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生猪是我国养殖行业中的重点项目,随着养猪行业不断发展,养猪过程中的经济效益越来越高,吸引了更多养殖户开展生猪养殖。在绿色、健康养殖理念下,生猪养殖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养殖技术管理,生态猪养殖技术是全新的养殖模式,在养殖过程中饲喂健康、安全、营养的食物,并且减少随意滥用药物和激素类食物的情况,使得猪群的生长更加健康。一、生态猪的含义生态猪是指按照生态养殖方式出栏的猪。也就指在养殖过程中,猪不做防疫  相似文献   

2.
防疫在养猪生产中非常重要,搞好猪群防疫是降低死亡率促进生猪健康发展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针对农村养猪防疫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农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生猪养殖朝着规模化养殖方向发展,而在此种模式下,一旦发生猪病,就会造成大规模传播并快速流行。本文主要对基层生猪防疫与猪病流行现状进行简要介绍,对其防疫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几点针对性策略,为基层生猪防疫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生猪价格持续低迷,加之养猪生产成本上涨等不利因素,我国生猪产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大多数生猪养殖企业严重亏损,很多地区的不少中小型养殖企业难以抗御长时间生猪价格低位的冲击而关闭,养猪生产效率低下和复杂的疫病仍然是影响我国生猪产业的主要因素。总体而言,2014年猪病的发生、流行以及对养猪生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猪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生猪养殖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提高,养殖密度的增加导致疾病问题凸显,尤其是传染性疾病的出现很容易导致猪群患病,严重威胁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猪痘病是生猪养殖中一种常见的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主要是由于猪痘病毒和痘苗病毒导致。患病猪只主要会呈现机体皮肤出现红色斑点、丘疹及结痂情况,同时显著降低了生猪养殖的生产性能和机体健康状况。文中对生猪养殖中猪痘病的流行病学,疾病临床症状,疾病实验室诊断措施及相关防治措施进行介绍,旨在为生猪养殖中猪痘病的科学防治及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生猪养殖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正宁县生猪养殖取得了很大发展,存栏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猪病的发生也呈上升趋势,一些养猪户由于缺乏一定的专业知识,养猪生产存在相当的盲目性,致使猪病不断发生,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通过对我县山河镇王阁、西关两村的部分养猪户的走访调查,分析了我县生猪养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猪属于我国大多数地区常见的畜牧养殖品种,而做好猪的防疫工作既能保证我国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还能保证市场上猪肉食品安全,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尤其是一些基层兽医站更应该落实猪防疫工作。本文主要探讨基层兽医站如何落实猪防疫工作,主要从强化生猪养殖的定期消毒处理、加强生猪养殖的检疫工作、重视生猪养殖检疫的信息记录以及从科学角度保证免疫质量等方面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疫病是生猪养殖最大的威胁,一旦爆发大规模猪病,很有可能给地区猪场带来毁灭性灾害,做好猪病防疫工作至关重要。当前,在我国生猪养殖过程中,各类猪病频发,疫病种类多样,形式各异,且传染速度极快,如何及时、有效地防止和控制猪疫病的发生与传播,是生猪养殖过程中需重点探讨的问题。猪疫病规模传播过程中主要涉及3个要素,即生猪、传染源与传染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生猪养殖与防疫中有许多注意事项,在不同环境和时间上保证猪健康生长是做好繁殖和生产的关键。本文主要讨论环境控制和防疫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0.
正母猪是生猪生产的基础。通过对母猪的防疫,可有效控制疫病的发生,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户的积极性,同时也能适当稳定生猪生产。通过对母猪养殖户的调查了解,发现母猪的防疫存在着一些主要问题。1存在的问题部分养殖户对母猪防疫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错误地认为母猪抵抗力比生猪强,防与不防一样,防疫注射后还会出现防疫反应,影响母猪健康;平时防疫时,因母猪数量不多不够重视而往往不能按免疫程序进行防疫,同时也容易造成疫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生猪生产50多年发展情况和粮食生产情况进行比较,发现20世纪80年代以前生猪生产的波动曲线和粮食生产的波动曲线极其相似,说明生猪生产与粮食产量有极大的正相关性;20世纪80年代以后,生猪生产的波动曲线和粮食生产的波动曲线发生偏差,具体是生猪生产的增长速度快于粮食生产的增长速度。说明前期粮食占绝对的主导地位,而后期粮食是基础,其它原因如政府职能的转变、科技进步的贡献、市场机制的引入等对生猪生产的影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在抓住饲料粮生产的同时,要做好其它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为给贵州省规模养猪场疫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参考,对2008—2010年贵州省动物疫病研究室检测与诊断的规模养猪场疾病发生情况进行了整理分析。结果表明:在免疫猪群中,仍有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和猪圆环病毒病的发生,其检出率分别为16.4%、17.8%、16.8%、12.8%和17.1%,在未免疫猪群中的检出率为43.7%、46.3%、26.5%、26.8%和45.6%,且多为混合感染。猪蓝耳病和猪瘟仍是危害规模养猪场的2种重要疫病,且猪圆环病毒病存在严重的隐性感染,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趋势加重。  相似文献   

