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是稻作技术上的一次大的改革,该技术变直播为插秧,变湿润育苗为旱育苗,变密植为稀植,它使水稻生产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旱育稀植是水稻高产栽培综合技术的简称,除其他生产环节外,旱育壮秧为重要的基础。1、改水田地育苗为旱田地育苗选好秧田地,是培育壮秧、防止烂秧的基础。因此应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上水方便,碱性小、土质肥沃的旱田地做秧田。不提倡在本田地育秧。原因:1.1本田土壤长期处于渍水状态,地下水位较高、  相似文献   

2.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变直播为插秧,变湿润育苗为旱育苗,变密植为稀植。水稻旱育稀植是水稻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体系的简称。主要是以优良品种为前提,旱育壮秧为基础,早插稀植为中心,足肥浅灌为保证。一、培育壮秧1选用良种:选用标准是,熟期适当,高产优质,抗病耐肥,分蘖力较强和矮秆叶直立。品种是旱育稀植的前提条件,而且是优质米生产的决定性因素。只有熟期适当,才能充分利用当地热量资源,并在高温时段安全抽穗,确保在气温下降到13℃前安全成熟。较强分蘖力  相似文献   

3.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最早来源于日本,由日本著名水稻专家原正市先生等一批农学家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而提出的。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是黑龙江省稻作技术上的重大改革,将直播转变为插秧,湿润育苗转变为旱育苗,密植转变为稀值,引用的大量科学技术使全省水稻生产都有了巨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寒地稻作区水稻大棚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桦川县部分地区水稻育苗不做高床、秧田管理不规范的问题,从水稻大棚建造标准、培育壮苗技术等方面提出大棚育苗技术,以期为水稻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农家致富》2013,(5):27
俗话说"壮苗一半稻",表明培育壮苗对于水稻生产意义非常重大。国内外水稻栽培专家一致认为,水稻机插秧成功与否的关键技术环节在于育苗。柴米河牌水稻育苗基质是利用秸秆等可再生性植物资源,经多重生化处理,根据水稻的营养生理特性和壮苗机理,再添加粘结剂、保水剂和缓释肥料,人工合成全营养水稻育苗专用基质。用户只需"播下种、浇上水",即可育出健壮秧苗,实现了水稻育苗技术的便捷化。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壮苗一半稻",表明培育壮苗对于水稻生产意义非常重大。国内外水稻栽培专家一致认为,水稻机插秧成功与否的关键技术环节在于育苗。水稻育苗基质是利用秸秆等可再生性植物资源,经多重生化处理,根据水稻的营养生理特性和壮苗机理,再添加粘结剂、保水剂和缓释肥料,人工合成全营养水稻育苗专用基质。用户只需"播下种、浇上水"即可育出健壮秧苗,实现了水稻育苗技术的"傻瓜化"。  相似文献   

7.
从水稻育秧方式选择、育苗秧地的选择、苗床制作与培肥、播种、秧苗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水稻旱育稀植技术,以期为水稻旱育稀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稻鸭共育生产有机水稻是当今世界新兴的一项水稻生产技术。鸡西仁树水稻研究所从2003年开邕,尝试应用此项综合技术生产有机水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7年种植有机水稻5000亩。鸡东县现有水田面积35万亩,水稻生产经历了旱育苗-旱育稀植-旱育超稀植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北方寒地水稻壮苗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北方寒地水稻生产发展很快,稻田面积不断增加,水稻已成为我区的三大主栽作物之一。在水稻生产中,推广应用了多项先进技术.提高了水稻产量,也使稻农获得了较高的效益。但在水稻生产中,培育壮苗仍是水稻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壮苗是水稻丰产的基础,现将水稻壮苗培育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是我省稻作技术上的重大改革,它变直播为插秧,变湿润育苗为旱育苗,变密植为稀植的科技进步,使我省水稻在生产上有了新的突破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栽培技术1、苗床准备旱育秧是在旱土状态下进行育秧,必须选择适宜地块作苗床,并加以培肥,培肥以农家肥为主。标准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壮苗一半稻",表明培育壮苗对于水稻生产意义非常重大。国内外水稻栽培专家一致认为,水稻机插秧成功与否的关键技术环节在于育苗。水稻育苗基质是利用秸秆等可再生性植物资源,经多重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12.
水稻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先  王丽梅  于艳香  王丽丽  梁尔恒 《吉林农业》2011,(8):100+119-100,119
培育壮苗是水稻育苗的主要目的。搞好水稻育苗,要精选良种,抓好选种晒种、药剂浸种、适温催芽等处理环节,加强秧田管理,采用控播期、控播量、控水、控徒长和防治病虫害的“四控一防”技术措施,实现苗齐苗全。  相似文献   

13.
水稻大中棚育苗技术是在旱育稀植的基础上,根据寒地稻作的特点进一步创新的一项高产栽培技术。这项技术不仅可以提高育苗棚的保湿、调温效果、大大减少苗期青立枯病的发生,而且能增加秧田的有效育苗面积,提高秧田的利用率,从而达到早育苗、旱育苗、育齐苗、育壮苗的目的。一、育苗田的选择本着确保旱育、便于管理、利于培育壮秧、照顾运苗方便的要求,选择地势平坦、高燥、有水源条件并且土壤偏酸,比较肥沃,无农药残留的旱田地,或者在水田地内筑起50  相似文献   

14.
旱育秧育苗专用肥育苗伴侣是水稻旱育稀植的新型专用肥,可对旱育秧苗床进行有效培肥,改进养分平衡,增加旱育秧床土持水能力,控制病虫危害,提高秧苗素质,是适应我国不同稻区和不同茬口的水稻旱育秧育苗高效物化技术产品。探讨了其在水稻旱育稀植中的技术优势及原理,提出了主要的应用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是一项培育带蘖壮秧,充分利用低位分蘖,提高水稻成穗率和结实率,从而提高水稻单产的一项新技术。为了使该项技术的推广规范化,充分发挥其增产效果,供安徽各地在生产实施过程中参考。笔者将水稻旱育稀植技术的关键技术环节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水稻旱育苗的主要目的是培育壮苗.为了培育壮苗,选择适宜的播种期、播种量,以及恰当的育苗方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发展绿色优质水稻是人们对粮食生产的基本要求,但目前玉溪市的水稻生产缺乏绿色水稻生产技术,结合生产实践,就玉溪市绿色稻米生产培育壮苗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为绿色水稻生产发展提供配套技术,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壮苗一半稻”.表明培育壮苗对于水稻生产意义非常重大。同内外水稻栽培专家一致认为.水稻机插秧成功与否的关键技术环节在于育苗.  相似文献   

19.
在水稻生产中,水稻要想获得高产,除了正确选择品种外,培育壮苗也是水稻丰产的基础,培育壮苗就是培育根系,根系好,苗才能壮。  相似文献   

20.
水稻大棚育苗可以培育带蘖大秧,插后返青快,是标准化育苗的关键,是实现绿色水稻生产,提质增效,为农民增加收入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旱育壮秧的标准、水稻大棚育苗的优点及培育技术,以期为水稻大棚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