一致性,这可能与两种沙棘所处的环境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青藏高原牛蒡的人工种植和植被恢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烫种、GA3、KNO3及不同萌发温度对室温与冷冻越冬的牛蒡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研究牛蒡种子萌发的特性。[结果]随着烫种水温的升高,牛蒡种子的萌发率下降,50℃时萌发率最高,80℃时萌发率最低。GA3100 mg/L时牛蒡种子萌发率最高,随着浓度的增大,萌发率下降。100 mg/L GA3处理的冷冻组种子与室温组差异极显著。0.50%KNO3处理的牛蒡种子萌发率最高,冷冻组经0.50%KNO3处理的效果最好。种子在变温条件下具有较高的萌发率,变温与恒温处理下的牛蒡种子萌发率差异显著,冷冻组变温处理的萌发率最高。[结论]牛蒡种子在50~60℃热水烫种1、00 mg/L GA3、0.5%KNO3、15~30℃变温处理下萌发率最高,且冷冻越冬种子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试验以锦鸡儿(Caragana sinica)和砂生槐(Sophora moorcroftiana)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的PEG溶液模拟水分胁迫,研究水分胁迫对锦鸡儿和砂生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EG浓度为0~100 g/L范围内,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加剧,锦鸡儿和砂生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萌发幼苗胚根和胚芽长度均总体呈下降趋势,且砂生槐在持续水分胁迫条件下生理响应的抑制现象表现得更为突出,说明水分胁迫对砂生槐的影响作用更大;PEG胁迫浓度达到150 g/L时,两种植物种子均无法萌发,表明锦鸡儿和砂生槐种子萌发的临界PEG胁迫值小于150 g/L。从总体来看,与砂生槐相比,锦鸡儿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更适合在干旱环境中生长。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气候箱内模拟林地环境条件,探讨了不同温度、光照和土壤含水量对子午岭建群种辽东栎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辽东栎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差异显著,其中最适温度为25℃;昼夜温差对种子发芽影响显著,15℃/25℃变温条件下,发芽率最高,而15℃/30℃变温条件下发芽率极低,说明温差过大不利于辽东栎种子萌发;在最适温度下,全光照时的发芽率达到97%,发芽势为80%,均高出其它光照处理;适宜辽东栎种子萌发的土壤含水量在15%~35%之间,最适土壤含水量为20%,此时发芽率为90%,发芽势为43.33%,发芽指数为3.0171.  相似文献   

10.
锦鸡儿属植物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之一,近年来在播种(飞播)造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提高锦鸡儿属植物丸粒化种子造林成活率,筛选出合适的丸粒化配方,选出没有结团、丸粒大小均匀、表面光滑、单籽率和有籽率高、崩解时间较长的柠条种子丸粒化配方,在室内研究其发芽特性。结果表明,柠条锦鸡儿丸粒化配方6A3C1、7A2C1、8A3C1的发芽率高于75%,与对照无显著差异,配方8A3C1的发芽率最高(81%),是柠条锦鸡儿丸粒化的合适配方。小叶锦鸡儿除8A3C1与对照相同,8A1C1显著低于对照外,6A2C1、7A2C1、7A3B2、8A3B2等配方均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柠条锦鸡儿的发芽率高于小叶锦鸡儿的发芽率,但发芽势总体差异不显著。土壤水分充足的条件下,12 h以内,柠条锦鸡儿和小叶锦鸡儿丸粒化种子均能崩解萌发,低于2%的土壤含水量,对柠条丸粒化种子的崩解萌发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盐分和贮藏对矮沙冬青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濒危植物矮沙冬青(Ammmopiptanthus nanus(M.Pop.) Cheng f.)的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贮藏条件和盐分胁迫对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矮沙冬青种子为正常型种子,室温贮藏18个月仍有较高的种子活力,5℃低温贮藏可明显提高矮沙冬青种子活力及萌发整齐度,加速种子萌发进程。矮沙冬青种子萌发期具有一定的耐盐性,耐盐极限浓度为0.3 mol/L,耐盐致死浓度为0.45 mol/L,其种子萌发率、下胚轴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与盐浓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外源一氧化氮对盐胁迫下高粱种子萌发及淀粉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外源一氧化氮(NO)对盐胁迫下高粱种子萌发过程的生理生化调节作用,为揭示甜高粱种子的萌发生理及其化学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晋甜08-1为试材,用NaCl浓度(mmol·L -1)为0、50、100、150、200、300和400 的溶液培养高粱种子,通过萌发率确定高粱种子萌发期的耐盐适宜浓度、半致死浓度和极限浓度。用0.05、0.1、0.2、0.4、0.6和0.8 mmol·L -1硝普钠(SNP,NO供体)在25℃黑暗条件下浸种12 h,以150 mmol·L -1的NaCl模拟盐胁迫,在培养36 h统计发芽势,72 h统计发芽率,在5 d时取样测定脯氨酸、丙二醛含量及淀粉转化相关指标。采用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淀粉酶活性和还原性糖,蒽酮法测定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茚三酮显色法测定脯氨酸含量,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测定丙二醛含量。通过对高粱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种子吸胀、淀粉酶活性、淀粉及糖含量、脯氨酸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研究外源一氧化氮对盐胁迫下高粱种子萌发及淀粉转化的影响。 【结果】 NaCl胁迫下高粱种子的萌发受到明显抑制,NaCl浓度大于100 mmol·L -1时高粱种子的萌发率显著降低,150 mmol·L -1 NaCl处理时高粱种子的萌发率为63.17%,400 mmol·L -1 NaCl完全抑制高粱种子萌发。