13.
针对种猪场育种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和技术力量薄弱,提出构建基于Web的猪育种管理系统的设想,利用Web的资源共享功能,采用Asp.net技术完成系统设计。将系统应用到实践中,养殖户不需单独购买育种管理软件,只需登录到此系统的网络平台即可完成所有与育种相关的工作,可以降低猪场育种管理方面的成本。系统还可完成有遗传联系的猪场育种数据集成化,促进区域联合育种。与同类系统相比,系统添加了专家评估模块和猪性状优良库。专家可以分析猪场的育种现状,提供有针对性的技术服务。场方以猪性状优良库为参照标准,了解本场猪种优良情况,明确自身努力方向,提高本场种猪选育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以规模猪场为研究对象,从基础设施控制、相关工作人员控制、生物控制以及预防接种控制这4个方面入手,围绕如何在规模猪场有效开展安全生产工作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并据此论证了做好规模猪场安全生产工作在解决规模猪场食品安全问题,进一步提升规模猪场产成品市场竞争综合实力,实现规模猪场经济效益目标的过程中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评估陕西某规模化猪场对当前主要疫病采取的疫苗免疫防控效果,应用ELSIA等方法对全场母猪群、公猪群及各年龄段商品猪进行了主要疫病抗体水平检测,对抗体阳性率、平均值等数据综合分析以期指导优化猪场防疫策略。检测结果发现:种猪群猪瘟、口蹄疫抗体阳性率均在80%以上,显示当前猪瘟和口蹄疫防疫措施和疫苗免疫效果良好。发现种公猪伪狂犬gE抗体阳性率高达67%,各阶段母猪伪狂犬gE抗体阳性率从60%~80%不等,显示猪群伪狂犬野毒抗体阳性率很高,野毒感染压力很大,是猪场安全运行重大风险。检测发现虽然免疫疫苗,但种猪蓝耳抗体阳性率在40%~80%之间,s/p在0.30~1.06之间,断奶后仔猪蓝耳抗体经历了全面转阴,100日龄又再次转阳现象。这种现象反映出母猪群蓝耳免疫保护率低,仔猪断奶后母源抗体消失归零后在育肥中期猪群又接触到了病毒发生转阳,这个过程也是影响猪场育肥平稳生产关键阶段,应该提前给与预防性措施或增加仔猪的疫苗免疫。  相似文献   

16.
对全国28个省市区的241家生猪标准化示范场进行调研和分析,系统反映了我国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现状,对养殖营销模式、繁育体系、饲料质量监测、疫病综合防控及猪舍设计与环境控制等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生猪养殖模式多元并存,标准化格局逐步形成,一体化养殖模式是我国主要的标准化养殖模式。此外,通过总结参与调查者对生猪规模化发展、标准化技术创新和养殖模式等方面的需求,提出了一些建议,供相关的政策制定、产业技术研发和推广等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规模化猪场不断增多,由于其它产业资本的大量涌入,使得规模化猪场引进了许多世界养猪领域的新发明,新设备。特别是物联网技术和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在养猪业的更多应用,养猪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尤其是最近几年,养猪投资主体、技术、设施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养猪环境控制的更好,饲喂、饮水技术更加自动化,更多地考虑猪的福利,随着资金、高技术的投入,养猪设施的改善,猪的生长环境更加舒适,养猪效益也在不断地提高。但是我国养猪业还在发展阶段,各地应切合实际,量力而行,适度发展规模养猪业。  相似文献   

18.
锌在猪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锌是动物的一种必需微量元素,在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维持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自从开始使用锌作为生长促进剂以来,其在养猪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文章对锌在猪生产中的应用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养猪现状及养猪模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是畜牧大省,在发展畜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下近年来畜牧产业发展迅速,但目前部分生猪主产区县养殖规模仍以中小规模为主,存栏500头以上养殖散户和小户占50%以上,同畜牧业发达省份比发展仍然相对滞后,整体上产业化程度低、规模化程度小、技术水平落后。因此分析了各规模猪场的生产方式及构成,并就此探讨黑龙江省猪产业规模发展问...  相似文献   

20.
生猪生产与农民收入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指导生猪生产和提高农民收入,以1977-2007年我国生猪出栏数量与农民人均实际纯收入数据为样本,采用VAR模型以及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变量样本期内外的数值进行预测并分析了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表明:近年我国生猪年出栏和农民实际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分别为3.6%和5%,生猪生产与农民收入之间不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即从长期来看生猪生产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农民收入,农民收入的提高也不能促进生猪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