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巨灾风险防范机制探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立两年来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如何化解面临的巨灾风险已成为促进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持续健康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无论是从制度要求、现实需求还是从政策需求来看,北京市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巨灾风险防范机制都是十分必要的。设立农业保险巨灾风险保障基金、建立农业再保险制度、发行农业保险巨灾风险证券等政策性农业保险巨灾风险的分散途径各有利弊。应构建多层次的农业保险巨灾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自2007年启动政策性农业保险以来已初见成效,但其可持续发展仍受到农户有效需求不足、保险补贴设计不合理、理赔定损难度大、农业巨灾风险分散制度缺失等因素的制约。为促进其农业保险的持续发展,甘肃省可以从改进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宣传方式、设计公平合理的保费补贴模式、促进承保机构有效竞争和建立多层次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3.
《农家致富》2010,(14):51-51
为增强农业保险抗御风险能力.发挥保险“大数法则”的作用.有效解决农业保险试点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区域性巨灾风险.最大限度地挽回农户损失.近年来,江苏省建立了农业保险政府巨灾风险准备金制度。  相似文献   

4.
遂昌县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践证明,采取政府财政补贴、商业保险为政府代办的模式,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农业安全保障途径。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实行共保经营和低保障的初始成本保险,是政策性农业保障的重要形式。提高种植业的保额、加快农业保险立法、实行农业保险风险再保险、化解巨灾风险、建立农业保险有限责任公司,设立巨灾风险基金,是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农家致富》2012,(13):51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近日联合下发《关于保险公司农业巨灾风险准备金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明确保险公司计提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准备金,可享受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根据通知,保险公司经营财政给予保费补贴的种植业险种的,按不超过补贴险种当年保费收入25%的比例计提的巨灾风险准备金,准予在企业所得  相似文献   

6.
宁波市鄞州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践证明:采取政府财政补贴、商业保险为政府代办的模式,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农业安全保障途径。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实行共保经营和低保障的初始成本保险,是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重要形式。提高种植业的保额、加快农业保险立法、实行农业保险风险再保险、化解巨灾风险、建立农业保险有限责任公司、设立巨灾风险基金,是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小敏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5):227-230
广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取得了积极进展,但随着试点范围的不断扩大,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矛盾。广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面临政策支持体系不完善、补贴效率保障机制不健全、经营管理行为失范、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缺失等困境。为促进广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必须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健全补贴效率保障机制,健全经营管理体系,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相似文献   

8.
除2011年外,2007-2013年的中央l号文件都明确规定,要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然而,中国在此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此为背景,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政策性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研究现状,希望能够充分汲取经验,在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农业巨灾保险基金浅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于搏洋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781-2782
巨灾即大规模的自然灾害.农业易受巨灾侵袭,而巨灾风险的集中性和严重性等特点,使得从事农险业务的保险公司难以独立分散巨灾风险.结合我国实情,农业巨灾保险基金是分散农业巨灾风险,促进我国农业保险健康发展的一项有效措施.介绍农业巨灾保险基金的基本模式,探讨了巨灾保险基金相对其他巨灾风险分散手段的优势所在及中国建立农业巨灾保险基金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农家参谋》2008,(12):27-27
江苏省新近出台农业保险试点政府巨灾风险准备金管理办法。新出台的办法规定,按不同比例设立省市县三级巨灾准备金制度。其中,省级政府巨灾准备金总额可达到各省辖市政府巨灾准备金使用余额的20%。一旦江苏境内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动用全部市级巨灾准备金后仍出现超额赔付时,经省辖市政府申请,  相似文献   

11.
李旭东  孙要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538-12541
介绍了农业巨灾及其特征,对现有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行政救济机制效率最高但成本也最高;社会救助机制成本最低,但效率也最低且存在不稳定因素;市场机制即农业巨灾保险才是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理性选择。分析了我国农业巨灾保险的现状,表明我国农业巨灾保险经营主体缺失,市场需求严重不足,农业巨灾保险缺乏其发展的外部环境,而我国农业保险法的缺失成为农业巨灾保险发展的最大障碍。从立法目的、基本原则、性质、法律关系主体、经营范围、政策扶持的主要方式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对我国农业巨灾保险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12.
以往有关农业保险决策的研究较多从静态视角展开。本文在传统静态的农业保险参保决策模型之上,结合中国农业保险产品的特征,构建动态视角下的农业保险决策分析框架,阐释了农户的参保、在有参保经历之后选择退保以及对农业保险呈现需求排斥的动机。实证部分基于华中三省1051名从事农作物生产农户的调研数据,证实了获取政府补贴提高预期收益和转移农业风险的参保动机,风险赔付水平较低是农户退保的原因,以及务农风险较低或对农业保险认识不足是农业保险排斥的原因。而私人风险信息并未影响农户的参保选择,不存在明显逆向选择的参保动机。除此之外,结果还显示同群效应会显著正向增加农户的参保概率,并降低退保的概率。本文从动态视角理解农户的农业保险决策,为中国农业保险项目更好地发挥风险保障作用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农业保险具有低保额、低收费、低保障和高风险、高成本、高赔付的特性。本研究首先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11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农户实际是否投保影响均不显著,得出新疆农户在是否投保没有话语权的结论;其次应用博弈理论,对保险行为主体政府、保险公司两者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政府要从全社会的利益出发,在农户所能承担保费的前提下,给予保险公司保费补贴,两者之和要达到保险公司开办农业保险业务的盈亏临界点,从而支持农业保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业保险研究文献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连升  范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753-22754,22768
对有关我国农业保险的研究进行了全面回顾,主要对国内学者关于农业保险的属性、农业保险供需两不足困境、农业保险制度模式、自愿投保还是强制保险及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总结归纳出各领域主要研究观点的异同和一般倾向。  相似文献   

15.
农业巨灾风险证券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保险证券化的背景下,分析了农业保险的巨灾特性以及目前的巨灾保险制度,提出了在我国推行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建议,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指出应该先发展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债券。  相似文献   

16.
基于江苏省307户家庭农场的问卷调查,对家庭农场的农业保险需求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利用Logistic模型实证检验各因素对农业保险购买意愿的影响结果和程度。结果表明:农业收入占比、对农业风险和农业保险的认知情况、险种等因素对家庭农场的农业保险购买意愿有显著正影响,保费补贴比例与购买意愿显著负相关。据此,从政府和保险公司角度提出促进农业保险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农业保险方面的法律制度,以保障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介绍了农业保险的特征及性质,从监管规则和民事责任不明晰、缺乏对政府补贴与优惠政策的具体规定和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不健全方面,分析了我国农业保险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并从优化农业保险管理监督机制、细化保险补贴法律制度和完善农业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王晓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7):2943-2944
针对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存在的政策支持不够、经营具有局域性、保险金额较低等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加强农业保险的市场化运作、建立风险分散机制、提高农业保险公司的经营水平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