0.05 mmol·L -1的SNP处理能够缓解盐胁迫对种子萌发的抑制,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分别比对照高14.44%、12.22%和18.07%(P<0.05);SNP处理使高粱种子中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18.97%和41.43%,从而降低渗透势,促进种子吸水,缓解NaCl造成的渗透胁迫,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较NaCl单独处理降低了17.79%。SNP处理还能迅速提高盐胁迫下种子淀粉酶活性,在处理后第1天时就比NaCl处理提高了17.20%,加速淀粉的降解,显著增加可溶性糖和还原性糖含量。在处理的第5天时,SNP+NaCl处理淀粉含量比NaCl处理降低19.17%,可溶性糖和还原性糖的含量分别提高了41.4%和41.0%,差异显著(P<0.05),这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提高高粱种子萌发期的抗盐性。 【结论】 外源NO可调节高粱种子萌发期的淀粉酶活性和渗透调节能力,提高其对盐胁迫的抵抗能力,促进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NaCl和PEG6000对高雪轮、矮雪轮、五彩石竹、须苞石竹、麦仙翁和花园鼠尾草6种花卉种子萌发的影响,了解6种花卉种子对盐碱和干旱的适应性。[方法]对6种花卉种子进行不同浓度NaCl和PEG 6000胁迫处理,研究6种花卉种子在胁迫下的萌发特性。[结果]当NaCl浓度大于200 mmol/L时,明显抑制了高雪轮和矮雪轮种子的萌发;浓度大于300 mmol/L时,明显抑制麦仙翁、五彩石竹、须苞石竹和花园鼠尾草种子的萌发。当PEG6000浓度大于5%时,明显抑制花园鼠尾草种子的萌发;浓度大于20%时,明显抑制高雪轮种子的萌发;浓度大于25%时,明显抑制麦仙翁、须苞石竹、五彩石竹和矮雪轮种子的萌发。[结论]6种花卉种子均可耐重度盐胁迫,麦仙翁、五彩石竹、须苞石竹和花园鼠尾草种子的耐盐性更强;麦仙翁、须苞石竹、五彩石竹和矮雪轮种子的耐旱性强,高雪轮种子的耐旱性较强,花园鼠尾草种子的耐旱性差。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快捷简便、经济有效和稳定可靠的棉花耐盐鉴定方法,收集整理1990—2021年国内外关于棉花耐盐性鉴定的相关文献报道,比较了棉花发育不同时期耐盐性鉴定方法,通过比较、综合已有研究结果提出,室内条件下棉花种子萌发期,采用滤纸发芽法以150 mmol/L NaCl溶液胁迫,调查种子发芽率指标,可作为棉花耐盐性快速鉴定的首选方法;室外条件下棉花苗期耐盐性鉴定推荐土壤含盐量0.40%的盐池处理棉花三叶期苗期,以成活苗率作为筛选标准。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盐胁迫对羽衣甘蓝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明确种子萌发期对盐胁迫的耐受能力,本试验以羽衣甘蓝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NaCL(0、40、80、120、160、200mmol/l)和NaHCO(3 0、20、30、40、50、60mmol/l)对种子萌发胁迫的作用。结果表明:1、2 种盐胁迫处理下,羽衣甘蓝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指标均随着盐浓度的升高逐渐降低;2、高浓度的NaHCO3盐溶液对羽衣甘蓝种子的胚根、胚芽的生长抑制较NaCL 盐溶液显著;3、2 种盐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氯化胆碱对NaCl胁迫的缓解作用,以水稻品种隆粳20和粳2837为材料,采用0、200、400、600和800 mg/L浓度的氯化胆碱溶液浸种处理研究氯化胆碱浸种对NaCl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水稻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等均显著降低,而根长、芽长等指标随着盐浓度的升高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试验表明7.5 g/L NaCl抑制率约为50%,因此选取7.5 g/L NaCl溶液作为对不同浓度氯化胆碱浸种后的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胁迫处理的盐浓度。氯化胆碱浸种能明显提高NaCl胁迫下水稻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同时增加根长、芽长等指标,对NaCl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的生长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由此说明,氯化胆碱浸种可以缓解NaCl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提高水稻种子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7.
不同长绒棉品种种子萌发阶段抗盐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比较棉花种子耐盐能力,在室内控制条件下,研究了盐浓度对4个长绒棉品种新海16号、新海17号、新海20号、新海21号种子发芽势、发芽率、盐害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NaCl溶液浓度的升高,不同长绒棉品种的种子吸水量逐渐减少,发芽势和发芽率逐渐降低.4个长绒棉品种种子电解质相对渗漏率存在较大差别,其中新海20号和新海21号在高盐条件下的相对渗漏率较高,反映出它们的细胞质膜的稳定性存在差别.新海17号种皮中的Na+含量远远高于其它3个品种,随着盐浓度的增加,Na+含量增加,在同一盐浓度下新海17号种子中Na+含量最高.新海16号在200 mmol/L NaCl水平下的相对发芽势和萌发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新海17号在300 mmol/L NaCl水平下的萌发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通过上述结果可以认为新海17号、新海16号种子萌发阶段的耐盐性较强,而新海21号、新海20号较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小麦种子萌发期间对盐胁迫的耐受性以及响应方式。[方法]采用5种浓度的Na Cl溶液处理萌发期的2种春小麦种子,研究盐胁迫对小麦种子的萌发以及萌发期间过氧化物酶类活性的影响。[结果]盐胁迫对小麦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低盐浓度对种子的萌发率影响不明显,但对发芽势影响显著;小麦种子萌发期间的过氧化物酶类活性明显受到盐胁迫的抑制。各指标显示,相同浓度盐胁迫条件下,陇春30号小麦种子的萌发效果略好于陇春27号。[结论]为筛选小麦的耐盐品种以及种子的选育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